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江南有陵阳(散文)

精品 【东篱】江南有陵阳(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92发表时间:2024-10-23 05:58:12

江南有陵阳,陵阳在皖南池州青阳。陵阳溪自西向东缓缓流过,清澈甘甜,滋养着两岸的人民;白墙青瓦的老屋,安于一隅,悠悠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
   清秋时节,走进陵阳,轻轻推开一幅江南水墨画卷,静静欣赏这一方灵山秀水,游览青阳山水孕育下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半日时光,如何能看尽?粗略地看,却也大饱眼福。
  
   一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溪水悠悠,一位花甲老人临水眺望,心念故土,无限感伤,忧思万千,热泪随着溪水顺流而下,溪水缓缓流去,把思念和忧伤带向老人思念的远方。这位老人就是屈原,因被流放陵阳,一待就是九年,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哀郢》。据楚辞学专家学者考证,诗中“陵阳”当作地名解,就是现今安徽青阳陵阳镇。在陵阳镇东侧不远处,一别具特色的茅屋前,竖立着诗人高大的白色塑像,他尊君爱国的形象世人永远仰望。每年的端午节,陵阳和全国各地一样,在诗歌里缅怀屈原。《橘颂》《端午颂屈原》《颂屈原》等一首首歌颂屈原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的作品在陵阳的风里传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承屈原精神,陵阳一直在路上。
   李白游历山川无数,留下诗仙名号,他对陵阳的山水也情有独钟,数次与友人登上九华山,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白龙降陵阳”正是他游历陵阳所作。谁是白龙,意气风发少年郎?陵阳老街县衙旧址门牌上“香池里”三个字,浑厚而圆润,为李白所书。李白多次到陵阳,除了爱陵阳山,陵阳溪,还与陵阳子明有关。
   子明即窦子明,因曾任陵阳县令,故称陵阳子明。据《列仙传》云:陵阳子明者,铚乡人,爱好钓鱼于旋溪。钓了一条白龙,解钩拜而放之。后来又得白鱼,腹中有书有服食之法……子明心怀大爱,有一颗敬畏自然之心,最后修道成仙。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论何时,永远值得推崇。我没有去查阅资料了解子明做县令如何为官,为老百姓做了哪些事情,身后清明山高耸入云,把清正廉明的子明祭奠,清明山下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
   陵阳镇千年古村落——谢家村村前的牌楼曾有“村积陵阳水,溪流春谷泉”对联,传说乃谢朓手笔。陵阳汇聚天下诗人,唐朝诗人贾岛、杜牧、陆龟蒙、杜荀鹤,北宋诗人郭祥正、清代诗人袁枚等皆著有有关陵阳的诗篇。
   行走在文人笔下的陵阳,遥想当年,群英荟萃,是何等盛况!我感受着它的诗意盎然、古朴宁静,谁能不爱陵阳?
  
   二
   陵阳是徽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文化如陵阳溪绵延不绝,如陵阳山苍翠生机。我想走近它,抚摸它每一寸肌肤,感受它的新生与活力。
   陵阳地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中心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江南重镇和贸易集散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庆、黄山、九华山等地的商贾往来必经陵阳,随着经商者资财的殷富,他们在此处置田产,建豪华住宅,留余堂、怀仁堂、纪善堂、庆余堂等高楼大院在陵阳大地拔地而起。眼前,一座座宗祠,桃花井,老银杏,一只蝴蝶停在石桥上,静静聆听着久远的故事,不舍离去。
   起名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智慧,还有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警醒。“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民罔常怀,怀于有仁”,这些无不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思想。既有儒者的道德与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儒商”一词就是此意吧,放在现在,可以称为企业家了。
   漫步陵阳老街,徽派建筑风格鲜明,不必看选址之考究,造型之奇特,更不必说建筑之宏伟,雕刻之精美,气派恢宏。上世纪六十年代,董必武同志途经此地,感慨万千,留下“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名句,一时间千年古镇名闻遐迩。“富贵”二字,形容一座江南小镇,此乃首次。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从父辈口中和历史书上知道,六十年代的中国只能用“清贫”来形容。可知当时陵阳富甲一方。
   古树、古桥,老屋、老瓦,街头巷尾遗存的古风古迹,诉说着曾经的灿烂文明。
  
   三
   一棵高大的古枫杨,吸收了三百年日月华光,愈发苍劲挺拔。古树旁,“陵阳一品锅”明晃晃的五个大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陵阳锅子,又称“陵阳一品锅”。相传是明代重臣毕锵(官至一品)夫人亲手烹饪。一日,皇帝突然临府,家中未有准备,仓促之下,这位一品夫人急中生智用老家带来的腊肉、干豆角、干竹笋等放在一起,一锅炖熟,没想到鲜香醇厚,油而不腻。皇帝食后,龙颜大悦,御赐名“一品锅”。
   又传陵阳锅子来源于徽商途径陵阳时,沿途驿站为节省时间,便将多种食材一锅子炖好,途径商贩挑夫能随到随吃。我们可以想象,不同地方的商人,锅中的食材可能不一样,但是食物所激发的快乐定是相同的,脸上的表情也一定是满足和享受的。大家交流一路上的见闻或者家乡轶事,还有可能互相交换食材,或者干脆围坐一起,一起享用,两个锅子,三个,或者更多,欢聚一堂,无形中,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不分彼此,或者又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
   锅子其实就是明炉、火锅,我们习惯叫“锅子”。生为土生土长的皖南人,我再熟悉不过了。冬天的时候,锅子里放上一些腊肉、干笋子,或者豆腐、白菜,只几味寻常的食物混合一起,通过炉火的慢煮,就能催发出新鲜浓厚的味道。没有什么烹饪技巧,也无需加什么调料。鲜美,是食物本来的味道。现在饭店的鱼头锅、土鸡锅、牛肉锅,等等,食材可谓包罗万象,红的、白的、黄的,锅锅不同,给你的味蕾带来一种愉快而新鲜的体验。又因陵阳锅子有和气菜、圆子等食材,有“一团和气、和气生财”寓意,更是赢得了商贩的追捧,于是,陵阳锅子广泛流传。
   陵阳一品锅共有五层八样。第一层“和气”菜,是青椒、黄花菜、干竹笋、豆干炒制而成,旁边是炒粉圆子;第二层山芋(红薯)粉丝;第三层五花肉;第四层豆腐;第五层干豆角。分别寓意一团和气、长长久久、红红火火、清清白白、子孙满堂。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乡村旅游迎来了高光时刻,“陵阳锅子”也渐渐火了起来。据悉,自2017年,陵阳镇连续举办“陵阳锅子百家宴”活动,2018年该活动入选全国百强乡村文化活动品牌。
   一个锅子,虽是老百姓饭桌上常见的食材,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许,只有老百姓日常衣食住行中的文化才会历久弥新,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四
   陵阳有座天下粮仓,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氏宗祠和改造后的五座老粮仓组成。
   整个园区按“田”字进行布局,分成粮票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馆、茶艺文化体验馆、农副加工产品展示馆、百艺馆等五个特色鲜明的展馆。一派流动的田园风光,里面展示有各种老式农具和器物,磨粮食的石磨,做豆腐的滤袋、风机、秤,不同数额的各种票据,粮票、布票、肉票,古老手艺的木匠铺、鞋店,静静铺展在历史的长卷上。它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厚重,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
   站在院内,四周温暖宁静的黄色,帮助我们回忆往昔,找到中国粮食文化的本源。吃了三十多年的大米,不知不觉米香已经融入我的生命。小时候常常听到大人讲:“要做米龙,不要做米虫啊!”米虫,淘米的时候,一定要捡出来丢掉,人人嫌弃。米龙是什么?那时候不懂,只知道,一粒稻子从种下到收获,需要付出汗水、忍耐、孕育,等待,大米看似外表纯白柔弱,内心却充满韧性。一条龙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奋斗的艰辛,这就是龙的精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红艳艳的大字,刻在粮仓的墙壁上,也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习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握在自己人的手里”。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地下或半地下窖穴为主粮食储藏方式,另外,在中国很多考古遗址中,都发现有大量贮藏粮食的设施,可见我国老百姓很早就有储藏粮食的意识。
   又到一年丰收季,随着秋收完成,一车车粮食也进入了全国各地的粮仓。
   秋意渐凉,来陵阳,围坐桌旁,吃上一个热乎乎的陵阳锅子,再吃上两碗大米饭,幸福滋味长。
   何必东奔西走,如果你没有太多的工夫,那就扑着陵阳来,这里不乏经典的文化,也有精致的风景,还有美食可慰此行。我爱陵阳,陵阳是我不能错过的风景胜地。
  

共 32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陵阳,灵山秀水,是一幅精致的江南水墨画卷。画卷里,不仅氤氲着浓浓的山水气息,还蕴含着陵阳悠悠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陵阳是“千载诗人地”。屈原被流放此地一待就是九年。九年,“忧国忧民泪沾襟,回归豪气吞云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后人留下光辉的思想和不朽的精神。还有李白、贾岛、杜牧、陆龟蒙、袁枚等一大批诗人荟聚陵阳,留下千古诗篇。古陵阳不仅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商贸集散地。陵阳,不仅引来无数文人骚客,也造就了许多商贾富豪。传有“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的美名。在江南,陵阳可谓富甲一方。“陵阳一品锅”,火遍青阳地,享誉大江南北。皇帝亲临,尝到“一品”美味,便御赐美名曰:“一品锅”。一品锅香飘千里,引来八方来客,声誉经久不衰,2018年入选全国百强乡村文化活动品牌。陵阳有座“天下粮仓”。由五座老粮仓和宁氏祠堂,按田字形布局,构成一座由粮票、农耕、茶艺、农副产品加工、百艺等组成的文化游览园。让人感觉到曾经的古陵阳农业的发展和粮仓的辉煌。这篇随记,思路开阔,思维发散,形散而神聚。作者来到古镇陵阳,移步换景,每每接触历史遗迹符号,有感而发。展示了陵阳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商业气息浓郁等。而今,陵阳不仅农业兴旺、商业红火、乡村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文章随感而发,铺陈有序,语言灵动,文采斐然。好文,极力推荐。【东篱编辑:吴孟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4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0-23 06:07:01
  这篇随机,思路开阔,思维发散,形散而神聚。作者来到古镇陵阳,移步换景,梅梅接触历史遗迹符号,有感而发。展示了陵阳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商业气息浓郁等。而今,陵阳不仅农业兴旺、商业红火,乡村旅游也在蓬勃发展。文章随感而发,铺陈有序,语言灵动,文采斐然。好文,推荐共赏,祝欣然老师创编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3 10:31:57
  陵阳质朴,清秀,烟火日常,安放心灵,吴老师也去看过的还写了一篇美文。好像老师百忙中辛苦编辑,问好老师,秋日吉祥,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0-23 07:17:47
  这篇关于陵阳的散文,笔触灵动。作者移步换景,展现其历史遗迹,从深厚文化到商业繁荣,从特色美食到粮仓辉煌。今农业、商业、旅游业蓬勃,文采飞扬,值得一读,极力推荐! 问候欣然美女老师,祝你工作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3 10:32:27
  陵阳质朴,清秀,烟火日常,安放心灵,欢迎龙主编来此一游,吃陵阳锅子。问好老师,秋祺,创编快乐!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3 08:39:36
  文章笔墨灵动,通古博今,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商业气息和烟火气息,读来有着身临其境之妙感。好文,点赞!遥握问安,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3 10:33:02
  深谢湘莉姐姐一直的鼓励,陵阳质朴,清秀,烟火日常,安放心灵,欢迎来池州游玩。问好老师,秋安吉祥,创编快乐!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0-23 10:09:23
  古镇陵阳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老师笔下,跃然纸上。文笔自然洒脱,语言干净利落,非常棒的一篇随笔。有机会,去陵阳看看。拜读学习老师佳作,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3 10:33:37
  感谢韩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陵阳质朴,清秀,烟火日常,安放心灵,欢迎老师来游玩,吃陵阳锅子,问好老师,秋祺,工作顺利!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0-23 11:25:10
  一篇美文。将陵阳之地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历史底蕴悉数展现。渲染得体,结构精致,实为一篇难得的佳作!拜读学习!顺祝秋祺!
回复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4 21:19:45
  深谢郑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老师最近还好不,池州这边很多小景点,还是很值得一去的,欢迎老师来看一看。问好老师,秋祺,一切安好!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0-23 17:13:03
  陵阳,有着悠久的古典文化,有着屈原的魂魄,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还有一品锅的美食,还是天下粮仓。这岂是一个名字能够承担的,陵阳就是一个内涵丰盈的文化载体。欣然老师的文笔很精粹,布局严谨,表达唯美,写出了陵阳的古韵风情,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4 21:04:52
  深谢怀才老师诗意盎然的点评,结尾的润色,结构紧凑,感觉就差那一段,加上就完美了,深谢,致敬老师,向老师学习。加班才回来,又是忙碌的一天,回复晚了,请老师包含,敬茶!问好怀才老师,秋祺,创编快乐!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3 21:16:57
  好一幅江南美景图,浓浓的山水气息,浓浓的文化气息,丰富发乡村旅游气息。美美的文章,让人心情美好。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4 21:20:34
  深谢花草老师一直的鼓励,问好老师,祝老师生活愉快,佳作频频!
8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3 23:50:21
  江南的富庶之地,好风光,好景象啊!文墨新鲜,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好文拜读!
回复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4 21:21:25
  深谢枫桦老师留墨鼓励,老师的文章充满大自然气息,每次读老师的文,身心愉悦,向老师学习!问好老师,秋安吉祥,佳作连连!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