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丁香·爱心】夜幕降临之时(电影赏析)

编辑推荐 【丁香·爱心】夜幕降临之时(电影赏析)


作者:风之丐 秀才,188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3发表时间:2024-10-26 15:40:11
摘要: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同时拥有一切,我们的生活就可能由于必须选择而留有遗憾。有时的遗憾会很沉重,沉重到让当时的我们几乎都不能承受。但即便如此,在那些遗憾过后,我们更应该接受现实,继续做好自己,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

美式电影看多了,想换换口味,找了一部2011年上演的意大利影片,电影中文名叫《夜幕降临之时》。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是正在旅途中的女主角,她带着不到两岁的孩子,而孩子在车上发出了令人烦躁的哭声。经历的旅途多了,确实也见过不少带着孩子的母亲,当然也有哭闹不止的孩子。女主角有些厌烦的表情抓住了我,难道她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感情?我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说奇怪是几乎每个人都会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而这也似乎已经成了我们大多数没有当过母亲的人“天生”的认知,可这女人的表情带有明显的嫌弃。当然这样的认识很快被她到目的地后和孩子温馨的互动所反驳。可接下来就是午夜时分孩子的哭,她的无奈、嫌弃被一次次地表现出来。当然也出现了住在楼下的男主角有些奇怪的表情,我的第一感是他也被孩子的哭声困扰了。期间,女主角知道了一些男主角的故事:他母亲为了爱,丢下他们父子四人,跟一个美国游客走了。有一天女主角购物回来,购物袋破了,有些东西丢在了路上,男主角捡回来给了女主角。当然还有女主角以为孩子睡觉了,一个人听着音乐跳舞,结果听到了男主角有些怒意地问孩子:“你母亲哪去了?”她急急忙忙下楼带孩子的情节。天气不好,女主角带孩子时疲倦的神情,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爬上一个凳子,想伸手去取墙柜里摆放的瓶子,而女主角在前两次及时发现并抱下了他。我预感孩子会在那里出事。果然,疲惫不堪的女主角睡着了,孩子第三次爬上了凳子。听到孩子掉下来的是楼下的男主角,他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女主角的叫声以及女主角不断地安慰声。但孩子的哭声却越来越大,突然孩子的哭声停止了,一切声音都停止了。男主角跑到楼上,按门铃、敲门,没有任何回应。他急忙从楼下取来斧头,劈开了门,看到了躺在地上满头是血的孩子,之后才在卧室的门后面看到躲在那里的女主角。他把孩子缴给女主角,开车送他们到医院。路上他一次次地督促女主角,让她和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睡着。好在医院大夫检查后,孩子的伤势并不严重。
   孩子的伤好后,他们一起到男主角哥哥的小屋去。路上,男主角把孩子背在自己的旅行包里,女主角跟着他走。看到走的小路,她有些不放心,但也没有反对。这个情节表明,当时尽管女主角不了解男主角,但也不担心他。在中间休息时,女主角怕孩子危险,想把孩子从玩的地方带过来时,男主角突然发飙:“什么是危险?女人才最危险,我要教给孩子如何防范女人。”男主角把孩子背起来,不管女主角直接朝山上走去。女主角急忙收拾东西,急匆匆地追赶远远走到前面的男主角及他背上的孩子。在和哥哥的交流中,男主角说了自己对女主角的怀疑,他哥哥说自己孩子小时,有次看到孩子受伤在地,当时的他就愣住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好。这当然是他以己度人,想以此来告诉自己的弟弟,好多时候,你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事,只是由于你不是那个当事人。因此他还坚持让男主角给女主角道歉,怕女主角以绑架孩子的名义起诉他。男主角没有道歉,女主角也没有起诉。女主角和男主角的嫂子聊天时,说到了孩子,说到了自己的真实心情。那女人也说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完全和女主角的心情一样。“两岁的孩子最危险。”那女人说。当然危险的应该不是孩子,而是第一次当母亲,并且带了将近两年孩子的母亲吧?女主角问那女人是怎么度过的,是她丈夫的支持。那女人淡淡的回答,“你该再生个孩子。”最后她给了个好像毫不相干的建议。说实话,以前的我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过问题。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本来有自己事业的女人,做了专职母亲,初开始,或许会由于孩子而不十分在意。但一年、两年,把自己和以前的生活彻底隔离,把自己圈在孩子和丈夫身上,她真的能坚持吗?这个想法一出来,前面女主角所有的行为就都变得合理了。当时的她就处在那个瓶颈期,所以在前面的不同场景里,她一次次地说再过几个月,孩子两岁了,她就要把孩子缴给保姆,自己出去工作。
   当天晚上,男主角下山时,女主角却留在了山上。也是当天晚上,或许是孩子和男主角哥哥的几个孩子玩累了,居然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正在洗头的女主角看到再次到山上的男主角,突然躲开的情节,是在表达她的爱情吧?而当天晚上,看到弟弟和女主角热情地跳舞,男主角气急败坏的样子,很明确地表明了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男女主角在孩子门前的对话,表明着他们都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在喜欢着对方。
   男主角兄弟三人的打架,男主角被哥哥赶走后的负气下山,他哥哥送女主角下山却对弟弟的无动于衷。故事性确实很强,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情节有些不是太合理。当然,要是很合理地让他们一起下了山的话,男女主角就会走到一起。为了避免这个结果,独自下山的男主角摔下了山坡。一直等待的女主角感觉到不对,给男主角的妻子打了电话,这样就有了男主角的被救。在医院里,男女主角就孩子的事彻底说开了,男主角也在最后喊出了让女主角不要离开孩子的心声。那么,他过去所有的一切不幸,所有对女人的不信任都源于年少时自己母亲的离开。
   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了男外女内的传统,孩子出生后,往往只能缴给祖父母或者各种各样的保姆。记得我孩子小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只能缴给一个私人托儿所。那家托儿所已经有好几个孩子。有一天,我送孩子去,一到那家楼下,孩子就哭着不肯上去。到了楼门前,更是哭着抱紧了我,我也听到了屋子里四五个孩子的哭声。我没有再废话,也没有理睬满面笑容准备接过孩子的女人,带着孩子下楼了。那天我没有上班,只是带着孩子玩,也坚持不再让孩子去那家托儿所。那些天,我好几次准备辞职,但每一次的最后,我都清楚自己没实力辞职。要是那时的我有现在哪怕是十分之一的条件,我也宁愿辞职陪孩子度过哪怕是三岁前的童年。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就算有再大的遗憾,也和所有过去的事一样,只能是过去了。但年幼时,一些特别的事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却很少能这么轻松过去吧?
   电影里接下来的事发生在十五年后。看完后,总觉得这段故事有些“蛇尾”,可以看出好莱坞是如何统一了大多数西方人的思维。剧中的女主角又生了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刚好相差两岁多,当时是已经过了依靠母亲的年龄。因此她一个人再次到了那家已经是很热闹的旅游目的地的山上小屋。那家的孩子已长大成人,那个老爷子已经去世,而那个男主角也和他的妻子,在那所当年出租的院子里开了家宾馆。当然她也不是仅仅想旧地重游,她内心深处最想见的当然是当年那个让自己转变,她也敢于在他面前做完全自己的男人,那个她或许这辈子唯一真正爱过的男人。结果当然是一次次地错过,这些桥段很容易让人想起《西雅图不眠夜》。当然,也如同《西雅图不眠夜》一样,在她坐在长途汽车座位上睡着时,他千方百计追上了她,静静地坐在她身边等着。这样他们就有了一次短暂的聚会,而这聚会之后呢,一个孤独地行走在充满积雪的大山里,一个寂寞地坐在人声喧闹的列车里。
   说这一段“蛇尾”,除了“模仿”好莱坞外,主要当然是它的没有悬念也要强行制造悬念。女主角出来玩,孩子们已经不再是“障碍”,她为什么一定要那么“赶”呢?当然也可以说她知道男主角和妻子重新生活在一起后,不愿意成为第三者。但已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她又为什么不能平静地对待既有的现实呢?当然,作为一个故事,导演采用的方式确实吸引人,我也承认在看的过程中,看到他们一次次地错过,我也一直在为他们着急,也特别希望他们能再次见面。但要是真实的人生呢?在我们生命的某一阶段,发生了一次足以改变人生的情感,可这情感却由于各种原因而被双方理智地中止。那在所有阻碍那情感的原因消失后,我们仍旧能和当年一样吗?这部电影的导演想到的是用一次短暂的性来作为对那个遗憾的补偿。而真正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选择呢?不同的人当然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我想到的是: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同时拥有一切,我们的生活就可能由于必须选择而留有遗憾。有时的遗憾会很沉重,沉重到让当时的我们几乎都不能承受。但即便如此,在那些遗憾过后,我们更应该接受现实,继续做好自己,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

共 32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电影是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 作者观看了一部意大利影片《夜幕降临之时》后,有感而发。文中介绍了电影的许多桥段:旅途中女主角带着两岁的孩子,孩子的哭闹让女主角有些厌烦;孩子午夜时分的哭闹让女主又一次无奈,嫌弃。这个剧情引起了作者的诧异;住楼下的男主角带受伤的孩子去了医院看伤;伤好后,“他们一起到男主角哥哥的小屋去”,男主角已经担心女主角不能好好照顾孩子,而对女主角有了防范;倒是男主角的哥哥给了男主角讲了他小时候的故事,意思是“你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事,只是由于你不是那个当事人。”作者对这段分析的很到位,“本来有自己事业的女人,做了专职母亲,初开始,或许会由于孩子而不十分在意。但一年、两年,把自己和以前的生活彻底隔离,把自己圈在孩子和丈夫身上,她真的能坚持吗?这个想法一出来,前面女主角所有的行为就都变得合理了。”后来发生了很多事,“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独自下山的男主角摔下了山坡。”,最后说,“他过去所有的一切不幸,所有对女人的不信任都源于年少时自己母亲的离开。”作者又联想到了自已的孩子小时候送到托儿所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的陪伴是最重要的,一些小事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十五年后,女主角又有了一个孩子,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是“障碍”。女主角和男主角没有走到一起,“导演想到的是用一次短暂的性来作为对那个遗憾的补偿。”作者影片看的投入,评论写的深刻。 文章推荐给大家阅读!【丁香编辑·小罗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26 15:53:13
  电影的开始,一个母亲对自已孩子的哭闹厌烦、嫌弃,确实不符合常理。有这样的悬念,这或许也是电影能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原因。
   作者说“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本来有自己事业的女人,做了专职母亲,初开始,或许会由于孩子而不十分在意。但一年、两年,把自己和以前的生活彻底隔离,把自己圈在孩子和丈夫身上,她真的能坚持吗?这个想法一出来,前面女主角所有的行为就都变得合理了。”
   这是对女主角不能让人理解的行为的最好解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风之丐        2024-10-26 19:13:41
  谢谢点评,辛苦!这文章也是首发。
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0-26 15:53:56
  作者影片看的投入,评论写的深刻。 文章推荐给大家阅读!
   对影片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3 楼        文友:闰土        2024-10-26 20:08:12
  写的真好,如临其境,作者语言功底深厚,文字功底也超强,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发挥的好,拜读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风之丐        2024-10-27 19:43:55
  谢谢点评!
4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0-27 19:33:29
  继续做好自己,也为了所有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