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美味草原(散文)
一
在那片遥远而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美食,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心灵的归宿。每当我闭上眼,那些关于内蒙古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其中最为鲜明的,便是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
8月6日上午十点过,飞机平稳落地白塔机场。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下飞机,在这熙攘人群中,每个人都是生活舞台上的匆匆过客,急促的步伐承载着对远方的渴望与归途的急切。因我还要等待5位江山文璞的女作者到来,就来到在机场行李取件大厅,一面墙壁上镶裱了一排身着中国红运动衣的运动员照片,我停下脚步,欣赏一幅照片,然后在下方的座椅上坐了下来。在喧嚣之外,静坐一隅,悠然自得拿着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录自己早4时晨起到飞机落地过程的“流水账”。此时,我的内心荡漾着激动,始终无法平静,脑海里一直摹画着几位神交已久但未曾谋面的文学友人的模样,心里不禁联想我们即刻见面时的场景。
上午11点多,我与天涯社长、秋风老师在机场大厅见了面。真实的见面场景毫无违和感,只一眼,我们便认定了对方,眼神交汇的瞬间,从线上到线下,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心中涌起莫名的熟悉与温暖。
因其她三位老师下午才能抵达,我们三人决定先在机场附近逛逛。在机场外问询当地老乡,请求推荐机场附近可游览的地方,最终我们选择了去大召寺。在这里,我们吃了到达内蒙古后的第一道美食,卤羊蹄。我是第一次吃卤羊蹄,咬一口,外层的皮软糯而富有弹性,里层的肉嫩滑糯糍,夹在之间的蹄筋脆脆弹弹,爽滑糯糍。那糯磁的口感,轻轻拂过味蕾,让我感受到了草原第一道美食美味。
天涯社长和秋风老师和我一样被卤羊蹄这道美食征服,她们吃得津津有味,秋风老师用她柔细的方言连连赞叹:“软糯可口,好吃、好吃!”
我们边吃边与老板交谈,老板告诉我们,卤羊蹄是内蒙古的一道特色美食,羊蹄经过精心挑选与清洗,配以特制的卤料,慢火细炖,炖至整个羊蹄色彩金黄,肉质软糯。
“我每天要卖几百只羊蹄呢!”老板指着他面前满满当当卤羊蹄的大锅说,那种对草原美食的自豪溢于言表。
内蒙古的第一道美食,不仅让我感受到草原的独特风味,更感受到了草原人的自信与豪迈。
二
几个姐妹汇合起来,走出机场,驱车奔赴内蒙古四王子旗。
晚上8点多,我们到达如枫社长家所在的小区,美丽干练的如枫社长早已在小区门口翘首以待。下车后,我们热情地拥抱,眼睛里饱含了相见的喜悦泪水。线上多年的相识到线下的真挚拥抱,内蒙古草原美丽的月光落在身上,格外温馨与亲切。共同的文学爱好把我们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我们手牵着手,前往如枫社长家,刚一进门,便被饭厅里餐桌上一大桌菜肴吸引住了,桌上的一口红汤锅、一口清汤锅在热闹地咕嘟咕嘟,像忙不叠里地说着欢迎词。我们洗了手,大家谦让着却又有些迫不及待地围坐到桌前,桌上有红白相间的羊肉、牛肉、有滴翠的青菜叶、有淡黄的土豆片、有灰色的红薯宽粉、还有各色各样的小西红柿、红彤彤的西瓜,这些带着自然的色泽和本真的食材,秀色可餐,让我们垂涎欲滴。如枫社长手上不停地将食材放入锅里,嘴里不停地招呼我们:“这个熟了,挑着吃!”“这个是我们当地的羊肉,鲜嫩着呢,大家多尝尝!”“这可是我们自己种的青菜,水灵灵的嫩,多吃点!”如枫社长忙碌地布菜,我们也不闲着,忙着享受如枫社长的接待,忙着享受一桌美食,忙着相互间嘀嘀咕咕畅聊。
“呀,我差点忘了。”如枫社长拍着脑袋,起身一个快步到灶台前,将蒸锅里一盘金灿灿的糕点端上桌。给我们每人碗里挑一块蒸糕,“这就是之前我给你们说的我妈妈做的油炸黄米糕。”我轻轻地咬一口,糕点外焦里嫩、松软可口,入口即化,香甜的味道迅速弥漫在唇齿间。我仿佛看到如枫社长偎在妈妈身边说,我有朋友从远方来,妈妈慈祥地表示将用最地道地传统美食招待女儿的朋友。于是妈妈用她那被岁月刻满印迹的双手和面、揉搓、造型、炸制,在妈妈娴熟的手法下草原人热情待客的传统小吃油炸黄米糕就做成了,妈妈将它放入蒸锅温着,等待着我们。
如枫社长说,因我们到得太晚,妈妈就回自己家了。
那一刻,我们不仅被油炸黄米糕的美味包裹着,更是被妈妈的味道温暖着。
三
第二天,我们随同四子王旗作协的老师幻抵达高台村,在参观了红军藏军库遗址、欣赏了高台村的自然风光后,午间我们回到高台村露营地。午餐时光成为了一场味蕾的盛宴。那些美食,是我此生难以忘怀的珍馐。镇党委书记,一位身材敦实的小伙亲自为我们揭秘了这些佳肴背后的故事——现杀的羊肉,经过精心烹制,化作一锅香气四溢的焖羊肉,肉质鲜嫩,汤汁浓郁,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现宰的鸡肉,在红烧的魔法下,变得酥软入味,色泽诱人,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还有那鲜切的侑面,筋道爽滑,搭配着简单的调料,却能吃出最纯粹的面香。
这些菜肴,没有繁复的烹饪技巧,没有华丽的装饰,只采用了最传统、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纯真的美味。它们如同大自然的馈赠,每一口都是对生命之源的致敬,对自然之美的颂歌。最好的烹饪,不在于技巧的堆砌,而在于对食材本味的尊重与还原,让每一份食材都能以最自然、最纯粹的方式,绽放出它独有的光彩。
在那片高台之上,我们不仅品尝到了美食,更品味到了生活的真谛,最好的烹饪,不在于技巧的堆砌,而在于对食材本味的尊重与还原;同样,最好的人生,不在于外在的显赫与繁华,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宁静。这让我们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回归自然与纯朴,以最真实、最纯粹的方式去体验生活、去感悟人生、去书写属于我们的文学篇章。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让心灵得以净化,让生命绽放出它独有的光彩
这些菜肴,宛如人生旅途中的一抹清新,没有繁复烹饪技巧的堆砌,没有华丽装饰的点缀,仅凭最传统、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便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了自然纯真的无上美味。它们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如同大自然的深情馈赠,每一口都是对生命之源的虔诚致敬,对自然之美的悠扬颂歌。
面对一桌珍馐,我不禁联想到文学中的佳作,往往也是不在于辞藻的繁复与华丽,而在于对人性、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与真实表达。
生为本地人的如枫社长说:“我一定带你们吃上最正宗的稍麦。”稍麦,草原美食中的精致与优雅,我们从外地到来的几个人都心心念念着吃草原美食——稍麦。她把我们带到一条街上,那一条街上每一个吃食店铺都写有“稍麦”这道菜品。我发现,内蒙古的“稍麦”是这两个字,在四川叫“烧卖”,它用饺子皮将糯米、玉米、肉沫等馅料包成。
枫社带我们走进了一家环境优雅、干净整洁的店面,进入二楼,用特色屏风隔出的卡座,我们选了一个桌位坐下。
四川的“烧卖”是论“个”卖的,这里的“稍麦”是论“斤”卖的。点餐时,由于我们来得较晚了,枫社准备点的斤两门店已经不够了,又点了沙葱羊肉馅的饺子。
当稍麦被端上桌时,那如花朵般绽放外形让我们眼前一亮,那薄如蝉翼的外皮,轻轻包裹着馅料,仿佛花瓣般层层叠叠,细腻而优雅,其形状犹如一朵朵精心雕琢的花朵,绽放于蒸屉之中。蒸汽升腾,稍麦在蒸笼中微微颤动,犹如花朵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它们更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其外皮薄如轻纱,轻柔地包裹着内里的丰盈馅料。每一层细腻的褶皱,仿佛是大自然里最温柔的笔触,经匠人们精心勾勒出一件纸绢花。当品尝之时,更是如同在品味一朵盛开的花朵,感受着它所带来的美妙与惊喜,轻轻一咬,馅料中的汤汁会瞬间溢出,与外皮完美融合,首先感受到面皮的筋道、滑爽、细腻而富有弹性,馅料则如同花的内心,饱满而充满生机,鲜嫩多汁,搭配着大葱、姜等佐料,使得馅料味道浓郁而不油腻。整个稍麦在咀嚼过程中口感层次分明,再到搭配的醋、辣椒等调味品,每一层口感都在舌尖上跳跃。每一个稍麦都像是大自然中的一朵奇葩,拥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风情。
充满诗意的美食,让我们在品尝之间,感受到了草原人生活的美好与丰盈。
离别时的锅茶,其丰富的配料,让我甚感惊讶。早餐店的摆台上摆了十余种食材,我们基本都叫不上名来。枫社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可以放入锅茶里的,只见枫社点了奶豆腐、奶皮、炒米、风干羊肉等让师傅加入锅茶中。
师傅是一位看着敦厚淳朴的本地人,整个早餐店的装饰具有浓郁的本地特色,墙上有着民族特色的彩绘,挂弯月形的弓箭,桌上碗蝶绘制有云朵般的线条,餐巾盒最为独特,戴着“马头琴的头饰”。
当一锅热腾腾的锅茶端上桌来,那浓郁的奶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瞬间唤醒了我的味蕾。看着锅中丰富的配料——风干羊肉、奶豆腐、奶皮子、炒米等,在滚烫的奶茶中翻滚交融,品尝锅茶时,每一口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满足。奶茶的醇厚与奶豆腐、奶皮的香甜相互映衬,炒米的脆爽、风干羊肉的筋道更是为这道美食有是够丰富的层次感。而搭配上的蒙古果子更是让这顿早餐变得丰富多样,令人回味无穷。我们不禁感叹于蒙古人对食材的巧妙运用和对味道的极致追求。
这一份温暖又丰富的锅茶,在品尝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归属感,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离别的到来。
四
这次草原之行,除了品尝了皮薄馅多的稍麦、香醇入味的卤羊蹄、酥脆可口的炸米糕、地道鲜美的涮羊肉、软烂浓郁的焖羊肉以及风味独特的烧土鸡等草原佳肴之外,我们还有幸享用了羊杂汤的鲜美、烤羊排的香脆、凉拌沙葱的清爽以及口感独特的果条。而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一道承载着深厚情谊的奶豆腐。
这份奶豆腐是社团中另一位“高产”作者——在内蒙古武功居住的寸雨老师特意为我们带来的。为了与我们见上一面,她不惜驱车两小时,穿越茫茫人海,凭借着她那双敏锐而温暖的眼睛,在人群中准确地认出了从未谋面的蝴蝶老师,并将这份珍贵的内蒙古特产奶豆腐转交给我们每个人。
在细细品味这份带着珍贵情谊的美食时,我不仅感受到奶豆腐那浓郁的奶香,更能够体会到一种绵长而真挚的情感之香。这份情谊如同内蒙古的美食一样,令人难以忘怀,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内蒙古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情感上的交流和心灵的触动。
在内蒙古的美食中,我品尝到了草原的柔情与坚韧、温暖与甜蜜、野性与鲜美、朴实与坚韧、精致与优雅、醇厚与鲜美以及豪迈与奔放。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需求,更让我在品尝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纯洁美德——质朴与纯真。它们如同草原上的风一样,轻轻拂过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在用文字的记录过程中,我也必得保持质朴的初心,诚挚的热爱,或许,文字流淌的芬芳才会在岁月中浸润弥漫!
如今,当我再次回想起那段在内蒙古的日子,那些美食的味道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美好记忆的承载。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些关于内蒙古的美食记忆都将伴随着我,成为我心中永远的草原诗篇。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