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暮鼓晨钟的小山村(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暮鼓晨钟的小山村(随笔) ——古老的传说一


作者:余攀 秀才,188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2发表时间:2024-11-09 21:37:12


   在清朝晚期,大约1878年,中国大地刚刚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动荡,东南沿海地区仍然不时受到倭寇的侵扰,加之中法战争的爆发,到处兵荒马乱,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居住在浙江温州平阳水头镇的蔡姓家族,生活举步维艰,蔡上卿公的长子宏美和他的弟弟宏幕,决定带领家人北迁逃难,希冀寻得一片安宁生活环境。宏美站在破败的屋檐下,目光穿过连绵的雨幕,望向远方。他的妻子陈氏,紧紧握着他的手,两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渴望神情。
   “我们真的要离开吗?”陈氏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宏美坚定地说:“为了孩子们,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走。”
   就这样,宏美一行,带着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新生活的憧憬,踏上了北迁的路途,他们如同一叶孤舟,在乱世的波涛中艰难前行,穿过了战火纷飞的大地,越过了山川河流,最终来到了浙江北部最顶端的鼎甲桥古镇横玉山北面,安营扎寨。在这里,他们开荒种地,筑起了新的家园,展现了家族的坚韧与开拓精神。
   数月以后,温州苍南的陈姓家族也辗转来到了这里,他们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活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两年后,蔡家的老五宏绩也背井离乡,加入了这个新的集体。不久,孙、吴、廖、薛等姓氏家族也陆续迁徙至此,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构建了一个勤劳淳朴、善良和睦、热情好客的社区。
   每逢中秋,月圆之夜,这些离开故乡的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望着天空中那轮又圆又大的月亮,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不正是“望月怀远”吗?古诗中的月亮就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的《静夜思》正是尽情表达了思乡之情:“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此,成为月明村命名的文化背景和缘由,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与思乡的深厚联系。他们将这份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了村名之中——月明村,寓意着月亮永远圆而明亮,照亮他们心中的乡愁。
  
   二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142年后,暮鼓晨钟的故事便从此开始。月明村从最初的几户人家发展成为一个美丽的新农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许从温州迁徙到这里来的人居多,因此,温州人,几乎成了月明人的代名词。在浙南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地方神——海神,被尊称为“杨府爷”,又称“杨老爷”、“杨府上圣”。自宋代起,温州各地就出现了杨府庙500多座,信众遍布浙闽粤、港澳台乃至东南亚地区,杨府爷不仅被奉为海神,还兼具水神、农业之神等多重身份,其信仰覆盖了渔业、农业等多个领域,体现了温州地区对杨府爷多功能神职的需求和尊崇。月明村的居民,大多数是从浙江南部搬迁而来,他们对杨府爷的信仰,甚是情有独钟。
   于是乎便有了后来至南宋初年,在月明杨大坞旁建造了一座杨府庙的重大行动,成为了他们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座庙宇在“破四旧”的浪潮中被夷为平地。杨府庙的毁灭,对月明村的村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剥夺了村民朝拜的场所,也使得村民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社区聚集地。在那个特殊时期,杨府庙的消失成为了村民心中的一道伤痕,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对精神信仰的打击,也是精神文化上的创伤,月明村人对此深感痛心。
   尽管杨府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但它在月明村村民心中的地位并未因此消失,相反,旧杨府庙的失去更加坚定了村民重建庙宇的决心。月明村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姓氏繁多,但他们非常注重团结和义气,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于1996年春,由十几位老人向社会各界人士发起四方化缘攻心战,以及村民们的自觉捐助,终于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新的杨府庙。破土动工那天,天空阴沉,似乎预示着一场大雨的来临。然而,就在举行庆典演出仪式的关键时刻,天气奇迹般地转晴,云开日出,阳光洒满大地,仿佛是天意,仿佛是杨府爷的庇佑。仪式结束后又下起了雨。这一现象被村民视为“天公作美,菩萨保佑”的吉兆,增强了村民对重建工程的信心和对杨府庙的信仰。
   新建的杨府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村民团结和义气的象征,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对社区精神的重塑。
   庙会期间,村民像过节一样涌向杨府庙,热闹非凡,锣鼓声、音乐声和歌声,声声入耳动听。庙会成为村民社交、娱乐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活动。杨府庙的重建,不仅是对杨府爷信仰的坚持,也是对月明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如今,宗教活动场所的寺院宗教性质已经与传统宗教有所不同,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神秘仪式和迷信活动,转变为更加注重精神滋养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力量,也是精神慰藉与道德引导的场所。
   月明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杨府庙的钟声还在回响。随着宗教信仰的现代化转型和社会角色的转变,月明村将继续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文化,促进发展,为村民提供精神的家园。月明村的未来,将是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新农村典范。

共 19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清朝晚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时受到倭寇的侵扰,加之中法战争的爆发,到处兵荒马乱,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居住在浙江温州平阳水头镇的蔡姓家族,蔡上卿公的长子宏美和他的弟弟宏幕,为生活所迫,带领家人北迁逃难。妻子陈氏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和宏美踏上了北迁的路途,他们辗转在战火纷飞的大地,不远千里来到了浙江北部鼎甲桥古镇横玉山北面。在这里开垦荒地,筑起了新家园。数月后,温州苍南的陈姓家族也辗转来到了这里,两年后,蔡家的老五宏绩也背井离乡,加入了这个新的集体。不久,孙、吴、廖、薛等姓氏家族也陆续迁徙至此,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构建了一个和睦相处的社区。他们以月明村作为村名。随着时代发展,百年后,月明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美丽的新农村,以温州人居多的,村民根据当地习俗信奉杨府爷建造了杨府庙,成为了他们精神寄托场所,可杨府庙也是几经磨难,毁于文革中,又重建于改革开放的今天,由过去的宗教场所变为村民们精神慰藉与道德引导的场所。文章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小山村的由来,山村的人文历史,村容村貌,读之使人增长见识,眼界开阔,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11-09 21:38:5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11-09 21:41:27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0 09:23:31
  佳作欣赏!向作者问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0 09:25:43
  恭祝老师佳作连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花明”社团,展示您的风采!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5 楼        文友:老百        2024-11-11 09:08:22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6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14 08:04:04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一个人,从呱呱坠地那天起,便注定在短暂的人生中会有那么一些时光是孤单寂寞的,需要学会在纷繁的世间享受孤独、自我救赎和自我治愈,实现华丽转身,走向下一站幸福。致敬作者。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