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岁月】破镜重圆(小说)
2023年6月1日下午4点半左右,段雅清刚开完会,从会议室出来没走几步,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段雅清看了一眼手机,是陌生号码,稍微犹豫了一下,按下接听键。
“喂,请问是段雅清吗?”
“您好!请问您是哪位?”
“我是许晓峰的同事。请问您能联系上他的家人吗?”对方非常焦急地问道。
“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许老师突发心梗,已经送到了医院,但是他已经失去了意识,手机解不开,没有家属授意,医生不愿抢救!”
“好,您稍等,我马上把他哥的电话号码给您发过来。”
过了几秒钟,电话铃再次急促地响起,段雅清一看还是前面那个号码。
“您好!您和他哥联系上了吗?”
“没有,电话无人接听!怎么办?要么让医生和您通话吧?”
“您可能不知道,我们已经离婚三年了,我应该没有资格给医生授意。”
“你们不是还有个女儿嘛?您就替您女儿授意吧,来不及了!”
“可我女儿还不满十八岁……”段雅清的话还没有说完,电话被旁边的医生抢了去:“我这样跟您说吧,心梗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就几分钟,再不做决定,就真来不及了!”
“那我该怎么做?”段雅清也开始着急了。
“我们先抢救,您把他同事的微信加上,护士马上会把病危通知书给您拍照发过来,您发语音授意,等您过来了再签字。”医生说完马上进了抢救室。
“病危通知书?”段雅清大脑一片空白。
“您也不要太担心,已经进手术室了。您先把我的微信加上,我们随时联系。”许晓峰的同事补充道。
“如果他有意识了,麻烦您告诉他,我带孩子第一时间赶过来。”
段雅清抖抖索索地刚加上对方的微信,一张病危通知书的照片就马上发了过来。
“尊敬的患者和家属:您好!您的家人许晓峰,现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区CCU病区治疗。诊断为: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2.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住。目前病情危重,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随时可能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特此告知,请予以理解并积极配合医院的抢救治疗……”后面的内容段雅清已经看不清楚了,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眼睛。
旁边的同事发现了段雅清的异样,一个个凑过来关切地询问:“怎么了?”“你别着急,啥事先说出来,我们帮你出主意。”
“孩子爸爸突发心梗,下病危通知书了!我该怎么办?”
“你赶紧和他家人联系啊!”同事都知道他们已经离婚好几年了。
段雅清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拨通了许晓峰哥的电话,还是无人接听。
“我觉得我应该带孩子赶紧赶过去。可是我怎么给孩子说呢?”
“先别详细说,就说有急事,先带她坐上高铁再说。”
预备铃已经响了,下一节就是段雅清的课。
“我还有课,给领导请假来不及了。”
“你赶紧带孩子去,上课的事有我们呢!”同事们七嘴八舌地都在催促。段雅清抓起包,直接朝五楼奔去。跑到孩子班的教室门口,孩子的班主任已经走到了讲桌前准备讲课了。段雅清焦急地朝班主任招手示意,班主任看见后马上走了出来。段雅清低声给班主任说了一下情况,让班主任把孩子叫出来。
孩子一看到她着急的模样,惊恐地问怎么了。段雅清极力抑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说道:“先下楼,到院子里我再给你说。”
下到院子里,段雅清担心孩子接受不了,又改口道:“我们先去高铁站,等坐上高铁我再给你说吧。”
“到底怎么了?你不说我就不去。”
段雅清拽住孩子的胳膊,再也控住不住失声哭道:“你爸爸,你爸爸突发心梗,正在抢救!”
孩子的两条腿马上软了,段雅清扶住她,孩子刚站稳,便哭着拉着段雅清的手朝校门口跑去。
一出校门就坐上了出租车,司机看到哭成泪人的娘儿俩,关心地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我爸爸可能不行了!”
“别胡说!师傅,去西客站,越快越好!”段雅清强忍着泪水,把头转向窗外。
女儿一直在抽抽搭搭地哭,司机温和地劝道:“小姑娘再别哭了,你看你妈妈担心成那样,你再哭,你妈妈就绷不住了!”
女儿听话地收敛了一点,紧紧抓着段雅清的手,段雅清明显地感觉到孩子在发抖。
赶到西客站时五点刚过,司机不要车钱,段雅清坚持付了钱,带着女儿直奔售票处。
经询问,十分钟后有一趟车要发,但是已经没票了,下一趟要等到八点多。
段雅清赶紧请求售票员:“孩子的爸爸病危,正在抢救,我们能不能买这趟车的站票?”售票员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我现在就给他们打电话,你们直接上车,在车上再补票。”
上车后娘儿俩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席地而坐,相视无言,只是默默地流泪。期间医院又接连打了两次电话,说许晓峰左心室主动脉堵死,抢救过来的可能性不大,让段雅清做好心理准备。又过了难熬的一个多小时,医生打电话说,给放了两个进口支架。每次挂完电话女儿就用探寻的目光盯着段雅清,段雅清只说一句:“还在抢救。”便再一言不发,她必须做出比孩子坚强的样子,哪怕她已经害怕、担心到极点。
临下高铁前,许晓峰的哥哥终于打来了电话,说他今晚演出,才刚下舞台,看到很多未接来电,已经给许晓峰的同事打过电话了,说刚抢救过来了,让我不要太着急。
电话刚挂断,许晓峰的同事又打电话进来,说了同样的话。
段雅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抢救过来了!”段雅清抱着女儿,眼泪又扑簌簌地掉下来。
从古城火车站坐地铁到医院,要将近一个小时。
千头万绪的段雅清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再次返回这座城市。
三年前在这里办完离婚手续,她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再踏足这座城市半步,可今天她又急匆匆地一路哭着赶来了!
那些曾经让她痛下决心结束那段婚姻的往事,一幕幕再次浮现,但似乎都已经不像当初那样令她心痛了!
生死关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不值得计较!
已经十七岁的女儿,和她爸爸共处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但血缘就是这么神奇,曾经记恨父亲的她,此刻和段雅清一样放心不下,一样一路担心牵挂,一样一路泪如雨下!
晚上十点,终于赶到了医院。许晓峰的一个同事早早地等在医院门口。一个大男人,在给段雅清讲述许晓峰的发病过程和抢救过程时还心有余悸:“我们的一个男同事都吓哭了。送过来时人已经浑身青紫了,我们都以为抢救不过来了,吓得谁都不敢签字。”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送得及时,我的孩子已经没有爸爸了。”段雅清哭着说道。
“谢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换做谁都会尽力的。医生说如果今晚能平稳度过,就没大问题了,好好调养就可以了。”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ICU门口,许晓峰的同事指了指门口正对的那张床说道:“那个就是许老师。”
孩子看到爸爸带着氧气罩,浑身插满了各种治疗仪器,吓得不敢进去。段雅清拉紧女儿的手:“不用怕,已经抢救过来了。”
走到床边,段雅清看到许晓峰脸上的青紫色还没有完全退去,人处于半昏迷状态,眼泪又不听话地下来了。
“晓峰,我带着孩子来了!”段雅清哽咽道。
许晓峰缓缓地睁开眼睛,伸出左手,摊开。段雅清把自己的右手放进去。许晓峰紧紧攥住段雅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许晓峰同事见状,赶紧说道:“许老师经常给我们说他的前妻有多好。你们离婚有三年了,我们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也试着给他介绍一个伴,但都被他拒绝了。你们要不是两地分居十几年,其实真地不会走到这一步。”
段雅清看见许晓峰的眼角有泪水滑出,便起身对许晓峰的同事们说道:“今天真是多亏了你们,他才在鬼门关抢回一条命,你们已经在这里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了,都早点回去休息吧,我和孩子在这里照顾他。等他康复出院了,我们再好好感谢你们。”
其实因为常年辛苦劳累,段雅清患了严重的腰椎病,二月底住了十天院,没有任何效果,出院后一直在一家国医馆做正骨康复治疗。但今天情况紧急,不得已她只能硬撑着。
许晓峰的心梗源自于他严重的糖尿病,也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所以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孩子娇生惯养指望不上,段雅清每天拖着病身子,为许晓峰的一日三餐到处奔波,晚上还要守夜。虽然后来许晓峰的侄子赶来帮忙照顾了几天,但他一个打工仔,在老板的一再催促下,又很快赶回去上班了。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七天,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又住了三天。段雅清必须得回单位上班了。因为她每学期请假不能超过二十天,自己生病住院已经请了十天假,这十天事假已经达到了请假的极限。
可许晓峰目前的身体状况,必须得有人在身边照顾,怎么办?
段雅清给娘家打了电话,告知了详情。家里人都让她最好和许晓峰家里人商量好,毕竟他们已经不是夫妻了,有些责任不是她想承担就能承担得起的。
许晓峰也让她带着孩子回去,他自己再想办法。
孩子哭着求妈妈:“爸爸身体这个样子,把他带回去吧!”
思虑再三,段雅清决定带许晓峰回自己的家。
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在段雅清的精心照顾下,许晓峰的身体已基本康复。在他们相处的这一年多时间,许晓峰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对段雅清呵护备至,对孩子也一直是默默地付出。虽然他们父女之间的相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缺席十七年的父爱,终归是回来了。
孩子也因为爸爸的存在,不再像以前那么逆反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再有一个月许晓峰的病假就到期了,但他不想再回到那个城市过孤苦伶仃的日子了,他无数次向段雅清表明心迹,表达了想留下来的意愿。
留下来就意味着要辞职,意味着以后的日子里,家庭重担将落在段雅清一个人的肩上。
两地分居十几年,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段雅清的身体已经几乎透支,得了一身病。如今家里再多出一个病人,以后的日子有多难过可想而知,可经过深思熟虑,段雅清还是同意了。
一个人苦撑一个家固然艰难,可段雅清又何尝不是过怕了孤苦无依的日子?他们俩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又两地分居、闹离婚,到如今再次重新走到一起,已有整整二十四年!一个人一辈子有几个二十四年?曾经的苦难和遗憾已然不能改变,剩下的半辈子是不是应该尽可能地过得如愿?
段雅清不怕受穷,亦不怕吃苦,若余生一日三餐有人相伴,四季变换有人挂牵,此生已无它念!
(原创首发)2024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