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三圣门,茶亭十姐妹(散文)

精品 【流年】三圣门,茶亭十姐妹(散文)


作者:乔个休 秀才,1478.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7发表时间:2024-11-14 17:23:19

采访三圣门茶亭十姐妹,我听到了许多来自生活的善事。我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做大事,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崇高的爱,去做平凡的事。
  
   ◎三圣门,有故事的地方
   在明代时期,一个不足百来户的小小村庄,建有三座圣旨牌坊,名曰恩光坊、世美坊、双桂坊,彰显达济天下、乐善好施的善行义举等美德,村名“三圣门”因此得名。
   作为瑞安市东郊的名村,三圣门一直很热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尤其是瑞安商城坐落在这里,多年来,为周边带来巨大的客流量。
   在兴隆南路南端,近年来,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起了一座茶亭,很有江南路亭特色的木质结构,在该区域起到一个慈善地标作用。十年来,一直东挪西搬、见缝插针,为客人免费供茶的老姐妹们,终于拥有相对稳定的服务场所。
   这些老姐妹,就是我要讲述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她们是林银钗、王秀红、李碎仙、曾春兰、陈玲琴、贾金华、项美娟、朱金钗、周玲玲、卢娟妹,清一色的“娘子军”。她们大部分人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名字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为叙述方便,我把她们这个组合,称作为茶亭十姐妹。
   添加林银钗微信好几天,没有反馈,我拨打她的电话,告知我的意图。我的采访要求,似乎给她带来一丝讶异。电话里,她对她们成为《瑞安慈善》杂志的采访对象,感到非常惊奇,再三谦让说做得还不够,她说她们就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够不到上杂志的程度。但经过一番沟通后,她终于答应我的采访。
   上个周末,我来到她提供的定位,瑞光大道蓝天文体公司附近。这是一个十字路口,显然并非准确地址。周围人车川流不息,红绿灯下,大家都匆忙赶往目的地,我一下子找不到茶亭在哪。
   四下观望时,我忽然看到非机动车道上,一位大姐骑着小三轮车,载着物品,慢悠悠地,朝我这边走来。不知为何,那慈善人的独特气质,让我认定,她就是我的采访对象。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人从事慈善行为久了,人就显得慈眉善目,自然形成一种气息。这该是慈善事业赋予慈善人的额外奖赏。近年间,我采访慈善人物和群体时,无不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气场。于是我冒昧上前打听:“您是林银钗大姐吗?”
   被陌生人明显“碰瓷”,她显然有点吃惊,措手不及间,矢口否认:“我不是……哦,我知道了,你是那个人?”我一听就乐了,有门:“对,我是过来采访你们的人。”她也笑了:“跟我来吧,林银钗她们在茶亭等你。”原来歪打正着,她正是十姐妹中的一员。跟随她的三轮车,我来到不远处的茶亭。这里有三位大姐忙碌着,完成上午的供茶服务,已经在整理收尾了。
   大姐们接待了我。
   我们在茶亭边,四下随意找位置坐下,就开始了问答。从她们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上了年纪,年长的有八十来岁,都没有很完整的工作经历,大部分时间是在料理家务、照顾家人中度过。细数起来,其中有三位,在年富力强时,从事过服务行业,比如在商城卖饭菜,在溜冰场收费,管理车辆等。
   我得知了这班人目前的年龄:林银钗73岁,王秀红74岁,李碎仙78岁,曾春兰76岁,陈玲琴80岁,贾金华73岁,项美娟67岁,朱金钗68岁,周玲玲55岁,卢娟妹70岁。
   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除了有几位岁居花甲、古稀、耄耋之年外,其中一位姐妹才55岁。正说话时,这边过来最年轻的周玲玲。她平时的工作是房产中介,属于姐妹中的“新生代”。这位十姐妹中的小字辈,理所当然担当起“外交官”身份,她铺平了与大姐之间的代沟,成为和我联系沟通的媒介,比如传递照片,审读核对文章。
   林银钗向我解释没添加微信的原因。由于当年的经济条件限制,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读过多少书,有的人连普通话都不标准,所以影响到与外界的交流。我深切理解她们当年的处境。我们身边有许多老人,一辈子说本地方言,一是在和孙儿孙女的交流中,才开始熟悉、运用普通话的。二是近年接触外地人多起来,她们才慢慢适应新的语境。
  
   ◎茶亭,从十年前说起
   她们和茶亭的故事,要从2015年5月份说起。也就是说,十姐妹的烧茶服务,在风风雨雨中,已走过十年历程。
   这帮姐妹们中,有几个人,多年来在隆山茶亭帮忙烧水泡茶,逢年过节,免费提供端午粽、八宝粥、芥菜饭、月饼、汤圆等慈善服务。她们已领到慈善总会颁发的义工证。后来,有段时间,随着城市改造进程推进,三圣门一带,逐渐成为拆建地带,工地吊车林立,货车轰隆过境,商户、司机、民工等人的饮水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她们决定在三圣门地段,设置茶亭服务大家。
   那时节多日大旱,供水成问题。好在辖区交警、消防等部门同意帮忙,热心供水,方便她们烧茶。同时,她们又碰到供电困难,幸亏有关单位支持,拉了电线过来,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接踵而至的是场地选址,临时茶亭原先设在商场门口,后来人家装潢完毕,要出租开业,不好再遮挡,于是,她们搬进村里的店面屋,但这里西晒厉害,光线强烈,许多时间里,大家眼睛都睁不开。
   在三圣门茶亭发展过程时,隆山茶亭的国尧老师热心帮忙,代向瑞安市慈善总会进行申报。瑞安市慈善总会着手对义工统一培训,提供白色汗衫给茶亭,方便义工着装管理,使义工团队有了统一标识。总会为茶亭提供一批不锈钢茶杯,有利清洁消毒。还拨给茶亭一笔善款,资助茶亭开展工作。
   后来她们请有关部门帮忙,在兴隆南路南端河边,整理出一块场地,建起一座木结构房子。三圣门茶亭,就此开始拥有相对稳定的“家”。自来水装好了,电线拉好了,万事俱备,大家安下心来,从此可以专心开展服务。在此过程中,市慈善总会、安阳街道、三圣门村委会和其他相关单位,曾多次提供帮助,使她们的慈善行动能落在实处。
   她们置办茶具、冰箱、餐具等,定点给过路人免费提供伏茶等,四季八节,开始提供端午粽、绿豆粥、芥菜饭、月饼、汤圆等食物,有时,排队的人沿着人行道,一直排到几百米以外。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心里美滋滋的。被别人需要,能帮助别人,是会给人带来充实感、满足感的。我觉得,每个人能力有大小,经济条件也千差万别,但爱心没差别,只要有爱心,就有了慈善基础,有了发展慈善的精神动力与思想源泉。这就是爱心慈善,人人慈善。这一切像水从高处往下流淌一样,是自然也是必然。
   茶亭开业后,过路司机们,从商城、从东山、从托运部停车场、从巾子山工地过来,把这里当作一个驿站,一个服务区,停车下来洗脸,刷牙,泡壶茶,吃个粽子,把胖胖大大的水瓶,灌得满满当当,再带上三四份粽子鸭蛋,驾起大货车轰隆隆离开,安心踏上旅途。商城的商户们,工地的工友们,也习惯带着大大的瓶子茶壶过来,装满茶水,去应对全天的疲劳和口渴。
   茶亭经费来自四面八方,有善人们的捐赠,也至少有一半经费,出自义工和家人腰包。义工们的家属都是热心肠,每逢有经费需求,都抢着捐款,全力支持解决问题。村里出了几万,村干部、村民都纷纷慷慨解囊。只要开口,有求必应。大家有个共同的信念,做功德,益下代,修下世。这也是各阶层纯朴的信念。这些善念,支持着她们完成一个个项目。
   做好事不留名的好人大有人在。瑞安商城有个袜店老板,经常送来一次性塑料杯子。他已连续送了多年。每次,他估摸杯子快用完了,就悄悄送过来,悄悄离开。她们再三问他姓名,始终不肯透露。
   在茶亭河岸对面,有个老人公寓,这里住着乐善好施的老人们。他们的养老金可能不高,还要考虑吃饭费用,买药费用,还要准备塞给孙儿孙女的零花钱。但给茶亭捐款时,她们向来没二话,似乎给茶亭捐款,属于天经地义的事。每隔几天,就有老人带着积蓄,来到茶亭,塞上一两百块钱。义工收到捐款,需要登记造册,他们就摆摆手,说不用登记。但制度有规定。她们的账目管理,还是很规范的。义工们自己也是“农村保”,养老金数额不大,但还是时常掏出一些钱,存进茶亭账户。晚辈生活质量还行,也不用她们多操心。
   善款来自四面八方,汇聚成一条慈爱的河。她们买了一批批茶叶、药材、大米、糯米、面粉、蔬菜、肉类、海味和香料等,经过精心烹饪,源源不断提供给清洁工人、过路司机、来往商户等。瑞安慈善、三圣门茶亭的美誉,随着食品和茶水,传向四面八方。
  
   ◎与人为善,就是一起做好事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即使做慈善事业,也别奢望所有人都支持。有的人担心茶亭搞起来,嘈杂吵闹,污水横流,把环境搞差了,有人误以为她们借公益事业,做生意赚钞票,甚至有向部门举报投诉的。但她们工作用心,程序规范,并向社会各界公示相关事项,证明自己确实在做公益,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在事实面前,逐渐开始接受,事态也就平息下来。
   一般说来,吃饭喝茶的客人素质都不错,但时间久了,有时也难免遇到闹心事。比如有一次,一个清洁工,担心打不到芥菜饭,不愿排队,争先恐后,被安静排队的人批评后,暴脾气的她,一怒之下掀了桌子,一次性饭碗全打翻了。义工气得浑身乏力,却也无可奈何。
   我虽不在现场,但有了身临其境感:“怎么会这样?就在这里?”
   “对,就在这里。”她们指着眼前的人行道,“就在这个位置,大家劝都劝不住。”
   我觉得匪夷所思:“碰到这样的客人,你们会拒绝服务吗?”
   这事显然成了心结,她们七嘴八舌回答我,那倒不会。脾气再差的客人,也是客人。人家背井离乡,来这里做清洁工,也是为民服务。有可能她遇到不顺心的事,发泄一下,也在所难免,尽量理解吧。
   “那后来怎么解决?”
   “怎么解决?继续给她打饭啊。能怎么样?把她赶走?”她们都笑。
   “你们都在场?”
   “都在的。只能息事宁人,难道人多势众抓起来?”
   我很无语。我没从事过服务行业,难以想象如何应对。我心里替她们抱屈,免费为她提供饮食,她竟然觉得欠她多还她少似的,甚至可能觉得理所当然。做慈善碰到这样的人,会不会感到心寒?我想起我母亲说过的话:“照顾别人,总要免了十八年心思的人,才可以胜任。”
   她们看我沉默下来,反倒安慰我:“这毕竟极个别,我们的善行会感化她的。也不是每个人都不可理喻,大多数人是很感激的。当然我们做慈善,并不是要得到感激,我们是行善积德。”
   是啊,我们都知道,慈善的理念是人们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利、互帮互爱、慈善友善、共同发展。帮助弱者,是帮助社会,也是在帮助自己,实现自身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追求。慈善是爱、助、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我们的资助是不是可能助长个别人的懒惰习惯,而造成负面效果?做慈善和志愿服务,要有热情,有理性,有专业精神,切忌好心办坏事。
   我们经常会扪心自问,为什么做慈善?我想至少要有如下理由:做慈善可以唤醒个人内心深处的善念善思,使人变成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对社会传递慈爱和友善的人;做慈善可以遏制个人主义情绪蔓延,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和享受个人生活外,还要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他人冷暖,让社会成为温暖的美好家园;做慈善可以实现个人的真正自由,而不被物质利益所控制,摆脱低落的处境,进入人生大格局、高境界;做慈善可以使自己身心愉悦、延年益寿;做慈善可以为后代积福,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希望获益者也能理解这些道理。
   在免费供茶的十来年间,姐妹们执着地完成自己的宿愿,尽心尽意乐善好施,做好公益事业,赢得客人称赞。常年累月间,在午夜三四点钟,她们就习惯性醒来,洗漱出门,月朗星稀时,点亮茶亭,整理材料,做饭、切菜、煮茶。她们的家离得不远,但经常从凌晨干起,到下午六点多整理完毕,才疲惫地返回咫尺之遥的家中。
   手头的事情忙好了,她们要四处向药剂师讨凉茶方子,要远赴苍南灵溪茶店,到陶山等地,去买三四十斤云南红茶和其他材料。泡茶用到十一二种药材,如紫苏、霍香、茅草根等,她们如数家珍,说“这样泡茶,才不会吃寒”。我虽然没喝过她们泡的茶,但心里暖洋洋的,我能体会她们的良苦用心。
   在采访时,她们心心念念,几次提到,想在茶亭边开辟一块空地,建起一条长廊,方便工作。很久前就有了这想法,能用的场地也看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她们指指点点,说想在这里动一动,不知道难度大不大,不知道怎么推进才好。平时忙起来,吃饭的人排队排到几百米远,很不方便,也影响交通安全和秩序。我也帮着出谋划策,我宽慰她们:“你们是出于公心,不是帮自己干活。相信有关部门会批准的。”
   我不知道她们要达成的事,难度有多大,但相信心想事成。和她们告别后,汇入车水马龙,我想起作家莫言说的话:“过去,我理解‘与人为善’,就是对别人好一点的意思。后来查了字典,才知道它的本意是‘大家一起做好事’。”我们都要与人为善,为爱奔跑,更要为善呐喊。慈善是整个社会的事业,也是需要大家都参与进来的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慈善不仅需要金钱,需要力量,也需要爱心,需要人对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要大声地为所有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人点赞,为他们叫好,并且努力帮助他们达成目标。这是我们做好慈善宣传的行动纲领和最终目的。
   予人玫瑰,不止手留余香。

共 52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公益事业是良心事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此篇散文中的十姐妹,开茶亭做便当,为过路司机、环卫工作者、工地打工的农民工提供茶水与便饭,把公益事业做到了实至名归,究其因,善也!她们中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已到了80高龄,依然起早贪黑,不图利,不图名,只为心中的那份信仰。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三圣门茶亭中的十姐妹,利用自己少得可怜的积蓄,为慈善事业开了个好头,后才有共梦者参与,多方捐资捐物,全力支持十姐妹的这一善举,虽然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和谐的节奏,但既然是善行,对待这种不和谐,非但没有怨言,还一笑而过。由此可见,此善举,真善举也。一篇正能量的作品,人间本苦,能有这样的一群先行者为需要温暖者送上温暖,可歌可颂。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6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4-11-14 17:29:20
  老师书写的十姐妹,读到她们的年龄,好感动!
   为她们的信仰点赞,更为她们的精神动容!
   送上小红花,以示敬意!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11-16 18:24:0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3 20:15:16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