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豆包也是干粮(小戏剧)
场景:乡村小院,简朴但整洁。院子中央有一棵老槐树,树下有一张小桌子和几把椅子。
人物:
王志浩(简称王,30岁左右,农业技术员)
明欣(简称欣,王志浩的妻子,副乡长)
刘大妈(简称妈,明欣的母亲,性格强势但心地善良)
(妈上,扑打衣上粉尘。)
(唱)刘妈妈忙秋收急急回转,
小日子过得哪美味香甜。
乖女儿大学毕业乡镇提干,
找了个好女婿农业技术员。
那帅哥好脾气不狂不懒,
就是那闷葫芦不语不言。
整天东科技西手艺不着家底,
灰土满面晒爆皮也不消闲。(突然手机铃声)
喂,哦,好!好!(通话结束,指着手机)看看!
憨女婿忙工作顾不上吃饭!
我老来能否指望这个豆包男?
(欣上)
欣:妈,跟谁说话?
妈:还有谁?你那个没有出息的女婿!
欣:志浩回来了?怎么,惹你生气了?
妈:那倒没有。这不刚打电话给我,说忙完这阵儿再回来吃饭。一根筋,怪不得你婆婆叫他“豆包”,死心眼!
欣:妈——不许你也这么说他!
妈:就说,就说!豆包!豆包!俗话说得好:豆包不算干粮!
欣:(摇着妈的手臂)妈——
(唱)志浩他生在城市来到农村,
我与他同学习心心相印。
他技术高心眼正献身农业,
你可知豆包外号说来多寒心?
(白)志浩小的时候,我们农村贫困,城里也不富裕。志浩的爸妈都是工人,微薄的收入常常让孩子挨饿。不要说馒头,豆包都是志浩眼馋发红,朝思暮想的美食。梦里常念叨“豆包,豆包”,妈妈取笑他,戏称他“豆包”,才有了这个外号。
妈:好可怜的孩子!
欣:他立志献身农业科技,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人民永远告别贫困!
妈:好样的!
(王上,手提一小袋蘑菇)
王:妈,让您久等了。
妈:回来就好!瞧你小脸又瘦了。
王:妈,张大爷种植的蘑菇又丰收啦,让我给你拿来尝尝鲜!(递过蘑菇)
妈:(接过)好!谢谢张大爷!咱们就吃香鸡炖蘑菇!(下)
欣:(王和欣对视一笑,欣轻轻握住王的手。)(温柔地)辛苦了,志浩。帮张大爷解决了什么问题?
王:(微笑)没什么,只是帮他调整了一下蘑菇的培育环境,改善了通风条件,产量提高了不少。
欣:(骄傲地)我就知道你行!这一年下来,你踏平山间路,手捻千户田。粮油百姓足,瓜果换来钱。乡党委根据群众反映和实地考察,肯定了你的工作和成绩,决定表彰奖励你们一批技术骨干!(妈上)
妈:(点头)嗯,这孩子勤快,有心眼。志浩啊,别总忙工作,也得注意身体,别累坏了。
王:(感激)谢谢妈,我会注意的。其实,看到乡亲们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妈:(唱)妈呀妈木讷人开口更甜,
丈母娘疼女婿亲生一般。
与女儿小两口恩恩爱爱,
不枉俺做父母朝思夜盼。
欣:(对妈)妈!你不说“豆包不是干粮”吗?
妈:(嗔怪,不好意思地)傻丫头,自己的孩子,说句笑话!
王:欣欣,妈说得是。再说大家都叫我豆包,不差妈一个。豆包,我自豪!
(唱)豆包菜包咱不在乎,
心地实诚爱付出。
农业科技现代化,
全党全民绘新图。
不忘初心担使命,
妈妈呀,请放心
为建设新农村肯流汗,愿流血,
甩开膀子咱干劲足!
妈:豆包也是干粮,
王:岳母也是亲娘!
(三人造型亮相)
(幕落,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