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晓荷·奖】钟声悠悠,禅意人生(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奖】钟声悠悠,禅意人生(小说)


作者:汪震宇 举人,3959.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4发表时间:2024-11-21 10:29:05
摘要:在这日复一日的修行生活中,秦晓东不仅要完成这些日常的劳作,还要跟着弘远法师学习佛法。

在那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深山里头,一座古寺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这片清幽之地。寺庙那口大钟,古老而深沉,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无尽秘密。每当日出东方,那第一缕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钟身上,大钟便会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雄浑有力,仿若从岁月的幽深处奔腾而来的千军万马,猛地撞在那冷峻的山壁上,又带着无尽的余威弹回山谷,惊起了一群栖息在枝头的鸟儿。
   那些鸟儿本还在枝头慵懒地休憩,被这突如其来的钟声吓得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叫着,慌乱地向着蓝天飞去,留下一串串清脆的鸣叫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是它们对这钟声的惊恐回应。钟声继续悠悠荡荡地穿过那茂密得如同绿色海洋般的树林,震落了树叶上晶莹剔透、宛如珍珠般的露珠。露珠顺着叶片缓缓滑落,滴落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滴答”声,恰似大自然这位温柔的母亲,在用她独有的方式对这钟声做出回应,为这寂静的清晨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
   古寺里,住着一位法号弘远法师的老和尚。他面容和蔼,那脸上的每一道皱纹似乎都镌刻着人生的智慧与慈悲,眼神深邃而明亮,仿若能看透世间万物的兴衰荣辱,就像一眼澄澈的深潭,能倒映出世间万象的真实模样。弘远法师身旁有个小徒弟,名叫秦晓东,说来也巧,我与他恰是同年生人。因家中长辈常带我来寺中祈福,一来二去,便与秦晓东熟识起来。
   秦晓东自幼家境贫寒,父母实在无力抚养,只得狠下心将他送进了这佛门净地。他虽年纪尚小,却已初显慧根,那清澈的眼眸犹如山间的清泉,透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静,只是偶尔还会闪过一丝未脱尽的稚气,就像平静湖面上偶尔泛起的微小涟漪。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如轻纱般在山间的晨雾中若隐若现,尚未完全穿透那如梦如幻的朦胧时,寺庙的钟声便悠悠响起,宛如唤醒这方天地的晨钟,在寂静的山谷间回荡,传得很远很远。秦晓东在这钟声的轻柔召唤下,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眼眸起初还带着些许惺忪,仿佛还留恋着睡梦中的宁静世界。他从那张简陋的木板床上起身,床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年岁与经历。
   他所住的禅房狭小而昏暗,仅有一床、一桌、一凳,像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墙上挂着的佛珠散发着淡淡的檀木香气,那香气丝丝缕缕地弥漫在空气中,让这狭小的空间多了几分肃穆,仿佛给这房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秦晓东轻轻推开禅房那扇有些破旧的木门,“吱呀”一声,那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寺院里格外清晰,仿若一位老者在悠悠地叹息,诉说着这扇门所经历的悠悠岁月,那些过往的僧人进进出出,门扉开合之间,不知见证了多少的晨钟暮鼓、寒来暑往。
   出了门,秦晓东先来到禅房外的小院。小院地面由青石板铺就而成,昨夜的风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卷来了不少落叶,此刻正零零散散地铺在地上,像是一幅天然的拼图,每一片落叶都有着独特的形状与色泽,仿佛在讲述着自己从枝头飘落的故事。秦晓东熟练地拿起靠在墙边的扫帚,那扫帚的竹枝在他手中显得有些纤细,却又无比坚韧。他开始清扫起来,扫帚划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声音与远处传来的潺潺流水声相互交织,仿佛奏响了一曲宁静的晨曲,为这清晨的寺庙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和谐。
   他清扫得极为细致,每一片落叶都不放过,遇到卡在石板缝隙里的落叶,他便会蹲下身子,用纤细的手指轻轻抠出。他蹲下的动作很是轻柔,仿佛生怕惊扰了这片宁静,那专注的模样,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不容有丝毫的马虎。在他心里,这清扫小院可不仅仅是打扫卫生,更像是在清理内心的尘埃,每一片落叶都如同生活中的烦恼与杂念,需得耐心细致地一一清除,才能让心境恢复澄澈,就像这小院经过清扫后,重新焕发出干净整洁的模样。
   清扫完小院,秦晓东便前往寺院的佛堂。佛堂的大门是两扇厚重的木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佛像与经文图案,每一处线条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佛教故事。那佛像的神态各异,有的面带慈悲,仿佛在俯瞰着世间众生,给予他们无尽的怜悯;有的庄严肃穆,仿若在守护着佛法的尊严,不容有丝毫亵渎。推开门,一股浓郁的檀香味扑面而来,那香气浓烈而醇厚,仿若能将人瞬间带入一个神圣的世界。那一排排庄严肃穆的佛像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越发神圣,佛像身上的金箔在微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是佛光在隐隐闪耀。秦晓东恭敬地在佛像前跪下,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开始诵经。他的声音起初还有些稚嫩,带着孩童的清脆,那声音在佛堂里轻轻回荡,仿若一只初出茅庐的小鸟在试着歌唱。但随着经文一句句从口中念出,那声音渐渐变得沉稳而有力,仿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他体内涌动,让他的诵读声在佛堂里久久回荡,仿佛能穿透这尘世的喧嚣,直达心灵的深处,就像一股清泉,流淌过人们内心的浮躁与喧嚣,带来一片宁静与祥和。
   诵经完毕,秦晓东会跟着师兄们一起去担水。寺院的水井位于后山脚下,那口井有着许多年头了,井口的石头被绳索磨得光滑无比,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是被岁月的手反复抚摸过一般。他和师兄们合力将水桶放入井中,“咚”的一声,水桶落入水中,打破了井水的平静,激起一圈圈的涟漪,那涟漪在水面上缓缓扩散开来,仿佛是井水被惊扰后泛起的微微笑意。随后,他们又缓缓拉起绳索,将满满一桶水提上来。秦晓东虽年纪小,力气也不大,但他每次都鼓足了劲儿帮忙,小脸憋得通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顺着脸颊滑落,那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若一颗颗细碎的钻石。可他从不肯轻易放弃,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说,这担水之事虽小,却是修行的一部分,必须全力以赴。对他而言,担水就像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小目标,每次克服那沉重水桶带来的困难,成功提上一桶水,看着桶里晃动的清水,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克服困难后所收获的成果,这种成就感让他更加明白坚持的意义,就像攀登山峰,每一步虽艰难,但登顶后的喜悦是无可替代的。
   担完水后,便是劈柴的活儿。寺院里有一个专门的柴房,里面堆满了待劈的木柴。秦晓东拿起那只略显沉重的斧头,学着师兄们的样子,将木柴竖在地上,然后用力挥下斧头。一开始,他总是劈不准,要么斧头落空,只带起一阵风声,那风声呼啸而过,仿若一只无形的手在空气中挥舞;要么只在木柴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木柴依旧完好无损,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但他并不气馁,一次次地尝试,每一次失败后都认真总结经验,调整姿势和力度。他会仔细观察师兄们劈柴的动作,那娴熟的姿势、恰到好处的力度,都让他羡慕不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会劈柴。渐渐地,他也能将木柴顺利劈开,那清脆的劈柴声在柴房里回响,仿佛是他努力修行的见证,每一声都透着他的坚韧与成长,就像他在人生道路上跨越一道道障碍时发出的坚定声响。在他看来,劈柴就如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总会遇到挫折和阻碍,但只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和态度,终有一天能够顺利劈开困难这根“木柴”,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只要坚持寻找,总能找到那点亮光。
   在这日复一日的修行生活中,秦晓东不仅要完成这些日常的劳作,还要跟着弘远法师学习佛法。法师会在禅堂里为众僧讲解佛经要义,秦晓东总是早早地来到禅堂,眼睛紧紧盯着法师,生怕错过一个字。他会提前来到禅堂,找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下,然后静静地等待法师的到来。他认真聆听法师的每一句话,努力理解那些深奥的佛法哲理,遇到不懂的地方,便会在课后恭敬地向法师请教。他会在法师讲解完后,拿着自己的疑惑,小心翼翼地走到法师跟前,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师父,弟子方才对这一段经文不太理解,还望师父指点。”法师总是会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拨开迷雾,让他能更深入地领悟佛法的真谛。法师会微笑着看着他,用温和的声音说道:“晓东啊,这佛法深奥,但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能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你看这世间万物,皆有其因缘,就如同这佛经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意。”秦晓东听着法师的话,会认真地点头,心中的疑惑渐渐消散,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日子。
   通过不断学习,秦晓东对世间万物、因果轮回等佛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开始学会用佛法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内心也变得更加平和、宽容。
   比如有一次,一位师兄不小心打翻了他辛苦挑来的水,那水洒了一地,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是他破碎的努力。若是以前,秦晓东或许会懊恼不已,但现在,他只是微微一笑,心想这或许就是一种无常,无需太过计较。他默默地拿起水桶,重新去担水,那背影在阳光下显得越发沉稳而坚定,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行者,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依然坚定地前行。在这一刻,他更深切地感悟到生活中的得失就如同这洒掉的水,虽会一时让人失落,但不必为此过度纠结,继续前行才是更重要的。他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就像那飘落的树叶,虽然离开了枝头,但新的叶子总会长出来。”
   秦晓东在寺中和师兄们相处融洽。师兄们会在他劳作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教他如何更省力地担水、更准确地劈柴。他们会在闲暇时,一起坐在寺院的角落,分享彼此的修行感悟,或者听师兄们讲述一些古往今来的佛教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们会围坐在一起,有的师兄会拿着佛珠,轻轻捻动着,一边讲述故事,一边用眼神和表情传达着故事中的深意。秦晓东会坐在一旁,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入神,不时地点头,仿佛在吸收着这些故事中的精华。
   和弘远法师在一起时,秦晓东更是倍加珍惜时光。法师不仅传授他佛法知识,还会在生活中关心他的成长。
   有一回,秦晓东在劈柴时不小心砍伤了手指,鲜血直流。他强忍着疼痛,正准备自己找布包扎一下,弘远法师恰好路过柴房。法师一眼就瞧见了他受伤的手指,赶忙快步走上前,脸上满是关切地说:“晓东啊,怎么如此不小心,快快随我回禅房处理伤口。”秦晓东本想说没事,自己能处理,但看着法师那着急的模样,便乖乖地作揖道:“多谢师父关心,弟子这就随您去。”
   回到禅房,弘远法师小心翼翼地为他清洗伤口,一边清洗一边轻声念叨:“这劳作虽也是修行,但切不可伤了自己,身体亦是修行的本钱呐。”秦晓东听着法师的话,心里暖暖的,点头应道:“师父,我记下了,以后会更加小心的。”法师为他包扎好伤口后,又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颗风干的果子递给秦晓东,微笑着说:“吃颗果子,补补身子,莫要因为这点小伤就懈怠了修行哟。”秦晓东接过果子,感激地看着法师,说道:“多谢师父关心,我不会的。”
   那天,秦晓东在诵经时,对一段经文的理解总是有些模糊,心里很是苦恼。课后,他便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弘远法师的禅房请教。刚到门口,他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法师温和的声音:“进来吧,晓东。”秦晓东推门而入,看到法师正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他恭敬地走到法师跟前,跪下来说道:“师父,弟子今日诵经,对一段经文理解不透,还望师父指点。”弘远法师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慈祥地看着他,说道:“莫急,莫急,你且说来听听。”秦晓东便将自己的疑惑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弘远法师听完,微微一笑,开始耐心地为他讲解,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将那深奥的经文要义阐释得清清楚楚。秦晓东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心中的疑惑渐渐消散。讲解完后,弘远法师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晓东啊,这佛法深奥,需慢慢领悟,你能有这求知之心,已是极好,日后定能更深刻地理解佛法真谛。”秦晓东起身,恭敬地向法师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师父教诲,弟子定当努力。”
   这一日,师徒二人在寺院后的小径上散步。四周静谧得很,唯有那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轻轻的低语。小径两旁的翠竹高耸入云,那翠竹修长挺拔,仿若一把把绿色的长剑直插云霄,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落下一地斑驳的光影。那光影在地上摇曳着,像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美不胜收,光影的形状变幻无穷,时而像展翅欲飞的凤凰,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又像盛开的花朵。
   弘远法师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看着小和尚秦晓东,缓缓开口问道:“晓东啊,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
   小和尚微微一愣,他抬起头,那清澈的眼眸望向远方连绵的山峦,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大声说道:“我往旁边去!”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山间回荡,又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枝头的小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更高的天空,留下一串串更为清脆的鸣叫声,那鸣叫声在山谷间回荡,仿若在为秦晓东的回答喝彩。
   弘远法师微微一笑,眼中满是赞许,他轻轻点头道:“嗯,不错,这世间之路,并非只有前后,旁处亦有生机啊。晓东,你须谨记,这佛门修行亦是如此,莫要被定式所缚,当懂得变通。”

共 1008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温情的故事。在深山古寺与山脚下村庄的双重背景下,秦晓东的修行成长与付伟华的尘世历练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境遇下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故事中,秦晓东于寺庙的日常修行,无论是清扫、担水还是劈柴,皆蕴含深刻的人生启示。他与弘远法师间的互动,生动展现了师徒传承的珍贵与力量,法师的教诲如明灯,照亮秦晓东在佛法与生活之路上前行。而付伟华的出现,带来了尘世的烟火气息,他与秦晓东从相识、理念冲突到和解的过程,细腻且真实,使我们领悟到不同视角与经历碰撞出的火花,以及理解包容在人际交往中的关键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强盗来袭的危机时刻,秦晓东的智慧启发了付伟华,让他在绝境中找到“往旁边去”的生路,此情节不仅是故事的高潮,更是对主题“困境中寻生机”的有力诠释。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怀希望,灵活应变,总能开辟新径。此篇佳作行文流畅,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活,主题深刻且富有启发性,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还是在生活中寻求智慧与力量的读者,都极具阅读价值。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21 10:30:37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8 10:22:09
  感恩小雨老师给予文章的好评,您的话语如同暖阳,温暖着小宇追求写作梦想的心。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21 10:33:13
  这篇文章以深山古寺和村庄为背景,讲述秦晓东的修行和付伟华的尘世经历。展现师徒传承,描绘两人从冲突到和解。强盗来袭时秦晓东的智慧启发付伟华找到生路,诠释困境中寻生机。行文流畅,人物鲜活,主题深刻,极具阅读价值。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8 10:22:40
  感谢小雨老师的夸赞,您对小宇文章的好评让小宇信心倍增,小宇会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3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4-11-21 13:33:28
  彼此的理解与认同,让师徒二人冰释前嫌。作品所展现的画面,温馨而静谧,人生的另一种境界瞬间被打开!
回复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8 10:23:23
  日照望乡老师,您的好评是小宇文章最好的 “勋章”,小宇会倍加珍惜,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1 20:37:5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8 10:24:29
  感激纪老师对小宇文章的肯定,小宇会以笔为剑,在写作的江湖里闯出更精彩的天地。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