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爷爷和他的百草园(散文)

精品 【齐鲁】爷爷和他的百草园(散文)


作者:土木禾刀 童生,86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6发表时间:2024-11-21 14:51:15

爷爷是个土郎中,看实病也看虚病。谁家大人跑肚拉稀,拉得脸色惨白,腰都直不起来。爷爷一副草药下去,腹中顿觉舒服,下泻便会止住。谁家孩子惊风,哭闹不止,昼夜不停。爷爷慢慢走过去,在那头顶抚摸抚摸,小孩子也就不哭了。这事看上去很是神奇。有人说,爷爷会按穴道,点中穴道小孩子也就不哭了。有人说爷爷身上有股仙气,别说是小孩,就是大人精神不好又哭又闹,舞着菜刀;只要爷爷沉着脸走过去,那人就会咣当扔掉菜刀,瞬间安静下来不再哭闹。故而方圆几十里,人们见了我爷爷都称之为“老先生”,很是尊重。
   爷爷婚结得早,孩子生得多。三个儿子四个姑娘,几乎全靠他一个人来养活。那时候国家穷,农村更穷。为了养家糊口,爷爷就成天价骑着黑毛驴四处奔走。驴背上放个褡裢,褡裢里鼓鼓囊囊的全是草药、成药,又是药面,又是药丸,又是药膏。爷爷头顶谢得早,胡子却极其繁茂。坐在驴背上,小风一吹胡子飘飘,颇似神话里的张果老。
   不过爷爷受人尊重,不光是因为会看实病会看虚病,更是因为有气度有德行。虽然孩子多负担重,可每每给人诊脉看病,留下一大堆药,收的钱却很少。奶奶埋怨说:“干嘛不多收一点,也好给孩子买点米买点面。”爷爷说:“人家得了病,本来就很困难,哪能多要钱。”若是遇见特别困难的,干脆就不收钱。人家扯着胳膊不让走,非要留下来吃顿饭。爷爷就说:“我吃一个窝窝,你们就少吃一个窝窝。”骑上毛驴,嘚嘚嘚地走了。
   我的老家静卧在大沙荒里,地广人稀。平地上,有许多沙土岗子兀自突起。荒荒地生些杂树和野草,百年以来,并未有铁犁和锄头前去打扰,草木极其丰茂。茅草、芦草、节节草,白蒿、青蒿、猪毛蒿……在别人眼里,这些东西只能放羊喂牛而已。可在爷爷眼里,它们皆是好东西,皆值得珍惜。
   爷爷除了诊脉看病,就是挎着柳条篮子在荒野中独行。一把月牙状的镰刀,一把牛耳状的小铲。春天里,挖紫花地丁之草;夏天里,割红花益母之茎;秋天里,采黄花决明之种。何为草,何为药,哪种草药在哪个时节采撷,爷爷都有他自己的章法,从不乱采乱挖。且取之有度,用之有数,绝不贪得无厌,唯恐断了这宝贵的资源。若是有谁家的孩子,摘了蒲公英的花满头乱插,采了野枸杞的果满天乱撒,爷爷就有些心疼,斥责道:“老天爷把好东西赏赐给咱,可不能糟践。”
   改革之后,大兴荒地开发,土地承包。老家的大片荒草地被铲车推平,被拖拉机翻耕,种上了麦子、棒子、棉花、花生。化肥大把大把地撒,农药大桶大桶地喷,那些草药也就大大稀少。泽漆、地锦、益母草,萝藦、苍耳、茵陈蒿,寥若晨星,很难找到。爷爷心疼得不行,望着那黑烟滚滚的拖拉机,急得直跺脚。
   幸喜,村子西北还有一片沙土岗子没有毁掉,依然野草繁茂,鸡飞兔跑。爷爷就找到村支书说:“那片荒地我承包了,多少钱你说个价格。”支书却说:“人家四虎子早就打算承包,一亩地二十块钱,一年上交一千元。”爷爷说:“我给你一千二百元,你自个掂量着办。”支书还是皱眉摇头的,为难说:“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大队和四虎子已经谈妥了。”爷爷说:“那我给你一千五百,这年头不是都爱搞竞拍。”见爷爷的价格出得如此之高,支书也就眯着眼笑了。开完村民会,就签了合同按了手印。
   那年月,从开春忙活到秋后,一个家庭能划拉三千块钱就算是富户,一千五百块可不是个小数目。父母都埋怨爷爷太糊涂。几十亩沙土岗子漏肥漏水的,能有多少收入。七高八低不平坦,种小麦无法灌溉;种棉花,那棉桃比冬枣都小。母亲赌气说:“干脆放羊放驴算了!”爷爷脸蛋子一沉说:“这五十亩地是我自个的,就让它长草,就让它荒着。”
   之后,爷爷就四处搜集草药种子,趁着春夏雨水多,在那沙土岗子上撒播。种子不易繁殖的,他就把根挖下来,一棵一棵地栽,就像在园子里精心管理他的蔬菜。每日扛着锄头弯着腰,清除那些疯长的狗牙根和葎草。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他爱惜的草药。汗水无声地落在泥土上,滋润得蒲公英金黄,滋润得杜仲树茁壮。每一粒种子发芽,都会让爷爷欣喜;每一棵药草开花,都会让爷爷爱惜。春天里地丁花开了,斜坡上一片一片高雅的紫色。夏天里丹参花开了,林荫里又是一片一片高雅的紫色。小蓟的花朵是毛绒绒的,曼陀罗的花朵是喇叭状的。甘草伸展着油绿的羽状的复叶,青蒿散发着浓郁的特殊的香气。野草间有长虫蜕下的皮,树枝上有知了蜕下的皮。有蝴蝶翩翩地飞来飞去,有蝈蝈唱着动听的歌曲。
   那里是爷爷辛勤耕耘的百草园,也是我小时候流连忘返的乐园。每到暑假或者星期天,我都会扔下书包,往那园子里跑。大口大口吸吮,野花野草的味道。躺在树荫下,聆听蝉和蝈蝈的鸣叫。有时追着蝴蝶胡乱地跑,胡乱地跳。有时安静地跟在爷爷身边,看他如何采药。爷爷很耐心地教我识别紫花地丁和甜地丁,讲解节节草和问荆草有什么不同,生地黄和熟地黄各有什么作用。而喜欢花花草草的我,好奇心很强的我,也是歪着小脑瓜认真倾听着。
   那原本平淡无奇的,普普通通的东西,只要你喜欢它,只要你研究它,它也就是神奇的,充满奥妙的了。割草时小手被镰刀划破了,摘几片小蓟的叶子揉碎,挤出汁水敷在伤口上,那血就不往外流淌了,且伤口很快就会愈合。谁家老人得了气管炎咳得厉害,吃鸭梨喝糖浆皆不管用。你采些洋金花晒干揉碎,用纸条那么一卷,让他吸两口咳嗽便会镇住,嗓子便会舒坦。谁家孩子爬树跳墙脚踝扭伤,捋些杜仲叶子熬水,热乎乎地泡一泡烫一烫,那红肿处不久便会恢复正常。凡此种种,皆令我感觉神奇,感觉家乡的野花野草,皆是值得珍爱的好东西。
   当我忽闪着眼睛,摆弄那些花花草草的时候,爷爷就会慈爱地望着我,轻轻抚摸我的脑壳。我甚至从爷爷慈祥的眼神里,察觉到了一种期盼。期盼着我喜爱中医中药,像他一样诊脉针灸,给病人解除疼痛和苦恼。可那年月,西医盛行独霸一天,中医中药就不怎么受待见。找爷爷看病的人日益减少,门庭冷落,药铺寂寥。甚至有年轻人奚落爷爷说:“你还鼓捣那药园子干什么,也学学打针输液算了。”气得爷爷胡子都立了起来,高高举起铜锅玉嘴的竹烟袋。那年轻人也就嘻嘻笑着,一溜烟跑了。
   父亲见我整天价泡在药园子里,就斥责说:“荒草野地的有什么好?抓紧学习功课,考个中专,考个大学什么的。”之后,我就渐渐疏远了爷爷的园子,渐渐疏远了那些野花野草。不能帮着爷爷去锄地,去浇水,或者和爷爷坐在树荫下,望着那些紫色的、粉色的、黄色的野花。爷爷和他的百草园,也就变得愈发孤单。除了阳光、白云和蓝天,极少有别人走进爷爷的百草园。朝阳下,爷爷佝偻着背在园子里除草;夕阳下,爷爷弯曲着腰在园子里疏苗。斜斜的光线,将他的身影拉得极长,深深地印在草地上,印在树干上,印在那片他珍爱的土地上。那种孤独而温馨的形象,数十年来,一直是我内心深处隐隐的伤。
   八十六岁那年,爷爷走了。他静静地躺在土炕上,身上似乎散发着草药的甜香。他把眼睛慢慢合上,慢慢遮住了那眼中的遗憾和忧伤。那些药书,泛着岁月的枯黄;那些银针,闪着太阳的光芒。漆皮斑驳的药厨里,那些熟地黄并未死去,那些杜仲皮并未死去。它们依然充满着生机,饱含着泪滴,目送爷爷躺在棺椁中远去。
   爷爷走后,他的百草园也就被父亲铲平,打上了机井,种上了庄稼。一棵棵杜仲咯吱吱倒下,一棵棵茱萸咯吱吱倒下。再也不见了那些地丁花,再也不见了那些丹参花。再看不见爷爷那花白的胡子,再也听不见爷爷那温暖的话。密密麻麻的庄稼和机器的轰鸣,掩盖了爷爷蹒跚的脚步和孤单的背影。
   但我想,爷爷一定还活在天上。白天坐在太阳里取暖,夜晚坐在月亮里纳凉。那天堂之上,定然有一块土地是玉皇赏赐给爷爷的。爷爷在哪里翻地浇水,锄草提苗。皱纹里满是天堂的光辉,衣褶里满是草药的味道。苍耳翠绿,决明开花,萝藦藤牵着树枝蓬勃地往上攀爬。这生机勃勃的园子是爷爷的,也同样属于凡尘的我们。开花吐叶,连绵不绝。治病救人,国之宝珍。
  

共 31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土木禾刀老师的这篇散文《爷爷和他的百草园》小编沉思了许久。我绝不是在有意冒充自己是个思想者,而是土木禾刀老师的这篇力作,把我带入到了深沉、温暖的文字中了。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爷爷那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仿佛看到了爷爷不辞辛苦的采摘草药,仿佛看到爷爷正在精心打理他视为生命的“百草园”中国历史悠久,中医之所以先于西医为百姓治病,是因为千百年来社会生产力低下,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体系的支撑,人们只能用各种草药来缓解伤痛、治疗疾病,经过千百年来量的积累,最终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最早通过传教的方式,西医才开始在中国扎根,开始遍地开花。小编从不否认西医的作用,特别是各类外科手术及战场救护,西医可以说功不可没。只是近年来,由于医疗市场化,以西医为主导的医院,由于诸多因素,早已遭人诟病;由于利益的驱使,拼命打压中医。致使现代的中医发展步履维艰。本文之所以打动了小编,就是因为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爷爷那一代的老中医人,一生都在践行振兴和发扬中医的使命,一生都在恪守悬壶济世的初心。爷爷一生之操守,如星耀空,璀璨夺目!一篇特别精彩的散文,推荐赏读。感谢老师赐稿,期待老师更多的佳作问世。【编辑:含笑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2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含笑花        2024-11-21 14:53:23
  向以爷爷那一代的老中医们致敬!他们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11-22 08:31:09
  草木人生。草木养活了我们,救治了我们,我们理应心怀感激,不能忘记。
2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3 11:33:57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回复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11-24 08:31:09
  多谢欣赏留评。相逢是缘,珍惜遇见。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18 08:25:03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12-18 15:21:00
  多谢文友欣赏阅读,握手问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