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七律•黄河(古韵)

编辑推荐 【诗韵】七律•黄河(古韵)


作者:碾子 秀才,110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2发表时间:2024-11-21 14:57:59
摘要:黄河景象

(古风)
  
   古老黄河一琴弦,日夜弹奏万千年。
   黄河之水高山来,百川归流舞蹁跹。
   西入阳关等闲步,东向河套悠悠然。
   西风漫卷黄沙舞,河水奔流几百弯。
   成吉思汗马蹄急,呼啸飞越沙河畔。
   戍边汉马饮长流,戈壁厮杀声不断。
   水波十八润胡笳,平沙落雁赋安闲。
   穿越沙漠万千顷,滋润牧草千百滩。
   滔滔浪花浅吟唱,唱过沙滩唱草原。
   猛然掉头入峡谷,不畏前途多艰险。
   惊涛拍岸急浪涌,撕裂红石千古岩。
   激流险滩号声急,船载万斤似飞箭。
   此山壁前擂战鼓,禽兽闻之心胆寒。
   彼弯浅滩意徘徊,抚石戏草脚步缓。
   过尽千山八百弯,琴声不停意绵绵。
   春来冰凌逐浪涌,花团锦簇铺河面。
   水冲壶口飞瀑布,飞珠溅玉气冲天。
   十面埋伏鼓声急,两岸秧歌舞姿健。
   历尽重山水势缓,鹳雀楼前水流慢。
   曾历秦兵扫六国,也经义军入秦川。
   西望秦地京师在,当年书生去求官。
   鹳雀随风东飞去,大河随影过山峦。
   路经三门三门开,缓缓东去不盘桓。
   河水洋洋居高台,载歌载舞俯平原。
   曾闻开封哀声急,犹记百姓遭水患。
   潇潇洒洒向前奔,夕阳箫鼓迷草岸。
   万里奔流不懊悔,融入大海起硝烟。
  

共 5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首古风诗作,作者以黄河为脉络,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开篇将古老黄河喻为琴弦,“日夜弹奏万千年”,此句起笔不凡,不仅点出黄河历史的源远流长,更赋予其灵动的诗意形象,仿佛它是一位永恒的弹奏者,奏响岁月的旋律。诗中对黄河地理走势的描绘细致入微,“黄河之水高山来,百川归流舞蹁跹。西入阳关等闲步,东向河套悠悠然。”从源头到流经之地,有宏观的磅礴气势,也有悠然自得的情致。而“西风漫卷黄沙舞,河水奔流几百弯。”则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展现出黄河流域独特的气候与地貌特征,黄沙与河水相伴,尽显西北的雄浑苍凉。历史典故与人文元素的融入是诗作的一大亮点。“成吉思汗马蹄急,呼啸飞越沙河畔。戍边汉马饮长流,戈壁厮杀声不断。”往昔的金戈铁马在黄河岸边回荡,成吉思汗的铁骑与戍边战士的奋战,让黄河见证了无数的英雄传奇与烽火硝烟,使诗作的内涵陡然深厚,从单纯的自然描绘上升到历史的纵深之中。“水波十八润胡笳,平沙落雁赋安闲。”又巧妙地将音乐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胡笳声在水波间回荡,平沙落雁的画面添了几分宁静闲适,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诗中的黄河景色丰富多变,既有“穿越沙漠万千顷,滋润牧草千百滩。滔滔浪花浅吟唱,唱过沙滩唱草原。”展现出的黄河对大地的滋养与温柔,又有“猛然掉头入峡谷,不畏前途多艰险。惊涛拍岸急浪涌,撕裂红石千古岩。”描绘的黄河在峡谷间的汹涌与豪迈,以及“水冲壶口飞瀑布,飞珠溅玉气冲天。”那壶口瀑布的壮丽奇观,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十面埋伏鼓声急,两岸秧歌舞姿健。”更是将黄河边的民俗文化与历史典故相结合,热闹欢快的场景跃然纸上。从诗歌的形式来看,此篇为排律,在格律上虽不如律诗那般严谨,但在韵脚的运用上较为和谐,使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语言上,用词古朴典雅,富有古风韵味,如“蹁跹”“胡笳”“盘桓”等词的运用,契合诗歌的整体风格。总体而言,这首《黄河吟》是一篇佳作。它以黄河为灵魂,成功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人文情感等多方面元素,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展现出黄河的雄浑、壮丽、多变与深邃。在韵律与语言上也颇具古风特色,虽格律略有宽松,却不失为一首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黄河魅力与历史底蕴的好诗,宛如一部流动的黄河史诗,值得细细品味,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11-21 14:58:37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期待更多精彩,祝愉悦笔丰!!!
2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4-11-21 19:45:44
  欣赏一组佳作,欣赏精彩编按!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