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推背图》探讨“周期律”(随笔)
世界发展与人类走向,究竟有没有某种规律,是否存在一种宿命的轨迹,未来的盛衰兴亡能否被预见,这些疑问,是各国先哲们为之困惑已久的话题。可以设想,穴居时代的先民们,仰望浩渺星空,身感自然灾害之无常,即在石光燧火中焚甲卜龟,欲占来事;可知人类是如何深怀忧惧地栖息于大地上,多么渴望洞穿时光的迷径,而预知历史的结局呀!应该说这种心态,用眼下的观点来看,可以称之为“终极关怀”的一种。
“历史周期律”这个概念,用来描述历史上各王朝或政权兴衰更替的规律性现象,在政治家、史学家心目中,基本形成共识。这个概念认为,一个王朝或政权,在初期往往是充满活力,廉洁高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腐化、贪婪、失去民心,最中走向衰亡,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王朝或政权。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像一个螺旋式循环,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历史周期律。
那么,如何跳出这个周期律呢?早在一九四五年七月,黄炎培就向毛泽东提出这个问题。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推背图》既是这种“终极关怀”的结果,又为探讨“历史周期律”提供了借鉴依据。
《推背图》是一部政治预言书,传说为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在《四库全书》目录中,可以看见这部书的书名,但没有正文。据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代代相传继承大统;听说有这么一本能预言王朝更替的书,准备全部收缴过来毁掉,但遭到刘伯温的反对。刘伯温认为,民间的书是收不尽的,不如拿一本出来,把秩序打乱,重新印制,投放出去,让人莫辨真假。尽管这只是传说,但恰有事实印证:一是推背图的版本交多。我就看过两种版本,一是李连斌编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再是由谭吉人编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两种版本在内容上相差非常大。既使是同一版本,图谶、谶言与历史事实也相差很远。民间还有哪种版本?那就不清楚了。本文所采用的是谭吉人编注的版本,因为这个版本与1946年朱肖琴收录的《中国预言八种》中的《推背图》内容完全一致。《中国预言八种》除《推背图》外,还有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诸葛亮的《马前课》,邵康节的《梅花诗》,刘伯温的《烧饼歌》和《金陵塔藏诗》,以及黄孽的《禅师诗》。
《推背图》共六十象,每一象由五部分组成,即标题、图谶、谶言、颂词和金圣叹的简析。除第一象和第六十象无对具体对象描述外,其余五十八象都有具体朝代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时间从唐朝开始至后世。后世到何时止,尚不清楚。
读《推背图》,就像读一部历史教材,它语言简炼,内涵丰富,发人深省;读《推背图》又像鉴赏一部文学作品,作品展示出在这千年的历史画卷中,故事情节迭宕起伏,众多人物纷分登场,耐人寻味。它用图谶、谶言和颂词的方式,讲述历史故事,让读者去破译、去体会、去玩味。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
图谶:一幅画:画面是两个圆圈套在一起,左圆内有个“白”字,右圆内有个“红”字。
谶曰:茫茫大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得唐后论元机。
圣叹曰: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推背图》与其它几种预言不同之处是,有图谶、有谶言。第一象甲子,是序号;甲子是六十花甲子之首,以后由甲子往后续接。标题是乾卦。乾,卦名,乾卦的全称为“乾为天”。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是预言本象的重要手法。这里用乾卦配《推背图》第一象,有万事需从头开始之义,以《周易》推演,有总领全局的作用。另外,乾代表天,因此人间万事都有天注定的意思。图谶、谶言和颂词,金圣叹都有释义,表明日月相随,阴阳相递,人间万事都像日月一样交替出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总之,这一象意在表明,后面所预言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定数的,所以可以提前预见。这一象只是讲一般规律,无具体指向。《推背图》共六十象,第一象起引领作用,第六十象起总结作用,都无具体指向。
第二象 乙丑 巽下乾上 姤
图谶:一幅画:画面是一盘果子,从下往上成塔型,共二十一个,其中有一个没有蒂把。
谶曰: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圣叹曰: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后,开元之治,虽足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良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第二象标题是姤卦。姤,卦名,姤卦的全称叫“天风姤”。姤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排在第四十四卦。姤卦是婚姻卦,卦辞是:“姤,女壮,勿用取(通娶)女。”从结构上看,姤卦初爻为阴爻,上面五爻都是阳爻,有一女五男之象。所以说“勿用取女”。图谶盘子中没蒂把的李子,暗喻女人(这里指武则天)将当皇帝。总之,这一卦预示着婚姻上面将有不顺的事发生。《推背图》的作者在这里用姤卦为标题,寓意深远,预示着李唐王朝将在婚媾上出现大问题。果然,先有武则天取代了大唐而自称周帝,后有杨贵妃惑玄宗而引起安史之乱。
总之,第二象是说,李唐统一中原后,传国二十一主,历经二百九十年,但在婚姻上吃了大亏,导致阴盛阳衰,出现“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贵妃召祸,乘舆播迁”的动乱局面。唐自公元618年建国,到907年止,共经历了289年,21个皇帝(包括武则天)。应该说,这一象的预言应验了。
原创首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