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秋天的沉思(诗歌)
今年的秋天,
又跚跚来迟。
到了秋分的时候,
天籁中
夏虫还是主力。
就是寒露时分,
行人依然短袖单衣。
霜降后的几场雨,
才带来了秋天的凉意。
却又变成步履匆匆,
好像今年春天时,
刚脱下厚厚的毛衣,
已进入漫长的夏季。
海边的桂树,
前一天刚香气四溢,
今天已落花满地。
我心中有一万个问,
然而,我知道
没有人能为我解疑。
满天的鲜花
五彩缤纷,
是我最初的记忆。
当我懂得了问,
我来自于哪里?
母亲说是从网船上抱来,
答案应在祖母忍不住的
窃笑里。
家的东边,
有一个不大的园子,
有四棵高大的龙柏,
需要我抬头仰视。
东篱下有一株桃树,
从没见到结过桃子。
当我去采摘花朵,
却跌进了茅坑里。
是祖母用温水,
将我一遍遍清洗。
多少年后,
问是谁把我救起?
竟然,
这些已长大的伙伴,
无人还能记起!
第一次站在大世界的
哈哈镜前,
我看到了许多个自己。
在许多年中,
也相信有许多个我,
生活在镜子里。
当我第一次,
在操场上玩男孩子的游戏。
飞奔中我撞倒了一位女生,
老师把我叫进办公室里,
说一个还没有性意识的毛孩,
要亲女生的鼻子!
我惊诧、委曲,但我的诉说
都被置之不理。
急于看到儿子长大的母亲,
也相信这荒诞的推理。
还在亲朋中当着我的面,
像说笑话地
重复着老师的歪理。
但是,她的话中,
好像在夸儿子的了不起!
我已不再争辩,
对母亲的态度,
也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
我第一次感到了大人们做事,
像看哈哈镜一样的滑稽。
成长是一个多事之秋,
我也有说不尽的烦恼故事,
也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是我少年时最深刻的记忆。
那天与往日一样,
大家玩着跳水游戏。
我也纵身一跃,
只想搏取第一。
却似坠入了万丈深渊,
一直往下沉去,
总到不了河底。
一阵惊恐后,
我似乎陷入沉思。
想着平时熟悉的河水,
怎么会变得如此神奇?
也极想知道,
我将要去哪里?
耳边是汩汩的水声,
见到的是一片混沌天地,
除了不透明的微光,
没有任何的东西。
不知过了多少时,
我渐渐听到了戏闹声,
仿佛来自于遥远的星际。
突然眼前一亮,
看到了我的表弟。
他说见我的头发在水中飘荡,
以为我在玩什么新的巴戏。
是谁
让我的头露出了水面,
脚踩到了不深的河底?
大大的问号,
一直在我心里。
当母亲不再对我提耳面命,
父亲也似乎对我加之以礼,
是不是我已经长大?
我胸中仍充满着狐疑。
心中只有青春的豪情,
没有任何主义。
倘若生活在嫦娥时代,
我也会有射日的勇气。
如果生活在女娲补天的时候,
我也愿作五彩的石子。
我又想到了那次的纵身一跃,
也许会有精卫填海的新故事。
在几十年里,
仿佛一次次演绎着
夸父追日的老故事。
我遍体鳞伤,
都被写进两本书里。
就是《龙脊山上的罗吉》
和《云梦回忆》。
我也写了一个长梦,
悲悼理想的幻灭。
但我对伟大理想者,
始终怀着深深的敬意。
理想缺失的世界,
精神必然萎靡。
有过唐诗宋词的民族,
也日益地粗鄙。
也许正是社会脱胎的“阵痛”,
又有谁能阻挡斗转星移?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多少人已写过《秋思》。
张籍曾写——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跌宕起伏的情思,
跃然于纸。
马致远也写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堪称秋思之祖,
写绝了失意的游子。
可我独爱范仲淹的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悲壮、苍凉,
不失英雄气。
秋天也是一个寻梦的季节,
但要等枫叶红了时。
2024.11.6写于湖㳇镇洑西村玉龙轩,
2024、11、26日首发江山文学
于西双版内猛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