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苦乐写稿(散文)
2022年,因为年龄的关系,我申请退居辅助岗位。工作稍微轻松一点。想起中学时是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有了写作的欲望,周末尝试写点东西。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文学梦,本是业余爱好,闲暇消遣,却越写越入迷,还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到“写”的快乐,而且又苦又累又费心,许多时候还真觉得有点“折磨人”呢。
写作时时需要专心专注,全身心投入。我心脏不好、睡眠不好。自己的计划安排是每天最多写两个小时,毕竟太累会导致失眠。可每每一写起来,全然顾不上自己对自己的警告,整个人完全进入写作模式,达到废寝忘食的状态。常常是妻子高呼吃饭了,才发现一个上午过去了。夏天写作时,本想先打开电脑再开空调,结果打开电脑就急着写,竟忘了开空调,几个小时过去了,热汗流淌、汗流浃背,却浑然不觉。在车上、野外产生灵感或者佳句时,立刻记录在手机上,就怕一闪而过的灵感丢失了。
写作是件苦差事。一个题目、一个观点、一段文字、甚至一个词语,需要反复斟酌。因为写作顾不上吃饭被妻子教训成了家常便饭。只能厚着脸赔不是。思路不通时,如在缺氧斗室难于呼吸,如骨鲠在喉吐不出咽不下,难受不已,气得拍打脑袋。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徘徊转圈,真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白了多少头发,落了多少头发,不知道,数不清。不写作时理解不了写作的“苦与乐”,热衷写作了,真真切切的理解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投稿也苦。苦心孤诣写成文稿了,渴望有展示的平台。我先向微信公众号投稿。像坠入爱河的少年给心仪的人写信,焦急地渴望回音。每天早晨醒来未起床,先查看投稿的公众号,是否有自己的文章。多是泥牛入海无回音,一直等一直失望。久久得不到信息,失落、失望、焦虑、惆怅、气愤充满每个细胞每个神经。
写稿是快意享受。那会儿为思路不通苦闷,倏地一闪灵感突现,豁然开朗,如黑夜突亮、焖室窗开风来,柳暗花明,文字如涓涓流水涌出,此乐何及!笔下的文字,流畅隽永,欣欣然想象发表的幸福和体面。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唯有此中人,才懂曲中意。
稿件发表特幸福。查到稿件发表了,如吸了蜜浑身甜,如年轻时收到女友的来信美得不得了,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疯狂转发。
最初是稿件被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推发,逐渐我又不满足了,向更高的平台攀登。向纸媒投稿,有的邮件被退回,自动提示邮箱已满或者邮箱不存在,生气白费时间。无奈另投邮箱。初期同样还是泥牛入海无回音。有了向公众号投稿的磨砺,不灰心。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22年终于一篇小散文在一家报纸副刊发表,此后一些稿件陆续被一些报纸副刊和杂志采用,还有的被其它报纸杂志转发,还有的被国家级《文摘报》转载。谈不上成就,却助燃了我的写作激情,继续努力提高文稿质量。一是多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名家名作,读平台里的文章。越读越觉得有高山仰止、河伯观海之感。觉得不足越加劲儿读,增加了知识储备、提高了文字水平。二是多思考。“思考就是灵魂在和自己对话”。思考人世、社会、人生、人事间的道理,想不清就查资料、向长者请教。原先懵懂的道理,一旦理清,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再写文章,就有水到渠成之感,写出的文字让人觉得亲切、舒服、可信而不是说教。我写《白水人生》时,弄清了白水不是白色而是无色,有感而发“白开水的好处,好在这个白,纯,净,无污染无变质,所以口感好,人喜欢。做人,保持良心,恪守初心,不受污染,拒绝污尘,清清白白,白玉无暇,所以堂堂正正,正大光明,无私无畏,让人尊敬。”该文在《燕赵晚报》发表后,被《江苏科技报》《石嘴山日报》和《思维与智慧》杂志及众多网站转载。三是多写多练,看影视、读书、工作和生活,多分析思考,如有感想,马上就写。
艺无止境,精益求精,唯有前行,方能安心!节假日有时间就写,沉浸在写稿、投稿和发稿的快乐中,俨然年轻了许多。我时刻明白,写作只是业余爱好,给不了名,也给不了利,却能高雅地打发时间,给我快乐,也给我苦累。苦乐交融,苦累也是一种快乐,因为喜欢,苦累不觉累,反觉是享受。炒菜辣点才有味,挠痒痒疼点才舒服,写作的苦累费心全是调味品,全是爽快。那是心灵的释放,是内心的独白,是苦中作乐,类似苦行僧,苦砺身体得以修身养性。人生有老,写作之路永久。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