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那一次小说作品研讨会(散文)
2012年2月15日,是农历正月二十四,这一天,我在大连相继接到了时任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副秘书会长徐峙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原办公室主任马本理两个人打来的电话,两个电话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即邀请我参加2月23日在沈阳新民市召开的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延庆的小说《走平辽》的作品研讨会。徐峙告诉我说他也去,并说我们是代表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参加会议,并要在会上发言。马本理还说要我做重点发言。
我在大连市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了整整20个年头,对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人大都比较熟悉,这位赵延庆副厅长是在我退休后调到省厅任职的,我并不熟悉。他的小说《走平辽》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也没有读过。既然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和省厅都热诚邀请,我就答应了下来。马本理在电话里告诉说,他会立即用特快专递将赵延庆的作品小说集《走平辽》寄给我。
2月18日,我收到了马本理寄来的书,扉页上还写着作者赵延庆写给马本理的赠语和签名。马本理解释说:“因时间太紧了,来不及找赵延庆副厅长去拿书了,只好把他赠送给我的这本寄给您,让您早日读到作品,为准备会上的发言稿争取多一点的时间。”
马本理是四川人,比我大一些,是为兄。他和我一样,也是当了20多年兵。他在沈阳军区机关,我在旅大警备区,我们都是从部队转业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又都是在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后来,我们又都成为中国国土资源报的驻地记者,他兼任中国国土资源报辽宁记者站站长,我兼任中国国土资源报大连记者站站长。我们由战友又成为同行,又成为好朋友,还一起采访写作过一些新闻报道稿件。老马办事情非常认真,仍然保留着在部队的那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的作风。而且因他能力较强才华出众,他在辽宁省厅深受领导和同志们尊重,也先后受到多任厅长的器重。
收到马本理寄来的小说《走平辽》后,我发现这是一部小说集,共收入了作者的5部中短篇小说。在这离开会仅有四五天时间里,若把这5部中短篇全部看完,再准备出发言稿来,那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我决定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题目为《爆炸性消息》的中篇。说是中篇,其实有12万多字,也可以算做一个小长篇了。令人惬意的是,这部小长篇写的非常好,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语言文字,都让人能够读得下去,并且读后还真的觉得有话可说。
作者赵延庆1963年生于辽宁阜新,1985年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学毕业,2001年1月在美国UIC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其自幼喜爱文学,于2004年起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到2012年已发表小说30余万字。一个担任领导干部的人又喜欢文学创作,且作品又写的很好,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不能不令人佩服的。
这次赵延庆作品研讨会,由中共新民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新民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承办,会议在兴隆温泉宾馆举行,参加会议的相关领导专家作家有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辽宁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刘兆林,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徐光荣等,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原主任马本理,沈阳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党委书记李秀菊,以及新民市委、市政府和市文联、市作协、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及作家学者等20多人。会议由新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海燕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从不同角度,对赵延庆的小说《走平辽》进行了认真热烈的研讨,充分肯定了作者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现实,以及流畅优美犀利的文字功夫,一致认为这部小说是非常有可读性的,是很成功的。
我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应当重视对灵魂毁灭的观照——评赵延庆长篇小说<爆炸性消息>》的发言。这部小说写的是丹江市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司文,被组织上派到美国芝加哥学习一年,回国后,通过向市委副书记雷接天送礼,被安排到该市江头县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一年后又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正在司文仕途发展风头正劲之时,种种压力接踵而来,尤其是他突然发现自己7岁的女儿是自己的妻子与市委副书记雷接天的私生子后,勃然大怒,精神崩溃,报复心顿起,接着,便蓄意制造一起惨烈车祸,将市委副书记一家3口以及自己的老婆及其本人共5条生命,一起毁灭。这就是作者在题目上所说的“爆炸性消息”。
我在评论中,主要讲了三点:一是灵魂的毁灭,导致这些人生命的毁灭;二是灵魂的毁灭常常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行为;三是灵魂的建设和毁灭,都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我在文章中讲道,人们在生活中都要与情与钱与权打交道,谁也无法避开。但是,情有爱情与色情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力,但应该远离色情。人的生活也一定离不开金钱,但是,钱有净钱和赃钱之分,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去挣钱,而不能去偷去盗去贪去占。人们想做官也未可厚非,尤其是生活在当今的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但是,官有清官和贪官之分,当官要想着多为自己的衣食父母老百姓做点事,不能只为自己捞好处。一些人因为定位错误,虽然做了很大的官,一夜之间跌下深渊,摔得粉身碎骨。司文已经走了这条路,还有很多人正在这条路上走着。
我在评论中还谈到,人应该是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肉体的生命,一个是灵魂的或者叫做精神的生命,只有这两个生命都是健康的,才算作一个真正健康的完美的人。如果只有一个健康的肉体生命,而没有一个健康的灵魂生命,那么这个健康的肉体生命不仅没有意义,也将不保。如果只有一个健康的灵魂生命,而没有一个健康的肉体生命,那么,健康的灵魂生命也将无处安放。如何使一个人的灵魂更健康,很多人常常强调社会的责任,认为是当下的社会风气不好。是的,是有一个如何净化社会风气的问题。但是,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做得那么好呢,还是“修行在个人”啊。小心行船,到达彼岸;随波逐流,碰上石头。
辽宁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刘兆林在会后对我说:“成国,我过去只知道你散文写的不错,没看过你的文学评论,没想到你的这篇文学评论写得这么好,这么深刻。”我说:“谢谢兆林主席的鼓励!其实我的评论写的并不好,觉得自己看问题不够深刻。请您多批评。”
刘兆林原是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他的文学创作成绩是相当显著的。20世纪80年代,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索伦河谷的枪声》,在全国热演并轰动一时。他转业到地方后,任辽宁省作家作家协会主席,他既是省作协的领导,又是我的好战友好朋友。我们属同龄人,兆林比我年长,是为兄长;我们也是同时期参军,他在沈阳军区时,我在旅大警备区。我参加的两届辽宁省作家协会代表大会,都是他担任主席期间。平时我每次去沈阳,只要方便时,都去省作协看望他,他都热情相待。
我的这篇题为《应当重视对灵魂毁灭的观照——评赵延庆长篇小说<爆炸性消息>》的评论,之后被《中国国土资源报》刊登,后来,又收入了我2013年由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沃野新歌》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