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陆游诗文吟养生(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陆游诗文吟养生(随笔)


作者:李旭 秀才,144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0发表时间:2024-12-07 23:02:57
摘要:品味陆游的养生诗。

宋代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宦海浮沉不忘忧国忧民,壮志难酬,临死还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其寿命却高居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人的榜首,足足活了85岁。这把年纪搁在今天,也属高寿。难不成陆游有什么养生秘诀?
   在镇江焦山西侧,面对大江,有一处《踏雪观瘗鹤铭》石刻。政府专门为这处石刻盖了个半壁飞檐亭,是焦山石刻群里仅次于《瘗鹤铭》的待遇,可见这石刻的珍贵。据史书记载,这是宋代大词人陆游陆务观唯一流传于世的墨宝。
   1164年的一场大雪,下在大宋年间的镇江。时年四十岁的陆游和几个朋友踏雪来到焦山,观赏《瘗鹤铭》石刻。这原本是一件很潇洒、很放松的事情,但陆游的心情似乎并不轻松,他望到了“风樯战舰”,想到了“未息烽火”,脑子里装满了国家的危亡。雪中,陆游豪情万丈,挥笔写下了《踏雪观瘗鹤铭》,全文73字:“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廿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辰,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从这篇据说是史上“最短、最精、最美”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焦忧国事、物我两忘的伟大诗人宽阔的胸襟。
   一般来说,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胸怀的古人,寿命都不很长。因为他们操心太多,又要呕心沥血,所以很容易因气、因累而病,病了之后医疗水平又低,一场感冒就会要命。说这话的范仲淹算是长寿,也只有63岁。唐朝的那些名诗人,除了白居易外,基本没有过70岁的。李白61岁,王维60岁,杜甫58岁,韩愈56岁,岑参55岁,元稹52岁,柳宗元只有46岁,在今天都还在中年范围。所以杜甫感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纵观陆游的一生,不仅焦忧国事,而且才思敏捷又十分勤奋,不可为不累。他写过一首《小饮梅花下作》:“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排日醉过梅落后,通宵吟到雪残时。偶容后死宁非幸?自乞归耕已恨迟。青史满前闲即读,几人为我作蓍龟?”六十岁时就写了上万首诗,《宋书•陆游列传》记载他“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从12岁到60岁48年,平均每年210首,基本上是一天半一首,在繁重的工作、学习、社会活动情况下,能有如此数量的诗词收获,绝不是一般的幸苦。所以,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即便是喝多了酒的情况下,也不忘读书作诗,“青史满前”并且通宵达旦,没有一点闲暇留给自己。陆游的“六十年万首诗”绝非自吹自擂,他的诗词保存到今天的就有9300多首。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有“小李白”的雅称,在古代诗人中,陆游绝对是一位非常高产,且艺术成就非凡的诗人。
   “偶容后死宁非幸”,从这一句可以看到,陆游自己对自己的长寿也是很庆幸的,他把自己的长寿归结为“幸”,也就是运气、天命。就今天对长寿的研究,也摆不脱“命”的窠臼。猝死、意外伤亡、无疾而终……抽烟喝酒的长命百岁,坚持养生惜命的却天不假年,这些说不清楚缘由的便都是“命”。
   但人的寿命长短不能简单归结为“命”,养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陆游在庆幸的同时,也有对寿命理智科学的认识。陆游在总结自己长寿的秘诀时,写过一首题为《食粥》的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首诗前有个小序:“张文潜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予窃爱之。”张文潜又叫张耒、宛丘先生,北宋诗人。诗中“宛丘平易法”,指得就是张文潜的“喝粥养生法”。张文潜在他的《粥记》中有一段话:“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这段话被陆游奉为养生至宝,一直坚持了下来,应该说是养生经验之谈。
   如果说仅靠早上一碗粥就能达到养生目的,不免有矫情之嫌。陆游还有一首《闲适》,进一步总结自己长寿的原因:“饮酒不至狂,对客不至疲。读书以自娱,不强所不知。一窗袖手坐,往往昼漏移。初非能养生,简事颇似之。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这是说饮酒要有节制,生活要有规律,学习工作要有度,还要热爱自然,邻里和睦,心情要好,再加一点打坐,便有了别具淡然的生活情趣。这是对养生很系统、很全面的总结,具有非常强的科学道理,就是对今人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拿得起,放得下”,这是陆游的水平。他站在历史的肩头,忧国忧民,是为“拿得起”;他站在生活的高度,安然恬淡,是为“放得下”。一方面秉持儒家的“入世”哲学,心系家国,一方面又践行道家的“出世”情怀,顾影自怜,这样的人生境界堪称“贤哲”,能够抢占寿数的制高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24.11.15
  

共 19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陆游既是一位高产的宋词名家,又是一位长寿的历史名人。就如作者文中所言,陆游平生“六十年万首诗”足以光照文学长廊,而他年逾85岁的高龄,更是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为何陆游能长寿于此,作者通过《踏雪观瘗鹤铭》的石刻进行抛砖引玉,娓娓讲述了陆游的养生哲学,那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何谓“拿得起”,是他能站在历史的肩头,忧国忧民,毕生都在为南宋朝廷能收复失地、一雪靖康之耻而呐喊和奋斗,就如同我们熟知的《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何谓“放得下”,是他能站在生活的高度,安然恬淡,生活有规律,心情别具淡然,就如同文中所提到《闲适》和《食粥》。正是有了这两点的相辅相成,才成就了他才华堪比“小李白”的雅称和寿数如同高山俯瞰众生的美谈。作者借本文,不但颂扬了陆游的爱国情怀,更高度赞赏了他的养生之道。当然,如今作者谈及陆游,就是希望我们能从他身上获得启迪,既能秉持一颗坚毅进取和矢志不渝之心,同时又能永葆开朗向上的心态和节制不良嗜好的恒心。唯如此,虽然我们不是圣贤,但人生境界却已堪称“贤哲”。因此,我们既要坚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之志,又要心怀“每一次笑容的背后,都藏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之情。这篇随笔主题鲜明,行文流畅,作者引经据典、循序展开,通过详实而丰盈的典故和诗文做契引,辅以自身独到的见解和认知进行拓展和论述,催人深省,令人受益,并在读者心中产生回味和共鸣。欣赏作者佳作,感谢赐稿,好文力荐文友共赏!【编辑:蓝天之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天之下        2024-12-07 23:08:00
  拜读欣赏李旭老师富有哲理的随笔佳作。感谢老师对于宁静社团的支持和厚爱,问候老师冬安文琪,创作快乐。祝福李旭老师的佳作在宁静社团继续呈现,宁静社团有您更加精彩!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08 14:19:28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李旭        2024-12-08 14:37:29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李旭        2024-12-08 14:37:00
  谢谢蓝天老师!您辛苦了!祝老师万事如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