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风雨庾亮楼(散文) ——行走九江山水间
庾亮楼坐落在九江市滨江路繁华地段高楼林立之中,我寻找到古浪井才知道与之毗邻的庾亮楼,一查资料才知道是这个世纪初,九江重建庾亮楼于西园旧址,南与浪井为伴。也不知道当初重建设计者,处于什么依据建成这样古庾亮楼,一座小三楼十分不起眼,还是封闭式楼房,一千多年前的庾亮楼台亭阁俱全,是文人雅士饮酒吟诗休闲场所。
九江自古地处长江中下游军事重镇,先是西汉名将灌婴挖了一口浪井,惠顾九江人两千多年,后来东吴大将周瑜驻守九江操练水军,在甘棠湖建有水军点将台,再到庾亮镇守九江建有庾楼,因东晋大将庾亮所建,故现也称庾亮楼。庾楼有“九江第一楼”之美誉,九江最早的古楼,较之著名的浔阳楼早几百年,锁江楼早一千多年。庾亮楼最早遗址是原龙开河与长江交汇处,屡建屡毁,或毁于水灾,或毁于战火。北宋年间迁新址与灌婴开挖浪井为邻,也就是现在西园原址。
龙开河发源于瑞昌清湓山,汇庐山溪水穿过九江城西流入长江,九江人都不曾忘记曾经有一条清洌澄净的河水绕城回旋阡陌水巷,许多老九江人世代靠水繁衍生息撑船走南闯北。记忆中的龙开河水运繁忙,是九江十分繁华喧嚣的街市,江边河上有一座百年的铁桥通向老火车站,还有一座新修的水泥桥沟通市区西郊。河流融会贯通一座城市,如同少女清澈明亮的大眼充满了灵性。在能久远的古代,龙开河入江口连接烟波浩渺的湖水,浩荡东流的长江和城区两湖连成一片。当初的浔阳古城南北西三面环水,堪称中国的“水上威尼斯。”胭脂山成为九江城中制高点。由龙开河向长江口,庾亮楼,后来的浔阳楼以及琵琶亭的原址,都是建在龙开河与长江交汇处。向左江岸建有白居易吟唱的琵琶亭,向右江岸建有宋江题诗的浔阳楼。甘棠湖和南门湖如两颗翡翠明珠,依河靠江,山影城郭叠映江湖河畔,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古往今来,廉洁奉公父母官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也有为官一方,祸害一方前腐后继贪官。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腐败的官员主政九江,为了开发房地产获取暴利,竟然容许一家私企公司填了龙开河给建成一条街,开发一大片商品房。如今九江城一到雨季内涝泛滥成灾,老百姓怨声载道。后来又来了一个腐败的官员主政九江,拆巨资开挖街道修了一条暗河通向甘棠湖,沿途带来污水泥沙严重污染两湖水质,一到酷暑高温的夏天,死水一摊的湖水臭味难闻。后来又来了一位主政九江贪官大兴楼台宾馆办公大楼,投巨资改造两湖水质,如此回环往复,纳税人的钱打水漂了,是九江百姓心中一道永恒的伤疤。腐败不除,祸国殃民。
东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大分裂时期,西晋王朝南下后史称东晋。东晋王朝偏隅江南,建都南京,当北方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东晋相对比较统一稳定。东晋时期出了两个名臣,一个是九江人陶渊明曽祖父陶侃,另一个就是大将庾亮。庾亮为东晋三朝重臣,在平息叛乱稳定东晋王朝显示出非凡政治才干。
庾亮素有儒将之称,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据历史记载,庾亮治理江州(现九江市)期间,“莅政以宽,使民以义,田野辟,讼谍简,军民婿安,远近悦服。”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庾亮念念不忘收复统一北方,在江州刺史任上建庾亮楼,又称庾楼,距今近1700年的历史。
庾楼为古代江州名胜之一,西晋政权南渡文人官员登楼远眺,怀念故乡之情油然而生。庾亮九江任职期间文化氛围浓厚,文人诗酒唱和,玄学清谈等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庾亮楼成为了文人墨客喜爱的聚会场所,诗人在庾亮饮酒吟诗,为文化古城留下了不少诗作。涵盖丰富了九江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九江在东晋文化版图中的地位。为纪念庾亮在九江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现在九江城区庾亮南路是九江保存下来文化古街。
唐代大历年间著名诗人崔峒写下“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世说新语》记载庾亮的属官殷浩、王胡之等人在南楼上吟咏,庾亮登楼后也加入其中,一群文人在楼中赏阅谈笑,也让“庾亮楼”成了典故。此时的庾亮楼,为当时江州名胜之地,也为文人学者寄托心情的地方。唐朝诗人崔峒抒发自己一生在仕隐之间徘徊的矛盾心情,登庾亮楼赏月,又称为“对月”。稍晚的南唐诗人徐铉在《送王员外宰德安》一诗中写道:柳影连彭泽,湖光接庾楼。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徐铉借湖光楼色,表惜别之情,庾亮楼似乎成为旧时江州专门借酒消愁惜别的地方。
白居易贬谪江州,为古老的九江遗留一笔丰富多彩文化遗产,贬任江州司马四年经常登庾亮楼,把酒遥望北方倾诉思乡之情写出了《庾楼晓望》诗“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白居易写尽了浪迹天涯文人雅士怀乡之情,后人据江州司马所言,将庾楼之景雅称为“庾楼明月”,推为“江州十景”之一。
南宋时陆游登庾楼写下精彩一笔:“楼南对庐山,北临长江,气象雄丽。自京口(今镇江)以西,登临之地多矣,无出庾楼右者。楼不甚高。而觉江山烟云皆在几席间,真绝景也!”由此可见庾亮楼在古代诗人心中的份量。
公元2007年,九江政府在毗邻浪井的旧址七建庾亮楼,延续了古城历史文脉。墨柱红墙,朱门黛瓦,是一座仿宋式风格的楼阁。登三楼环廊可观长江东去的气势,阅尽现代都市的繁华。九江地处庐山脚下,面长江,东衔鄱阳湖,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千年文化古城,做好旅游城市这块蛋糕,发展旅游经济尤为重要。而重建小家子气的庾亮楼落寂到无人观赏游览,与古庾亮楼繁华幽雅大相径庭。每回上街经过庾亮楼,目光总是情不自禁轻瞥一眼,鳞次栉比高楼大厦遮挡了微不足道庾亮楼,淹没在茫茫历史尘烟之中,心中颇为遗憾。
辞旧迎新之际,终于止住匆忙而过的步履,泊车庾亮楼附近。当走近庾亮楼,四周乱糟糟正在装修改造成一家特色餐馆酒楼。我便进去了解一下基本状态,小心翼翼登上三楼回廊环绕一周,视野被四周高楼大厦和茂密的树木遮挡了视野。现代人登上庾亮楼,再也观赏不到逶迤秀丽的庐山和烟波浩渺东流的长江景观。于是拍摄一些照片资料,以作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