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我的大姨(散文)

精品 【晓荷·奖】我的大姨(散文)


作者:沙漠之树 白丁,8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4发表时间:2024-12-15 13:57:58
摘要:幼时去大姨家看戏,在大姨家蹭吃蹭喝,和大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大姨虽然去世了很多年,但我依然怀念大姨。

每当我想起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大姨那温暖的笑容。她是我幼小心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姨的爱和关怀为我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的大姨,是我母亲的大姐,在母亲的姊妹中,大姨行排老二。母亲行排第五。二姨虽然住的离我家很近,但我对大姨的印象比二姨深刻很多。
   我记忆里的大姨花白的头发,高高的额头,高高的鬓角,额头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嘴角微微上扬,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眼角微微向下耷拉。而且皮肤松弛布满皱纹,但这是岁月赋予她的礼赞。
   大姨穿着那个时代妇女们普遍穿的粗布斜襟上衣,宽裤脚的粗布裤子,没缠成的小脚穿着小口布鞋。大姨的脚是缠了一半时解禁的,所以变形不算严重。
   为什么幼小的我会对大姨有这么深的感情呢?起因是大姨家村里每年过年时都唱大戏。每年大姨都让表姐来我家邀请母亲去看戏。很多时候,母亲脱不开身,就让姐姐和我去大姨家。我那时候很小,打小就喜欢看戏。每年盼过年,一部分盼着吃顿白面馍,一部分盼着去大姨家。大姨家条件比我家好很多,去大姨家不但能看戏,而且还有好吃的,小孩子的念想大致就是吃和玩儿吧。
   大姨家大队的大戏,不是老日子会,所以每年开唱的日期不同,那时没有电话手机,通讯要不托亲戚朋友捎信,要不亲自去请。只要大戏确定了准日子,表姐就会来我家邀请我们,每年如此。从大年初一开始,我就数着指头算日子。盼着表姐赶快来我家,那种期盼的心情真的无法用文字来形容。有时候表姐还没来,我的心就飞出胸腔跑到大姨家了。姐姐总是在去看戏之前把裤子脱下来洗干净,再拢一堆火把裤子烤干,而我穿着破衣烂衫跑的飞快,也不知道害羞。
   去大姨家要翻过高低起伏四道山梁,过两条河流,我们这里属伏牛山区,一道一道山梁的中间是村庄,我们这里叫沟,每道沟有他的名字,比如白沟,姑嫂石沟,贾沟,每道沟里的村庄又以姓氏命名,比如郭家庄,李家庄,王家庄,朱家庄……大姨家在龙潭沟里的唐弯庄,这个庄的地势比较开阔,两道山梁中间是一大片平地,大姨家就住在这个大平地上。
   大戏台搭在大姨家的大队部,看戏还要从大姨家返回来,翻过小山梁才到大戏台。站在山梁上,就能看到山梁下的大戏台。那时娱乐节目很少,又加上刚过完年,十里八村的人都来看戏,戏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大人们都坐在戏台下等着大戏开场,小孩子到处跑着看稀奇。说是稀奇,其实也没啥可看的,也就是有个小人书摊儿,有个卖花米臺儿的(花米臺儿就是大米膨化后拌上糖水团成的圆球,现在市面上还有卖)。彩色糖豆的小摊儿,罐子里装着各色的小糖豆,有圆形的,椭圆形的,西瓜花纹的。有时还会来个吹糖人的老艺人,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巧手,把熬成的糖稀盛在勺子里,上下翻飞,做成的各种花鸟鱼虫。那时候物质贫乏,什么都缺。不像现在,五花八门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
   我只是傻跑着玩,那时候没吃过零食,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味道。所以对吃的玩的只是看看,并没有想拥有的欲望。看完戏回到大姨家,有可口的饭菜吃就满足了。
   大戏开场我就乖乖地坐在大姨身边看戏。戏台前面的人带小板凳的坐小板凳,没带小板凳在周边找个石头搬来,就充当小板凳。大姨坐小板凳,我坐石头,石头又凉又硬,怎么坐都不舒服,我的小屁股又凉又疼,就不停的动来动去。大姨说:“你这样动来动去就不怕把屁股磨烂了?”我说:“大姨,这石头怎么这么硬呢?”大姨摸着我的头说:“下次一定要搬个小板凳。”
   去大姨家看戏的次数多了,大姨家的邻居好多都认识我。有的邻居见面会说:“这妮儿又来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打着哈哈,该叫啥就随着表姐叫。有叫奶奶的,婶婶的,还有一个叫妗奶的,反正我也不懂那么多,大姨让我叫啥就叫啥。
   大姨家的村庄中间一条河把村庄隔开,河两边的人洗衣,饮牛都用河水。大姨家房子背后是一口井,井口架着辘轳,整个村庄都用这口井水。大姨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大的表姐对于我来说特别陌生。从我第一次去大姨家的时候,三个大表姐已经嫁人,所以很少见到。我熟悉的是四表姐五表姐和表哥,表哥最小,他是大姨的宝贝疙瘩。
   大姨夫很矮,长相也不是很好,人很老实,大姨嫁给大姨夫,虽说外婆家也很穷,单就长相来说,大姨属于下嫁。大姨夫是三弟兄中的老小,家里仅有的资源被两个哥哥娶妻分家占用。大姨夫是在牛棚里娶得大姨。
   大姨家的所有家当都是婚后大姨带领姨夫攒下的,所以大姨一直是当家人。在那个年代,大姨是思想比较开放比较先进的人,大姨家的五个女儿全部都是高中毕业,也许是命运,也许是生不逢时,她们的高中文化都没有派上用场。这也是后来我母亲不让我们上学的主要原因。母亲总是会说,看看你大姨家的表姐,上学有用吗?
   几个大表姐比母亲小不了多少,她们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确实没有派上用场。
   大姨家住着三间房子,坐北朝南。屋子里的家具很简单,堂屋正中放着当时流行的三个抽屉没有柜门的三斗桌,墙上挂着一张毛主席像。屋子中间放着正方形小木桌,也就是饭桌。两边是两个卧室,卧室门口挂着门帘。
   晚上我和姐姐还有五表姐睡一张床,我和五表姐睡一头,姐姐睡另一头,过两天姐姐走了,我就和五表姐俩人睡。大姨和母亲是不一样的。大姨虽然很严厉,但从不骂人,大姨虽然有五个女儿,但从不嫌弃。这就是我从小喜欢在大姨家住的原因,我觉得大姨很亲切很温暖。
   那时候吃的虽然很缺,但大姨家住的地势好,粮食收成比较好,所以在大姨家总能吃饭我们家吃不到的饭菜。大姨做的乱炖,也就是现在我们这里的名吃“揽锅菜”特别好吃。里面有肉,豆腐干,丸子,粉条和萝卜白菜。我吃的满嘴流油,就傻傻地问大姨:“姨,这么好吃的菜,我娘怎么不做呢?”“哎!”大姨不回答,发出这一声叹息。
   后来母亲告诉我们,我家过年的二斤肉就是大姨送来的,十来口人过年的二斤肉,还要留着招待客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好吃的菜?
   大姨还会烙油饼,大姨烙的油饼又酥又软层次又多,那是我在家没有吃过的美味。我吃着油饼和大姨唠嗑,我说:“大姨,你家怎么有这么多好吃的?”“那你跟着大姨吧,你跟着我了,你是最小的,什么好吃的都给你吃。”大姨笑着对我说。“那你去和俺娘说说吧,俺管你叫娘,管俺娘叫姨。”“傻丫头,为了吃你娘都不要了,看我不告诉你娘,让你娘打你屁股。”我只有傻傻地笑,那时真的不太懂娘和姨的区别。有时,大姨也会使唤我帮她做力所能及的事儿。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大姨比母亲要可亲的多。
   在大姨家的那些日子,大姨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纳鞋底儿,合麻绳儿,麻绳儿是纳鞋底用的。不用说去地里干活和洗洗涮涮,就做一家人的衣服鞋子都需要很多时间,不过这些活儿大多都是在煤油灯下做。有时晚,上我会坐在大姨身边,大姨边做活儿边给我讲鬼故事,讲狐狸精的故事,我感觉狐狸精的本事真大,能随心所欲的变化,想做什么都能做成。幼小的我心里想,我要是能变成狐狸精就好了,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了。我怎么光知道吃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了懂得了亲戚之间的亲疏关系。大姨对我们的家的帮助很大,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我们。比起大姨,我的小姑可就差远了。大弟随着爷爷去小姑家,还没住几天呢,就被小姑的婆婆撵了回来。
   后来慢慢长大了,上学了,去大姨家住的日子少了。过年再去看戏,看完戏就回家了,不再住在大姨家蹭吃蹭喝了。我们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有时,母亲会让我去给大姨送东西,或者逢年过节的去看望大姨。
   虽然大姨去世了很多年,但那些幼年的事情至今还记忆犹新。幼年时大姨给我的温暖是我一生的礼物。大姨虽然早已离我而去,但在我心中,大姨永远是我幼年时记忆里的模样。
   大姨,你在天堂还好吗?
  

共 31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温情脉脉的笔触,深情地追忆了作者的大姨。作者幼时对去大姨家充满期待,路途虽遥远,需翻山越梁过河,但大姨家较好的条件和美食,尤其是大队的大戏,令其心驰神往。戏台下的热闹场景和与大姨充满童趣的交流,成为美好的回忆。大姨下嫁却凭借自身努力攒起家当,成为当家人,展现出坚韧的品质。她的五个女儿高中毕业虽未充分施展才华,但影响了作者母亲对子女上学的看法。大姨家家具简单却充满生活气息,作者喜欢在那里住,因为大姨亲切温暖,严厉却不骂人,不嫌弃女儿多,还能品尝到美味的乱炖和油饼。大姨总是忙碌不停,纳鞋底、合麻绳,在煤油灯下讲故事。随着作者年龄增长,去大姨家的次数减少,但大姨给予的帮助和温暖始终铭记于心。相比之下,小姑的表现欠佳。即便大姨已去世多年,作者幼年时在大姨家的记忆依然清晰如初,大姨永远是作者心中温暖的港湾。文中通过诸多细节,如大姨的忙碌身影、对家人的态度等,充分展现了大姨的善良、勤劳以及对作者的疼爱,同时也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大姨深深的怀念和感恩之情。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6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5 13:58:15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5 13:59:02
  这篇文章温情回忆作者的大姨。幼时作者盼去大姨家看戏、享美食。大姨下嫁却努力当家,其五个女儿影响作者母亲的教育观。大姨家虽简但温馨,作者喜欢,大姨忙碌且疼爱作者。虽长大后去得少,大姨去世多年,作者仍怀念感恩。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2-15 18:36:23
  我们生命里会有很多位亲人,她们给我们的爱都会让后辈念念不忘。大姨和母亲一样疼爱外甥女,这就是血脉亲情的力量。感恩每一位亲人,永念爱过我们的亲人们!祝老师笔丰。遥祝冬安!
4 楼        文友:何叶        2024-12-16 22:02:42
  恭喜精品!老师真棒!
何叶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6 22:20:00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6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17 10:01:43
  这篇文章深情地回忆了大姨给予的温暖与关怀。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姨的形象,从外貌到穿着,生动且具体。着重讲述了去大姨家看戏的经历,其间对路途、戏台周边景象以及在大姨家生活点滴的描写,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童真童趣。大姨家的饭菜、大姨的温柔与勤劳,都与作者自家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大姨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姨深深的眷恋与感恩,让人仿佛一同走进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感受那份质朴而深厚的亲情。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