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五首(云水谣等古韵)
摘要:与博友唱和;吟咏家乡风物。
(中华新韵)
其一:
七律·厦门云水谣村
千秋驿路史留香,潋滟清溪风水长。
塘报频传八百里,土楼矗立二三庄。
缠绵树密林阴爽,缱绻情亲古意彰。
云赏天涯常醉客,屏生倩影慰山乡。
其二:
七律·下乡
踏莎信步江村走,绿柳拂檐美塞秋。
抽穗稻花白翼舞,抱心蔬菜粉蝶游。
渔翁归棹观霞霭,雪浪嬉鸭绕木舟。
一阵晚风人惬意,凭栏眺望水悠悠。
其三:
七律·初冬寒流
滚滚浓寒万里行,朔风远过玉关东。
凇花绽美金源后,玉树妆莹柳絮中。
白草摧折曦日冷,青松摇曳晚霞浓。
雪乡十里琼瑶境,璀璨灯光缱绻程。
其四:
七律·初冬雪后闲题
几场琼花四野白,寒生凛冽亦开怀。
冰封镜玉凝结水,鞭响陀螺掸去霾。
冷瀑适时驱雾散,高枝摇翼任风裁。
蹒跚扶杖人虽累,趔趄前行不忍呆。
其五:
七律·淮安府署
兀脊巍檐护大堂,围栏立柱拱明廊。
双狮威慑黎民恐,三路贯通烛影长。
剔透楹联说奥妙,乱挥木棍打冤枉。
登阁扶槛游人望,潋滟湖波叹景光。
注释:
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原创首发江山)
【编者按】这组七律诗作,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致、乡村生活与历史古迹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递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在《厦门云水谣村》中,诗人巧妙地将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光相融合,“千秋驿路史留香”开篇便引人追溯往昔,“潋滟清溪”“缠绵树密”描绘出清新秀丽的乡村景致,土楼矗立,塘报频传,历史与现实交织,洋溢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展现出乡村独特的风情与文化底蕴,尾联“云赏天涯常醉客,屏生倩影慰山乡”更是增添了一抹灵动与温情。《下乡》一诗,宛如一幅乡村秋景图,笔触细腻且鲜活。“踏莎信步江村走”引领读者步入诗境,稻穗扬花、菜间蝶舞、渔舟晚归等景象,勾勒出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白翼舞”“粉蝶游”用词精妙,将自然之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于其中沉醉,让读者也心生向往。《初冬寒流》笔力雄浑,“滚滚浓寒万里行”写出寒流的来势汹汹,“凇花绽美”“玉树妆莹”刻画了北国冬日的壮丽雪景,“白草摧折”“青松摇曳”在鲜明对比中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雪乡的琼瑶之境与缱绻灯光,为冷峻的冬日增添了温馨与浪漫,极具画面感与感染力。《初冬雪后闲题》以雪后之景为依托,“几场琼花四野白”直白而简洁地描绘出雪景,结冰的水面、旋转的陀螺、驱散雾霾的冷瀑等意象,富有生活气息,诗人于寒中取乐,表现出乐观豁达的心境,“蹒跚扶杖人虽累,趔趄前行不忍呆”则刻画出对雪后景致的眷恋。《淮安府署》将历史的凝重与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建筑的巍峨到双狮的威慑,从楹联的深刻内涵到烛影摇曳的长廊,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这座古老的府署仿佛重现眼前,“剔透楹联说奥妙”一句,借楹联道出为官之道,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整体而言,这组七律诗格律严谨,韵律和谐,用词精准且富有表现力。诗人在写景、叙事、抒情与咏史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无论是清新婉约的乡村景致,还是雄浑壮丽的冬日寒景,亦或是承载历史的古迹,都能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加以描绘与表达,让读者在诗行间领略到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与历史之韵,是一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90002】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12-17 07:43:43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言泊远 2025-01-05 20:19:37
谢谢编辑辛苦编按,感谢雅评鼓励支持,祝福冬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