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雪】童年冬天的记忆(散文)

精品 【绿野·雪】童年冬天的记忆(散文)


作者:石川 童生,73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2发表时间:2024-12-18 07:06:48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2024年年底就要到了。一年24个节气,已经过了21个,马上就要进入数九寒冬。寒风袭来,气温骤降,让我不禁想起我童年时代,在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平房过冬的情景。
  
   一、火炉子的记忆
   我出生于1958年老北京胡同一个四合院里。那时候我家住的是平房。每年冬季到来之际,每家每户都忙着搪炉子、安烟筒、叫煤。这是过冬要做的一系列工作。
   我有一个哥哥,哥哥比我大8岁,再加上我身患残疾,身体也不太好,父母心疼我,什么重活累活都是我哥哥全干了。所以搪炉子、安烟筒这些活儿都是我哥干。我哥心灵手巧,从小就爱鼓捣点事。攒个收音机、做个木匠活,小桌子、小板凳、小马扎,拿木头给我雕刻一把驳壳枪,用纸壳板给我粘一把左轮枪,没有他不会做的。院里我有一个干妈夸我哥说:“大民子手真巧,除了不会生孩子,什么活儿都会干。”我哥搪的炉子特别好用,炉火燃烧得很旺。安烟筒也是我哥的活儿。他给火炉子安烟筒,安装的非常精细,唯恐安装不细致,火炉子里跑出煤气来,给全家人带来危险。安上炉子,装上烟筒,剩下的就是叫煤,生火炉子取暖了。
   我们家住在崇文区南羊市口街,南羊市口街北口马路对面是北羊市口街。北羊市口街里面有一个花市中三条。花市中三条东口刚一进口路北有一个煤铺,我们花市附近的居民都在这个煤铺叫煤。所谓叫煤就是拿着煤本(也叫城镇居民购煤证)到煤铺去登记,购买什么煤,是煤球还是蜂窝煤。我小的时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期物资匮乏,买什么都要本,买粮食,买副食都要本。买煤也要拿着煤本(也叫城镇居民购煤),如果没有煤本,就买不了煤。在煤铺叫好煤,和煤铺工作人员说好了什么时间送,送煤工会按约定好的时间,把煤给送货上门,把煤送进院子里,按居民所制定的位置码放整齐,真正是服务到家了。
   开始我家的火炉子烧的是煤球。煤球需要有地方存放呀。哥哥就在我家窗根儿底下砌了一个煤池子,面积还挺大。进去两个大人没问题。从煤铺里买了煤球,就倒进煤池子里。存放时间长了,煤池子里就有不少煤沫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母亲,就把这些煤沫子从煤池子里弄出来,堆成一堆儿。中间用铁鍬挖个坑,往坑里放点水,用铁锹把煤沫子和成泥,在地上摊一个大大的煤饼。再用利器先横着切,然后再交叉竖着切。切成煤球大小的小方块,就不管他了,晒它几天。干了之后用小铁铲儿,把小方块煤收起来。笼火的时候,当煤球烧。
   后来我家火炉子改烧蜂窝煤。蜂窝煤有大块和小块之分。哥哥再到煤铺叫煤,就要几百块大蜂窝煤,再要一些小块的蜂窝煤,有时候还要几块炭。每次笼火都是我母亲亲自操作,先在炉膛里放好一块碳,炭上再放一块蜂窝煤。打开火炉子底下的铁门儿。手里拿着一大把纸,划根火柴打着了火,把手中的纸点燃,塞进铁门儿里,再放进几块小劈柴。火越烧越旺,点燃了炉膛里的炭。之后又引燃了炭上面的蜂窝煤。火就笼好了。
   有一次我母亲外出不在家,我家的火炉子灭了,屋里很冷。于是我就想趁母亲不在家,我把火炉子笼着了,说不定还能受到母亲的表扬呢。我努力回忆我母亲笼火的样子,先把手里的纸点着了,扔进火炉子底下火门儿里,再放上小劈柴。我笼火的步骤跟母亲以往笼火的步骤一样,可不知什么原因,这火就是没笼着倒是沤了一屋子烟,呛得我一个劲儿的咳嗽,眼泪也流出来了。正在这时,母亲出门回来了。一进屋就呵斥我:“你个小死东西的,又给我遭故事儿呢,你再弄着了火,把咱们家给烧了!”原本以为,我把火笼着了,干点好事,母亲会表扬我的。哪曾想竟遭母亲一顿数落。让我也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没那个金刚钻儿,就别揽那瓷器活儿”。
  
   二、雪天里撒欢儿的孩子们
   每年冬天一下雪,最高兴的是四合院里的孩子们。一下雪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往外跑,家长拦都拦不住。孩子们在漫天的大雪里,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欢乐。他们拿着铁铲,笤帚,堆雪人,打雪仗,玩儿的不亦乐乎。记得有一年下大雪,四合院里的几个孩子,凑在一起,花了半天时间,堆了一个大雪人。这个雪人有一米高。用两个煤球做眼睛,用小铲子精心雕刻出鼻子和嘴。从扫街老头的竹扫帚上抽了两根扫帚枝,插在雪人的两边当胳膊。孩子们还找来一个棉帽子和一条红围巾,给雪人戴上。雪白的雪人配上艳丽的红围巾,非常的漂亮。孩子们围在雪人身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久久不愿离去。孩子们约定谁也不许破坏这个雪人。让这个雪人多保存一段时间。可是天公不作美,刚保存了两天,第三天因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雪人开始融化。先是雪人脑袋流汤了,一只眼睛融化了,煤球掉下来了。后来雪人的脑袋融化没了。第四天雪人的大半个身子消失了,没到一个星期时间,小伙伴儿们精心堆积的雪人化为乌有。
   每当下雪的时候,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也是小伙伴儿们玩儿的最开心的游戏。玩儿打雪仗的时候,四合院里的小伙伴儿们分成两拨,每拨三四个人。攥了雪球,互相往对方身上扔。冰凉邦硬的雪球打在身上特别疼。光往身上扔还不解气,有的小伙伴儿还抓住另外一方小伙伴儿的脖领子,直接把一个大雪球,从脖领子处塞进去,冰冷刺骨的大雪球,弄了对方小伙伴儿一个透心凉。这种感受我亲身经历过,记忆犹新。
   每次和小伙伴儿们玩儿打雪仗,我都把我的棉猴穿上,系好扣,在脖子上系上一条长毛巾,双手戴上一付加厚的绒手套,嘴上戴上一只大口罩,只露出一双小眼睛,观察敌情。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包裹的严严实实。穿棉猴,系好扣,在脖子上系一条长围巾,为的是雪球打在身上不疼,雪球不会从衣领子处,进到脖子里。戴上加厚绒手套,攥雪球时不怕凉。戴上一只大口罩,只留一双小眼睛,既是防护雪球打到脸上,又便于发现敌情及时躲避。裹的严严实实的我,和院里的小伙伴儿们,在漫天大雪中玩儿的那叫一个开心。雪天里撒欢的孩子们享受着欢乐的童年。
  
   三、昔日抽汉奸黄发垂髫,今朝自娱自乐花甲老顽童
   童年时代冬天玩儿的有一种游戏抽陀螺,陀螺就是用刀子把一块木头先削成一段圆柱体,然后再把这个圆柱体削成锥子形状,在锥子尖上再镶嵌一颗钢珠。再做一个小鞭子,用手一转陀螺,然后用鞭子抽。因为人们都憎恨汉奸,所以把抽陀螺叫抽汉奸。每个小伙伴儿做的汉奸大小都不一样。有的五六公分高,有的十几公分高。我哥哥心灵手巧,用木头给我做了一个五六公分高的汉奸。哥哥给我做的非常细致。汉奸做成型后,又用细砂纸反复打磨,打磨的非常光滑,然后又刷了两遍清漆。做好的汉奸既光滑又亮丽,一点也不扎手,旋转起来既稳定又顺滑。
   哥哥又给我做了一支小鞭子。我拿着哥哥做的汉奸到我家院门口的一个公用自来水管子边上玩儿起了抽汉奸的游戏。一到冬天,这个公用自来水管子周围结了许多冰,行人过来过去十分小心,都绕着走,唯恐不小心滑倒摔跤。可这块地却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这里可以抽汉奸。三九天寒风刺骨,冻得我直流鼻涕,黄龙都过河了,兜里也没带手绢和卫生纸,也顾不上回家取,用衣服袖子一抹,接着抽我的汉奸。没抽一会儿,不争气的鼻涕又越过了楚河汉界,我还是照方抓药,接着用衣服袖子抹。时间一长,鼻涕都冻的衣服袖子上了,硬邦邦的。我全然不顾这些,照样和小伙伴儿们玩儿的是热火朝天的,比比看谁抽汉奸的时间长汉奸不停下。
   虽然三九严寒,但抽汉奸抽的我头上直冒汗,热得我把棉帽子摘了。结果伤风感冒了,浑身难受。回到家让母亲一顿猛呲儿:“你个小死东西,你就遭吧,大冷天你不戴帽子,你这不是找病吗?”虽然母亲呲儿了我一顿,可她还是心疼我。用鲜姜和红糖,给我煮了一大碗姜糖水,让我趁热喝下去。喝完后捂上一床大被子睡了一觉,第二天还真的不难受了,又有精气神,接着和小伙伴儿们抽起了汉奸。
   汉奸不停地旋转,地球也在日夜不停地旋转,转来转去,我从一个黄发垂髫,转成一个弱冠,又从弱冠转成如今的花甲老人。因为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心态好,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所以了解我的亲朋好友,都称呼我为老顽童。《中国老年》杂志编辑部的卓主任对我进行了专访,给我写了一篇文章《刘建民:娱人娱己,做开心老顽童》,卓主任还给我拍了照片,给我在2024年7月下半月版《中国老年》杂志,上了一个封面人物,我开心极了。看着《中国老年》杂志上我的封面人物照片,又想起了我的童年,感慨万分。
  

共 3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回忆童年过冬的情景为主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文章开篇感慨 2024 年即将结束,即将进入寒冬,从而自然地引出对童年在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平房过冬的回忆。通过描述搪炉子、安烟筒、叫煤等一系列准备过冬的工作,生动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生活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生活的烟火气和人们为抵御寒冬所做的努力。文中“雪天里撒欢儿的孩子们”,“昔日抽汉奸黄发垂髫,今朝自娱自乐花甲老顽童”,巧妙地运用了“黄发垂髫”这个词来形容童年的稚嫩,又以“花甲老顽童”来形容如今的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光的匆匆。作者从童年的天真无邪,经历了青春的成长,最终步入花甲之年,但其乐观开朗的性格始终未变,“因为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心态好,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所以了解我的亲朋好友,都称呼我为老顽童”,不仅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为文章增添了一份温暖和乐观的色彩。总体来说,这篇散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文笔细腻,主题突出,通过对童年过冬记忆的描绘和自身成长的感慨,传递出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共鸣,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和成长历程。感谢赐稿绿野,问好石川老师,祝福佳作不断,遥祝冬日安康!期待更多精彩!【编辑:鹦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800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鹦鹉        2024-12-18 07:12:33
  拜读佳作欣赏,这篇散文以回忆童年过冬的情景为线索,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主题突出,前后呼应,通过对童年过冬记忆的描绘和自身成长的感慨,传递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值得大家阅读欣赏!感谢赐稿绿野,问好石川老师,祝福佳作不断,遥祝冬日安康,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石川        2024-12-18 10:00:31
  感谢编辑老师辛苦编辑,按语鼓励。
3 楼        文友:石川        2024-12-18 10:01:14
  感谢编辑老师辛苦编辑,按语鼓励。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5 18:30:34
  拜读欣赏老师创作的《童年冬天的记忆》感触良多,记忆满满。烧炉子、打雪人、过大年都是童年挥之不去的幸福回忆。老师的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文笔流畅,主题突出,是非常精美的佳作佳篇,推荐共赏!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5 18:31:19
  拜读欣赏老师创作的《童年冬天的记忆》感触良多,记忆满满。烧炉子、打雪人、过大年都是童年挥之不去的幸福回忆。老师的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文笔流畅,主题突出,是非常精美的佳作佳篇,推荐共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