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本真的善(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本真的善(散文)


作者:江苏丁晓梅 布衣,37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4发表时间:2024-12-24 20:58:38
摘要:中国人都知道“不食嗟来之食”,施善的最高境界,是维护受施者的尊严。

回家路过的超市门口,一位大约八十岁的老太太经常蹲在路边卖点青菜。无论家里需不需要,只要她在那里,我都会买,所剩不是很多时就尽量起底,找的钱我也会以“那点钱算了”为由不要了。老人这么大年龄,不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或许是家境清寒,买点她的菜也是给老人一种能自食其力的宽慰。
   并非刻意要行小善,只是面对别人窘迫时不忍心无动于衷。在农贸市场外面偶尔有一些自己捞点河鲜来卖的农民,端着一小盆活蹦乱跳的虾,被城管赶到东撵到西。遇到这情况,我会花几十元买下那些新鲜又环保的虾,自己饱了口福,还帮人家尽快摆脱窘境,一举两得。在满足主观需要的同时,客观也帮助了他人,心中油然生出些许快慰。
   在网上看到两个短视频。第一个镜头:一位衣着寒酸的老汉在肉摊儿前犹豫片刻而后离开,马上有个人割了一大块肉追上去送给他,倏然而至的好心人让老汉手足无措,摄像头前拿也不妥,拒也不行,众目睽睽下难掩尴尬。第二个镜头:一溜儿人沿街席地卖着自产的各类蔬菜,有个年轻人走到一老人摊位前,说要买下他所有的东西,老人喜出望外,忙不迭起身装袋。跟拍的手机镜头前,年轻人非常慷慨的递过二百元,老人说不需要这么多钱,年轻人却执意劝其收下,老人最终推让不过,捏着钱弯腰不停的道谢。
   我不否认献爱心的高尚,也不怀疑行善者的真诚,但有些行为有点突兀又浮夸,似一场预先策划的表演。一边是居高临下的施善,一边是老人忐忑卑微的感谢,让人心疼。
   丰子恺曾言,“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经脉支撑着生命的认知与情感,倘若缺失了经脉,生命就失去了温度与鲜活。善是人性最美好的情感,它能彼此感染,相互传递。身边随处可见的善行义举,潜移默化中引领着我们见贤思齐,使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生硬的利益关系,还有一份守望相助的义务和温情。如果我们能存为善之心,不邀为善之名,将善表达得尽量自然又悄然,让善的甘霖润物无声,那带给这个世界才是满满的爱意和美好。
   中国人都知道“不食嗟来之食”,施善的最高境界,是维护受施者的尊严。不经意间的善才是最本真的善。
  

共 8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生活中常见的善举为切入点,如买老人青菜、帮农民卖虾等,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出善良的质朴与温暖,随后又对网络上略显浮夸的行善视频进行批判,对比鲜明,引人深思。作者对“善”的思考深刻,指出应存为善之心、不邀为善之名,让善自然悄然,维护受施者尊严,此观点如点睛之笔,升华主题,使文章富有深度与内涵,彰显人性温暖与道德力量,启发读者重新审视并践行真正的善。【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4-12-24 21:00:12
  文章主题鲜明,通过列举生活中不同的行善事例,如买老太太青菜、助农民卖虾等,展现出对“善”的深刻洞察。同时批判了部分浮夸行善行为,提出善应自然、尊重受施者尊严的观点,文字朴实而有力量,发人深省,引人重新思考“善”的真谛。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