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沧桑烟雨话悲情(小说)

精品 【心灵】沧桑烟雨话悲情(小说)


作者:梅林臻 秀才,140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0发表时间:2024-12-29 04:23:36
摘要:【原创首发】生活就是这样残酷无常,在贫困无助的道路上想找个援手都感觉十分困难。父亲李增寿在亲情和前程的纠葛中放弃多数人劝慰荐言,毅然决然地选择亲情为重,放弃美好的前程回老家照顾父母家人。自收到电报起,便向领导汇报交接,第二天一早徒步十几里路赶赴开往东柳村的公交车;一路上,他曾怒怼苍天,也在斥责大地,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

【心灵】沧桑烟雨话悲情(小说) 不知不觉间时轮的脚步悄然挪移到二十一世纪,这一变化来得那么匆忙又来得那么急切,仿佛是瞬息之间的情景演绎,又如同片刻停留的稍纵即逝,是那么的不经回味和感知,又是那样的不经分辨和珍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在这岁月更替和时光消逝的无声岁月里,李增寿老汉的人生已然度过苦乐交织的第56个春秋。
   躺在病床上的李增寿意识尚且清醒,往事的云烟时刻浮现在眼前,像风吹麦浪一般忽隐忽现,又像是雨打屋檐般清晰可斑;仰望着屋顶上日光灯射来的如织如炬银光,不去躲闪更不去遮挡,任凭光束刺眼灼烧,根本不去置理,心中一直回想着过往的故事,那里有年少的轻狂、生活的沧桑、生存的弥艰,更有生命的绚烂。
   他曾经也和儿子李小兵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一天都不愿劳作种田,心高气傲地幻想连连,踌躇满志地愿景翩翩,想方设法地创造各种可能,急迫急切地想逃离生活的家园。他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丰盈的生活,期待人生的转变,也曾做过无数次的尝试,进行过记不清的努力,背井离乡、忍饥挨饿、吃苦吞涩,但终因时轮不济和好高骛远败下阵来,日子虽有好转但依然弥艰,最终没有得到实质性地改变。
   那些痛苦且不堪回首的往事让人伤心欲绝,又让人启齿难语,每每想起来都有些锥心刺骨,有一种往事不愿重提的难受,这里有他的人生沧桑、失落悲怆、命运沉浮,这里还有他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是非冷暖,就像是创伤未愈的刀口,里面是鲜活的血肉,殷实逼真的血水被无形的力量控制裹挟着,想要喷涌而出却始终没有外溢渗露;外面褐色泛黑的结痂袒露在外其丑无比,但却不能丝毫触碰,但凡有一丝侵犯便会旧痛新伤翻涌复出,腥红喷薄无法拾掇。
   这么多年,那些沉睡心中多年的秘密像是被擦除抹去一般,渐渐地从视线中淡去,繁累的生活现实已经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已经没有精力去想,更不去触碰那些伤心落泪的窘迫,他原本已经淡忘更不去再提,但现实的残酷和眼前的无奈让他逃无可逃且躲无可躲,他已经无法承受,更无法忍耐,面对当下突然间发生的一切,他有些慌乱更有些无助,弥留之际,他想把自己苦难坎坷的一生都讲述出来,让家人们了解人生之艰、生活之难、生命之贵;让他们珍惜当下,珍守拥有,珍藏感恩,尤其是对正处于叛逆期的儿子李小兵,他要用自己活生生的现实教材和活脱脱地血泪教训感化驯服李小兵,让他放弃幻想,扎稳脚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这是医院给他下达的第三次病危通知书了,前两次都侥幸逃生,从鬼门关上溜了回来,但煎熬的介入治疗和针刀之痛已经让他身心憔悴,他像个摆放刀板的鱼肉,掌中孤魂刀俎横陈,一切都痛苦难言生不由已。他早已经无法忍受这万箭穿心剧痛,这是他有生以来住院时间最长、治疗频次密集、康复周期最慢的一次病痛,尽管家人们一再隐瞒自己的病情,都逢场作戏似地劝慰自己说是靡烂性胃炎加重所致,但,从疼痛的部位和医生的表情完全能够识破这个天大的“骗局”。
   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家人们都在躲闪隐藏,似乎有什么惊人的秘密不想告诉自己;躺在病床上的前段时间,他还能自由的下地走路,也可以和同室的病友聊天侃谈,唠家常谝闲话也能打发医院的时光,虽然病痛部位阵痛难忍,但经过病友们的安慰鼓励,一切都会慢慢地扛过。但,自从那次做完X光全身扫描和血常规检查后,李增寿老汉突然间感触到外界对他的态度正在发生悄无声息的变化。
   先是被推到一个相对安静的两人间,室内空间狭小,设备满布,有心电图监测仪、输氧罐瓶、手术床、轮椅等,床面上多加了两道护栏,像是一面面防止跌落的高墙,又像是一个个囚禁犯人的丝网,让人有些恐惧又有些难安,十分不习惯被这种特殊照顾的感觉;栏杆上吊杆耸立,像一根根高不可攀的柱子,望着就有些眼晕;吊杆上悬挂着一个个饱满臌胀的输液袋,一根根透明纤细的输液管顺势而下,里面滴嗒滴嗒的液体缓缓通过手臂动脉进入身体。
   以前,儿子李小兵总是说忙,就连年三十团圆饭打电话他都各种搪塞,要么是单位加班回不去,要么任务紧急出差到外地,每次都不置理家人的感受,让家庭氛围变得很尴尬。为此事,一向很少发脾气的李增寿曾扯着嗓子大骂,让儿子李小兵不要这个家以后就不要再回来;但儿子依旧我行我素,总是不太在意父母亲对他的感受。慢慢地,李增寿和妻子翠香也就不再强迫硬逼,适应年头节气家庭不再团圆的日子,也不再跟儿子李小兵争执,但心中始终盼望着儿子通过努力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儿子李小兵原本有个体面不错的工作,在县运输公司学修理技术,三年前通过个人努力考取技工二级证书,顺利成为一名县属国有企业正式员工;虽然工资不高但待遇稳定,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休假。这在老家东柳村已经是“鱼跃农门”,在这个西北偏远农村,世代农耕劳作,很少有孩子走出去闯荡,有些人曾试图逃离尝试,周游一遭回来,因过不惯外面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到农村,安稳地仰仗赖以生存的土地刨食。
   像李小兵这种走出来扎住脚,过上城里人生活而且还在俗有”铁饭碗“之称的国企上班,那真是祖上冒青烟的天大好事情,这在东柳村乃止板桥乡都是乡亲们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焦点。忙活了大半辈子的李增寿老汉生活顿然间光亮无比,他开始在众人的吹嘘追捧中有些飘飘然,一种如痴如醉的人生快乐缭绕心际,让他有些得意忘形,更有些喜乐难言。
   过活了大半辈子,他也曾有过儿时的梦想,想着逃离远行,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的转变,用自己的实力实现人生的跨越。他向往大城市,向往城里人,更向往过朝九晚五体面的生活,让自己的儿孙不再遭受贫穷艰辛之苦,慢慢地在他的呵护下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但他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儿子李小兵的“小试功成”点亮了他从未闪亮过的“心灯”,他为之骄傲并为之自豪,心想着儿子生活安乐、日子舒坦、前途有望也是自己功成名就的一种表现,值少证明在养育教养这方面自己与乡邻们类比是成功的,那种日思夜盼,期待孩子们幸福快乐,天天关注关心,祈福家人们安康荣耀的悬着的心可以得到安放,以后他可以开心快乐地卸下背负的家庭重担,过一种无忧无虑地老年生活。
   但不曾想,幸福快乐总是那么短暂,就在全家人都徜徉在喜悦庆幸中享受得之不易地快乐之时,儿子李小兵单位的领导打电话告诉李增寿,说李小兵主动提出离职并准备办理相关手续,要下海经商,问家人知晓不知晓?为何挺有前途的孩子突然间会有这样的打算,出于关心,那位领导还悉数例举许多创业失败生活弥艰的身边案例,让家人们做好劝解,尽量让李小兵不要轻易选择离职。
   接到这个电话,李增寿老汉十分诧异,更十分慌乱,他根本没有想象过儿子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愚蠢想法,他一直沉浸在儿子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之中,根本没有置理儿子李小兵从何时起开始有了这种想法,臆想着失去工作后可能带来的各种生活不测,他有些后怕,更有些恼火,当日连饭都没吃,冒着严寒骑那辆伴随他二十多年的破旧自行车向城区方向驶去。
   一路上,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会这么偏执极端,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却要瞎折腾,非要选择那种没有保障的“创业”。
   凛冽的寒风“呼呼”咆啸怒吼,刺骨的寒气“飕飕”钻心贴背,前行中疾驰而来的枯叶沙尘不停地拍打着冰冷的脸颊,发出阵阵揪心的隐痛,厚重的山羊毛皮大衣虽然抗冷,但笨拙的份量夹杂着自身的体重撵压着老旧的自行车负重难行,不时的发出“嘎吱嘎吱”声响,链条拖拉着挡泥瓦铁皮蹭出的“刺啦刺啦”噪音划破夜空惊悚无比,像婴儿的尖叫,又像是山川的嘶吼,这种孤寂长夜顿生的恐怖让人胆怯犯怵,但对于爱子心切的李增寿却是云淡风轻,浑然不顾;他仿佛与外界屏蔽一般,完全不再受到丝毫干扰,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找到儿子李小兵,好好说服教训一番,让他收回不理性和冲动,重回安稳可期的生活轨道。
   二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李增寿老汉硬是没做停歇,披星戴月地疾驰赶路,终于在拂晓十分赶到运输公司,紧闭的大门前蹲坐的一对石狮子依旧是那样的威严肃穆,在这个将亮未亮的清晨,乌黑中泛着阴森,让人凝目对视,不时感觉到阵阵寒意。浑身被汗水浸透的湿热此时慢慢随着体温的下降和外围的寒凉裹挟,方才热气腾腾的发丝现在开始变得冰冷,汗水和蒸气倾刻间变成冰柱,迅速地与发丝和衣襟粘连在一起,让身体有一股无法言语的不适。
   疲惫夹杂着劳累,让心力憔悴的李增寿老汉困顿难安,他已经顾及不了寒凉侵袭带来的百般不适,为了阻止儿子李小兵办结离职手续,他再无法顾及周全,挥起拳头猛地砸向铁皮大门,“咚咚咚咚”,几声敲击声过后仍然没有反应,却惊动路边觅食的野狗小猫闻声四散逃去,一些晨练的人们扭动着身形在窃窃私语,像是在斥责敲门声带来的扰民行径。
   李增寿老汉似乎已经觉察到自己的鲁蛮和失态,开始停止敲击,静立门前控制声响,拂袖擦拭脸上的汗珠和发丝上的冰柱,缓缓地依靠在石狮子旁侧,顺势端坐在大理石基座犄角;他掏出别在腰间的旱烟枪,三两下抽出绕在烟杆上的烟丝袋,熟练地捻揉着烟丝往烟斗里塞压,然后兜出火机点燃旱烟,“啧”地一口深吸,身心一下子舒爽许多,周身的烦燥乏困随着烟气在通身游荡,一下子消失殆尽,人一下子变得轻松快活。
   正当李增寿老汉填塞第二锅烟丝时,只听运输公司的大门随着“咣当”一声响起,吱吱咯咯地扭晃着向两边打开,迎面走出一位年纪相仿的大爷,拎着个扫把伸着懒腰向门外走来,李增寿老汉看到有人从门外走出,“嗖”地一下从基座上站了起来,迅间的反应着实把正准备扫地的大爷吓了一跳,“啊”地一声尖叫后顺势躲闪。
   待定神细看,李增寿老汉一眼就认出大爷,原来他就是儿子李小兵的修理师傅,叫王希成,老爷子大他五岁,去年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因习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一下子闲下来备感无聊,便又主动申请接手县运输公司的大院保安工作。一直以来,王希成对儿子李小兵十分看好,说他聪明灵光,学东西快,待人热忱,而且心地善良,有一股不服输的干劲,他很少见到对汽车修理如此着迷的年轻人,平日里对李小兵十分关注也十分照顾,教学技术他可以说是倾囊相授,逢人就夸,多次在领导面前举荐,儿子李小兵定编定岗就有老人家的一半功劳。
   为此,李增寿曾带着礼品贺卡表示感谢,却被王希成原数退还,还警告李小兵别学请客送礼这一套,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干工作,成绩是最好的见证。经过一来二往的接触,李增寿和王希成两位老汉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对李小兵的关注关爱最后慢慢地延伸成一种相见恨晚的友情。
   两人在短暂惊诧过后都开始定神相认,李增寿的一声“王大哥”一下子将尴尬氛围打破,一边愣神的王希成也唤了一声“增寿兄弟”,两个人顿然间喜出往外,扔下手中的家伙,迅速地拥抱在一起。在王希成的盛情邀请下,李增寿推着自行车进入到院内。
   此时的天际已经升腾起金黄的光芒,一束束耀眼的光柱直射在天空,穿过枯寂的树梢,映照在苍茫的大地,让沉睡一夜的时空顿然间恢复了生机。三三两两的人们手端脸盆,拎着毛巾开始洗漱,院中央的长边水池边挤满了洗漱的人们。这时的李增寿真希望在人群中能找到自己的儿子李小兵,但定神瞅了良久,也没有见到踪影。王希成看出了他的心思,急说到“一会儿,我差人把小兵叫过来”。
   听到王希成的答复,李增寿不在张望,径直地跟随着来到门卫值班室。房间是个不大的狭小屋子,位置较办公区相对独立,室内设施陈旧,摆设简单,紧临门口的窗户下面放一张三屉桌,桌上有两部电话,一部是内线,另一部应该是外线;桌子旁边便是一张单人床,离床不远处有一个火炉,透过炉壁散光处还能看到由里往外喷射的火焰,炉子附近放着红漆木椅沙发和一组茶几,茶几打扫得一尘不染,一看就知道屋主人是个干净利落的人。
   王希成示意李增寿将棉大衣脱下,在炉火旁边的沙发上坐下来休息,自己则拎着茶壶沏茶;李增寿没有过多承让,脱下那满是冰茬子的大衣舒坦地坐下,此时冷热交织带来的那种不适才慢慢呈现,一阵冷热交织的生疼开始顺着耳根发作,他下意识地搓揉双手,靠手心内体感温度捂热僵冻的耳鬓。
   按照惯例,李增寿满心不解的对儿子抱怨,应该能换来王希成这个昔日好友的同情,也应该听到斥责批评声;但,当将心中的疑虑抛出良久,茶水都喝了两壶,也没见王希成一句附和,他笑而不语,只是一个劲儿地倒茶续水。有些烦燥的李增寿摸不着头脑,碍于情面也不便质问,只是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地吮吸旱烟。
   过了良久,院内回响起刺耳的敲钟声,声响打破了屋内的宁静,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希成开始讲话,说道:“兄弟,小兵的情况我都清楚,这个事情也别太着急,要分清原因,弄清对错,不要一味的指责抱怨;我认为小兵的选择应该是有他们年青人的道理,这该不是头脑发热之时的盲目决策。

共 1065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是处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当计划经济逐渐陷入死胡同,企业改制迫在眉睫,一部分人还在纠结是放弃“铁饭碗”还是继续吃“大锅饭”时。一个小家庭面临的困境也拉开了帷幕。一辈子生活在贫瘠乡村的老汉李增寿,为了改变命运,通过自身努力,几经奔波,终于拨云见雾,曙光在现,但为了亲情毅然放弃。眼看着自己的梦想在儿子身上实现了,为众乡亲传为佳话,但儿子却要放弃舒适的工作,去创业。不仅如此,连平素与自己关系最好,想法高度一致的“老哥们”也一反常态,竟然支持儿子创业。这是为什么?躺在病床上的李增寿老汉百思不得其解。更要命的是,当自认为只是患上了“糜烂性胃炎”时,却意外得知是“肝癌”。这两件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却是那么巧合的联系在一起。原来,儿子的创业是为了多挣钱,是为了给自己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人情、亲情在那一瞬间呈现出人性的光彩,那些陈旧的观念在这一时刻也彰显出与时代的不和谐之音。本文极具特点,开篇大量的心理描写在交待背景的同时,也将矛盾冲突呈现在读者面前;李增寿老汉为人耿直,性情固执,不为斗米折腰十分鲜明;儿子不善言辞,尽孝之心的行为也是那么自然,真实;即便是寥寥几笔,匆匆而过的老哥们王希成和结发妻子也刻画得活灵活现。足以彰显作者厚实的生活阅历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其中几处对景物的描写在反应了人物心理的同时也烘托了主题。一篇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黄皮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30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皮人        2024-12-29 04:25:30
  凌晨,十分惬意地拜读佳作,心灵得以洗礼,心情得以大爽!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12-29 04:39:10
  感谢老师凌晨费心省稿,让老师受累了,再次致谢!老师精美的编者按让文章的条线更加清晰,让创作更加丰盈,再次向老师致谢????
2 楼        文友:黄皮人        2024-12-29 04:26:14
  又是一篇上乘之作,祝贺!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12-29 04:40:25
  谢谢老师的关心关照,写作的路上还需要一如既往的得到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3 楼        文友:黄皮人        2024-12-29 04:27:04
  新年将至,预祝您及家人新年快乐!幸福永远!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12-29 04:42:05
  感谢老师的精美祝福,同时也祝福老师及家人新岁新象安康吉祥!
4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12-29 14:03:30
  岁末拜读佳作,点赞,并提前恭祝新年好!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4-12-29 18:26:18
  感谢老师精美赞评!也祝老师安康常伴,龙年完美收关!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