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西风】岁末闲谈(随笔)

精品 【西风】岁末闲谈(随笔)


作者:之中 探花,14248.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4发表时间:2025-01-01 19:59:29

【西风】岁末闲谈(随笔) 年末岁尾像带把的钩子,稍一动弹,就把往事摊晾在眼前。
  
   一
   2024年将在一天后归零。日子匆忙,年岁匆忙,在临近终点的时候尤其明显。陪爱照镜子的孙女在镜子里露一面,自信心再次受到损伤。进入老年很少照相,也很少照镜子,因为苍颜白发,看一次颓丧一截。
   前天跟大哥视频,第一眼很不适应。虚岁八十,他已经活过父亲的年岁了。几个月不见,过去一直以身体很好示人的大哥面容僵硬老气横秋,慢慢适应下来才觉得跟过去差不太多。父亲临终时都很精干,面色如常,不浮不僵。更好条件下生活的我们怎么还不如他。继而想到,或许我的面容也能令大哥大吃一惊吧。自己看不到,不等于别人看不见。自己习惯了的相貌,在他人眼里还不知道变化成啥样儿了。
   要不人们说相见不如想念。现在通过网络联系的年轻时分别的好多朋友,早晨问声好,偶尔聊一下没什么,如果见了面,或许都会成网恋中的“见光死”。还是把最美好的印象留在青春时候最好。好多年没见过的朋友,眼前仍是分别时的模样,那是二十多三十多闪烁着青春光彩的样子。如果见到,可能都能从对方眼眸里看出一缕惊诧,找到岁月这把杀猪刀留下的创伤,把本来美好的印象破坏殆尽。
  
   二
   这一年主要任务是带孙女。这是件辛劳快乐的事情。一岁五个月到两岁五个月,理论上比去年好带了些,事实上也是越带从中得到的快乐越多些。我说,带孩子能让心情更好,疗伤更快,应当能得到共鸣。每当看到孩子的丁点儿成长,都能得到一剂比激素还管用的刺激,内心深处得到一种获得的快感,就能把抱着背着操心着的各种苦累抛到九霄云外。没有哪样快乐有延续着自己血脉的孩子茁壮成长更有成就感的了。当她迈步起来不需要再去搀扶的时候,当她边走边唱着《祝你生日快乐》《新年好》《蜗牛与黄鹂鸟》等歌曲的调调的时候,当她在听我念过几遍就能背诵“千山鸟飞绝”“春眠不觉晓”“白日依山尽”“众鸟高飞尽”等诗篇的时候,当她越来越熟练地运用“还——还——”“然后——然后——”“因为——所以——”“慢悠悠地”“譬如说”等词汇的时候,不惊喜就过于内敛了。正是在她的种种显性隐性的变化中,让我得到前所未有的心灵育化。时而有些枯木逢春之感,有时又能受到启示。看着一个蓬勃成长的小芽,回望自己的老迈,一切都又能想得清楚看得明白了。
  
   三
   蜡梅花开的时候,枝头上的叶儿都变黄,眼看就尾随着银杏的最后一片叶零落成泥。深冬时节,树上新芽顶旧芽,新叶换旧叶正在不经意间进行。小孙女正是自然中的新,进入老年的我就是那个将要离开的旧。大哥比我更旧些,父母已经被我们更替,我们最终也得被删除。自然法则人生规律,没有人可以背离。
   规律面前不少人都不甘心,也有很多痴心,把自己想成例外。封建王朝许多皇帝都希求长生不老。秦皇汉武都为长生不老听信方士道人的鬼话吃过丹药做过不少后人认为的傻事。可是后人就避免了吗?没有。这正像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处慨叹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或许也正是司马迁所说的“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贪生恶死没什么问题,逆势而行此路不通。若说皇上官家求世代富贵永生不死还有些理由,毕竟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天下都是自家的;吾辈平头百姓,来的简要,去的随意,凭啥还要逮着个牛角尖往里钻呢。父亲离世时给我的表率是,把他丧事的种种情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还看过准备的遗像。虽然那种明白让人心酸,却反映出了一个人的豁达与开悟。生我所欲也,死亦我所必也。欲生而不能,就死也便顺理成章。有啥不可舍,有啥不能弃。来时赤条条,去时无一物,就是一个圆满闭环。
   一岁一年轮,老家门前大树上的2024,如封似闭,已经很显眼了。
  
   四
   年岁与人生这般契合,岁月与自然是那么相向,道出了人生无奈,说出了年华悲凉,表达着物是人非。月的阴晴圆缺,花的繁华落败;夏天高温而后的凉雨,冬日连阴结束的日光,无不都在昭示一个道理,恒久的只有精神,永生的只有日月,而人在大自然中微渺到只可自我放大,实则与蝼蚁无多大差别。
   年岁的河流不可能平铺如镜,波澜起伏才是常态。一生中谁还没有“阔过”呢!眼前无论坐轮椅的还是扶拐的,或者气宇轩昂的,每个老人都有过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都有过无邪童真、青春勃发、盛年得意、事业有成,都多少做出过贡献,赢得过尊重。没理由因老年人的老态而看不起他,任何人不因老年人的略显笨拙而歧视他,更不应把他们看作是占用社会资源的废品。谁都有一个从成品到废品的过程,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是正品而不会残次。由成品变成精品,再由精品成为过气多余,是一个人随年岁变化不得不经历的退出历史舞台以及生活舞台的必然过程。还是那句话,青春太短暂,长久是精神。
   岁末年终,可以品味的自然是当下,是一年的收成,是收获过程中的得失。当回忆中有付出的时候,说明即便年老活着还有价值。即使收获不能与付出成比例,也应当欣喜。原因很简单,人生进入老年,性情愈益平和,不争不嗔、戒怒戒喜就是常态。而所有付出都是时代开出的一张显赫证明:你的活着,仍然有用。
   对于获得,那句“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话很符合实际。况且,获得了什么也有许多层次。当物质追求居于次席时,精神层面的求索增多。像我带娃的愉快,亲眼看着一个新生命成长的快乐,就是只能与同道者言,而无法跟其他人分享的。带孩子被动地被督促着运动、学习、观察,每天万步左右的纪录,是实实在在带娃路上走出来的;为了浅显地教导她一些零碎常识知识,得抽空翻开手机学习,复习一些被时光遗忘的东西。至于适应她好似一下子啥都懂了的进步,转着脑子想着“对付”她的办法,更是一种对智力的校考。各种付出在种种得到中,显得卑微。
   每到年末都会油然想起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中那句“岁时伏腊走村翁”的句子,想起曾经跟着父亲过年祭祀的情景。过了新年,春节不远,又到村翁伏腊时,父亲提筐上坟的形象跃然眼前。时至今日,远在他乡的我也只有用眺望替代上坟,在心里默默为先行的亲人祝愿了。
   岁末一下涌出很多想法,几天来梦里梦外重复最多的还是一个“末”字。岁末带着一个小尾巴,尾巴后边连着一条长长的绳,绳头标志元旦,绳尾映照岁终,中间是一页页有色彩的故事。站在年末观景台上默念过往,远望明天,日子里没来由的一些郁闷顿时得以释然。
  
   2024年12月30日
  

共 25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令到了年终岁末,又触动了作者敏锐的思维,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激发了无穷的创造力。作者在这一篇随笔里,以轻松诙谐的语言谈天象地理,谈四季更替,谈生老病死,谈人生际遇,谈为人处世,谈亲情友情,谈命运轮回……谈着谈着,心情就舒畅了;谈着谈着,名利就看淡了;谈着谈着,胸襟就豁达了。此文结构看似松散实则紧凑,主题看似偏差实则集中。作者的思路非常活跃,写文的方法别开生面,佳作,推荐赏阅。【编辑:衢四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2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衢四海        2025-01-01 20:04:44
  作者是个快枪手,连续发文,且文质上乘,大赞。感谢投稿,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25-01-04 13:09:58
  谢谢社长费心编辑,辛苦了,奉茶!
2 楼        文友:啸竹        2025-01-02 16:29:45
  很有感悟,很有哲理,之中老师在现实中肯定也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作者不停的探索、执着的追求、深邃的思维、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让我很振撼!!!,在这岁末年初之际,祝作者及西风文友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
( (
回复2 楼        文友:之中        2025-01-04 13:11:40
  感谢老师莅临教导。过奖了。祝你新年顺遂,全家安康!
3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1-07 16:07:21
  岁末的想法随着年轮的步子而感叹,自然的规律我们谁也拉不住时间的脚步,但是我们可以温暖自己的心里那朵开放的花朵,多浇水,勤看护!青春常驻!拜读好文!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4 09:07:37
  拜读老师精炼精美的抒怀随笔《岁末闲谈》总有一种认知感染,心理洗礼的感觉。老师以轻松诙谐的手法谈天象地理、谈四季更替、谈生老病死、谈人生际遇、谈为人处世、谈命运轮回。大开大合,让读者在领略文采中感受生活的真谛。感谢老师精彩分享。祝老师安康常伴,幸福永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