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流年】票友救场(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票友救场(微型小说)


作者:钱在扬 布衣,311.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5发表时间:2025-01-06 08:44:02

钟小朋是票友出身,但对戏曲里的不同角色都感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顶一下在戏曲界名声大噪的梅小方,去救一救场,竞也一举成名。并由此将自己业余宣传队员的身份,变为了国家一级演员,退休后成为享受了拿国务院津贴的表演艺术家。
   在他刚上初中时,正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里,书虽未读上几年,但跟着广播和电影倒是自学了不少戏曲表演。什么《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几乎所有的现代京剧样板戏,都能从一开场的对白,直至所有的戏曲腔调,模仿得微妙微俏,甚至连那慢条斯理悠扬的京胡,也拉得与专业演奏家听不出有什么差异。特别是《沙家浜》里“智斗”那一场戏里,他一个人可以同场变换角色,唱三个人的不同曲调,要不是亲眼目睹是他一个人在表演,还真以为是两男一女三个人,在分别饰演胡传魁、刁德一和阿庆嫂呢。
   所以像他这样能琢磨透不同角色的票友,虽因家庭成份不好,进不了他梦寐以求的专业剧团,但不论是后来上山下乡去了农村,还是返城后进了工厂,文艺宣传队里他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且在这些业余的宣传队里,学会了吹拉弹唱十八般演艺,成了队里样样拿得起的大拿。
   改革开放后,一向以唱戏为乐的钟小朋,也随大流走向了市场,经常向厂里请假,跟着专业剧团出去走穴。作为草根,开始时作为跑龙套的,只能窜演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配角,仅能分得三五百不等的外快。虽然与剧团里几位大腕比,还是少得可怜,但在90年代初,这在工厂里,也算是一笔能抵得上半月工资的不菲收入。再说,厂里效益不好,生产线上,也不就缺钟小朋这么一个人,就会地球不转了。能在外面捞外快,也是他的本事。领导睁一眼闭一眼,觉得钟小朋在厂里当工人,是艺术资源错配了地方,所以也从不跟他计较,好在厂里逢年过节的,要他演两个节目,他总能给工友们带来欢声笑语。
   一次随剧团去省城参加“五个一工程”节目验收演出,有中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领导,以及各大演艺院校的教授专家到场打分,这场戏的成败,事关剧团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
   就在这节骨眼上,剧团里的头牌主角、素有吸粉大王名号的国家一级演员梅小方,却迟迟没有赶到,团长李和平已打了好几次电话,都联系不上。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开演了,其他演员都进了化妆间,舞台、布景、灯光、音响、乐队都万事齐备,只等那梅小方的到场。
   李和平急得团团转,此前对这场戏充满憧憬,满有把握势在必得的他,头上冒出了汗珠。又不敢向文化局长汇报,汇报了局长也没用,反而更加给局长添堵,会引来一顿劈头盖脸地臭骂。这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出了这样的演出事故,吃个处分都算是小事,团长这顶乌纱帽肯定是保不住了,因为这不仅是出剧团的丑,简直是把整个城市的文化系统,在管理上紊乱的内裤都扒光了。
   李和平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不停地撩起左袖管看看手表,指针一分一分钟地向开场时间接近,主角不出场这戏还怎么演?要是送戏下乡,还好调换剧目。可这是一周前就在电视报纸上做了海报宣传的,对国家一级演员梅小方,现在还在大戏院门口的巨型电子屏幕上,隆重地推出特写镜头介绍呢。可容纳3008个观众的大戏院,除了前两排领导、专家等嘉宾外,其余2900张票,不到半天时间,就售罄一空,门票收入就58万元,创下了近几年全省戏剧表演的票房纪录。
   你说这梅小方,自成了国家一级演员,在票房市场越走越红时,就有点摆架子,服装道具等,都要内务帮他张罗,稍有不周,还会大发雷霆,脾气越来越大。但没有办法,他毕竟是剧团里的台柱子,是保证剧团票房的大腕。为此,李和平特指定剧团里虑事周全,脾气特好的汪霞当他的专职内务。看在剧团创收的份上,对他只好谦让几分,谁叫现在己进入了吸粉的流量时代呢。甚至有时为讨得梅小方的欢心,在汪霞没有任何失职的情况下,也当着梅小方的面,狠批汪霞:“梅老师的服装一定要提前熨烫,道具要早做准备,不要影响梅老师的情绪,要让梅老师早点进入角色,戏演不好,票卖不出,谁来给你们发工资?”倒霉的汪霞成了梅小方和李和平的出气筒。不要说汪霞了,作为一团之长的李和平,为顾全大局,也不得不礼贤下士地捧着他:“梅老师,今天气色不错,肯定又要出彩,演出结束,我多敬你几杯”。
   有道是“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痴子”。梅小方一旦进入角色,其演技绝活,就比真正的现实生活,还更活灵活现,能吸引无数戏迷为之倾倒,几乎每场演出谢幕时,总有不少痴迷的靓姐玉妹,冲上舞台和他拥抱合影,台下无数的梅粉“梅小方我爱你,梅小方我爱你”,喊个不停。
   人出名了,非议也多,所谓羡慕嫉妒恨。梅小方却是个例外,从不进入酒吧舞厅这些是非之地,很热衷于教书育人传道授艺。艺校校长王常俊呢,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立志要把艺校办成全国有名的艺星摇篮。近在咫尺的梅小方,就成为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客座教授。可这梅小方,好像也有绯闻,说他在艺校辅导学生时,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做面部表情,特别是他那最拿手的火辣辣的眼神,真的和好几个女生喷射出了火花。更有说把人家姑娘弄出肚子来,要到剧团找领导闹的。不过,最后还是私下里,赔偿一笔青春精神损失费,堕胎了事。李和平脑袋两边长的两只耳朵,听力还是很好的,时常听到剧团里,那些演不好戏,却在背后窃窃私议梅小方的。他认为这些人都是因为戏演不好,被梅小方抢了风头,受到李和平冷落后的本能反应。再说,即使确有其事,梅小方也是兔子不吃窝边草,没把剧团里同事家庭,弄得妻离孑散家破人亡,没破坏剧团里的安定团结,民不告,作为团长的他,自然也不必理,就只当没有这档子事。即使再退一步讲,这些都是生活上的小节,不是政治上的大是大非。
   还有半小时就要开演了,李和平等不及了。他早就看过钟小朋,在送戏下乡顶演主角的几场戏,虽然名气没剧团里几个大腕响亮,但每次顶演下来,效果特好,赢得的掌声不比大腕少,再看他那身材长相与梅小方粗看没大差别,就是脸右颊上有块不十分明显的褐斑,只要一化妆,也就几乎如同另一个梅小方。
   于是,他来到后台:“钟小朋,钟小朋,没有别的办法,这次还得你顶上去了,不要紧张,只当送戏下乡就行了”。后又关照报幕员:“给我上台报幕时,还称由梅小方主演!”
   汇报演出效果出奇地好,谢幕时各级领导和全场观众纷纷站立起来,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主要领导还上台和各位演员握手致贺。
   散场后,李和平高兴地拉着钟小朋坐他的奥迪车回宾馆,半路上李和平接到艺校附近的派出所长打来的电话,说剧团的梅小方嫖娼被抓现场,要拘留处分,特告知李团长。
   梅小方花花肠孑的毛病,至今不改终于出事了。这一次幸好有钟小朋救场,团长的乌纱帽是保住了,但梅小方犯事,按规矩要停演一年。后来便将钟小朋直接调进了剧团,钟小朋成为正式演员后,又先后斩获了全国戏曲大赛的梅花奖和文华奖,将剧团的票房又推上了更高的台阶。退休时享受了拿国务院津贴的表演艺术家待遇。

共 27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票友救场钟小朋是资深票友,甚至可以说是天才型的表演艺术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跟着广播和电影自学了不少戏曲表演,并且在文艺宣传队里,又学会了吹拉弹唱十八般演艺。改革开放后,一向以唱戏为乐的钟小朋跟着专业剧团出去演出,虽是跑龙套,窜演个小配角,但也能分得一百两百不等的外快。而让钟小朋的命运得以改变的,却是一次随剧团去省城参加“五个一工程”节目验收演出。在这次演出中,由于国家一级演员梅小方因故缺场,无奈之下,剧团团长李和平只好让钟小朋临时救场。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汇报演出效果很好,并且因梅小方犯事而停演一年,钟小朋的劳动人事关系也由此终于调进剧团,退休时享受到了事业编制待遇。微型小说《票友救场》,将人物放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聚焦小人物钟小朋人生命运的逆转过程,从而塑造了一位多才多艺的票友形象。作品情节完整,人物形象较为鲜明,佳作,流年推荐阅读。【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5-01-06 08:47:42
  有时,人生命运的逆转就如一场大戏,在不经意间,就会改变走向。而票友钟小朋的命运变化,恰是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得以改变。当然,这也基于他平时勤学苦练,拥有一身好本事。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一个人逆天改命,不仅依靠机遇,更多还是需要自身的过硬本领啊。
思绪飞扬淡墨痕
2 楼        文友:钱在扬        2025-01-06 14:33:42
  谢谢老师辛苦编按,也怪我投稿仓促,写得太过粗糙,谁知改后二稿未来得及换,粗稿已刊发。因联系不上思绪老师(本人笨拙),便请清鸟老师更换。特此感谢,都是我的错。
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5-01-06 15:08:35
  主题鲜明,文章短小精干。文章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俩种反差人生,一种是饱含热爱,没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不放弃;另一种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自己取得一些成就后就忘乎所以,做出一些让人们那以接受超出道德底线的行为。是一篇人性和道德完美呈现的小说。
   遥祝老师冬日安康!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4 楼        文友:钱在扬        2025-01-06 16:27:09
  谢谢疏影横窗老师鼓励,还是底子薄基础差,要多写多练,向各位老师学习。
5 楼        文友:风逝        2025-01-09 21:50:02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钟小朋的逆袭再次证明这一点。梅小方形象坍塌,他有才无德,很难走远。钱老师将两个人物迥然不同的命运在短短篇幅中展现,揭示了品德与才能对人生成功的重要作用,小说主题深刻,耐人寻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6 楼        文友:钱在扬        2025-01-10 22:12:39
  谢谢风逝老师的点评鼓励,故事架构情节还算费了点脑筋,就是开头点题太早,像是写新闻导语,弄得该有的悬念提前转掉了,最后收尾重复。
   应把着力点放在救场的描述上,显得对主题不够突出。再谢老师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