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齐鲁】阿Q老师(小说)

编辑推荐 【齐鲁】阿Q老师(小说)


作者:黄河岸边 白丁,9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18发表时间:2025-01-17 19:49:21

中秋节回老家,在二叔家竟意外地与阔别三十多年的小学老师——阿Q老师久别重逢。岁月如白驹过隙,眼前的他早已褪去记忆中那瘦骨嶙峋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富态的身躯,肥头大耳,肚满肠肥,笑容可掬,犹如弥勒佛转世般慈祥。要不是二叔的介绍,真的很难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者与当年的阿Q老师联系起来。
   尽管阿Q老师已年逾古稀,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异常饱满,容光焕发,鹤发童颜,岁月似乎对他格外宽容,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许多。他的笑容依旧温暖如初,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岁月只是为他增添了几分从容与淡定,使他更加具有长者风范。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阿Q老师那油腔滑调、云山雾罩的性格依旧未变。他紧紧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那份热情与亲切,让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正当我们聊得投机时,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完电话后,他耸了耸肩,两手一摊,满脸无奈地说:“很抱歉,家里有点琐事先告辞啦,若有闲暇,请到寒舍一叙,咱们推杯换盏,共话别情。”说完,他还故意卖了个关子,那份文人墨客的酸腐气,让我忍不住哑然失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风趣幽默的阿Q老师。
   阿Q老师离开后,二叔不禁摇头感慨:“咳,人这一辈子啊,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谁会想到阿Q老师这辈子竟然如此顺风顺水,无灾无难,现在光退休金一年就有十来万,吃药打针全报销,咱们老百姓拼死拼活的干一年,还没有人家零头多……”二叔的话语中既有羡慕也有嫉妒,但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让人不禁深思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波折。
   对于阿Q老师的底细,我了如指掌。在那个“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年代,我们村的小学老师们或因各种原因被打倒,或被辞退,整个校园变得空荡荡的,孩子们无处求学,只能待在家里淘气或打架,家长们为此操碎了心。于是,社员们联名向革委会请求恢复学校开课。在万般无奈之下,革委会只得在村子里找了两位贫农子女临时执教,其中一位便是阿Q老师。
   阿Q老师的学历并不高,充其量是个完小毕业生,但他的出身好,是贫农中的贫农。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成分是第一要素,因此阿Q老师执教也算是名正言顺,当之无愧。我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在阿Q老师的教导下度过的,也可以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虽然阿Q老师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的教学风格却别具一格,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民间智慧。他惩罚学生的手段极其“独特”,令人闻风丧胆。他酷爱抽烟,手里总是离不开那根长长的烟袋杆儿。一旦有学生调皮捣蛋或未按时完成作业,他便会用烟袋锅儿在学生头上敲一下,一敲就是枣儿打的包。久而久之,学生们一见到那烟袋锅子就心里发颤,生怕哪天轮到自己头上。这种惩罚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却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对学习更加重视起来。
   然而,在阿Q老师所有的学生中,我是唯一没有吃过他烟袋锅子的人。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担任班长职务,在班里,阿Q老师是皇上,而我则是他的左膀右臂,成了名副其实的“丞相”。我简直成了啊Q老师的得力助手,有时候他遇到难题,总是背地里不耻下问向我请教。我们师生之间的配合默契令人称奇,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阿Q老师因文化程度有限,教起学来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一次上语文课,遇到“雨后春笋”这个成语,他面露难色,但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便故意提问:“谁会解释‘雨后春笋’?”我心领神会,迅速举起了手。阿Q老师欣慰地点点头,示意我起来讲解。我傲慢地扫了同学们一眼,慢条斯理地说:“‘雨后春笋’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阿Q老师朝我满意地点点,然后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明白了。”阿Q老师夸赞了我一番,然后装腔作势地说:“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以便加深对‘雨后春笋’的理解。从前有一个小媳妇雨后回娘家,走到半路想尿尿,看四下无人就在一块空地里蹲下,尿完尿还没等站起来,春笋已插到腚里了,你们说‘雨后春笋’快不快?”有同学随声附和:“快。”同学们都憋不住想笑,但又不敢笑出声来。因此,阿Q老师落下了笑柄,至今在同学间一提“雨后春笋”还忍俊不禁。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却让同学们在欢笑中记住了这个成语,也让我对阿Q老师的教学风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老家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关于阿Q老师的故事委实不少。他在乡亲们中简直就是个传奇人物。一个完小毕业生一夜之间名牌大学生;一夜之间又成了高级教师……这些传闻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阿Q老师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听了乡亲们的诉说,我不由得想起了《连升三级》中的张好古。用乡亲们的话说,阿Q老师就是现代版的张好古。其实,大家对我国的现状都心知肚明,正如相声段子所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虽然有些讽刺意味,但也道出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说白了,人这一辈子命运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楚。因此,对于阿Q老师的“鱼目混珠”,我并不感到奇怪,反而觉得早已司空见惯了。
   在我返程的头一天晚上,阿Q老师提着两瓶好酒上门拜访,这着实让我有些愧对难当。我深知自己这些年并没取得什么值得骄傲的成就,而阿Q老师却如此看重我,让我倍感温暖和感动。我们寒暄过后,便支起桌子同饮共酌。推杯换盏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阿Q老师的话匣子也随之打开。他海阔天空、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从过去的岁月谈到现在的生活,从人生的哲理谈到社会的现实。那份自信与从容让人不禁心生敬佩,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时代。
   阿Q老师坦言,他一直很佩服我的文才。他说:“你虽然学历不高,但你的文字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这是很多高学历的人所无法比拟的。”听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感慨。是啊,学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字的执着。我深知自己文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阿Q老师的鼓励却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写作的信心和决心
   那一晚,我们聊得很投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我深刻感受到了阿Q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智慧。他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重逢机会。
   阿Q老师一杯酒下肚,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略显醉意,说话有些激动。他说:“我真想以我的经历为素材,写一本自传体小说,遗憾的是我胸无点墨,这个愿望只能化为泡影。”他感慨万千,直言当下社会,仅凭能力难以立足,人际关系的网络同样至关重要。他还说,若不是依仗着在县委工作的叔伯兄弟,仅凭他腹中的那点墨水,想要获取大学文凭乃至高级教师职称,恐怕只能是镜花水月,空留幻想。有道是“酒后吐真言”,或许正是酒精的催化,让阿Q老师敞开了心扉,将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盘托出。
   他对我直言不讳地批评道:“阿月,你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本应前程似锦,为何至今却一事无成?问题结症,皆在于你的直率与较真。试问,又有谁不喜欢听悦耳之言呢?我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全凭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本事。当然,光说好话也不行,关键时刻还需懂得投资。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该出手时就出手,方能把握机遇。”阿Q老师情绪亢奋,脸红脖子粗,好像要把一生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
   我聆听着阿Q老师的肺腑之言,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坚守原则与底线,还是随波逐流、放弃自我?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世俗洪流所裹挟。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家乡,回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但阿Q老师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他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想起阿Q老师的教诲和鼓励。他会一直陪伴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共 32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国人对阿Q这个人物不陌生是源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在先生的笔下:阿Q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具有许多消极的性格特点,自大、好胜、逃避现实等。最让我们熟知和可笑的却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黄河岸边老师在这篇微型小说中所描绘的阿Q老师,却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截然不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家庭成分特别红的原因,文化程度并不高的阿Q竟阴阳差错地走上了神圣的讲台,当上了教师。但阿Q老师并没有忘乎所以,甚至不耻下问,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惩罚同学、引导同学、教育同学。因文化程度所限,对一些自己不确定的成语,不得已动用成年人的阳谋帮自己解围。为了加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不惜编些“下三路”的段子,比喻确实不雅,但确实终生难忘。阿Q老师是个好人,也是位还算合格的老师,但阿Q老师终究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他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有他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解,也有自己处理问题的特殊方式。阿Q老师他的圆滑,他的八面玲珑只是自己的生存之道而已,至于学生如何取舍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感谢老师赐稿,期待老师更多的佳作问世。【编辑:含笑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含笑花        2025-01-17 19:52:09
  初看题目,以为写的是一位可笑的老师,读后感觉老师笔下的阿Q老师可敬。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2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1-17 20:53:31
  比较传神的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今日的阿Q老师的风采,这仿佛已是生活中不争的存在。这篇小说揭示的问题,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回复2 楼        文友:黄河岸边        2025-01-18 18:56:39
  谢谢高朋满座老师点评,顺祝冬祺。
3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1-18 10:01:06
  欢迎黄河老师投稿齐鲁文苑,支持齐鲁的发展。
回复3 楼        文友:黄河岸边        2025-01-18 18:59:17
  携手共进,愿为齐鲁添砖加瓦。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21 20:22:0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