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由“高枕而卧”说起(随笔)
最近可能坐着办公时间长了,颈椎有点疼。根据生活经验,我连续三天睡觉不枕枕头,结果好了很多,不适基本消失,于是想到成语“高枕而卧”,不仅有疑:“高枕而卧”真的好吗?
这么一想,便这么搜索查找,还真的吓一跳,因为“高枕而卧”不管是从人文的角度还是科学的方面,危害真的挺多:
先是习惯性的上网搜索,看到最前面的两条信息:
1.高枕而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āozhěnérwò,意思是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一》,原文中提到:“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百度AI回答》
2.高枕而卧,汉语成语,拼音是gāozhěnérwò,意思是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一》。——《百度百科》
再下面的词条信息便是各级各位专家医生的分析,带有倾向性,便不想看了,但对上面的两条信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于是又拿起词典查找。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434页找到以下结果:
【高枕而卧】gāozhěnérwò,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形容不加警惕”,或许正是我想查到的。
于是感到,百度词条的信息过于乐观,《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比较准确:客观解释了“高枕而卧”的意思,还含蓄地指出了危害。“形容不加警惕”,就是过于放心,疏于防范。
于是我想到大秦,从秦孝公开始,历经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再到到秦始皇,耗时140年左右。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了,兴建阿房宫、修建长城、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自认为实现了大一统,江山基业固若金汤,开始放松警惕。结果封建王朝不到15年,便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于是我想到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十五年奋发图志,建立基业,却仅仅三年身死国灭,留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忽于积微,智勇常困于所溺”的教训。
创业难,守业更难。因为成功时最大也是最难坚守的美德是克制,因此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伟大领袖毛泽东高瞻远瞩,用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示党政军的领导干部。
具体到个人生活,家庭社会,也是如此,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早就对后世做出了警示。因此,我们取得成绩甚至事业成功的时候,适当的庆祝可以,还真的不能“高枕而卧”,尤其是长时间的“高枕无忧”。
那么,从个人健康的角度呢?在网上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一下吧。
“……从医学角度来看,高枕而卧对睡眠和颈椎健康非常不利。
首先,高枕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在自然状态下有一定的生理曲度,高枕会使颈椎过度前屈,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长期下来会引发颈椎病。此外,高枕还会使颈项部肌肉、韧带、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小关节紊乱,俗称“落枕”。
其次,高枕会影响呼吸和脑部供血。高枕会压迫气道,减少通气量,导致脑缺氧,长期这种状态会损害脑细胞,甚至诱发脑出血和脑梗塞。此外,高枕还会使颈椎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刺激交感神经节,导致椎动脉痉挛,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最后,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非常重要。枕头的高度应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睡眠习惯和颈椎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枕头的高度应以个人拳头的高度为准,即拳头横放时的高度。……”
看来“高枕而卧”是违背科学的。那么,是不是“低枕”和“不枕”就一定有好处呢?
“低枕或不枕枕头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包括影响颈椎健康、睡眠质量以及可能诱发其他相关疾病。”网上多位医学专家如是说。
看来因长时间的埋头办公引起的颈椎疼痛,“我连续三天睡觉不枕枕头,结果好了很多,不适基本消失”,可以根据实际试试,还真的不能当着经验介绍。
2025年1月19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