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纪念来生蝶君(随笔)
看到一句令我感慨的话:为庸常生活而歌,为赴死浪漫而活。于是我又想起另外一句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两句话都道出了对生命的态度,庸常也就是平常,我们何尝不是在平常中,慢慢的安然离去,除非少数的精英阶层贪恋金钱,在欲望中不舍而去。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牵挂,来也空空去也空空,面对死亡时显得异常的平静,他们真正能做到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想起死亡,对死亡的思考是对亲人逝去的怀念,也会想到我们也将离去现实。
这几天一直的想去我的文友空间看一看,看一看她生前留下的语言,她的作品充满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她去世的那一年也就不到50岁,她的孩子还未成年,文字记录了她和孩子的许多美好的回忆,可惜她再也看不见她孩子的成长。记得在她去世前一个月,她突然说要给我几本书看,她的书太多了送人不少。一般的来说对于一个写书读书的人,是不轻易将书送人的,也许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的缘故,或者疏于男女授受不亲的腼腆,她没给我寄书来,但我却接到了她去世的信息,她的生命定格在某年某日,我的心里很痛……
她的名字叫来生蝶,是一位小学老师。
我的女儿不止一次的提醒我,说大过年的不要说死字,说不吉利。可我就是喜欢在过年的时候思考人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我说一次我女儿就叨咕一次大吉大利。他说我身体不适就是总说死字造成的,是会影响一年的运气的,我总说她小小的年纪哪来的这么多宿命思想,这不我女儿不在家我又提及死亡话题,一个无神论者是不惧怕死亡的,也不惧怕鬼神之类的东西。
刚才我去了她的空间,大门紧闭,已经完全的失去了任何联系,她的文章我再也看不到了,非常的遗憾,愿天堂里的她,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愿她像她的名字一样化蝴蝶般之美丽,愿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又让我想起了梵高,梵高是一位荷兰人,去世后成为了世界著名画家,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可惜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不被认可,他的作品只在小酒馆展示过,仅仅卖了一美元。他的生活穷困潦倒,靠着弟弟每月的救济金而活,还得省下一部分钱去买纸和笔墨,他对色彩有痴迷,他想说的话都在给弟弟提奥信中说完了。他《渴望生活》要不是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发现了他并把他拍成电影,他也不会成为世界名人,而我们很多人,即使你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字,也会默默无闻,包括来生蝶和我,还有许多人。世界是健忘的,我们的离去只有亲人在意,其它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为了给这个世界留下点声音和记忆,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求名垂千古,也不能遗臭万年。梵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他的精神崩溃咬掉自己的耳朵,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腹部开枪身亡,死亡带来疼痛不再绝望。
想起来的人还有诗人海子,作家三毛香港作家琼瑶等。
我就想不明白,他们这些有想有才华的人,为何那样的孤独和绝望,最后都选择自杀呢?难道他们看透了生命的本质,厌倦这个世界而导致身心疲惫绝望至极,没有办法逃离这个世界,他们死了可我还活着,虽然我也绝望但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果敢决绝,我不是梵高,我也成不了梵高,也做不到琼瑶般翩然离去,我只能病死。还是郑本桥活的明白难得糊涂,不要把世界看得太透,也不要把世界看得那样不好,留点糊涂给自己,给自己留点活下去理由。
人还是平庸的好,想得开活得明白,该吃吃该喝喝遇事不往心里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庸常生活而歌,为赴死浪漫而活的精神境界。
伟大的灵魂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不能不孤独,他们的需要不是寻常人的需要,他们不可能像寻常人那样了却一生,面对死亡他们表现得孤注一掷,义无反顾,缱绻决绝。
我还没有达到创作的能力,我只能平铺直叙不会编造故事,夜朦胧朦胧红尘潇潇洒洒,也不相信自己会翩然离去,或化作蝴蝶,或化作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