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东篱】小镇大人物(小说)

精品 【东篱】小镇大人物(小说)


作者:梅香透雪 举人,562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5发表时间:2025-01-28 09:25:47
摘要:原创首发


   在一个名叫杏花镇的地方,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也没有那些被众人瞩目的国际巨星或者声名远扬的商业巨鳄。但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小镇里,却有着自己的“大人物”。
   老陈,就是这么一个被大家暗暗认可的大人物。他住在小镇东边那座有些破旧的两层小楼里,每天清晨,他总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衫,趿拉着一双布鞋,开始他一天的生活。老陈是个剃头匠,在小镇的街角开着一家小小的理发店。这理发店从外面看,并不起眼,招牌已经有些褪色,窗户上还贴着几张发黄的价目表。但只要你一走进店里,就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老陈的剃头手艺那是没得说。他的手指像是有着神奇的魔力,那一把把剪刀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就像是在跳舞。不管是那些头发乱得像个鸟窝的小娃子,还是那些头发稀疏、头发丝儿倔强得不好摆弄的老年人,老陈总能让他们满意地离开。而且老陈剃头的时候还有个独特的习惯,在给客人理发之前,他会先跟客人唠上几句家常。这个习惯让他的店成了小镇的一个信息交流中心。
   镇上的人都知道老陈有两个宝贝儿子。大儿子在城里读书,每次回来都会跟老陈说外面的世界多么的精彩。小儿子则跟着老陈学剃头手艺,小家伙脑袋瓜子转得快,学东西也快,老陈看在眼里,心里满是欣慰。
   然而,这个小镇却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镇政府的对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本来是打算用来建一个社区活动中心的。可是这个项目不知道怎么就被一个外来的开发商给盯上了,这个开发商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而且盖的房子大多是那种高层公寓,这对于这个以平房为主,街道狭窄,排水系统脆弱的小镇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于是,整个杏花镇都沸腾了。大家纷纷到镇政府去抗议,要求改变这个计划。老陈虽然没有亲自去镇政府,但他也积极参与其中。他用自己那并不高深的道理,在自己的理发店里给来理发的客人们分析这个项目的利弊。他说:“咱们这小镇,祖祖辈辈都习惯了现在的样子,弄个商业综合体来,咱们的生意不好做不说,万一有个火灾啥的,这么多高层,消防车怕是都开不进来。”
   可是老陈的话并没有什么分量,开发商那边还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就在大家都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转机出现了。原来,老陈的一个老顾客,是城里的一位老教授。老教授听说了杏花镇的事情后,被老陈的话和杏花镇人的坚持所打动。这个老教授在当地学界颇有声望,他联系了自己的一些同行,这些同行都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一起撰写了一篇关于保护小镇传统风貌和发展可持续城镇规划的文章。
   这篇文章在当地和网络上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开始关注这个小小的杏花镇,纷纷发来信件或者打电话到镇政府,表达他们对保护杏花镇传统风貌的期望。镇政府终于顶住了开发商的压力,重新规划了这块空地的用途。他们打算把这里建成一个小型的综合广场,广场的一边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建筑当作文化展示区,另一边则建一些适合小镇规模的公共设施,比如一个小型图书馆和一个多功能的体育馆。
   当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整个杏花镇都沸腾了。大家都欢呼雀跃,老陈的理发店生意也变得格外好。那些客人都在店里兴奋地谈论着未来的广场,老陈听着这些,心里充满了自豪。他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自己小小的努力也算是为镇上的大事出了份力。
  
   二
   可是,事情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发商并没有因为镇政府的改变而放弃这个项目,他们暗地里使坏。他们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说自己其实也很想把这个项目改成社区活动中心,但是镇里的一些势力阻止了他们,导致他们损失惨重,威胁着要离开杏花镇,并且把在杏花镇已经投入的一些资金都撤回去。
   这个谣言就像一阵毒雾,迅速笼罩了杏花镇。一些原本对镇政府信心满满的居民开始动摇了。他们开始重新审视镇政府的决策,甚至有些人觉得镇政府和老陈他们是不是在自作主张,得罪了外面的大老板。老陈看着镇里弥漫的这些不安情绪,他坐不住了。
   老陈决定去找镇政府领导谈谈。他带着自己多年攒下的一些积蓄,来到了镇政府。他对镇长说:“镇长啊,我在镇上干了这么多年剃头匠,也算是个老面孔了。我知道大家心里现在可能有些犯嘀咕,我老陈这把年纪了,不在乎这些东西。但是我想,咱们的小镇不能就这么被人吓唬住。我这点钱不多,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让咱们能有能力去应对这个情况。”镇长感动地握住老陈的手,说:“陈师傅啊,你这心我们领了,你就是我们小镇的大人物啊!”
   在镇政府和像老陈这样的热心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那个所谓的商业项目存在很多违规操作,政府部门也在持续关注这个事情,准备进一步调查开发商的违法行为。
   杏花镇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老陈的剃头店生意越来越好,他收了一个年轻的徒弟,把自己的一身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老陈依旧每天早晨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布衫,在店里等待着客人的到来。但在小镇人的心中,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剃头匠,而是当之无愧的小镇大人物,一个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对小镇的热爱,改变小镇命运的大人物。
   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建成的那一天,老陈被邀请去剪彩。他穿着一件新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拿起剪刀,剪下了那象征着广场落成的红丝带,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陈抬头看着这个凝聚着大家心血的广场,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他的日子还将继续在这个充满故事的小镇里过下去,而他也将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这个小镇。
  
   三
   在小镇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叫阿婆的老妇人。她虽然年纪大了,头发花白,但是她的故事却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着小镇。
   阿婆年轻的时候是镇上有名的绣娘。她的刺绣手艺那是一个绝,她绣出的花鸟鱼虫仿佛都有着生命。她用丝线编织出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世界,那些绣品在那个时候可是非常值钱的,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想要得到阿婆的一幅作品。
   阿婆为人很和善,她的刺绣手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赚钱。她会把绣品送给那些生病的孩子,据说孩子把有绣品的被子盖着睡觉,病就会好得快一些。她还经常教镇上的年轻女孩刺绣,那些女孩在阿婆的教导下,也渐渐地掌握了一些刺绣的技巧。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刺绣开始流行起来。机器刺绣速度快、价格低,那些年轻的女孩们都不再愿意去学阿婆那种古老的刺绣手艺了。阿婆的生意渐渐冷清下来,她看着自己那堆满房间的丝线和布料,心中满是无奈。
   但是阿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开始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的刺绣手艺重新焕发生机。她决定创新,她把自己对小镇的理解和热爱融入到刺绣当中。她不再绣那些传统的花鸟,而是开始绣小镇的街景,绣那些穿着传统服饰的镇民,绣那些古老建筑的飞檐翘角。
   阿婆的第一幅小镇街景刺绣完成后,引起了很多人的惊叹。那些曾经在外面闯荡过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关注阿婆的刺绣,他们觉得阿婆的刺绣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机器刺绣无法比拟的。于是,阿婆的刺绣生意又开始慢慢好转起来。
   然而,阿婆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有一些人开始抄袭阿婆的设计。他们在网上把自己的仿制品低价出售,还声称是自己原创的。这可把阿婆气坏了,她觉得自己辛苦创作的东西被别人这样剽窃,心里特别委屈。
   阿婆并没有选择默默忍受。她带着自己的原作,找到了一些在城里认识的艺术家朋友。这些朋友对阿婆的遭遇深表同情,他们决定帮助阿婆。他们组织了一个小型的刺绣艺术展览,在展览中专门介绍了阿婆的刺绣艺术,强调了她的原创性。
   这个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到阿婆这样的民间艺人,并且谴责那些抄袭行为的恶劣性。同时,阿婆在朋友的帮助下,也开始申请自己的刺绣作品的版权保护。
   经过一番努力,阿婆终于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她的刺绣生意也越做越大,她还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小的刺绣工作室。她收了很多学徒,有镇上的小女孩,也有一些从外面专门赶来的年轻人。阿婆一边教她们刺绣,一边给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阿婆的心里,她不仅仅是在传授一门手艺,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一种对小镇的热爱。她希望在她的努力下,小镇的刺绣文化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在杏花镇,老陈和阿婆虽然一个是在街边的理发店,一个是在小镇角落里的刺绣工作室,但他们却都是这个小镇的大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创新和爱,书写着属于小镇的故事,成为小镇独特的风景,也让小镇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四
   在杏花镇的集市上,有一个卖早点的小贩,大家亲切地叫他老林。老林的早点摊可不是普通的早点摊,他是整个杏花镇早餐的味道记忆。
   老林卖的早点很有特色,他做的油条又香又脆。他有一套独特的配方,这个配方是他的祖传的。他做油条的时候,油锅里滋滋作响,面团在油锅中瞬间膨胀起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除了油条,老林的豆浆也堪称一绝。他用的是传统的石磨磨豆浆,那豆浆喝起来口感细腻,豆香浓郁。
   每天清晨,老林的小摊前就围满了人。有上班族,他们一边匆忙地赶着路,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老林的早点;有上学的孩子,他们被油条和豆浆的美味吸引,在早餐摊前停留许久,大快朵颐。老林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
   可是,这个小镇的早点市场也面临着新的变化。有一天,一个外地的连锁早餐店来到了杏花镇。他们装修得很现代,店面干净整洁,而且主打健康、营养、多样化的早餐。一时间,镇上很多年轻人都被吸引过去了。
   老林的早点摊前的人渐渐少了。老林看着空荡荡的摊位前,心中有些失落。但是他没有埋怨,也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早点是有自己的特色的,那些老顾客对他的早点都是情有独钟。
   老林开始琢磨如何改进自己的早点。他的儿子从城里回来,给他带回来了一些新的做早餐的想法。儿子说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健康,可以在他的豆浆里加入一些坚果,做成坚果豆浆;还在油条里加入一些蔬菜泥,做成蔬菜油条。老林听了儿子的建议,开始尝试做这些新的早点。
   当他把新口味的早点端出来的时候,那些老顾客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老林的早点摊又重新热闹起来了。而且,老林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还在小镇的社交平台上宣传自己的早点。他拍了一些精美的照片,讲述着自己做早点的故事,那些老顾客在下面纷纷点赞留言。
   除了老林,小镇上还有一个名叫阿强的年轻人。阿强是个手艺人,他会做各种各样的竹编制品。他的竹编小巧精致,那些竹编的小篮子、小筐子可以用来装小物件,非常实用。
   阿强的竹编手艺是跟他的爷爷学的。他小时候就跟着爷爷在竹林里挑选合适的竹子,看着爷爷用手中的竹篾子编织出一个个精美的物件。阿强长大了,他希望能够把爷爷的竹编手艺传承下去。
   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开始用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来代替竹编。阿强的竹编生意并不好做。他做出来的竹编制品,很多人只是看看,很少有人购买。
   阿强没有灰心,他决定给自己的竹编制品来个大变身。他参加了城里的手工艺品创意大赛,在这个大赛中,他把自己的竹编和一些现代的装饰元素结合起来。他给竹编的小篮子加上了彩色的丝线,让它看起来更加美观;在小筐子的边缘加上了一些小的金属挂件,让它更有时尚感。
   阿强的创意手法在大赛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通过这个大赛,阿强的竹编制品被更多的人知道。很多游客来到杏花镇,专门到阿强的店里挑选竹编制品,把它们当作纪念品或者送给朋友的礼物。
   阿强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开始在镇上开设了竹编手工班。他教镇上的孩子们竹编手艺,在他看来,这些孩子就是竹编手艺的未来。他希望孩子们的小手能够编织出更美好的未来,让竹编这门古老的手艺在杏花镇永远传承下去。
  
   五
   在杏花镇的医院里,有一位医生,大家都叫他李医生。李医生在这所医院里工作了很多年。他是医院里最有经验的内科医生,他对待每一个病人都像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有一次,镇上来了一位从外地来的患有疑难病症的老人。这个老人的病症很奇怪,已经被其他地方的大医院诊断为绝症。老人的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杏花镇,把老人送到了李医生的科室。
   李医生并没有因为这个病症的棘手而退缩。他仔细地研究了老人的病历,询问了老人的症状,并且亲自为老人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之后的日子里,他对老人进行了精心的治疗。
   他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甚至还和国内的其他医学专家进行了交流。在李医生的努力下,老人的病症渐渐有了好转。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老人的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这件事情在杏花镇传开了,大家都知道李医生是个很厉害的医生。但是李医生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依旧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

共 735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什么是大人物?能够挺立在一方天地的人,就是大人物。镇子不大,却一样诞生大人物。作者以小说的体裁,向我们展现了杏花镇的几个大人物,塑造了小镇群英形象。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小镇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共同构成了杏花镇的人文生活风景。为保持小镇风貌而奔走的理发师老陈,一身好手艺的绣娘阿婆,起早在集市上卖早点的老林,擅长编制竹制品的阿强,能够热心为民善治疑难杂症的李医生,制作糖画的高手李大爷,一心为教育的张老师……数不胜数。还有那些喜欢传统民乐的音乐爱好者,是他们共同维护了小镇的精彩。这篇小说,在创意上很特别,选择群体人物,本身就是大胆尝试,而且写出了深刻的主题——普通人也能成为大人物。作者行文,不被介绍性内容制约,而是以人物故事来表现人物,人物形象鲜明。点赞作者的创意,点赞作者的尝试。愿作者在东篱创作收获快乐!【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20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8 09:29:29
  支撑起杏花小镇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他们却是小镇的大人物。作者塑造了杏花镇的群体形象,揭示了小镇幸福生活的根本所在。那些大人物,身份普通,甚至卑微,但他们能够为小镇贡献力量,带动了小镇的发展,他们就是大人物。作者的学生,弘扬了小人物的力量,表达出对生活的深度理解。点赞。感谢投稿东篱,不断开拓创新,写出好作品,遥握,问候作者过年好!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梅香透雪        2025-01-28 11:46:26
  谢谢社长!辛苦啦!敬茶!除夕快乐!
大学文化,公务员。在不同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多篇(首)。
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10 09:20:24
  初看标题就被吸引,顺着老师的小说墨香,我慢慢地口味老师笔下的杏花镇,以及那小镇之中的群英形象,各色人物,特色鲜明,真实逼真,勾勒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生活场景。给老师点赞,谢谢精分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