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门与锁(微小说)
我在玩抽屉里的几块袁大头和不知什么名的旧钱币。不认识字,摸着钱币上肮脏的污渍,像山上围子墙那几块破砖一样,没有什么好感。
没有什么好感,也不舍得扔,它是我唯一的玩具,村里小伙伴没有这个。那是当年姥姥从阔绰的娘家带来的。
他们闯进来了。那个敞着怀,用一根绳子系着裤子的“烂眼角”,射出一道红光,伸手就把那几块袁大头和旧钱币拿走了。临走时,撂下一句话,“这些交公了,火炉上用。”并顺手扭走了姥姥衣服箱子上好看的一把铜锁。
我不是很生气,因为别的小朋友都没有这些,我和他们扯平了。但我生气的是,爹怎么不去买把锁,经常锁上门,外人就不能随便闯进来。爹指一指墙上有线喇叭里正播放着:形势一片大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啊,都这样了,要锁干嘛!再者像爹说的了,上哪儿去弄锁,火炉上全是铁水,铁渣。
等我自立门户了,首当其冲就是选一副好门,选一把最贵最好的锁。像木心《从前慢》诗里写的那样:“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卖门锁的“烂眼角”的孙子知道了,就笑话我:“书呆子!你那样的锁是好看,人家小偷都懂了!”于是,他就给我安防盗门,装防盗锁。随着信息技术升级,又改装电子锁,指纹认证,人脸识别,防盗监控系统。这样以来,人家不懂了,连自己也不懂了,一旦忘记密码,系统失灵,只能找“烂眼角”的孙子了。
“烂眼角”的孙子,不像他爷爷。他爷爷是去拧人家门上的锁,他是给人家门上装锁,脑瓜灵活,生意兴隆,很快富了起来。你在过年拜年时就能看出来,那气势那派头,豪车名表,名烟名酒,门庭若市。最惹人的是他家供桌上,摆着的那条古钱币蟠龙,古朴厚重,栩栩如生。据他自己吹嘘得值个百八十万元。我仔细瞧过,那些古钱币有几枚确实价值不菲,好像还挺眼熟,不敢确认是不是当年他爷爷拿走我的那几枚。
《增广贤文》里有警示:“财不外露,意不猖狂。”这不,“烂眼角”的孙子,熬了一辈子鹰,却让鹰啄了眼,他的钱龙失窃了,报到公安局也没有找到。我问他是门还是锁出了问题,他说是窗子出了问题。我说那就把窗子也封起来吧,像银行金库那样就好了。“烂眼角”的孙子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锁和门没用,关键是人心!”
一场瘟疫来了,家家隔离,足不出户。一些重新戴上红袖标和标牌的各色人等,一一敲门査户口,下命令,如不遵从就强制。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这可不是小时候没收几个旧铜钱了。我一边庆幸安了一副好门和好锁,人脸识别,非吾有脸莫进。一边又担心他们在外面焊死,我就真成了瓮中之鳖,坐以待毙了。
感恩春风,瘟疫一夜没了,我终于能出门了,那一刻我真想敞开大门,扬长而去。可一想到“烂眼角”孙子那句话,“关键是人心!”我就赶紧锁好门,并下意识地把门把手拽了拽,才放心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