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圆形童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圆形】湖光依旧(小说)

编辑推荐 【圆形】湖光依旧(小说)


作者:柳村暮羊 布衣,41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8发表时间:2025-02-08 09:13:42

《湖光依旧》
   那盏八百瓦的荧光灯在夜色中亮得刺眼,将大队部的红砖墙照得发白。我站在牛屋前,望着那刺目的光,想起爷爷总说"牛前头"时的神情。他的眼睛会微微眯起,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说一个只有他懂的秘密。
  
   "寿宝儿!"二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她还是改不了口,总爱这样叫我。我转过身,看见她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纳的鞋底。
  
   "二姐。"我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竹篮上。月光下,那些鞋底的针脚细密整齐,像极了爷爷编草鞋时的纹路。记得小时候,我常蹲在爷爷身边,看他将干草在粗糙的手掌间翻飞,不一会儿就编出一只草鞋来。他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连大队长都夸过。
  
   "发什么呆呢?"二姐用鞋底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走,跟我去湖边转转。"
  
   夜色中的鹤翔湖泛着银光,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细碎的波纹。二姐站在湖边,轻轻哼起了"洪湖水浪打浪"。她的声音确实比大姐婉转,带着湖水的柔波。我望着她的侧脸,忽然发现她的眼角已经有了细纹。
  
   "寿宝儿,"二姐停下歌声,"你还记得小时候,咱们在这儿捉鱼的日子吗?"
  
   怎么会不记得。那时候爷爷总说,老鸹冲的水养人。每到夏天,我们姐弟三个就会偷偷溜到湖边,用竹篓子捞小鱼。大姐总是最卖力的那个,二姐则喜欢坐在岸边唱歌。而我,常常因为太瘦弱,被她们笑话是"瘦三筋"。
  
   "现在都叫鹤翔湖了。"我轻声说。
  
   二姐沉默了一会儿,"名字改了,可湖水还是那个湖水。"她弯腰捡起一块扁平的石头,熟练地打了个水漂。石头在湖面上跳跃了七八下才沉入水中。
  
   我看着涟漪一圈圈荡开,忽然想起蒯大香。她总说这湖该叫"下蒯水库",每次我说"老鸹冲"的时候,她就会撅起嘴,像只生气的小猫。现在她嫁到湖西去了,不知道还会不会为这个名字跟我争。
  
   "寿宝儿,"二姐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你说,爷爷要是还在,会不会还管大队部叫\\\'牛前头\\\'?"
  
   我笑了。爷爷确实固执,就像他坚持用干草编鞋,不肯用新式的塑料底一样。他说草鞋透气,穿着舒服,虽然现在村里已经没几个人穿了。
  
   夜风渐凉,湖面上起了薄雾。远处的荧光灯依然亮得刺眼,但在朦胧的雾气中,那光芒似乎柔和了许多。二姐又哼起了歌,这次我没再怪腔怪调地学她。
  
   "浪呀么浪打浪呀......"她的歌声在夜色中飘荡,和着湖水的轻响。我忽然觉得,或许爷爷是对的。有些东西,不管名字怎么改,本质都不会变。就像这湖水,不管是叫老鸹冲还是鹤翔湖,它永远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
  
   月光下,二姐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我望着她的背影,忽然希望时光就停在这一刻。让湖水永远这样荡漾,让歌声永远这样悠扬,让我们永远记得,这片水土最初的模样。

共 13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案 《湖光依旧》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与怀旧情感的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变迁与人物的内心世界。故事通过“我”与二姐在鹤翔湖畔的对话,勾连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时代变迁下人们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小说以“湖”为线索,串联起人物、记忆与情感。湖的名字从“老鸹冲”到“鹤翔湖”,虽名称更迭,但湖水依旧,象征着乡土文化的根脉与不变的情感寄托。爷爷的固执、二姐的歌声、童年的捉鱼趣事,这些细节不仅生动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也唤起了读者对乡村生活的共鸣。 作者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情感,如二姐哼唱“洪湖水浪打浪”时的柔波,爷爷编草鞋时的专注,以及夜色中荧光灯与湖光的交织,都赋予了文字诗意的美感。这些场景不仅是对乡村风貌的再现,更是对传统与变迁的深刻思考。 故事结尾,二姐的歌声与湖水的涟漪交织,仿佛将时间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永恒的美好。这种对故乡的深情,正是无数人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 《湖光依旧》不仅是一篇关于乡村记忆的小说,更是一曲对乡土文化的深情赞歌。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那些根植于土地的情感与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编辑:白砥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2-10 10:09:26
  山可以改变他的模样,水可以改变他的流向,但是这个世界上本心初心永远不能改变,也改变不了,就比如文中回忆,这份童年的记忆,这份对爷爷的怀念,这份家乡的味道!永远藏在心中,而且时间越久越是深刻!好文拜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