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花挑舞,跳出非遗风情(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花挑舞,跳出非遗风情(散文)


作者:邢震 布衣,28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9发表时间:2025-02-08 18:51:47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笔下的元夕盛景,一直是我前些年“离岗创业”时最喜欢的热闹场景。旅行的魅力其实就是“说走就走”的潇洒与不期而遇的惊喜。通过旅行感受不同地域的独特文化,感受生活中不同人的别样精彩。那年踏入河南信阳固始县,本是朋友邀请的新春续章,不曾想却意外邂逅了“固始花挑舞”,这段经历成为我对非遗民俗最鲜活的认知。
   刚到固始,正逢早集,街边的早点摊热气腾腾,点了份固始鹅块烩菜,就着大米饭,与其他食客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听着固始方言唠家常,亲切又温暖。
   吃完早餐,与朋友漫步走在固始老街,街边的老房子错落有致,正因我学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所以对房子的样式与厚重的历史感颇有兴趣。突然,一阵欢快的锣鼓声打破了宁静,那声音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寻声而去,只见一群人正挤在一块空地上,热闹非凡。我好奇地凑了过去,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景象——一场精彩绝伦的“花挑舞”表演正在进行。
   相传,清朝年间,周宰相家和洪总兵家为“炫耀”各家的财富,两家便从正月十三就开始比拼花灯以争高下。比拼数日,各式各样的花灯都已经展现完了。为展现当年的“辉煌”,周家少爷忽见伙计扁担挑菜,便奇思妙想,叫来扎匠设计挑子。一番演练后,吹鼓手们风风火火地上街,人们惊奇的看着却不知道叫什么,只待领班艺人高呼:“哎,花挑顺风喽……”这时大家才知道这只灯叫“花挑”。从那以后,花挑就兴开了。历经岁月变迁,逐渐成为固始人民喜爱的民俗舞蹈。
   眼前舞者们的服饰鲜艳夺目,红的似火、绿的像翠柳,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恰似《诗经》中描绘的“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竹扁担上缠绕着五彩的纸条,花蓬上的纸花层层叠叠,让人不禁感叹艺人的匠心独运。微风佛过,纸花轻轻晃动,让人恍惚间以为置身于春日的花海之中。
   表演开始,舞者们的动作轻盈而灵动,脚步像是在地面上跳跃的音符,与欢快的锣鼓声完美契合。他们时而轻快地奔跑,时而缓缓地转身,优雅而从容。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契合着锣鼓的节奏,一招一式都充满了韵律感。
   通过朋友介绍,我了解到,花挑舞的表演形式最初以双人或三人表演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发展出群舞模式,舞蹈动作也更加丰富多样。围观的人群中,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对这门艺术的眷恋。他们或许是看着花挑舞长大的,花挑舞对他们来说,是童年的欢乐,是岁月的记忆,是故乡的符号。有年轻的父母,他们抱着孩子,一边给孩子讲解着花挑舞的由来,一边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在这一刻,非遗的传承在亲子间悄然发生,就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还有像我这样的游客,完全被眼前的表演吸引,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想要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
   表演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可我仍沉浸在那热烈的氛围中。我注意到一位坐在一旁休息的老艺人,他脸上还带着表演后的红晕,手里正擦拭着花挑。我鼓起勇气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
   老艺人告诉我,他从十几岁就开始跳花挑舞,这一跳就是几十年。在过去,每到过年过节,村里都会组织花挑舞表演,那时候,整个村子都热闹得像一锅煮沸的粥。年轻人在场上跳,孩子们在一旁跟着学,老人们则坐在台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花挑舞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和情感。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乡亲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大家在劳作之余,能共享这份欢乐。
   说到如今花挑舞的传承,老艺人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忧虑。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了,愿意学花挑舞的越来越少。像花挑舞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逐渐被年轻人遗忘。不过,让他欣慰的是,政府和一些热心的年轻人开始重视起来,组织了不少培训活动,希望能让这门老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就如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希望的火种,这门艺术就有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如今,花挑舞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门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和老艺人告别后,我走在固始的街头,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场花挑舞表演,就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固始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我对非遗民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代又一代固始人生活的印记,是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眷恋。它见证了固始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当地文化的活化石。
   离开固始后,那欢快的锣鼓声和灵动的舞姿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期待着下一次再来到这座小城,再次感受花挑舞的魅力,也期待着这朵非遗之花,在固始这片土地上,永远绽放,永不凋零……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

共 19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生活的洪流里,我们总在寻觅能让心灵栖息的温暖角落,这篇文章里的固始花挑舞,便是这样一处充满温情与文化底蕴的所在。作者一次偶然的旅行,在固始邂逅了这门古老的非遗民俗,带我们一同领略了其独特魅力。从热闹的早集,到老街的邂逅,再到与老艺人的倾心交谈,这一系列的经历不仅是对花挑舞的探索,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固始花挑舞,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一段舞蹈,更是固始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在时代的浪潮下,许多像花挑舞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年轻人的远离和关注度的下降,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岌岌可危。但令人欣慰的是,总有一些力量在努力守护着它们,政府的重视、热心人的参与,都为这些非遗的传承带来了希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用行动去关注、去支持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倾听古老文化的声音,去感受它们的魅力。愿每一朵非遗之花都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代代相传,永不落幕。【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2-08 18:53:42
  偶然邂逅固始花挑舞,被深深震撼!舞者灵动,故事动人,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展现,超值得体验!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2-08 18:54:31
  绝了!固始花挑舞,非遗之光!从古老传说到鲜活表演,满满的历史底蕴。看一眼,就被那独特魅力勾住,强推!
3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2-08 21:50:22
  信阳也是歌舞之乡。作为信阳人,我对花挑舞并不熟悉,但本人对将其描写得非常生动,让人身临其境,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可贵。拜读佳作!
4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2-08 22:15:53
  本文对花挑舞描写得非常生动,让人身临其境。佳作!
回复4 楼        文友:邢震        2025-02-08 22:33:48
  感谢水中天老师深夜点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