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新拜年(散文)

精品 【东篱】新拜年(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86.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8发表时间:2025-02-12 07:51:49
摘要:拜年,要写点什么,太难,是因为大家人人都在做,方式几乎一样。想想蛇年我拜年,朋友给我拜年,总感觉很特别,很温暖。于是文字以记。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的重要形式,是最具高端人气的互相问候,所以,一直坚持而不衰。
   要说“新拜年”,我就要说说曾经的“老拜年”了。
   我出生在胶东半岛沿海村子,那时村民并不靠渔业生活,相对还是贫穷,拜年也是穷拜年。当年初一,早早地被母亲吆喝起来,换上新衣,要按照母亲吩咐,给本家或邻居拜年。
   母亲要叮嘱,到哪家应该怎样称呼,称呼里,爷奶叔婶伯母哥嫂,前面要冠上名字里的一个字,一般是乳名或外号(我理解是外号),例如给七四叔拜年,就不知他的乳名,大名叫王振合,但平常没有人叫“合叔”,后来知道“七四”是在他的爷爷那年七十四岁时出生,以数字表纪念,可能有乳名,但被人遗忘了。这是古老的乡俗文化,我觉得现在看,这个名字都可以和网红名字有的一拼了。
   拜年,此时孩子才有资格代表家里的大人的,可以说是家长的脸面。平时关系亲近的,对我们家有所帮助的,那是一定要拜访走到的,这是将一份人缘做进一步加强的礼数,礼数到了,才感觉心安,不然,是欠着人家人情的,尤其是像我们家,没有劳力,搬粮运草,常常得到过路的邻居帮忙的。当然,拜年的时候,不必说,对方也心知肚明,会笑着说,回去也问你爹妈过年好。那时,我记得我们队上的劳动日就是三五角钱,没有压岁钱。母亲说,这倒挺好,不必从卖鸡蛋的钱里抠出一点回报给邻居的孩子。意思是少了人情债。不欠钱,不欠人情债,不欠过年的礼数,如此才是周到心安。
   每次拜年归来,母亲都要问有没有特别的,我一下子就懂了。那年去给秀华的母亲拜年,大约是“四清运动”和“文革”之间的年份,秀华的父亲因为做过队长,有点“多沾”,趁着整风间隙夜里从公社逃回村中,上吊自尽了,母亲为了安慰秀华母亲,做针线活时,特地到秀华妈的院子相陪,一段同情心,绵延到几个过年。我只喊了“婶,过年好”,她的男人死了,不能再冠名。她便爬到炕里头,解开袋子,抓了两把炒花生塞进我口袋,然后我就受宠若惊地跑了。
   几粒花生,就是压岁钱。不能花,却盈香。有时候,并非多么奢华才记得住,往往是贫寒里的一句温情的话、一点向好的表示,记得清,久久难忘。那时的人情世故好简单,真的是“有钱无钱都过年”,安贫安年,是逼出来的,尽管骨子里的改变,始终在涌动,梦想有一天会天翻地覆,但只能压抑着。
   曾经的拜年,更多的是用简单而温情的语言,祝愿来年更好。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物质不能满足,语言不能干瘪。一句问候,代表着对年的礼数和虔诚。
  
   二
   时光轮转,进入新时代,拜年的习俗还是坚持下来了,但方式和内容都有了完全的改变。曾经我是孩子,是把朝气蓬勃的精气神送给乡邻,如今我是老人,还是要通过手机微信给朋友拜年,而且打破了小辈只能给长辈拜年的俗成,也用不着初一忙着串门,东家跑西家串,点开微信,选几位一年交往频繁,或曾经关系密切的,发个拜年的图标,写上几句祝福语。
   尽管人们对春晚不再追逐看好,可我还是坚持到了“难忘今宵”的时刻,零点之后就是初一,不用等着晨曦登门,我便打开“老海”(我的忘年交)的微信小窗,复制一个“拜大年”的美图,发过去。希望他在初一晨起第一眼看到我的祝福。我们是三十多年的朋友,其交往淡如水,但一直流动在岁月的日子里。他今年90岁,真正进入了耄耋之年了。在他88岁米寿的那年,我曾为之创作《米寿赋》,他执笔为自己书写,装裱悬于中厅,跟我说,这是他一生收到的最好礼物。
   最美的语言,都是情境化的,那一刻,我也颇有感慨。便在手机打出一行字:岁月如流,并不是不坏金身,而是考验生命的耐力。亲爱的老海先生,你在我心中,是一个马拉松运动员,是可以直追彭祖的人!
   老海跟我也来玩笑话,他说,岁月不饶人,但饶过热爱生命的人。他的自信来自热爱。
   这话,在曾经的拜年里,怎么也说不出。我觉得这一辈子,我学会了说话,源自母亲的启蒙,修于岁月的恩赐。老海一连发出12个抱拳的图片,就像一道夕阳洒下金光,后面跟着一个封面是“新春快乐”的红包。
   哦,此时我意识到我是老海的晚辈,他选择了给孩子压岁钱的方式,回应我的问候。那一刻,我一下子回到了60年前,从未有过的心情,洋溢在春晚之夜。不是返老还童,是真切地当了一回孩子。的确,老海是我的父辈,平时有什么事,总喜欢告诉他,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想想从中年到老年,还有一个兄长在关怀,名分已经不重要了,这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啊!
   一份心意,我收下了,在春晚午夜之后,但我没有打开,我知道,再过24小时,会原路返回。有这样的互动交流,已经提振了我的孩子心。其实,生活真的需要几次兴奋,兴奋可以给生活动力。
  
   三
   教育局的老书记林波,大我几岁,曾经在他退职的时候,我给他写过一首词《满庭芳》,是为他搬进新居而作,这里引述词的下片——
   惊慌。回一步,无忧风雨,不得无妨。二十平仄庭,无论宽长。幸有九千星宿,勤相数,银汉犹长。亲朋好,千壶大曲,歌咏满庭芳。
   他请书法家书写,装裱于新居。他说最喜欢这首词里的“惊慌”两个字,完全可以概括他“为官”一生,起初有“受宠若惊”之感,故惊讶。毫无家庭背景的人,也可以得到如此职位。他戏言自己“貌不惊人”,个子很矮,却也有“惊人”的升迁,曾经很多人都惊讶,为何提拔了他。一生为官,诚惶诚恐,生怕有什么闪失,这个“慌”字完全可以感慨他做事行政的心理。
   一个人到底给别人什么印象,自己未必知晓。他说,佩服我的眼力,且填词没有一句吹牛皮加奉承的话,由此,彼此结下友谊,视为“知己”。我嘲弄道,在任时,我不知奉承,未求林书记谋得个一官半职。他说,正因为如此,才看得透。谋个职位了,剩下的都是奉承话。
   年前,他在微信里向我索一副春对,我回复他“惊慌”两个字,附言说,请书记深入民间,赶一趟岗西大集,买一副春对,沾沾民俗的喜气吧,别总是搞什么阳春白雪的。最后,我给他一个小惊喜——除夕之夜我送一副对联,只能读,不能张贴。
   发去拜年的美图,然后缀上一副对联——
   银蛇魅影在杯酿参酒图个一醉愿恍惚
   爆竹脆声入耳奏暮曲听他千遭难惊慌
   哪知,初一早晨我们同在的“荣成在线”老干部群便有了这副对联。林书记说,当初我作《满庭芳》词的上阙尾句是“一生中,任教个醉,不醉六千场”。那些年,官场酒风盛行,多少事借着酒桌一杯下肚,作为书记,他保持清醒,不敢醉酒,说不清,大约“六千场”。一人难变局面,如今刹了酒风,官场归于沉静。林书记有感于时代变化,风清气明,安心做事干事,功夫用在事业上,再“惊慌”,也是为自己老骥伏枥而忧心忡忡。
   我还是喜欢和他说些废话,劝他不再“惊慌”,安然于岁月静好。
   两个人的故事,被一副对联记住,转而扩散,让人感慨时势之变,热爱当下的时代风气。林书记少不了夸几句内涵深刻。我道,拿一副对联拜年,是嫌反复问候“过年好”太俗气。
   赤山集团的王文肖主任,是我到江山写作期间认识的朋友,三年前邀我去佛教胜地赤山法华院观光。登山之旅,畅谈甚欢,王主任约我为赤山写点东西,便欣然命笔,写下《赤山赋》,我庆幸遇见,能够为家乡名山写篇赋文,以增加山之文气,算是我为家乡做一点有益的事。大约四五年吧,一直都是不再往来,有时候王主任邀约我免费游赤山,都是给一个“抱拳”的图标深谢之,却不好意思因一文而揩赤山景区的油水。
   初一早晨,收到王主任的拜年吉语——时光总是庇佑着我们的友谊,看一年年春来,春风里总有你的声音。谨祝怀才老师蛇年安好!
   我喜欢这个“安好”,用词简单,但包含着一段用心祝福的美意。2021年,我患重病入威海市立医院手术,王主任冒雪驱车看望我。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会得病,会躺在手术台上,原来还有朋友亲临一看,眼神里充满着愿我“安好”的祈福眼光,令我铭记一辈子。
   安好,安好,彼此安好!我一再重复这两个字,因为王主任的身体也并非无恙,结识以来,我们就在彼此安好的祝福之中,安度时光。真正的关系,不是靠华丽辞藻缔结,而是平淡但可冲击情感激起浪花的平常用词,这是共鸣,也是最深情的问候。
   这次,我破了拜年的客套话,口占七绝一首赠与她——
   深山岂止藏唐寺,更有莲花堪称肖。
   蛇岁又闻安好语,愿凭此字命心桥。
  
   四
   拜年,本来就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交流互动。我们一年之中会遇到太多的事,过年了,需要放下,放不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情的表达别具一格,能够在这个文化之春,还记着彼此,比什么都好。
   远近都是朋友,我很满足网络给我的机遇,从前的同事关系,似连又断,平时遇见,一番寒暄,过年了,来一顿群发美图,表达彼此还记挂着。多么好!
   当然,我更忘不了我在江山文学的“东篱采菊”社团的百多作者,也来一次新春群发,愿每个作者都有文学之春。
   很多关系,属于曾经,好在有了“江山文学”,每个过年,都觉得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需要送去新春的祝福。写这个“新拜年”,能够让我以特殊的方式,问好朋友,也得益于“江山”,让我学写诗词对联,为生活增添了不少文化情趣。
   拜年,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之所以喜欢过年,在于年年新气象,拜年的方式,不断改变进步,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拜年方式都是独特的,亲情,友情,爱情,人情,都在拜年里得到升华,拜年就有了意义。
   有个小小的忧虑。新式拜年方式逐渐盛行,省事省心,传递祝福的速度也很快。而我们的子孙,将更多地通过“图片语言”传递情感,千图一面,少了个性化。相对于走家串户拜年,情境化的欢乐要打折扣的,口头上的鲜活语言将淡出春节,肢体语言得不到锻炼。问候“过年好”的语调、情感,肢体的表达,面部的微笑,都会退化。这些担心可能是多余的,人们总是会找到最佳的方式,将拜年这个传统习俗赓续传递,发扬光大。
   爆竹声声辞旧岁,拜年贺语年年新。怀念老拜年,追赶时髦,喜欢新拜年。可以怀旧,但更要闻得到当下的年味。
   拜一年岁月,拜一份感情。
  
   2025年2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0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曾经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对传统的拜年不陌生。其实我一直认为,民俗的体现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农村是真正的人情社会,村里居住的人祖祖辈辈盘根错节,很难说谁与谁之间没有交织。传统的拜年,不仅仅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祝福,而且更多的承载着人情来往,这在怀才老师的笔下体现的非常突出。如平时关系亲近的,对自己家有所帮助的,那是一定要拜访走到的,这是礼数,礼数不能缺。还有给秀华的母亲拜年,这是一种淳朴的善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把炒花生,都足以成为邻里间深厚的情谊见证。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情的纯真与美好,也勾起了我们对于过去岁月的深切怀念。时代总是在前进的,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事物。跟随时间的推进,文章又带我们见证了拜年方式的与时俱进。现代化的社交媒介,打破了传统拜年的时空限制,使得拜年更加便捷、高效、个性,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那份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关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却始终如一。在这里,怀才老师重点写到了三个人:忘年交“老海”,教育局老书记林波,赤山集团王文肖主任,尽管采用的是“新拜年”的方式,但“老味”依然浓烈。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无论“老拜年”还是“新拜年”,都属于形式上的问题,形式固然要有,但“老味”才是至关重要的。远近都是朋友,很多关系属于曾经,通过这篇文章,怀才老师也用“新拜年”的方式,给我们“东篱采菊”社团的文友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深情厚谊,情真意切。带着节日的余温,让我们一同品味《新拜年》吧,跟随怀才老师一起,拜一年岁月,拜一份感情!【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2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5-02-12 07:53:38
  拜年其实是个挺有学问的事,尤其是老拜年。亲疏远近,人情世事,都在看似简单的一个举动上。谁来谁没来,主家看似不经意,其实都放在心上呢。过去大年初一拜完年经常有骂街的,往往都是拜年引起来的。新拜年挺好,简单高效,即使谁把谁忘了,也没人过于在意。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1:51:44
  是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拜年方式,拜年成为不可忽视的春节文化。真的是没有点学问,拜年的词儿和方式都觉得是俗了,总是过年好,重复千遍不觉烦,但也需要改变。社会文明,总是淘汰那些低俗的东西,引导人们向善向好。好像因拜年有感,勾起一些想法,特别是新拜年,让我觉得自己很活跃,于是记。非常感谢佳华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你的美评。远握,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元宵节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12 09:23:51
  这篇《新拜年》“拜”出了新意。包括我本人在内,微信拜年,一般也就写个吉祥如意、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之类的句子,而老师的新拜年,不止是与时俱进,而是进入到了“拜年文化”阶段。这个“新”,新出了情趣,新出了情感,新出了思想。感佩老师深厚的古韵功夫,为本文增色添彩许多。拜读学习美文,春祺,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2:05:21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鼓励。辛苦了!其实啊,吉祥如意、恭喜发财、身体健康,这样一些词组句子,就是每年重复几千万遍野不记得俗气,因为这是礼节,礼多人不怪嘛,哈哈。我的确觉得拜年应该讲点文化,每个人,人与人的关系不同,以文化为媒介,互动就有了更深的趣味。喜新可能是不同的情感,过年嘛,希望来个新气象,所以年纪大了也要融入其中,追求新的方式,让自己动起来。可能是来江山之后,对古韵情有独钟吧,也加强修炼,动不动就想用一下,献丑了。远握,期待韩老师的美文,谨祝元宵节快乐!
3 楼        文友:加朋        2025-02-12 10:10:14
  拜读佳作。说起这个年,那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听母亲说,当年家里穷,吃白面都是鲜有之事,过年去人家拜年,只在篮子里装上六个白面馍,拜一家,先行礼,再呈上两个馍,临别出门人家也照旧送两个馍为答谢,就这样拜了一圈,回来还是六个馍。穷拜年也有穷的办法的礼仪。这也算是中国年的特殊之处吧。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2:08:18
  互赠馍,可能是东北一带的风俗吧,我们这里拜年,就是孩子走到本家和关系好的邻居家问候一声,也有给压岁钱的,这是后来的事,之前是没有的,大家都穷。我们在正月要走亲戚,那时才拎着大饽饽去串门,的确是换来换去的,在交换中增加的感情,不是增加了什么GDP,现在拜年,电子化,也不错,更丰富了,只是不见面,亲切感少了点。很期待加朋老师的佳作,谨祝有差距快乐!
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12 10:22:32
  《新拜年》展现农村传统拜年的人情美好,时代推进,拜年方式与时俱进。怀才老师重点写三人,新方式中“老味”仍浓。形式可变,“老味”关键。文中还为东篱文友送上新春祝福,余温犹在,值得品味。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元宵节快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2:10:08
  老了也要跟着时代走,大家相处一年,一年之中总有人亲近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于是就在拜年,互相问候。我喜欢这样的拜年,尽管有一些遗憾,但文学的味道充足了,年味也特别了。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元宵节快乐!
5 楼        文友:枫桦        2025-02-12 10:27:11
  小时候也是去村里熟悉的人家拜年!可以得到些糖果,大一些的时候,还可以得到几根香烟!满满的新年之味。老师的回忆够深沉,描写得十分细致!好文拜读!7747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2:12:42
  农村拜年,互相主动,联络感情,互道问候,这是文化,的确应该发扬光大。新式拜年,文学味道浓了,这也是过年的味道,新味道。我们这里也曾有过枫桦老师说的给糖果递香烟的,都是喜庆的内容。新时代了,拜年也应该新潮,我接受。很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远握,问候春祺,谨祝元宵节快乐!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2-12 12:31:18
  作者通过新旧拜年的对比,表达了对旧拜年的怀念和对新拜年的喜欢!旧拜年,走家串户,满满的年味,互相问候、祝福,笑容挂在脸上,肢体语言轻盈欢快,祝福声温暖真切。新拜年,图片与书面语交相辉映,传递着至真至诚的关爱与祝愿。作者是儒雅之人,与几位好友的拜年互动,充满情味和文化气息,作者对诗词、对联信手拈来,落墨生花,令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以高雅的方式传达拜年问候,祈福未来,更有内涵,更富情趣,且诗意满满!别出心裁的美文,构思独特,一气呵成,给人以美美的享受!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蛇年吉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2:37:00
  谢谢罗老师的精粹解读,谢谢美评,辛苦了!其实,过年拜年,雅俗共赏,俗也是文化,雅也是文化,不同的人群之中,都带着彼此的互动特点,我觉得拜年应该继续下去,起码促进彼此感情的加强。我并不觉得问候过年好,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新春大吉,身体康健这些拜年语陈旧了,好的语言,就是重复也值得。我们总能从这些美好句子词组里得到快乐。给罗老师拜年——谨祝青春常驻!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元宵节快乐!
7 楼        文友:苹风向晚        2025-02-12 14:23:39
  拜读老师文章,感佩其中情意悠悠、暖意融融、雅意浓浓,作为一个读者,获益良多。祝老师元宵节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5:10:13
  哎呀,排比了啊,悠悠,融融,浓浓,这是元宵节的味道吧,向这个方向去努力,打造崭新的文学。谢谢苹风向晚老师给小文留墨鼓励。特别期待老师的美文,远握,问候春祺,谨祝元宵节快乐!
8 楼        文友:岚亮        2025-02-12 14:41:11
  过去拜年虽繁,却温暖开心,现在微信拜年,方便,但总觉得不够味。兄长与时俱进,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5:08:23
  依岚亮老师的才气,我觉得你应该在拜年词上来点豪华,写出一段散文诗,我也是闲着没有事找点意思,突然觉得像我这种不善言谈的人,最好打几个字,发个图片拜年。谢谢岚亮老师给小文留墨,谨祝元宵节快乐!
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2-12 18:46:15
  老拜年还是新拜年,都有温情,有心意,让人感动。一下子就被老师文章的名字吸引了,内容更是丰满,温馨的故事和心意,让人感到过年的意义。问好怀才老师,日日安好,元宵节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9:11:46
  欣然老师提出一个很好的命题,怎样过年很有意义。是的,少不了拜年,古来传承,这个习俗本身就是意义。我们在这一天问候亲朋,是最有意义的。收集自己的过年故事,给自己一份温暖。谢谢欣然老师的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元宵节快乐!
10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9:52:18
  拜年是一种感情交流,邻居或朋友有点误会,都会在拜年里消化掉。老师是很有文化修养的,用诗词歌赋对联赠于友人,用这种拜年的方式寄予祝福值得学习。祝老师生活愉快!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9:56:23
  上江山文学,搞写作,总是想用手,所以就以文学的方式拜年,很有意思的。春节是文化,我们就应该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进去。谢谢森林老师的点评,谨祝元宵节快乐!继续期待你的投稿。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