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心灵】一宗涉毒案的辩护风云(小说)

编辑推荐 【心灵】一宗涉毒案的辩护风云(小说)


作者:稀土 布衣,10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4发表时间:2025-02-12 14:27:13
摘要:【原创首发】从一个辩护案件可以看到律师的生活和内心,故事中嫌疑人的侥幸心里,以及有效辩护的一般规律,以及影响司法公正的意外因素。


   在这一天,法律阿Q王正律师创下了三个当地律师界的纪录。他是首位签到进入看守所会见被告人的律师,是最后结束会见离开看守所的律师,也是唯一上下午整天接连会见的律师。王律师并非因年老体衰而创此纪录,实乃案件紧迫,时间紧迫得不容他有丝毫从容支配的余地。
   昨日下午,王律师仅用三个小时便完成了接待委托人及办理辩护的相关工作,紧接着便奔赴刑庭复印卷宗。到了晚上,他又忙着装订、研究证据,并仔细推敲通过会见需要求证的问题。而今日会见所涉及的辩护内容,还需他连夜整理成文,一切只为明日9时的庭审做好充分准备。
   立秋后的首个周三,9点前的太阳尚不算炽热,看守所院里的绿地上蒙着一层湿漉漉的潮气。一号律师会见室的窗笼铁锈斑驳,玻璃上的胶贴纸胀开着,泛黄的光线刚刚透进来。靠墙的铁座椅上,年轻的被告人不断回答着问题,王正律师身旁的小助手则忙碌地记录着。小桌台上,高筒宽径玻璃杯中的绿茶香气正浓,淡淡的茶香从冒着热气的杯口向四周飘散,诱人猛吸几口。
   “我对不起我二爷爷,我二爷爷最疼我,他常提到您,我也见过您,后悔当初没和您说话,没多和您聊聊,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这地步,不会进这里来。”年轻被告人的二爷爷与王正律师相熟,昨日也是这位二爷爷带着被告人的父母来办理的手续。至于这后悔之言中有关律师的部分,或许只是客套,真正的后悔往往不在当初。
   这年轻被告人自石油大学毕业后发展顺遂,小家庭美满幸福。然而,涉毒被拘的那一天,全家几十口人为保他的前程与家庭,与缉毒大队介绍的女律师的“捞人计划”一拍即合,几十万元人民币就此投入。但失望却一次比一次沉重,年轻被告人的父母已几近崩溃,他们为解困暂停了所有治病的药品,一人只留了安眠药,一人只留了止痛片。
   随着程序在期望与失望中一天天推进,起诉书终于送达。年轻被告人敏锐地察觉到情况不妙,起诉意见书上的一项罪名竟在起诉书上变成了三项,判一缓二与十一二年徒刑可谓天差地别。
   “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吗?”年轻被告人的精神几近崩溃,浪漫的大学生活、惬意的工作、妻儿相伴的天伦之乐,如今的回忆皆如挖心之痛。失去自由是如此可怕,再也无法利用业余时间倒卖高档手机挣外快,不能与好友小酌、谈天说地、唱歌跳舞。他多么希望一切未曾发生,若能虚幻重来该多好,若能无罪出狱、尽快恢复平静该多好。
   “拜托了王律师,求求您,好好为我辩护!我不想坐牢,不想失去这美好的一切。我要远离毒品,我能重新开始吗?”
   这一刻,王正律师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花钱买罪”的概念。
   助手重新冲泡了第二杯信阳毛尖茶,王正律师猛灌一口,流进嘴里的几个茶尖被槽牙嚼得细碎。片刻的沉寂后,小助理明白老师正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助理低声询问老师是否还需要询问关于吸毒感觉的问题,自己已经记录了好几百字。“不用了。”老师似乎又有了新的灵感,继续向年轻被告人发问。新的问答让助理感觉案件逐渐变得玄妙,一些可疑的线索和迹象开始浮现。
   起诉书指控的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三宗罪,其内在关联的纽带是毒品。围绕毒品,有诸多疑问需要查清,如毒品的化学名称、来源、交易方式、品质、数量等。只有充分了解案情,才能准确确定辩护方向,进而制定辩护策略并准备有力证据。可惜时间紧迫,无法深入探究,只能将疑点留到法庭解决。可惜时间太短了,不容你往深处想,往深处问,往深处挖了,只有特事特办,留着疑点到法庭解决吧。
   以下是助理提供的部分耐人寻味的谈话内容记录:
   “贩卖毒品的名称、来源、颜色、物理状态、包装、重量、交易价格、购买者情况等?”
   “冰毒,自己吸食剩下的残渣,黑色粉末,小塑料袋,0.03克,不要钱,他欠我手机款4000元(当时给我的400元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不是同一天给的)。”
   “在家容留情况?”
   “我俩在家是事实,只不过他吸食的时候我不在场,我在卫生间方便呢,是他自己用我的吸食工具偷吸了我剩余的一点点冰毒。”
   “在飞龙宾馆容留情况?”
   “这一次肯定没有,他在讯问时交待我在飞龙宾馆容留他吸毒的一些事实。在讯问我时,因为我刚吸食了大剂量的冰毒,还不到一小时就被抓进来了,取证时脑子很混乱,当时的情况都是按警察的说法随便应允签字了。应该说我们俩有过一次在宾馆共同吸毒的经过,当时不止我们两个人,他吸的毒品也不是我的,开房间的人也不是我。办案人员问在几楼、在哪个房间,我肯定说不出来。”
   “在家吸的毒品哪来的?”
   “都是一个叫海滨的东北人给我的,因为我卖给他几部高档手机,他欠我几万块钱,是用毒品抵的,这几万钱的毒品都让我吸完了。”
   “在你车后备箱里起获的25克冰毒是怎么回事?”
   “是我的同案犯的东西,当时我开车帮他搬家,他把一个旅行包放到我的后备箱里了,里面的小铁盒子以及34包毒品我真的不知道。后在半道上被缉毒支队抓获,讯问时才知道里面有毒品。”
   “当时起获你的轿车后备箱的毒品时,你在现场吗?”
   “没有,你让我看的扣押清单、搜查笔录和起获经过以及照片肯定是后补的,因为在搬家时我没有看见铁盒子,他的旅行包里的东西我也没有机会打开过。”
   在看守所的这一天,助理还沉浸在案情中,忍不住向老师提问:“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三个罪中,容留他人吸毒不成立,对吗?”
   “对。”
   开庭前,王正律师主动与另一位女辩护律师通电话,通报自己的辩护方案。当谈到谁做第一辩护人时,王律师客气地表示她介入早、案情熟,应由她担任第一辩护人。本想谦让一番,怎料对方当仁不让。王正虽感意外,但并未计较。毕竟二十几年的历练让他已处变不惊,为了和谐与当事人的利益,只能在庭审中伺机寻找平衡。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时代,那时不同的律师代理同一案件,沟通真诚,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庭审和结果服务,由此结下的美好情谊令人终生难忘。
   开庭犹如一场亚洲大专辩论赛,女法官、女公诉人、女律师都二十出头,青春朝气,吐字清晰。与身着律袍的王律师相比,形成鲜明对比,似乎要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果不其然,稀奇的一幕出现了。王律师每次发言,不论是质证还是辩论,同桌的女律师不是唏嘘就是嘟囔:“错啦,不对,乱说,瞎说。”老王只得低头沉眉耳语:“这是铺垫,还有后话,别打断我,别让法官看笑话,等会你就明白了。”
   铺垫有时就像陷阱,可不能坑了自己人啊。以下是庭审发问环节的部分记录,看看其中有多少“坑”。
   “证人A,你搬家时旅行包里有什么东西?我的当事人动过你的包没有?包里的铁盒子是你的吗?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哪来的?警察搜查你的包时你在场吗?里面有这个铁盒子吗?盒子里有34包毒品吗?”
   “旅行包是我的,铁盒里也是我的,铁盒子里有几个打火机,我不知道是谁把毒品放进铁盒子的,你的当事人应该不知道这些情况,警察搜查时有没有毒品我没有看见,没有当着我们的面摄影取证。”
   “证人B,你吸食毒品的包装是什么样的?给你送东西的人向你要钱了吗?你给他多少钱?你吸食的东西是什么、外观、颜色、烟雾、味道?”
   “包装、外观、颜色、烟雾、味道都记不清了,来人没有要钱,我跟他接触不是一次,送东西那一天与我给他400元钱肯定不是同一天。”
   证人A在质证阶段和最后陈述时,都坚定地表示:“毒品是我放进铁盒子里的,与王律师的当事人无关。”女公诉人顿时暴跳如雷,把桌子拍得“啪啪”响,还教训证人A:“我就不信找不出你们犯罪的证据!下去还要继续查!”
   女律师最终发表辩护意见,认为三罪成立,有自首情节,请求轻判。公诉人和法官轻松点头,没有高潮的戏算不上好戏。王正律师的辩护词宣读了45分钟,主张年轻被告人三罪均不成立,应当当庭释放,这场戏终于迎来高潮。在飞龙宾馆容留他人吸毒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在4、5月份的哪一天;这座城市有两家飞龙宾馆,究竟是哪一家、位于哪条街道、哪一层楼、哪个房间均不确定,容留地点无法明确,谁登记开房、有无监控录像也未查明,一次容留难以构成犯罪。对于贩卖的是毒品还是毒品吸食后的残渣物,双方证据存在冲突,指控证据无法清晰区分,吸食者本人无法准确描述吸食物的颜色、吸食后的感受等,且明确证实未付毒资400元,指控贩毒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另一被告人已承认自己非法持有毒品,与年轻被告人无关,在海滨未归案、毒源无法查清的情况下,认定二人为共犯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女法官在把控庭审时犯了一个小错误,在二被告人共同非法持有毒品质证阶段,当出示一人的证据需要质证时,不应让另一被告人出外候审,未让其参与质证违反程序,严重的可能影响一审的效力。
   最终的判决:三起起诉均无罪。
   涉毒罪是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重罪,在内地案件现相对沿海和发达城市数量较少,控辩审三方都应格外重视。此次只有一天的备考时间,属于初试牛刀,确有一定风险。
   该案表明,极少数冤假错案与当事人不尊重法律、存在偏见有关。被告人的二爷爷犯了“有事找关系,出事靠掮客”的错误,忽视了“有事要找法,出事要靠法”的正确做法,被贪婪的执法者利用,被掮客欺骗。勾兑律师有意无意的错误辩护与不轨锁匠的“技术开锁”如出一辙,本该在悬崖边拉人一把,却反而踹了一脚,成为制造冤假错案的帮凶。
   王正律师这场辩护依旧具有阿Q色彩,具有苦涩的味道,不仅是对法律正义的坚守,更多是对事实正义的追求。不光要御敌,还要随时顾忌盔甲随时会滑落,这种日子比腹背受敌战死沙场还要憋屈,后院起火自身难保。

共 38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法制题材的小说,讲述了一名律师在为一个年轻的涉毒嫌疑人辩护,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宜的故事。作品文笔流畅,描述清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让普通读者了解律师工作,增强法制观念具有积极的作用。小说中的的王正律师专业知识很强,二十多年的律师生涯让他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他在法律的框架内认真地工作,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也挽救了可以挽救的人。谢谢赐稿心灵之约,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2-12 14:28:03
  拜读了,点赞推荐共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2-12 14:28:27
  期待更多佳作在心灵之约首发。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2-12 14:28:58
  恭祝佳节快乐,万事如意。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稀土        2025-02-12 15:58:14
  祝编辑节日愉快,蛇年元宵节快乐,也祝心灵这块纯洁的文学圣土繁花似锦,墨香袅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