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爆米花的古韵新味(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爆米花的古韵新味(散文)


作者:邢震 布衣,28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3发表时间:2025-02-13 17:27:54

东风轻拂,冰消雪融,细雨洒落,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悄然来临,唤醒了万物。
   孩子兴奋地要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我便抽空带她走进了电影院。影院里,灯光渐次暗下,大屏幕上熟悉的神话世界在眼前徐徐铺展,海浪翻涌,光影交错。孩子紧紧挨着我坐下,小身子前倾,眼睛睁得如铜铃般大,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完全沉浸在电影中。我手中捧着一桶爆米花,那熟悉的香甜气息袅袅升腾,悠悠地钻进鼻腔。恍惚间,那股香气带我回到了儿时,“手摇锅转鼓风箱,平地一声响,烟中爆米香”的景象仿佛又在眼前。
   爆米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那时,江南地区雨水时节的“爆谷”习俗已悄然兴起,逐渐在民间扎根。元代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记载:“雨水节,烧干镬,以糯稻爆之,谓之孛罗花,占稻色。”人们将镬烧干,放入饱满的糯稻,随着“噼里啪啦”的清脆爆裂声,一颗颗饱满的米粒瞬间化作洁白的米花,恰似春日里绽放的繁花。在人们心中,爆出来的米花越多、越白,就预示着当年的庄稼收成越好,生活也越美满幸福。
   在北方,爆米花的传说与降雨的龙王紧密相连。相传,龙王因降雨触犯天规,被玉帝压在山下,玉帝要求金豆开花才肯释放他。聪慧的百姓们发现,金黄的玉米恰似金豆,放入锅中一炒便会开花。于是,每年雨水节气这天,家家户户炒玉米做爆米花,献给玉帝。玉帝见此,便赦免了龙王,允许他重返天庭,继续掌管风雨。这一习俗便在北方代代相传,成为人们表达对风调雨顺渴望的独特方式。每一颗爆米花里,都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爆米花也情有独钟。清代诗人吴大澄在《二月二日龙阳道中作》中写道:“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时节,江南地区家家户户爆谷占卜的热闹场景。金粟般的谷粒在锅中跳跃、翻滚,转瞬化作洁白的米花,宛如春日里含苞未放的花骨朵。红粉佳人借此占卜喜事,白发老人借此询问生活的运势,孩子们则用米花装点发髻,充满了生活的趣味与温情。
   清乾隆年间,上海文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写道:“糯谷干收杂禹粮,釜中哔剥斗花香。今朝孛娄开如雪,卜得今年喜事强。”在上海地区,人们将糯米与玉米混合放入锅中爆炒,听着锅中传出的“噼里啪啦”声,闻着那弥漫开来的诱人香气,满心期待着一年的好运。每当锅中的“孛娄”如梨花般绽放,仿佛预示着这一年都将被好运眷顾,好事连连。
   雨水时节的爆米花,南北地域之间呈现出鲜明的差异。这背后不仅有自然环境的差异,也蕴含着各地独特的文化传统。南方气候湿润,稻米种植为主,传统的爆米花多用糯米和稻米制作。在广东和客家部分地区,人们将带壳的糯米放入铁锅中炒制,制作出的爆米花香甜可口,还成为了年底制作“煎堆”的美味馅料。吴地谚语称“吃孛娄”,古人认为爆米花口感轻松,而用糯米制作的“孛娄”正是南方的独特风味之一。
   北方气候干燥,玉米成为主要农作物,爆米花也自然以玉米为原料。北方的爆米花口感酥脆,香气浓郁。常见人们围坐在炉火旁,使用传统爆米花机制作。锅中的玉米粒在高温作用下欢快地翻滚跳跃,不久后,“砰”的一声巨响,腾腾热气中爆米花如潮水般涌出。孩子们总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尖叫,但紧接着又会迫不及待地围上去,争抢着品尝这新鲜出炉的美味。那一声“砰”,仿佛北方人豪爽性格的真实写照,和南方细腻的铁锅翻炒形成鲜明对比。
   在制作方式上,南方多用铁锅干炒,带壳的糯米在锅中不断翻滚。为了确保均匀受热,人们会用禾杆扎成的小扫帚轻轻搅拌,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爆米花渐渐成型。北方的制作方式则更加多样。传统的爆米花机,黑黝黝的炉身带着岁月的痕迹。师傅将玉米粒放入锅中,精确控制压力,当达到合适的火候时,猛地打开锅盖,“砰”的一声,满满一锅爆米花瞬间涌出,香气四溢,孩子们兴奋地欢呼雀跃。
   这种南北差异不仅反映了自然条件的差异,也承载了千百年来各地独特风俗与技艺的传承。在雨水节气,爆米花的香气成了不同地域人们共同的记忆,传递着对丰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如今,爆米花早已不再局限于雨水时节,它已融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影院、街头巷尾,都能闻到它那熟悉的香气。但每当我品尝这小小的爆米花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别样的情愫。它让我忆起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爆米花的古韵新味。这颗小小的谷物,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岁月流转,但爆米花所承载的记忆与情感,却永远不会褪色。
  

共 18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时光长河中,爆米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历史、文化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宋代江南的“爆谷”习俗,到北方与龙王传说紧密相连的独特传统,再到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描绘,爆米花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跨越时空,走进我们的现代生活。雨水时节,本是万物复苏的起点,爆米花却在这一节气里,为这份生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烟火气息。无论是南方用糯米精心炒制的香甜软糯,还是北方以玉米为主料,在传统爆米花机的“砰”然巨响中诞生的酥脆浓香,每一颗爆米花,都饱含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这种南北差异,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馈赠,更是各地独特文化的生动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俗画卷。当我们走进电影院,享受一场精彩的电影时,手中那桶散发着香甜气息的爆米花,已然成为了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记忆的纽带。恍惚间,那熟悉的香气总能将我们带回儿时,带回那些充满欢乐与纯真的时光。孩子们争抢爆米花的欢声笑语,伴随着电影屏幕上的光影交错,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最温暖的回忆。然而,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舒适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爆米花背后所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它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的结晶,是先辈们智慧与技艺的传承。每一次品尝爆米花,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让我们珍惜这份跨越时空的温暖,将爆米花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抽出一点时间,亲手制作一份爆米花,感受那份古老技艺带来的独特魅力。让孩子们在香甜的爆米花中,了解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怀,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的日子里,愿爆米花的香气继续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古韵新味,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因为,每一颗爆米花里,都藏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2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2-13 17:29:18
  本以为是篇爆米花“简史”,没想到内容超丰富!从南北差异到文化内涵,作者旁征博引,看完不仅了解了爆米花,还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赞!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2-13 17:29:48
  这篇文章太惊艳了!爆米花竟有这么多门道,各地的习俗、文人的描绘,都被作者巧妙串起,看完对这小小零食有了全新认知,必须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