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星星】关系(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星星】关系(微型小说)


作者:燕双鹰 布衣,37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3发表时间:2025-02-23 10:33:54
摘要:原创首发


   一
  
   在老周的记忆里,这是他第二次来北京,第一次是十年前单位组织的旅游,一群人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对北京的印象也就是故宫、长城、颐和园。这次来北京,老周是带着目的的,他要找一个人,这个人叫李建国,是他高中同学,听说在北京混得不错,在一个大机关里当处长。
   老周是坐火车来的,买的是硬座,二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让他腰酸背痛。下了火车,他按照事先打听好的路线,倒了几趟地铁,终于找到了李建国所在的机关。站在机关大楼前,老周有点怯场,他看着进进出出西装革履的人,觉得自己这身打扮太土气了。他在大楼对面的小公园里坐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思绪,鼓起勇气走进了大楼。
   在传达室,老周说明来意,保安打了个电话,然后让他在旁边等着。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了出来,问他:“你是周大军吧?李处长让你上去。”老周跟着小伙子上了电梯,到了七楼,小伙子把他带到一间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进来。”
   老周推开门,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后面,正是李建国。李建国看到老周,站起来笑着说:“大军,你可来了,快坐快坐。”老周有些拘谨地坐下,打量着李建国。十年没见,李建国变化不大,只是肚子微微隆起,头发也稀疏了一些。
   “大军,你这十年过得咋样?”李建国热情地问道。
   老周苦笑着说:“还能咋样,在咱们那个小县城,混口饭吃呗。这次来北京,是有点事想麻烦你。”
   “都是老同学,别这么见外,有什么事你直说。”
   老周犹豫了一下,说:“是这样的,我儿子今年高考,成绩还不错,就是报志愿有点发愁。我听说北京的大学好,就想让你帮忙参谋参谋,看看报哪个学校合适。”
   李建国听了,笑了笑说:“这事儿啊,小事一桩。你把你儿子的成绩和兴趣爱好跟我说一说,我帮你分析分析。”
   老周连忙把儿子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李建国一边听,一边点头,不时地在本子上记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李建国说:“根据你儿子的情况,我觉得可以考虑报北京理工大学,这所学校的理工科专业很强,而且录取分数线也比较合适。还有北京科技大学,也不错,冶金、材料等专业在全国都很有名。你可以参考一下。”
   老周听了,不住地点头,说:“建国,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谢什么,咱们是老同学,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李建国说着,看了看表,“大军,到中午了,咱们出去吃个饭,边吃边聊。”
   老周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太麻烦你了,我随便吃点就行。”
   “这哪行,好不容易来一趟北京,怎么能随便吃点呢。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李建国说着,站起来拉着老周就往外走。
   他们来到一家饭店,李建国点了一桌子菜,还叫了一瓶酒。吃饭的时候,李建国不停地给老周夹菜,询问他家里的情况。老周也打开了话匣子,把这些年家里的酸甜苦辣都跟李建国说了。李建国听着,不时地发出感慨。
   吃完饭,李建国抢着把账结了。老周心里过意不去,说:“建国,这怎么好意思,让你破费了。”
   “说什么呢,一顿饭算什么。”李建国说,“大军,你在北京待几天?要是有时间,我带你去逛逛。”
   老周说:“不了,我买了明天的火车票,下午就回去。出来这一趟,家里还有一堆事儿呢。”
   “那好吧,下次有机会再来北京,多住几天。”李建国说,“对了,你儿子报志愿的时候,要是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老周感激地说:“建国,你真是我的大恩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别这么说,咱们是老同学,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李建国拍了拍老周的肩膀,“你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老周告别了李建国,坐上了回县城的火车。在火车上,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没想到,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还能这么热情地帮他。他暗暗发誓,以后要是李建国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他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二
  
   回到县城后,老周按照李建国的建议,给儿子报了北京理工大学。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老周心里七上八下的,既期待又紧张。终于,录取通知书来了,儿子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了。老周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儿子考上北京的大学了,多亏了我老同学李建国帮忙。”
   儿子去北京上学那天,老周亲自送他。到了学校,老周帮儿子办完入学手续,又在学校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他想去看看李建国,就给李建国打了个电话。李建国接到电话,很高兴,让他直接去办公室找他。
   老周来到李建国的办公室,李建国正在忙着工作。看到老周,他连忙站起来说:“大军,你来了,快坐。我这有点忙,你先等我一会儿。”
   老周说:“你忙你的,我不着急。”
   李建国忙完手头的工作,和老周聊了起来。他询问了老周儿子的入学情况,还叮嘱老周要让儿子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随时找他。老周听了,心里暖暖的。
   中午,李建国又请老周吃了饭。吃完饭,老周说:“建国,我下午就回去了,你这么忙,我也不打扰你了。”
   李建国说:“行,你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以后有什么事,别客气,尽管找我。”
   老周回到县城后,经常给李建国打电话,有时是问问儿子的情况,有时是聊些家常。李建国每次都很热情地和他聊天,还会给他一些建议。老周觉得,他和李建国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了。
  
   三
  
   时间过得很快,老周的儿子在北京理工大学已经读了三年。这三年里,老周和李建国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一次,老周的儿子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一点矛盾,老周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给李建国打电话。李建国听了,安慰老周说:“别着急,年轻人之间有点矛盾很正常。我帮你问问,看看是怎么回事。”
   没过多久,李建国就给老周回了电话,说事情已经解决了,让他放心。老周感激涕零,说:“建国,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帮了我这么多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李建国说:“说什么呢,都是小事。你儿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能不帮忙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周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面临裁员。老周心里很着急,他在单位干了这么多年,要是被裁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他想到了李建国,就给李建国打电话,把自己的情况跟他说了。李建国听了,说:“大军,你先别着急,我看看能不能帮你想想办法。”
   老周等了几天,李建国给他回了电话,说他托了一个朋友,在另一个单位给老周找了个工作,让他去试试。老周喜出望外,连忙去那个单位应聘。因为有李建国的关系,老周很顺利地就被录用了。新工作的待遇比原来的单位还好,老周对李建国的感激之情更深了。
  
   四
  
   老周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北京工作。老周又找到了李建国,希望他能帮忙。李建国说:“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不过我会尽力帮你儿子留意的。”
   过了几个月,李建国给老周打电话,说他帮老周的儿子联系了一家公司,让他去面试。老周的儿子面试很成功,被那家公司录用了。老周高兴得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李建国,他带着儿子来到北京,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李建国。
   李建国看到老周和他儿子,笑着说:“你们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
   老周说:“建国,你帮了我们这么多忙,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要不是你,我儿子哪能在北京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李建国说:“都是老同学,别这么见外。你儿子很优秀,能找到好工作也是他自己的努力。”
   老周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后,谈了一个女朋友,是北京本地人。女孩的父母对老周的儿子很满意,但是他们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老周的儿子必须在北京买房子,否则就不同意他们在一起。老周知道后,愁得睡不着觉。在北京买房子,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还差一大截。
   他又想到了李建国,给李建国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带着哭腔:“建国,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我儿子要是买不了房子,这婚就结不成了。”
   李建国听了,说:“大军,你先别着急,我想想办法。”
   过了几天,李建国给老周打电话,说他有一个朋友,手里有一套房子要卖,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一些,问老周有没有兴趣。老周连忙说:“有兴趣,有兴趣。建国,太谢谢你了。”
   在李建国的帮助下,老周凑齐了首付,给儿子买了房子。儿子顺利地和女朋友结了婚,老周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大事都完成了。
  
   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建国在单位里的职位越来越高,已经升到了副局长。老周和李建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不是老周不想联系,而是他觉得自己和李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怕打扰到他。
   有一天,老周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李建国打来的。李建国说他最近要回县城一趟,想和老周聚聚。老周很高兴,说:“好啊,建国,你回来我一定好好招待你。”
   李建国回到县城后,老周在县城最好的饭店订了一桌酒席,把当年的几个老同学都叫了过来。大家多年没见,都很激动,纷纷和李建国打招呼。李建国也很热情,和大家一一握手。
   吃饭的时候,大家回忆着当年的往事,不时地发出笑声。李建国说:“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咱们都老了。当年在学校的时候,还想着以后要干一番大事业,没想到现在都过着平凡的日子。”
   老周说:“建国,你可不一样,你现在是大领导,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我们这些老同学,都沾了你的光。”
   李建国说:“大军,你可别这么说。咱们是老同学,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没有你们这些老同学,我在北京也觉得孤单。”
   吃完饭,老周抢着把账结了。李建国说:“大军,怎么能让你结账呢,应该我来。”
   老周说:“建国,你帮了我这么多忙,我请你吃顿饭是应该的。你要是不让我结账,我心里过意不去。”
   李建国拗不过老周,只好同意了。从饭店出来后,李建国和老周告别,说他还有事,要先走了。老周看着李建国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他觉得,虽然他们之间的联系少了,但是这份同学情却永远不会变。
  
   六
  
   又过了几年,李建国退休了。他回到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打算在老家安度晚年。老周知道后,经常去看望他。两个人在一起聊天,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有一天,老周和李建国在公园里散步,李建国突然说:“大军,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这么帮你吗?”
   老周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一直觉得是我运气好,遇到了你这么好的老同学。”
   李建国笑了笑说:“其实,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我家里穷,经常被同学欺负。有一次,我被几个同学堵在角落里打,是你站出来帮了我。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好朋友。后来我去北京工作,虽然和你联系少了,但是我一直记得你对我的好。所以,只要你有困难,我都会尽力帮你。”
   老周听了,心里很感动。他说:“建国,我都快忘了这件事了。没想到你还一直记在心里。其实,当年我帮你也是出于本能,没想那么多。”
   李建国说:“不管怎么说,这份恩情我一直记着。咱们是一辈子的老同学,也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老周点了点头,说:“对,咱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两个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他们的友谊,就像这夕阳一样,虽然不再炽热,但却温暖而持久。
  
   二0二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星期六
  

共 44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微型小说,通过提及“这是老周第二次来北京(第一次是十年前单位组织的)”,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时间跨度,为老周的经历增添了一层历史感。这种时间上的对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流逝,还暗示了老周个人或职业上的某些变化。在老周的记忆里”这一表述,暗示了这次北京之行对老周来说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情感价值。它可能勾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这些回忆可能是美好的、感慨的。老周这次来北京的目的是求老同学帮儿子填志愿,老同学李建国的建议他儿子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其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无疑将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喜悦和荣耀。老周为了儿子的未来,再次寻求李建国帮助解决学校纠纷的情节。勾勒出了一个充满亲情与社会关系的画面。从人物关系上看,老周和李建国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定的交情和信任基础,老周在儿子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选择时,第一时间想到了找李建国帮忙。儿子谈女朋友要买房也找他,这种信任感和依赖感,为故事增添了几分温情和人情的味道。李建国说,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李建国经常被同学欺负。是老周帮了他,所以三番几次回帮老周令人感动!从侧面反映了李建国是一个特别有良心的知恩图报的人。综上所述,这段微型小说的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不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故事背景,还通过时间线索、人物背景、情感与记忆、故事发展的悬念、主题预设以及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并成功地抒写一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老同学形象。好文佳作,推荐共赏。[编辑 高朋满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2-23 20:56:07
  一篇文字质朴,却令人心生感动的微小说,真情无价,在这篇小说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祝贺燕双鹰老师又添佳作,点赞好文!
回复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2-23 23:37:32
  感谢高朋老师的精彩点评与鼓励,问好老师,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