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嫁姑娘,流泪的喜事(散文)

精品 【齐鲁】嫁姑娘,流泪的喜事(散文)


作者:杨东升 布衣,13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1发表时间:2025-02-25 21:00:12
摘要:女儿出嫁,作为父亲,很是难舍。

这次,女儿出嫁了!从堂屋拜了祖宗,离别父母,流着眼泪不舍地离去,我藏在里屋角落,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这眼泪,是高兴,是幸福,或许都是,细思量,应该还是亲情的割舍,离别的酸楚。
   其实,女儿早该出嫁了。二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已经完全达到晚婚年龄了。九十年代末期,我们那一茬,十七八岁就有人结婚,二十岁左右是结婚的旺季,人们的思想完全停留在“早栽秧早打谷,早生贵子早享福”的认知中。即使到了思想、认知、物欲都赶超跨越的今天,女儿同学或同龄好友有的已经生了二胎,当了好几年的母亲。
   我多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思想相对开明,观念比较开放,理解当代女孩思想意识、尊重其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也并未在婚姻问题上过于催促女儿,只是偶尔提及此事,但内心还是颇为焦急——怕女儿高不着低不就左一晃右一晃就成了老女儿嫁不出去。
   好在女儿并不执拗,虽然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却也善于规划人生,去年初开始着手筹备结婚事宜。婚礼定在今年农历正月初九日,让我们为之解颐,好生兴奋。
   女婿和女儿同在一所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家在重庆酉阳。妻子听说是在外省,嫌远了,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说女儿嫁远了当没得,一年到头也不回来,看不到人影。女儿说不远不远,就和我们工作的城市是交界地方,从德江出发,一个小时就到了。后来我和妻子亲自去了一趟,路程不是很远,从我现在居住的大龙阡出发,一个小时零八分钟就到了女婿的老家,从合兴的老家出发,也就一个半小时,再说,女儿女婿都在沿河县城工作,新家已安在县城,那就更近了,城北上高速,四十分钟就到了。我说就是嫁在同一个村里,前些年不通公路也要走半小时,妻子的顾虑已逐渐淡然。
   我是一个故土情节较为浓厚的人,从头开始就和女儿商量,婚礼还是按老家习俗进行。出嫁的地点就定在合兴街上,原因是扶阳古城老家太远,好几年没在那里居住了,环境卫生都难得打理,加之婚期在春节,车辆多,乡村公路容易拥挤。而现在居住的大龙阡倒是方便,请个一条龙帮忙,就在小区坝子里搭两个帐篷,露天坝就举办了,但是总觉得屋里太窄,亲戚朋友些屋都不得进,还是少了许多味道。合兴街上有房子,楼上楼下三层,院坝的一条小街也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左右两边的邻居房屋行李都可共享,所以最终定在了合兴。
   妻子每天忙忙碌碌,总是计算着女儿出嫁还差些什么东西。其实现在嫁女儿,和前些年不一样。那时候,最要紧的就是那一套家具,铺笼帐盖桌子板凳柜子,锅碗盆瓢加上电器化。现在没有那么复杂,电器化类包括大多家具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就已经配套装置了,只需要简单购置些铺笼帐盖和锅碗盆瓢就可以了。有钱人家要陪嫁车子房子,女儿女婿共同在沿河买了并装修了新房子,同时也有车,这两样最值钱的不需要我操心,其实主要的原因是我还是属于“贫下中农”,要陪嫁这两样也很难。
   女婿家毕竟属于外省,两地婚嫁习俗还是有些不一样。男方来媒人协商,需不需要彩礼,烧纸的时候桌子上要摆些什么东西。我从来就是这样认为:彩礼就没得必要,因为养姑娘也就是责任,至于习俗方面,入乡随俗,尊重人家风俗习惯,没得必要苛刻。亲家公也是个开明的人,和我的想法一样,习俗方面就相互尊重,我们老家平时重要亲戚该有的米花、茶食、条方、猪脚一样不少(他们那边是不需要这些的),定亲的“三金”、彩礼凭他们的心意也有所表示。女方酒席的米、油、猪肉按他们的风俗是要由男方供给的,我也就免了,因为我觉得这应该是自己的责任,凭什么要人家来承担。
   过了除夕,婚期也就慢慢逼近。我请老家的堂公伯叔帮忙,从老家拉来了满满一车干柴,劈好了整整齐齐堆放在邻家空房里,到邻村买了一头六百多斤的熟饲料土猪,妻子办好了婚宴的食材,一切就准备就绪了。
   农村酒席办四天,初七开始就有亲戚朋友来耍,初八副酒,初九正酒,初十送亲复席。这几天大家都很忙,老家的堂公伯叔和邻居们忙前忙后办菜煮饭,打盆添饭,添火加炭,端茶倒水。女儿和她的闺蜜们忙着布置婚房,端着盘子逐一给亲戚朋友些敬烟,同时也讨两个喜钱。我自己倒是很清闲,除了问候感谢亲朋到访外,总是在思考一个很纠结的事情——
   与女儿的离别,之前我们外出打工,或是女儿上学,每年或是每学期总有那么一两次,其中有一次记忆很是深刻,那是一次出远门打工: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妻子找来一条大口袋,把随身携带的东西折叠得整整齐齐往里面装,女儿在一旁仿佛感觉不对劲,多次问妈妈:“妈妈,你要去哪里?”
   “你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要好好照顾妹妹,不能让人欺负她,我和你爸爸有事去贵阳二伯爹家,几天就回来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蹑手蹑脚起了床,含着眼泪看了看熟睡的两个孩子,背上行囊准备出门,妻子突然又转过身,把兜里皱巴巴的五元钱塞到女儿的枕头旁边,然后抹了一把眼泪,悄悄出了门。其实,从我们的举动中,女儿已经意识到父母要远行了,她和妹妹就要成为留守儿童了,爷爷奶奶就要成为留守老人了,从我们蹑手蹑脚起床到出门,她一直就是醒的,但是她一直装着不知道,因为她知道,父母的秘密一旦暴露,两岁的妹妹无论如何也诓(德江方言:意为招呼)不好。
   从那以后,离别就成了习以为常的事。婚期将至的这段时间,除了听到许许多多恭贺之类的祝福外,也常常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人开我的玩笑:“哦,辛辛苦苦养大的姑娘就要成外头人了,到时候怕要舍不得哦。”“养姑娘是赔钱货,初十早上一发轿子,什么东西都弄起走喽。”更有铁哥们儿毫不遮掩调侃我:“从小养到大,抓钱借米送读书,刚刚得了工作,才开始领工资就到别家去了。”其实,这些都是玩笑,为人父母,生养儿女就要为之负责,为之付出,这是责任,并且需要义不容辞。心里唯一纠结的是朝夕相处二十多年,突然要嫁出去,这和往常的离别去单位上班、去学校读书,虽然也是一去半年或一年,但是就是不一样,心里不舍,内心难平,总想落泪。
   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担心。女儿从小就懂事,小学时候做了一年留守儿童,能够跟随爷爷从一公里以外的山坡上把两亩多的豆子扯起来背回家。上了初中,我有意识让她自己在租房里开锅煮饭,十五六岁就可以独自一人下厨操作接待两桌客人的饭菜,现在大了,除了干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相信女儿生活的本领。
   女婿手捧鲜花,带着一群轿夫吹吹打打走进堂屋的时候,我与女儿的正式离别已经再一次得到印证,这是无可挽回的事实了。我悄悄地将亲家公送来的彩礼与女儿敬烟讨来的喜钱,又喊妻子从屋里拿出近年的积蓄一并装进一个红纸浆糊的红包,装进女儿出嫁的箱子里,这时候,不争气的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初十早上八点,是女儿起身出嫁的时间,女儿在带礼娘娘的搀扶下,来到堂屋敬了祖宗,需要给父母磕头告别,妻子去受了头,我没敢去,我把控不住自己的情绪,躲在里屋悄悄大哭了一场。
   女儿从婚车里发来信息:“爸妈,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女儿,你们放心,我会好好生活,我会幸福长久,我会用心来报答您们的养育之恩!”
   眼泪再一次像缺堤的洪水,倾泻而出。这是一件流泪的喜事,我只能在心底里祝福:女儿,爸妈相信你!希望你一生幸福!
  

共 28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文章,作者以女儿出嫁这件事情,娓娓道来了作为一个父亲的真实感受,没有做作,没有煽情。在文章开篇,作者提到因为女儿出嫁自己的哭,这哭,不是伤悲的哭,是对女儿不舍的哭,也是对女儿祝福的哭。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是把自己的女儿当成手心里的宝?追忆过往,我们可以从作者夫妇那里感受到一个家庭走过的那些温情岁月。一个家就是一个载体,每一个在这个载体上的家庭成员,都相亲相爱着。都说女大不中留,可是作者的女儿也算的上晚婚了,作为一个女子,终究是要结婚生子的,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可能呵护她一辈子,她应该找到一个真正爱她的人相伴一生。可对于养育她的父母来说,既是祝福,同时也似乎感受着一次亲情的剥离,作者的那份心情,相信很多父母都能感同身受。很赞赏作者对于女儿婚事的处理方式,不势利也不世俗,非常的难能可贵。小编相信这篇文章对于作者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对于女儿婚事整个过程的记录是为了更好的铭记,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和价值。一篇文情并茂正能量的佳作,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6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5-02-26 15:01:45
  祝福作者祝福你们一家阖家幸福,感人的文字沁人心脾。文章已申报精品,期待更多精彩,感谢赐稿齐鲁。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刘宇高        2025-02-26 23:20:24
  有相同的感受,我们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点彩礼。婚礼那天的现场,我也是泪眼婆娑眼里含着幸福的泪。
3 楼        文友:张忠福        2025-02-27 19:27:17
  读着读着,我哭了。虽没有过这种经历,但时常参加朋友聚媳嫁女的喜宴,常看见父亲将女儿的手交给女婿,说着祝福的话,突然间便掩面转身,热泪满面。正如杨老师文中所说,那既有高兴和幸福,更有难以割舍的怜爱和酸楚。儿女终要长大,放手也是一种潇洒。相信她会幸福。很喜欢这种来自于的真情实感,不喜欢满篇哼哈啊呀哈,无病呻吟,形散意也散的记叙式文字。杨老师的这篇散文,无愧于精品。值得学习收藏!
4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2-28 09:06:51
  人是多情的,人间亦是多情的。感人的文章,温暖的文字。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01 06:38:55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6 楼        文友:张贤春        2025-03-07 13:06:59
  爹还是爹,妈还是妈,女儿还是女儿,但让人幸福和伤感的,从此已是两家人!
真诚待人,勤奋做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