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乡村进宅的蛇与进家蛇杂记〔散文〕
每次谈到乡间的蛇,就会想到乡人们所说的进宅的蛇和进家蛇的那些事。
村宅,通常是指村民在宅基地上所建的房子。通常来说,村宅人家大多是同姓同宗,但各家的房子都是互相分开的。大的村宅有五十多户,甚至还有更大的:小的村宅有五至八户的,也有独宅独家一户的。在乡村的村宅上,每户的房子都是住户们的家。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每到乡村的春夏秋季节,乡野中的一些蛇,随着天气的变化和寻找食物的需求,就会从野外爬进乡间的村宅和一些住户的家中,特别是蛇爱钻进一些多年失修的老屋内,甚至还会爬进有人居住的屋顶或木梁上,引起人们的恐慌。但一些老年人却把进宅蛇和进家蛇说成是老祖宗变的。至于为什么这样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在清朝年间,家乡的创建人宅祖,五十多岁时带领族人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长江口开垦滩地,把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耕作成了良田,通过辛勤耕耘,所栽水稻连年获得丰收。就在宒祖造房盖屋不久,家人发现屋子里堆放的粮食,衣物都被成群的老鼠和仓鼠偷吃和咬得不成样子。这些老鼠成群结队,赶也赶不走。就在宅祖束手无策的时候,宅院里的老鼠忽然少了很多。这是怎么回事?这天,宒祖一早起床在屋四周察看。忽然,他看到屋子的后面游动着二条足有半丈长的大青蛇,只见它们的头长得长圆形,张大的口中各咬着一只大老鼠。宅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二条大蛇进宅后在捕捉老鼠,把屋里屋外的老鼠吓跑了,这大蛇真是帮了农家大忙。于是宅祖下令家人不许伤害进宅的蛇和进家蛇,还封它们为关心家人的“老祖宗”。
这个故事后来越传越远,所以在许多乡村里,人们都把进宅或进家的那些圆头的蛇认定为是进宅蛇和进家蛇,有的还把这样的蛇说成为蛇神。还说这是已故的长辈通过变成蛇,来传达对后辈的保护与关心。后来,又发展到凡家中出现蛇的时候就去庙宇和祖宗坟上烧香,以示感恩。据我母亲生前说,这种民俗传统文化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乡村有较长的历史。
蛇为什么要进入乡村中的一些村宅和家庭中?后来我们又在学习学校编写的乡土蛇知识教材中知道:蛇进村宅的原因是和蛇的生活和气候等有关。由于蛇喜欢隐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村宅场院子中常常会有一些堆放的柴垛、砖头和石块等人少去的地方,所以成为了蛇躲藏和觅食的好地方。另外,这些地方也是乡间老鼠和仓鼠经常躲藏的地方,特别是还有一些没人住的老房子里,成了一些农家饲养鸡鸭的地方,而鸡鸭产的蛋也正是蛇喜欢的美食,所以这些地方也成为了蛇常躲藏的地方。
在我的记忆中,蛇进村宅和进入某一户家里,大都是在春夏秋三季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或者是天空响着炸雷和着闪电在天空抖动的时候,或者是遭到暴风雨猛烈袭击时。这时候也是田间的老鼠逃进村宅避风避雨的时候,而野地里的蛇为了生存和捕捉老鼠、昆虫进食的需要,就会爬进村宅,寻找它们想要进食的老鼠,同时把这些柴垛的地方当做它们的避风港。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蛇的天敌猫和狗进入乡人农屋避风避雨的时候。所以,蛇就会避开警惕性很强的猫和狗,偷偷地溜进村宅。
记得六十年代初入伏不久的一天,我生活在长江口的家乡,遭到数十年一遇的强台风和强暴雨的袭击,随着江水猛涨,江堤的河坝被冲垮,汹涌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很快淹没了多个村庄和四周的农田,就连地势较高的一些村宅也险些被淹。村民们纷纷拿出家里的门板、砖石等,想方设法合力堵住涌入村口路道外的混浊洪水。
洪水淹没了农田,导致一些常住在乡野中的小蛇和一些年老的蛇失去了游泳的体能,漂在水面上大量死亡。记得那天,乡人们在村口合力战洪水的时候,从被洪水淹没的农田中游来了上百条各种各样的蛇,有青蛇、赤链蛇、灰蛇、皮色带黄的蛇等。它们不顾正在围堵洪水的乡人们的吆喝,为保性命奋力爬上村口的大树,有的还强行进入了村宅,不顾一切地爬上了农家的屋顶上。看到遇到这么多的蛇,人们一下子被惊得有点慌了。
看到了蛇进宅后怎么办?有的乡人原本准备提起铁锹把它们打死。但由于乡村中留下的祖传民间故事,就把提起的打蛇工具放下了。那时大家知道:凡是进宅的、头部粗圆体型较大的,色泽明亮、皮光滑的都是无毒蛇,凡进宅的统统称为宅蛇和家蛇。凡看到头部呈三角形就叫野蛇。野蛇就是毒蛇,它们色泽暗淡,皮带有花纹保护色;身条细长,游走速度较快,对人的攻击性很大。宅蛇和野蛇爱吃的食物基本相同。根据传统说法,野蛇平时一般不会直接进入村宅和宅人们的家中,它们大多喜欢爬到坟地和矮树和杂草丛生的潮湿和阴暗的一些地方。所以在村宅上很少发现野蛇。对于它们的进宅,采取的最好方法也是驱赶。
巧的是,就在蛇强行进宅和进入农家的时候,风和雨突然停了,村宅四周的洪水也开始快速退去。这是因为长江的堤坝经过抢险合拢,水闸的排水功能加大而为。而那些蛇仿佛也有灵性似的,随着农田洪水的退却,它们也开始溜下树和离开农家的屋顶等处。大概是它们听到了村子里的猫狗声和喧闹的人声,开始逃出村宅进入退去了水的农田中。
在我长大以后,就家乡人所说的宅蛇与家蛇这一话题,和一位研究野生动物的朋友进行交流,在围绕宅蛇和家蛇的传说讨论时,朋友告诉我:以前乡村上的一些传统说法,体现了人们对蛇的不同认知,有一定的乡村蛇文化的寓意。传说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包括了人们对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不管怎样,蛇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它们是灭鼠和保护农作物的高手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如果把无毒蛇说成宅神和老祖宗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容易导致人们对蛇类及其生态环境的误解,说过头是一种含有迷信的说法。他还说,尽管无毒蛇不会首先攻击人,但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也要动脑筋想办法把它们赶走,让它们回归自然。如果怕被咬,应寻求有关专业单位救助。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
那么在乡村和风丽日的生活中如何认定蛇已进了村宅?或者己经进入了个别人家的家中?如何及早地把它们驱赶走?在野生动物园工作的朋友又告诉我:凡是有蛇进宅或进入宅家的,无论它们怎样隐藏,都要通过仔细查找四个症状发现它们躲藏在哪里。一是蛇会定期蜕皮;二是蛇排出的粪便会落在屋角和柴草上,蛇的粪便是小而干的,包括它们未消化的猎物的如老鼠和仓鼠等的残骸;三是蛇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四是家里夜间有老鼠逃窜的声音。这就是蛇进屋留下的证据。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很快找到它们躲藏的地方。
一旦发现蛇进入了村宅和家中,发现者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没有做好防护的情况下,试图去捕捉或激怒攻击蛇,因为一旦激怒了蛇,即使它们是无毒蛇也会咬人,一旦咬到人身上的关键神经地带,也会遭受伤害。所以看到蛇后,首先想到的是要将蛇限制在小范围内,以防爬到家中的其它地方。要快速关闭房间的门和窗户,使蛇不能逃到其他地方。凡家中没有养狗和猫的人家,可以请邻居或宅人家的猫和狗来帮助驱赶,它们是蛇的天敌,敏感性特强。当蛇听到它们的吼叫就会很快逃跑。如果蛇钻在家具或屋梁上,那么就要请有关部门派人来驱赶。如果偶有毒蛇进家了,更要谨慎处理,或请有关部门来快速驱赶。
为了预防野外的蛇进村宅和进入家中,还可以根据乡村特点,除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整理好家院、老屋和住房的窗户等空隙。牢记“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的民谚,堵住蛇入宅的一些通道。还要因地制宜种植防蛇的凤仙花、七叶一枝花、凤凰草〔蛇灭门〕等能有效驱蛇的有关花草植物,同时控制老鼠和仓鼠入村宅内,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蛇进入村宅。
为防止蛇进屋,还可以通过饲养家鹅,因为一头家鹅有十多斤重,它们也是蛇的克星。它们和猫狗一样,敏感性很强。一旦发现蛇闯入了它们每天活动的空间,灵动的大鹅就会用力拍翅并“咣咣咣”大叫,把蛇吓得逃跑。所以在农家养些家禽,也是防止蛇进村宅和村民家里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如雄黄、艾草、生姜粉等,将这些药物撒在家门口和房间的角落,可以有效地防止蛇闯进家中。如果发现毒蛇,也要避免去伤害它们。通过驱赶让它们回归大自然,去捕捉危害农作的老鼠和昆虫。据说蛇的灵敏度是很高的,一旦它们有过一被驱赶出村宅和农家的,它们就不会再进村宅来了。这也是一种动物界中的希冀。
让我们在了解进了宅的蛇和进家蛇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和积极态度认真对待。在尊重自然与民俗文化的同时,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关法规,在做好自我防护中将蛇驱赶到野外,确保村宅和各个家庭的安全,以美好的景愿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