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我的小乐园(记叙文)
小时候,我家屋后的菜地是我的秘密基地。三块长方形的菜地被竹篱笆隔开,像三块碧绿的拼图。大妈总说我的菜地是"杂草博物馆",可在我眼里,这儿藏着整个宇宙。
记得那年春天,妈妈在垄间种菜,我握着根枯树枝在边上"开垦"。松软的泥土从指缝里挤出来,草根像调皮的小蛇缠住树枝。突然,一个白花花的东西从土里滚出来——是海螺!我举着那个螺旋形的小玩意儿蹦蹦跳跳地跑向妈妈,鞋帮子糊满了泥浆。
"这是螺丝,不是海螺。"妈妈擦着汗笑。我叉着腰理直气壮:"就是海螺!等它长大能吹出大海的声音!"妈妈忽然伸手戳了戳我鼓鼓的腮帮:"好好好,咱们小园丁挖到大海螺啦!"我立刻把"海螺"埋进土坑,还在旁边插了根鸡毛当记号。
最有趣的是种"小树"。我把梧桐树果核埋进挖好的洞里,每天拎着小水壶来浇水。有次暴雨冲垮了"小树"的家,我蹲在泥水里号啕大哭,妈妈却往坑里塞了颗胖毛豆:"试试这个,说不定能长出彩虹豆。"后来我真的在坑里发现了淡紫色的小花,虽然妈妈说是蒲公英,可我坚持认为那是我的彩虹树。
傍晚浇菜时,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把水壶举过头顶,看水珠在菜叶上跳起圆舞曲。有时候会故意把水洒向天空,看阳光在水帘里变出小彩虹。大妈在隔壁垄喊:"别把菜苗淹死啦!"我却咯咯笑着跑得更远,裤脚沾满泥浆,像两条沉甸甸的泥巴腿。
如今走过菜地,还能看见那个插着鸡毛的小土堆。妈妈说螺丝早被蚯蚓搬走了,可我总觉得,说不定哪天会有海螺从土里探出头,吹响我童年的秘密。这片土地教会我的,不只是埋下种子的快乐,更是对生命奇迹的期待——就像那些不知去向的"海螺"和"彩虹树",永远在某个春天,悄悄冒出嫩绿的芽。
作者: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碧桂园校区402班,2014年12月27日出生
【编者按】这篇作文以"屋后的菜地"为童年坐标系,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童趣与哲思的乐园。作者以"海螺"与"彩虹树"为叙事线索,将挖土寻宝、播种期待、浇菜嬉戏等日常片段编织成一首生命的童谣。"草根像调皮的小蛇"的比喻赋予自然以灵性,"水珠在菜叶上跳圆舞曲"的拟人化描写让劳动场景充满诗意。最动人的是孩童与成人的对话张力:"就是海螺!能吹出大海的声音"的执拗与"试试这个,说不定能长出彩虹豆"的温柔呼应,既保留了童真视角的纯粹,又暗含成长的启蒙。结尾"插着鸡毛的小土堆"与"淡紫色小花"的意象叠加,将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原乡,使乐园不仅成为童年的栖息地,更化作生命奇迹的隐喻。这种将自然观察、亲情互动与生命哲思熔于一炉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在泥土芬芳中绽放出超越时空的诗意光芒。写得不错,请继续加油!【编辑:一文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