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外来采茶女(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外来采茶女(散文)


作者:水中天 童生,61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发表时间:2025-03-04 11:33:54
摘要:我想,若无她们的辛勤耕耘,茶产业何以繁荣,茶文化又从何谈起?她们如候鸟般汇聚,又如清风般掠过,既是茶园的过客,也是茶园的半个主人,品味着这里的酸甜苦辣,给人们摘下口舌里的春意。漫山的茶园因她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翠绿,也因她们的离去变得更加空旷和静寂。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她们和茶园每年的约定不会变。

前几天没事回老家,正好碰到大哥和幺叔,便想起来采茶人的事情,就问是不是约好了,今年又快到了采茶的时间。他俩回答早都约好了,还是去年的那些人,现在没事还电话联系着呢,不怕别人抢走人头。这些采茶人去年也已经表示过今年还过来,毕竟对这里,尤其是对我们有感情了。他们还说,当年政府对他们这些外来采茶人也非常关心,相关组织和其他联系人经常要求要根据茶农的需求妥善组织好,尤其是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根据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她们的采茶地点,让她们感受到茶乡人的热情。大家也知道采茶人不容易,她们的食宿及来回车费全部都由雇主负责。听到这里,我感到很是欣慰。
   记得好几年前,外地采茶女来信阳采茶期间,因那时候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又因组织者管理不善,曾发生过一起超载导致的翻船惨剧,让人痛心疾首,当然教训也极为深刻。
   我老家就在信阳浉河区的信阳毛尖原产地,也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作为土生土长的茶乡人,我打小就喜欢跟着大人学着采茶、炒茶,当然也深知里面的辛苦。参加工作以后,就长居在城市里,没再采过茶,但每天都喝茶,自然是以本地信阳毛尖为主,毕竟对家乡茶充满情怀,偶尔也会尝试其他地方的名茶。每当端起杯子喝起茶时,我就会想起采茶、炒茶那些情景,还有那些众多的外来采茶女。
   信阳各个县区都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就在浉河区。在主产区,家家户户都有茶园,只是面积大小不一、海拔高低不同而已,山高路难走,茶叶绝大部分只能人工采摘。由于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又因采茶的季节性要求较强,茶农深感人手不够,只好雇人来采茶,有的几人、十几人不等,有些茶场最高峰能有上百人,女性占绝大多数,而且大多是中年妇女。
   到了春天,三月间莺飞草长,就到了春茶采摘的好时节。就那么几天,成群结队的采茶女跟候鸟似的从周边市县而来,茶城信阳像是从冬眠中醒来一样,忽然变得异常热闹。她们行色匆匆,却又那么井然有序,坐上市里组织的大巴、或雇主的私家车奔赴各个茶区,开始了紧张的采茶之旅。
   这些采茶女大多来自邻近省市,虽然操着不同的口音,却又同样的勤快。采茶女常年从事农耕,平日里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或含饴弄孙,大多数都未出过远门。农闲的时候,她们才相约到信阳采茶,一边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了却看看外面世界的心愿。尽管信阳与她们的家乡并不远,但这里有魏巍的大别山,悠悠的淮河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土人情与她们家乡完全不同。当看到满眼翠绿的茶园映入眼帘的时候,更是兴奋得欢呼雀跃,纷纷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分享到朋友圈。
   采茶的规矩和要求都是由雇主来定,一般是按照采摘嫩叶的斤数计算劳务费。所以,很多人的收入都跟熟练程度有关。刚开始采摘的采茶女因为不熟练收入不高,但通过她们不断地学习,最后都能让雇主满意,所得劳务费自然也不断提高。每当晨光刚刚出来,茶山上就散布着采茶女的人影。她们用轻巧灵动的手指,一芽一叶地采摘着。白天忙着采茶,晚上就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用家乡话聊着家常琐事,不时也能听到她们聊起采茶的心得体会。但到了想念家人时,就会通过电话或视频报报平安,嘱咐自己关心的家事,之后就会带着一丝疲惫和满足进入梦乡。
   每年信阳毛尖采摘的时期都是基本固定的,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的茶叶,其中春茶最贵。老茶农的经验中常说,春茶得由数万甚至十余万片嫩叶才能炒成一斤的成品,当然炒好的价格自然不低。每斤少得也有几百元、多得也在上千元甚至更多。当然,近几年随着信阳毛尖的热销,外地假冒伪劣也来滥竽充数。这个时候的信阳毛尖质地柔嫩,芽叶也比较肥壮,毫毛多,富含众多有效物质,天天喝,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送人、自己喝都是佳品。信阳人一般都是以采春茶为主,因为春季采茶是茶农最忙的时候,一年的收入就得靠这段时间。
   如果非要把春茶也细分,那就是珍贵的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至春尾是信阳毛尖最主要的采摘与制作的时候。这段时间茶叶生长比较旺盛,每天都得去茶园采摘一遍,否则就会影响第二天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这段时间采茶女每天都得早出晚归,每天保持着站立、弯腰、手动眼动,风雨无阻,采回的嫩叶再由专业的师傅连夜炒制,当然辛苦是肯定没话说的。就算这样,她们也不喊累,因为在收获内心的那份希望中,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赚取一定的报酬。
   茶园的日常维护是最辛苦的,要做很多事情,比如播种、施肥、除草、修剪。毕竟春茶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当然采茶、制茶才是关键环节。所以一般雇主都会对采茶女的饮食起居比较关心,有啥诉求都尽可能的满足。
   信阳这个地方常年雨水比较多,而且雾气比较浓,茶园都处于高山坡陡,道路很是崎岖狭窄,尤其是早晨和下雨后那泥泞的路很难走,才来的采茶女一般都不是很适应,时常滑倒。所以雇主一般都提前做好准备买好山地靴和雨具,再给她们说注意安全的事项。春季早晚温差大,有时有人生病,雇主也会备一些常用药,如果生病严重,也会带她们去看医生。当然,这些费用都是雇主承担。信阳人爱吃米,但采茶女又大多来自平原地区爱吃面,雇主会根据她们的要求随时调剂饭菜,当然也会跟她们学做面食。一般采茶女都没有喝茶的习惯,但雇主也会热情地邀请她们尝尝每天新炒出来的茶叶,所以茶园里总是备着茶水,随时喝。渐渐地,有些人就体会到喝茶的妙趣和好处。等快回去的时候,雇主还会送她们一些茶叶,也会约定好来年的采茶日期。
   多年的交往,很多外地采茶女喜欢上信阳这个地方的山山水水,对茶乡也有了感情。据我家大哥说,去年有个驻马店的女孩在本村杨老五家采茶期间,跟他儿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很快就嫁给了他,她还笑着对大家说,准备把自己的好姐妹们也介绍过来。此外,也有不少人与当地的妇女互称姐妹,时不时还保持着电话联系,有的甚至成了亲戚一样,相互走动。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采茶女们穿得漂漂亮亮,一边采茶一边唱歌,有的还唱情歌,载歌载舞。看久了,就让人有一种对茶园的无限向往。当然,这都是艺术表现,真正的采茶女与这些是有巨大差别的。
   年复一年,外来采茶女的身影总是会呈现在信阳的茶园中。我国是种茶大国,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像这里一样。我想,如果没有她们的辛勤耕耘,茶产业怎么会繁荣,茶文化又能从哪里谈起呢?她们就像候鸟一样汇聚,又跟清风一样掠过,是茶园的过客,也是茶园的半个主人,品味着这里的酸甜苦辣,给人们摘下口舌里的春意。漫山的茶园就是因为她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翠绿,也因为她们的离去变得更加空旷和寂静。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她们和茶园每年的约定不会变。

共 2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信阳的外来采茶女展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茶乡生活画卷。外来采茶女们在阳春三月如候鸟般奔赴信阳,在茶园里辛勤劳作,用灵巧的双手为茶产业贡献力量。她们远离家乡,虽辛苦却也收获着希望与价值。茶农们的关心体贴,让她们感受到温暖,也由此与这片土地结下深厚情谊,甚至有人因茶结缘,留在了茶乡。采茶女们的付出,是茶产业繁荣、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她们不应只存在于艺术表现中,更应被看到真实的模样。她们的故事,是劳动与生活的交织,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050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3-04 11:35:20
  文章真实动人,将信阳外来采茶女的故事娓娓道来。茶乡的风土人情、茶农与采茶女的情谊尽显,让我深刻感受到劳动之美与生活温度!
回复1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3-04 15:06:20
  谢谢汪老师辛勤编辑,问好,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3-04 11:35:40
  太喜欢这篇文章了!生动描绘采茶女的辛勤劳作与茶乡故事,有血有肉。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出茶产业背后那些不为人知却温暖的一面。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05 15:31:1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3-06 08:30:22
  谢谢纪老师留言鼓励,问好!
4 楼        文友:何叶        2025-03-05 21:07:04
  恭喜精品!精品当之无愧!加油!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3-06 08:31:39
  谢谢社长鼓励,以后还请多多指教。顺致快快乐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