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东篱】“蒜”计(小小说)

精品 【东篱】“蒜”计(小小说)


作者:石尖 秀才,248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9发表时间:2025-03-04 14:24:11

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落下来,把河面映得红彤彤,林永田蹲在河边洗了两把脸,捧碎了河面上的夕阳和云霞还有自己瘦削的脸庞。五秒、十秒、三十秒……河面又成了一面镜子。林永田呆呆地看着水面,自己的皱纹、鬓角白发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傻笑了一下,心里想,岁月真像一把镰刀,收割的不仅是庄稼还有他的年华。他起身看了看天,又看了看身后的蒜田,蒜田里的大蒜一列列、一排排俨然像守护田地的卫兵,也像是林永田的兵。一根根蒜薹像是一把把朝天竖着的枪。林永田早年当过兵,做啥事都认真严谨。种田也一样,他把庄稼都当成兵,在他的严管和细管下,他的“兵们”也很争气。他管理的田产出的效益就比别人家的高。这往往惹得村里人羡慕嫉妒恨。
   村里的潘二顺就恨林永田。这倒不是因为谁家的田产多产少的事,是去年潘二顺收蒜薹缺斤少两被林永田当面给戳穿了,导致潘二顺的生意受了很大的影响,潘二顺才耿耿于怀。今年春上林永田家的一只待产的老绵羊在自家羊棚里口吐白沫死了,林永田就觉得事情蹊跷,他心里明白,自己一辈子没怎么怎么得罪人,就得罪了潘二顺,心里认定就是他。他媳妇嚷着要去找潘二顺算账,林永田却阻拦了,说,没凭没据的找啥呢。
   潘二顺的蒜薹收购站在全镇上算是最大的,人们给他起了的外号叫“潘大蒜”。人们这样叫他,他也乐意听。他为人活泛,嘴也巧,给的价也高,久而久之,大家都相信他。谁知他暗地里却在秤上做文章,一斤里缺个一两半两的也没人看得出,由于量大,便把高出去的那部分收购价给抵回来了。
   林永田心里盘算着,离蒜薹总苞变白还有七八天,今年的产量大概在一万多斤上,收购价最高两块五毛钱,就能卖两万五千元,晓光上大学的学费还有老伴的手术费就差不多了,呃,还要还邻居老张的钱,四五只羊羔子可以提前卖,再编一些柳条儿筐……
   林永田老两口晚上也不闲着,就在院子里编筐儿。四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挺大挺圆,照得院子里明晃晃的,媳妇要开灯,林永田则说,月亮就是最好的灯。林永田一边打着“米”字底儿,一边想着心事。白花花的柳条儿在他手指间“游龙走凤”,不一会儿一个柳条筐儿就成型了。媳妇叹息道,咱晓光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要是晓光他爸还在多好啊!
   林永田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甭提了,只要晓光好好的就行!
   月光里只能朦胧地看见他的眼睛有些湿润。媳妇说,我这边病就这样了,要多省点钱给晓光做生活费。
   林永田沉默了一会儿说,病拖不得了,得去看。
   媳妇说,别的不怕,我就怕我先走了,没个给你洗衣做饭的。媳妇说完便擦了擦眼角。
   林永田停下手中的活计,抬眼看了看媳妇,说,老婆子,你别胡思乱想了,明天我要出趟门,我想去省会看看我老班长的遗孀。明天给我准备点钱,家里地里要看好了。
   媳妇叹了口气,去吧。媳妇知道这是每年都雷打不动的。
   以往,林永田去省城基本待个一两天,可是没想到,这次竟去了五六天。等他回来去蒜田里看望的时候,霎时让他傻眼了,蒜薹总苞早就白了,一地的蒜薹都弯弯曲曲地耷拉下去了,已经“老”了,过了拔蒜薹的最好时间了。不但不好拔,还卖不上好价钱。林永田看着一地好好的蒜薹变成了“次品”,心里不但纳闷还着急上火。心里想是不是有人使了坏,他忙围着蒜田周边以及河边草丛查看,终于在不远处河边的草丛里找到个空农药瓶子,拿起来一看便瞬间明白了,肯定是哪个龟孙给洒了催熟的药了。
   林永田回家也没有埋怨媳妇,因为他知道媳妇腿脚也不方便,即使白天天天去看着,也是难以防备的。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就是潘大蒜干的。媳妇则忍不住骂道,那个潘大蒜就是个孬种玩意儿,咱们不能受这个气!说着一瘸一拐地要出门找潘大蒜算账去。
   林永田沉着脸说,站着,不要去!
   晓光他爷爷,你这是怕了咋的,我不怕,我一个半死的老婆子他能怎么着我!
   林永田说,再一再二不再三!其实,我也不是怕他,只是为了报他爷爷的恩,闹饥荒那几年,我们家的粮缸里早就空了,一大家子饿了好几天,是他爷爷给了我们一袋子红薯,才让我们渡过了难关……
   媳妇转身回来,手扶在门框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共 16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的开篇很有韵味,林永田河水洗脸,但见年华已逝,两鬓斑白,青春都交付在庄稼地里。他当兵出身,回望身后的蒜田,也被自己管理得井井有条。那些大蒜的方阵就像自己严管细管下的兵似的,很争气,出产的效益就是别人家高,往往惹得村里人羡慕嫉妒恨。村里的潘二顺,人称“潘大蒜”,去年潘二顺收蒜薹缺斤少两被林永田当面给戳穿,成了自己的死对头。离蒜薹总苞变白还有七八天,林永田去省城探望老班长的遗孀,回来后,发现一地的蒜薹都弯弯曲曲地耷拉下去了,变成了“次品”,并在河边草丛找到了装催熟农药的空瓶子。显然是潘大蒜干的好事。这蒜薹是孙子上大学的学费,是老伴的手术费啊。又气又很,但林永田忍住了,没有让老婆去找潘二顺。自己忽想起闹饥荒那几年,家里的粮缸里早就空了,一大家子饿了好几天,是潘二顺的爷爷给了林家一袋子红薯,才让全家渡过了难关。小说层层推进,一波三折,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说既反映了农村的现实,也展现了主人公知恩图报、宽广的胸襟,正能量满满。好小说,力荐赏阅。【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0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04 14:28:15
  这是一篇反映农村村民关系的小说,语言鲜活,接地气,于细微之处,展现出人性的假丑恶和真善美,读后给人深刻的启发。感谢老师投稿东篱,期待精彩继续,顺祝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3-04 14:46:08
  人物性格化到位。情节生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农村社会现实。拜读学习!问好作者,遥握!祝春祺笔丰!
回复2 楼        文友:石尖        2025-03-04 17:15:51
  感谢贵评,遥握!
3 楼        文友:佳华        2025-03-04 15:27:22
  文章贴近生活,很有地气,情节设计巧妙,写出了农村人与人之间的纠结与牵绊。顺便提一下,种那么多大蒜,对种蒜那么了解,作者家是不是临沂的啊?
回复3 楼        文友:石尖        2025-03-04 17:16:23
  是的,遥握祝好!
4 楼        文友:石尖        2025-03-04 17:14:50
  感谢韩格拉图老师及诸位老师的贵评!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04 20:03:30
  小说,故事精彩,层层递进,主人公的大度跃然纸上,令人佩服,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石尖        2025-03-06 08:10:09
  感谢贵评,遥握敬茶!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5 19:19:25
  小说里的人物,那才叫真境界。农村里这等事,很常见,但念及的关系很复杂,要以恩抱怨,炫耀境界,可能就丢下而言,写出这样的人物,比较难。能够念及旧人的恩德,算计来算计去,还是要给人一点做人的余地。石尖老师的微小说写得很有份量。在矛盾面前,显出人格的力量,这是较之调解更有意义的品质。因前往北京,未能及时阅读石尖老师的佳作,还请见谅。远握,问候春祺,写了一封飞笺给石尖老师,请查收。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石尖        2025-03-06 08:08:44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的贵评,遥握敬茶!
7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05 21:30:42
  周三向优秀的老师祝安!愿老师幸福快乐,创作丰盈。仔细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蒜计》优秀作品,顿然间被文章的优美优秀和细致细腻所吸引,文字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之美,更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幸福之光,表达情愫,展现缱绻,唯文字方能企及。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7 楼        文友:石尖        2025-03-06 08:09:27
  感谢老师贵评,遥握敬茶!
8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3-08 11:17:32
  镰刀收割不单单是庄稼还有年华!这是每个到了一定年龄段人心里的感慨啊!人这一辈子都在“算计”,算计着前途,算计着日子,这是积极的因素,但是心术不正不能算计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好文拜读!
回复8 楼        文友:石尖        2025-03-12 08:33:07
  感谢老师来评,遥握祝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