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尘埃与微光(散文)
腊月。凌晨。两点。十八楼的楼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站在这么高的楼顶,第一次、最后一次看这个让人爱又让人恨的世界,她是如此心潮澎湃,又是如此心如死灰。她仿佛看到了整个世界,又仿佛什么也看不见。她想要用一些东西填满内心,但是似乎什么也驱逐不了内心的绝望。凌晨的家乡真静啊,她从来没好好看看过这个世界,可是已经到了世界的尽头。
哎!这一切的一切啊,怎么就走到了如此程度呢?她不想去想,又不能去想。这人世的一遭啊,究竟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啊,都留作后人评说吧。不知为什么,此刻,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那些高光时刻,但瞬间灰烬。都过去了,统统过去了。
天边,一颗星一划而过,她忽然想到了自己,天亮,自己也会像那颗星星一样在人间消逝了。从此人间再无她。所有的荣辱都灰飞烟灭。五十三年的人生啊,人生刚刚过半,但自己却把路走绝了,画上了不圆满的句号。再见吧,一切的一切。
走一会儿,坐一会儿,她忽然觉得东方有一点方亮,腊月上旬的一个凌晨,五点多天气是这样了,她从来不知道。看向下面的柏油路,一个三轮车渐渐从远方走来,这么早就有人为生活奔波了。她也曾经这样拼搏过。现在看来,那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多么美好啊。
那是92年,她从师范毕业了,在郊区一个学校当了老师,当时有好几个亲戚给她介绍对象,可是她唯独喜欢上了赵刚。他家在街里,在化肥厂上班,临时工。可是她一下子被他的气质吸引了,在那个爱情至上的年代,她一见倾心,说服家里人和赵刚结合了。住在一个出租屋里。结婚不久,赵刚就辞职化肥厂,开始了卖菜。为了进到最好的菜去赶集,她曾经和赵刚就这么早去菜市场选菜。那时的天真冷啊,赵刚开着个手扶拖拉机走在路上,尽管她把所有能御寒的衣服都穿上了,风还是穿过衣服让她感觉无比寒冷。好像整个人走进了冰窖。眼睛围上围巾只露出两只眼睛,脸还是冻得生疼。她就用棉手套蒙住眼睛,一路颠簸。到了集市上,她感觉整个人都冻透了。就在车边跺脚,赵刚不知从哪找来了树枝,点燃了,好久才缓过来。也许是因为赵刚做的久了,不像她那么怕冻。后来赵刚就不允许她去了,要她好好上班就可以,他说着苦活累活都该是男人来做的。说得她心里暖暖的。
其实,当初她妈妈是不同意这桩婚事的,她是有正式工作的人,多不容易考的,找一个临时工,这不要受苦受累一辈子吗?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图他啥呢?只有她自己知道,人生啊,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明白的,她就觉得他是她要找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爹妈拗不过她,就私下里告诉她,长点心眼,自己工资自己私存一点,以免不时之需。可是,她哪听啊,所有的工资都用于小家庭的建设。日子虽苦,但两个人过得热火朝天的。她上班他赶集,日子一点点好了起来,他们还在城边买了三间房的小院,总算有一个家了。
其实,有一次赵刚问过她:“伶儿,我始终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些年你跟着我这么吃苦受累的,值得吗?”哪知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苦点累点没啥,只要咱们全力以赴为了家,就值得。”
她永远也忘不了那时赵刚看自己感激而幸福的眼神。和此刻黎明前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反差。本来她以为日子就可以这样一步一步幸福地走下去,可是命运啊,为什么和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呢?此刻她多留恋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幸福啊。
还记得儿子降生的时候,全家人一下子到了幸福的高潮。儿子是那么的健康,那么的可爱,让整个家庭幸福感爆棚。夫妻俩为了给孩子起名字商量了好久。
“叫‘一帆’吧,我期待他一辈子一帆风顺。”她说。
“叫‘一鸣’吧,儿子随你,一定会一鸣惊人的。”赵刚说。
最后他们决定儿子叫赵一鸣。在她月子里,他变着花样给她做吃的,孩子和她都吃得非常健康。也就是在那时,她对赵刚充满了感恩,一辈子能遇到称心的另一半多么不易啊。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令她没想到的是,为了儿子更好地成长。她上班后,他毅然留在家里照顾儿子。当时她也曾问赵刚:“哄孩子做饭,这可都是女人该做的事情,你愿意为咱们家屈身做这件事吗?不怕外人说闲话吗?”
赵刚想了想,说:“无论干什么,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再说,儿子也是我的儿子啊。只要咱们一心一意在一起过日子,做什么我都愿意。”
后来在抚育儿子的过程中,赵刚没日没夜的,整个人都憔悴了,但是他从不抱怨。她也心存感激,不管怎么说,她上班总比带孩子轻省些。记得有一次婆婆来家里,就含沙射影地说赵刚太累了,她也只好陪着笑脸,什么也不敢说。事后,赵刚劝她不要放在心上,反正日子是他们俩人过的。
还好,儿子上幼儿园了,赵刚终于解放了,于是他又开始重操旧业,但是赶集的人太多了,不太赚钱,于是他多方考察开始喂猪。这份工作也是她托人办的,是给一家公司喂育肥猪,他只负责喂,仔猪和饲料都是公司提供,他赚工钱和出栏提成。要说赵刚还真是个喂猪的好手,他肯学习,敢创新,不断改善饲喂发方法,喂出的猪出栏率高,份量重,瘦肉多。多次受到公司的表彰。那时,规模喂养刚开始,他就走在了前列,不仅赚到了钱,还积累了经验,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标杆。期间公司也多次想聘请他去公司做技术员,但赵刚舍不得她和儿子,都婉拒了。彼时,他们已将三间房翻盖,成了三间大瓦房,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她的工资也由几十元钱涨到了几百元钱。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几年后,赵刚觉得只为公司喂猪赚得太少,自己有技术,如果单干,肯定赚得多些,于是赵刚和她商量自己拉出来养育肥猪卖。果不其然,良好的饲养技术,加上不断创新的饲料,很快,他就赚到了自己单干的第一桶金,于是他就更加大胆,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们喂猪的第四年头,开始闹猪瘟,尽管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拯救,整个一茬的猪几乎全部死光,喂养遭遇重创,他家的经济也跌入了谷底。他十分后悔,原来为公司喂猪,每逢瘟疫,都是公司给专治的疫苗,每次猪瘟都能顺利度过。这时她安慰他说:“没事的,带毛的不是金,这次失败了,下次咱们多研究早下手,不可能总这样的。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
可是他知道,这次喂猪把原来赚的钱几乎都赔光了,再喂猪还得重新投入,他想静一静,想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她也不好多说什么,虽然赔钱,他本意也是为了家好。于是就让他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闲下来的日子里,刚开始他有点百无聊赖,从来没这么享受过生活,原来日子还可以这样过,他觉得自己以前真是白活了。于是,他看看电视,唠唠闲嗑,出去看看风景,觉得倒也惬意,就越来越不想担着风险去喂猪了。
有一次他去苏杭旅游,回来后就一直在手机上弄一款什么什么基金投资,说是在去旅游的路上一个驴友推荐给他的,说什么投款额度不限,只要投资,并且发展下线,就能赚钱。她觉得说的有点悬,就提醒他:这是什么软件啊,我咋听着这么没底呢,你可别受骗了。于是他就开始给她讲赚钱的过程,什么登录平台了,投入资金啦,赚取佣金了,发展下线了,虚拟奖励了,利滚利投资了……听得她头晕目眩的,她想反正他手里也没有多少钱,玩就玩吧,慢慢的再说服他就好。
哪知赵刚一投起资来就刹不住车了,而且没黑没白的拉人投资,有一天他特意打开平台给她看自己赚的钱,她发现竟然有8000多元,她问他投了多少,他说一月前投了四千。她不信,怎么可能利息这么高。他解释说,这是一种利滚利,还要加上自己拉下线赚取的利息,还有每天签到打卡的出勤奖,他说得异常兴奋,仿佛钱正一点点砸向他的头一样。
“天上怎么可能掉馅饼,你别让人家套进去。”她还是想提醒赵刚。
“你别不信,用事实说话啊,事实是我赚了很多钱,这样你一周以后再看我的钱是多少。”她说不过他,只好拭目以待。彼时,他开始和亲戚朋友借钱,或者撺掇他们自己也投入,果真不少人看他赚钱了,也纷纷效仿。等到下周她再看的时候,他的钱连本带利已经2万了。这简直太神奇了,但她还是有点不信,毕竟她是国家公职人员,知道一些诈骗方面的事情,于是她想试一下真假。于是她告诉他,如果你能把赚到的钱全部提出来,我就信。
他照做了,但是平台上的服务人员提醒他,现在正是利息上涨的时候如果提现,太可惜了。而且那人告诉他,如果你投资过十万,平台会给你更刺激的奖励。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有点半信半疑。但是他是完全信的,他固执地想要继续投资看看十万以上给什么奖励。他想动用她的工薪贷,她不想以身试险,于是没有答应他。他哪肯罢休,于是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借,只是他没有说是玩基金投资,而是说自己正在扩大猪的规模养殖,终于达到了10万,果真平台奖励了他7万元的一台车,这次他赶紧拉她来看,她还是有点不信,撺掇他把车提出来,但是平台服务人告诉他:这台车也是虚拟的,不能提出,只能捆绑投资。而且超过15万依然有更大的奖励。这时她也开始有一点点动心了,但是还是有些许的担忧,就问他:平台一直不让提现是什么意思,如果哪一天崩盘了岂不全部被套?
他看了半天平台,对她说:你看看,就咱们受骗吗?你看看平台上这么多人,比咱们钱多的多了,人家咋一直都在投呢?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她看了看,也是。这么多人都在,不可能是假的。但是她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可是暴利啊,如果这样就能赚钱,谁还去下苦力呢?可是还真有人坚持,孰真孰假,难以辨别。但这一次赵刚投资的决心更大了,他想直接借出她的伍万元工薪贷,一次性投进,看看这次有什么惊喜的奖励。她不是十分愿意,但是他反复劝她:你说这么多年,我干实业也做了。最终还不是全赔进去了。这年头,就是让一部分懂高科技的人先富起来。富贵险中求嘛,没有大的投入,怎么有大的收获呢?反正你不借我,我就去和别人借,我是一定要投的。这样吧,投完这五万,我想办法全部提现。
他这样说,她才有一点点松口了,但她一再叮嘱:不可恋战,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他暂时答应了。果不其然,投资金额达到了15万,平台立刻奖励一万五千元现金。他喜出望外,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虽然眼见为实,她还是觉得提现更踏实。他拗不过她,只好申请提现,可是平台再次提醒:如果资金累计到20万元,你将会成为小股东,这样就会每日获利。而且再投资利息也是翻倍的。他有点舍不得。可是她坚决要体现,她觉得这样做只会越陷越深,没有底线。
最终还是他想出了办法,他找了一个她原来的同学,也在搞这个基金投资,已经投了8万,还在继续投。在同学的劝说下,她勉强同意不体现提现,但是坚决反对再投入。他也只好假装答应她。但背地里,他找了儿子,说家里想喂猪,需要伍万元的投资。儿子一听二话没说,打了钱。这样他投资达二十万,成为股东,被奖励叁万元,利息翻倍。这一次他更有信心了,拉来她看。慢慢地她也不再反对,看着投资如此快速赚钱,也加入其中。就这样,一点点地走入了噩梦。
说起过日子她觉得她始终很勤苦,在单位上班本来很累了,回到家该干的还照样干,她总觉得多干点日子就好的快点。可和自己的同学同事比起来,她觉得自己家也就只占个中游。有时看着同事们一年做着几万元的全身保养,穿着几万元一身的衣服,擦着几千元的化妆品,她心里就有点不平衡,自己何时才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啊。可这次赵刚做基金投资可真让她开了眼,如此下去,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会飞速提升的。她一直想买一个貂皮大衣,总舍不得,这次基金投资提现后应该可以了。他们的房子虽然独门独院,也翻盖了,但和楼房比起来还是稍显逊色了一些。她很想买一个一百左右平米的楼房,这下也应该有希望了。至于买一辆好点的家庭轿车以前她不敢想,这次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但如果自己也搞起来,是不是来钱就会更快一些。可是怎么搞呢,钱都赵刚投了。想了半天,终于有主意了,可以把这种投资介绍给同事同学亲戚朋友,如果他们投了,作为赵刚的下线,赵刚也会赚钱的。而且赵刚还告诉她,因为他自己也拉了几个亲戚一起做,他每天签到的钱都达到了800元,不做投资,八百元是打工的半个月的工资了。但是就像自己一样,谁最开始也不一定认同,这是件很难做的事。想来想去,她决定先从自己最好的闺蜜开始。说做就做,她赶紧拨通了闺蜜的电话,而且她已经想好了怎么说更好。
“亲啊,我都想你了,你最近怎么没联系我啊?”
闺蜜显然和她关系不错,所以说起话来也不隔心:“亲啊,还说呢,最近单位总有检查的,忙坏了。”
“再忙也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她委婉地说。
“那不能,你还不知道我吗?干革命不是我的专长,我的专长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