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有味是清欢(随笔)
上了“一把抓”年纪的我们,那些夜市街头,酒吧歌厅已不再过问,每天总是重复那长出老茧的故事——上班下班,早餐晚餐,起床睡觉。平凡的生活中偶尔也生出一些奢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九月下旬,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会长黄彩梅打来电话,说鞍山市散文学会以及即将成立的中国散文学会辽南创作基地于10月19日至22日举办全国性文学盛会,请我参加,还说德江有两个名额,叫我叫上一个一同前往。我将这一情况与作协主席作了汇报,他欣然应允,叫我参加,作为文学创作,采风就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渠道。问了几个文友,他们都因为工作原因和家庭情况去不了,后来无意间问了目前在德江作协圈子内散文创作较为活跃的任芳芳,没想到她爽快答应:“去哇!”于是,我们相约同行。
出发前几天,黄彩梅拉了一个群,将贵州一同前往的青年文学研究会的会员聚在一起,随时在群里发布相关应知事项,比如那边的天气怎么样啊,需要带些什么衣服啊,此次为飞机行程,不宜带过重的行李啊……信息显示:19日至22日,辽宁气温是零下5℃到5℃,我准备好围巾,加厚的棉衣,绒裤,保暖内衣和洗漱用品装进行李包,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建议活动结束后到那里的乡下农村去体验一下,感受一下土炕生活。我的提议马上得到几个人的赞同。
也许是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看多了的缘故,我脑海中呈现一幅画面,随即写进了群里:
在四围小丘的环抱中,一排土坯房灰不溜秋趴在土坎上。屋旁,红彤彤的柿子树下,一条大黄狗闭目养神,悠闲地等待着主人归来。
洋子穿着貂皮大衣,一手提一只野味,一手笼在嘴上呵着热气走上院子,老远就喊:芳芳,我回来了!
屋里,芳芳坐在炕沿上,缝补着花格子棉衣,饭桌上的菜还冒着热气。突然,林长宽回来报告说:鬼子进村了。
任芳芳可能也进入了状态,马上回了一句:“刘枧跑到院子里,挥舞着手臂,大喊,快点快点,后山有个洞,大家都跟我来。”
群里的林长宽和刘枧不明就里,发了一个懵圈的表情。就这样,我们怀揣着对东北的憧憬和向往,如期出发。
任芳芳是县市场监管局的干部,最近新加入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由于年轻,会长亲切称呼她为“小任”。我和她先前在同一个单位上过班,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缘分,我调侃她“不会是小人”吧?她总是不置可否。
19日早上,我和小任相约坐上网约车,早上七点钟从德江出发。她一路牢骚:明明是13:30的飞机,为什么要去得那么早,七点钟出发,10点就到贵阳龙洞堡机场,还有两个小时怎么混。我说人家航空公司有规定,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到航站楼候机。我们到了吃点东西不是就差不多到了候机时间了?她不再做声,说是第一次坐飞机,不晓得这些。十点钟到龙洞堡下了车,小任从后备箱拿出行李包,天,这么年轻漂亮的女人,弄了一个蛇皮子口袋作为行李包,不能背在背上,要么手提,要么搭在肩上扛着走,像极了北上广深打工的农村妇女。作为女人,随手还有一个包,此去上车下车转飞机,多有不便啊。我说这个行李包有点“吊价”,她说会长通知的不能用箱子,大了要着托运,麻烦。他看到我背着的一个行李包,小巧,精致,方便,随即决定去重新买一个。我们到飞机场旁边的奥特莱斯商场,从一楼到五楼,款式选了又选,价格谈了又谈,总是不中意,我像跟班一样,又要背自己的背包,为了体现男人的绅士风范,还得帮她扛“蛇皮子”,直到腿脚酸软,终于买了一个颜色、款式都称心如意的背包。出了店门,她记得门口还有一些摆着售卖的衣服,非要转回去看看,一件像麻布口袋一样布料和款型的女装套在美女模具上,掏出价格牌,上面显示“13800.00元”。我说:“走噢,像麻布口袋一样,有哪样看法哇。”她说:“人家是国外进口的,是名牌。”我说:“穿起不吃饭不用钱得活不?得行的话,等我有钱了帮你买一件。”大家都笑了,其实就是看一下,开个玩笑,买那个衣服,三尖吊角,属于奇装异服,工作性质不恰当,加之作为工薪族,囊中羞涩也不允许。
时间关系,我们匆匆吃了点午餐就赶到机场,时间正好12点,正是候机时间,小任说,还是你掌握时间准,我心里不好说得:“还是你掌握得准,不去商场那一晌午弄个脚耙手软,估计还是早了点。”
一同前往辽宁的省内同伴来自各个区县,大都是在群里晓得有个名字,相互不熟悉。从群里得知,大家都陆陆续续到了,一起上了飞机,飞越千山万壑,我们于19日晚上的八点钟降落在沈阳机场。
落地沈阳,我们就感受到了沈阳人的热情豪爽和大方。带上的厚衣服都还在行李箱里,没来得及换,走出机场出站口,北风呼啸着,大家不禁打着冷颤。从沈阳到我们落脚点鞍山,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人家特意派了一辆大巴车在机场出站口等候,我们立即钻进大巴车,司机把空调开到极限,让我们一会儿就找回了温暖。汽车在黑夜里行进,窗外没有风景,偶尔有些霓虹闪烁。晚上八点,我们到达了负责此次接待的五环酒店,接待方每人送了一箱当地的特产——酸酸甜甜的南果梨。酒店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大家忙着办理报到的相关手续,有的在登记,有的在办理入住房间,有的在整理一路携带的包裹,最要紧的,应该是在酒店大厅豪华的亮柱下拍照留念。特别是女同胞们更忙,这一刻,我才更加知道,爱美,应该是女人的天性,她们,摆着不同的pose,选择合适的人选合影,嘻嘻哈哈忙得不亦乐乎。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三天时间的活动安排,20日,早上举行中国散文学会辽南创作基地授牌仪式,下午到鞍钢集团参观。接下来就是百名散文名家现代钢都行,21日行程有点紧,千山、玉佛寺、大观园采风,还有一个散文创作研讨会。22日自由组合,各省来的作家结伴成行自由采风。短短的三天时间,让我在辽宁鞍山遇见了许多值得回忆的人,许多难以忘却的事——“铁巴”故事、“膏药”商贩、“鸭客”大哥、“高深”道士、“顾家”老唐……一个个人,一件件事,让我感受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铁巴”的故事很精彩,故事得从彩梅会长说起。此行来鞍山之前,黄彩梅会长在西安参加另一个文学盛会,她是我们到鞍山的当晚十点过才从西安乘飞机到沈阳的。为了贵州青年文学的振兴,作为会长的她此行任务很艰巨,到西安动身之前,她把本会编辑出版的杂志《青萃》,还有自己出版的书籍装了一大包,委托刘枧带到鞍山,其目的是在全国性的文学活动上送给朋友们,以作纪念。刘枧是贵州省公安警察学院教授退休的,为人很谦和,乐于助人,善于交流,他在微信上与人聊天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多交流”。当然这次彩梅会长安排的任务,他义不容辞,加上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满满两大包,就像两个大大的“铁巴”,每个几十斤重,上下飞机,接机、转机、转车、住店,手脚并用,累得直喘粗气,同行的大多三相五约,相互不认识,也难得有人搭手帮忙,好不容易把“铁巴”从中国的西部提到了北方。
返程的时候,本以为“铁巴”减少了,可是不然。黄彩梅会长在西安有人送了她一个瓷器的观音像,很是精致,快递邮寄又怕碰坏了,只得随身带着,此为铁巴一。鞍山朋友送的几箱南果梨,没吃完,这是鞍山的特产,也是鞍山人的心意,决定带回家,此为铁巴二。大家各自都有随身携带的“铁巴”,并且都有满满的负担,会长多出来的两个“铁巴”,一个给了我,一个又给了刘教授。从鞍山出发,到沈阳博物馆,到曹雪芹沈阳故居,到乡下农村体验,再到机场民俗,刘教授一路嘟囔:“黄会长的铁巴就是多,来一个,去一个。”我那个铁巴却在半路出了意外,在沈阳与四川几个文友一起吃晚饭后,我们贵州的要去赶第二天一早的飞机,得到机场民俗去住,便于早起,他们还要耍一天,就住在沈阳。之前一起,同路同车,“铁巴”些都是一起混装的,我们分手的时候,找来找去都找不到会长的那个“铁巴”了,我误以为是人家拿错了或是顺手牵羊顺走了,心里很不好想,怕会长怪我不上心,没办法,只得厚着头皮向会长报告了这件事。会长很温和地说“掉了就算了,不要内疚。”可是到了沈阳机场民俗,我再倒腾那些东西,那个“铁巴”又神奇地出现了,会长调侃我“怕是提烦了,故意说来考验我的。”其实我知道,我又闹了一次“背着孩子找着娃儿”的笑话。
在百名散文名家现代钢都行采风活动中,有两个印象深刻的大哥,一个是蔡宝鑫,蔡宝鑫是辽宁锦州的一名退役军人,对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喜欢结交文学朋友,更喜欢藏书,他收集全国各地作家出版的各种类型书籍几万册。这次采风,他作为沈阳人,非常热心地尽着地主之谊,用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一颗热情待人的心,一腔宏亮清晰的大嗓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朋友们免费介绍推荐着辽宁各种各样的好,听:“老少爷们儿,今儿个咱们唠点儿啥呢?来来来,给你们说说咱辽宁的事儿!咱辽宁啊,那可是好地方。你看那沈阳故宫,哎呀妈呀,那可真是金碧辉煌,气派得很。一进去,那感觉就像穿越了似的,仿佛自己就是那皇帝老儿……”那神态,那语言节奏,像极了贵州一些乡场上卖老鼠药的商贩,惹得我们总是想笑,任芳芳干脆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膏药商贩”。汽车噶然停下,到了玉佛山脚下,“膏药商贩”又开始了“鞍山的岫岩玉,哎呀妈呀,那可是宝贝啊!那玉质细腻,色泽鲜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自己好像瞬间变成了富豪……”
另一个应该是鞍钢文联的同志,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后来我私自给他起了一个名叫“鸭客”,因为他的任务是到每一个地点采风后,负责把人赶上车,清点人数,避免人员走失。他随时张开双臂,亮着大嗓门:“上车了!上车了!走失了找不着来时的路,老婆孩子又要伤心了!”那神态,那责任心,就像我们贵州乡下扛着鸭棚子,拿着竹竿的鸭客,生怕走失了一只游走的鸭。
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高深的道士,能洞察人的内心,能猜测你的运势,而且那么准,让我有些不敢相信!那是在千山采风。千山原名千华山,因其由四周千座山峰组成,形状类似一朵巨大的莲花,因此也被称为千朵莲花山。千山的第一站是大佛山,随着弯弯曲曲的人工梯步上山,再乘一段电动缆车,再上一个松林,就到了大佛山观景台。目之所及五百米处,整座山就像个光头的大肚子罗汉,人们伸出双手,把大佛山托在掌心,摄影师咔嚓一声留下瞬间。人,就见不得个“好”,把这个动作称为“接佛”,寓意“接福”,意为到大佛山把福带回家。我正在“接福”,一个穿着长衫的道士走过来,把双手罩在我的耳朵上,悄悄地说开了。怨恨自己的记性,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她能洞察我是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的人,一生磨难重重,肩负四个老人生养死葬,不费力也费了心,孝心可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是因为一生清澈透明、不受任何束缚,不被世俗困扰,所以能六根清净,能逢凶化吉,能遇事呈祥。临了,她还送我一句祝福话:“我骑着老君的青牛,带上三清的问候,捎来四御的祝福,送出七真的恩德,面露八仙的笑容,给你真诚祈愿:往后的日子,吉祥如意!”
一路上,搞笑不断,精彩连连。来自贵州毕节的老唐,传承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能把一路住酒店喝剩下矿泉水揣进行李包,导致上飞机过安检时,喊人帮忙“把水喝了上车,否则浪费了”。老唐是个全国各地东南西北到处跑的“调研专家”,办理了长途飞机贵宾会员,在候机室,贵宾待遇免费的午餐或零食,他吃饱了还在吃,原因是“白吃白不吃,剩下可惜了。”这个顾家的老唐,还能把丢弃的,研究会因拍照需要带去的横幅会标装进行李包带回来,我估计,他可能在惦记着乡下农村人在院子里建菜园子时,打个篱笆拦鸡鸭时会派上用场。云贵川人到中国的北方,甜食面食吃不惯,我们贵州和四川的老乡终于在沈阳一小镇上找到了一家川黔麻辣火锅店,大家AA制吃了一顿火辣的家乡味道,席间,四川的《格调》冯主编说她第二天生日,大家预祝她生日快乐,还有个文友说她也是下个月生日,大家难得一聚,也提前祝她生日快乐,整个晚餐时间充满了活跃的气氛,祝你生日快乐主题歌曲唱得很响亮。老板很聪明,急忙煮来长寿面,还免费加了生日蛋糕,一个没有人生日的生日宴会把大家的感情紧紧凝聚在一起。
一路欢声笑语,一路激情澎湃。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的文学爱好像一条纽带,连接着天南海北的纯洁友情,各族朋友一见如故,包容,团结,和蔼,演绎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