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窗前一棵石榴树(散文)

精品 【东篱】窗前一棵石榴树(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3.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2发表时间:2025-03-08 06:30:15
摘要:好几年没有吃老姐窗前的那棵石榴树的石榴了,很想念。老姐是我和女儿生命中的贵人,她就像窗前那棵石榴树上的石榴,总在我的记忆里微笑着。


   我在县城工作,照顾不了两三岁大的女儿,便托付给我的老姐照看着。女儿一直在老姐家住了三年光景。老姐老屋窗前,原本是一个猪圈,大集体时,靠养猪增加收入,后来孩子们都大了,老姐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养不起猪了,便把猪圈拆了,在中间对着窗子的地方植下一棵石榴树。
   树苗是老姐领着我女儿去赶集,选购的。老姐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职责,跟我女儿说,老姑给你栽树,将来给你乘凉。老姐未读过书,可能知道那句关于栽树与乘凉关系的俗语。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文化和读书与否没有绝对的关系。女儿上小学有一篇作文叫《姑姑的石榴树》就写下一段故事,感激姑姑给她的启蒙教育。
   有一段大约是这样:姑姑说,你爹是教书的。女儿纠正她说应该叫“爸爸”。姑姑说,你爹给你买书,我给你买树,树和书一样,都能读。女儿说,自那棵树长大,每进姑姑院子,就有一种读的感觉,读树日见长大,读树日益葱茏。但好几年不见挂果,姑姑说先铆足了劲长大,再挂果不迟。
   我觉得,这些话,已经表达出成长和时间的关系,对孩子苦读观念的灌输,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我家老姐生在旧社会,没有读过一天书,可能她对读书特别向往,就把好好读书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读书和读树,可能是谐音关系,老姐才有了这样的迁移。是啊,有多少人能够读懂一棵树的。老姐说出的“读”有着更宽的境界。
   还有一个理由。老姐有七个儿女,用老姐的话说,一辈子骄傲的是生了一群孩子,可也被养这些孩子拖累得不轻。老姐说起孩子,眼角总是泛出泪花,说眼睛不好,掏出手帕拭一拭,掩饰着苦痛。她也为能够给我带孩子感到高兴,七个,再多一个就是八个,很吉利的。石榴多籽,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其实,老姐遭了一辈子罪,子女多了并未给老姐带来生活的改变,但那种“石榴文化”已经注入了她的骨子里,再怎么贫穷,还是不能改变她的文化观,养孩子她也叫苦但从不后悔。
  
   二
   女儿也特别上心这棵石榴树的成长,在结下几枚小石榴的时候,她特地从衣柜里搜出了几缕红布,跟着我们探望老姐的时候,她让哥哥把红布系在枝上。我觉得,她那时还不能懂得红色的含义,但她有着希望她姑姑日子红红火火的愿望。我戏说,孩子是谁养亲谁。
   那时,女儿尚小,遇到周末,我几乎都要回家领她到城里住一天,主要是减轻老姐的苦累。记得,在村东的公路边等车时,我总会教她背诵古诗,“春风吹又生”,“汗滴禾下土”……她并不热心,扯着我的衣角问我,有没有石榴的诗?我想,她一定是想把石榴诗送给姑姑的那棵石榴树。我脑中出现了很多形容石榴的字句:一团火,百千籽,笑破嘴,紧紧抱,花千香,皮如橙,味酸甜,籽红如玛瑙,粒圆似珍珠……但肚子里就没有一句诗。我很惶恐,就是想不起还有石榴的古诗句。细想,可能是我老姐“读树”这个词,真让她有了求读的欲望和兴趣了。看和读,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看一眼,见其形;读一遍,入其髓。
   那时,未有互联网,得靠翻阅书本来寻找诗句,回家,我翻出《唐诗三百首》,遇到韩愈的《题榴花》诗,赶快背下来,教女儿背下“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的句子。并解释句子的意思——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映照人眼很绚烂;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子儿长成,石榴怀子期未来。我被女儿问倒了,嘴上不敢说自己读过中文,选择回避的态度。所以,在日后的教育思想的接受上,我对一句教育名言有着更深的感触。一个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我觉得一个“读”字,代表了我的老姐的最高文化水平,完全可以超越很多读书人。这个字,启发了孩子怎样去观察世界,以阅读的态度,面对陌生和复杂。和老姐闲坐唠嗑,我说老姐是“一字之师”,她不懂得是什么意思,我说,女儿跟姑姑就学了一个“读”字,奠定了她观察生活和世界的方法。社会是一本大书,我们太多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有些事,可能无需留心在意,但要获得正确的三观,靠灌输不行,一定要自己去读,读才有心得,有加工,有提炼。就是普通的生活,也是一本复杂的书,很多东西是靠孩子自己去读,一个人读到的生活,不能替代另一个人,生活给人的是多元的体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告诉孩子们怎样生活。将来的生活,已经让人负重,没有阅读取舍能力,是不堪重负的。可能我们很重视读书,但没有多少人关注读一棵树,读读生活和社会。
   自院中栽下这棵石榴树结果之后,老姐也老了,血压高导致半身不遂,只能在面积有限的火炕上挪动,好在窗外有这棵石榴树,成了老姐日日可观的风景,我说,这棵树的价值,对老姐来说,要比黄山巅峰上的那棵迎客松还有意义。这也引起了老姐的伤感,借机跟我唠叨,那么多的儿女,不如一个石榴,包在壳里。我说石榴籽总要脱“壳”而出,养了儿女总不能老呆在壳里吧。
  
   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姐颠覆着这个说法,是自己栽树自己看景。五月,春光灿烂,灿烂不过石榴花开,热烈而绚烂,如血似火的日子,对老姐的情绪一定发挥着向好的助兴作用。常常念及老姐,我没有多少时间回去看望她,也只能寄托这样的情思。自骨朵窜出,到小小的花蕾次第绽放,就像小红灯笼挂在了窗前,当盛开时,层层叠叠的花瓣就像女孩子华丽婀娜的裙幅,随风轻摇慢摆,是多么动人的风景。跟老姐这样形容,她一脸的享受样子。老姐被我启发了,还补充着,蜂啊蝶啊,都来惹花,我说那是来为老姐起舞。有时候,简单而空洞地安慰,自己都觉得有点假,但风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安慰,只要我们有喜欢风景的心,风景里总能挖掘出供人享受的意境。我说老姐天天在视觉盛宴里,比我带回一点甜点水果好多了。老姐反驳,哪有兄弟送给姐的礼物珍贵。
   入秋到初冬,是石榴结籽的日子,每当靠近老姐老屋,泛黄微红的石榴,有的就伸出墙外,我心似石榴籽一样的感觉,又靠近了亲亲的老姐。这段时间,老姐总是以石榴的名义打电话给我,要我回家看石榴,摘石榴。说实在的,我真不喜欢吃,主要是嫌费事,那种酸酸甜甜的口感我也无福消受,我一直没有告诉老姐我患了糖尿病,生怕她为我担心。我也知道,老姐即使知道,也可能会说,那是个福病,不耽误吃石榴。因为她患病以后格外会安慰人,我想,可能是窗前的石榴树影响了她的心情。
   每年,老姐都留着很多的石榴给我,这是亲情的表达,我深知石榴在我们姐弟之间的情感价值。老姐总说,自家院子的石榴,不花钱,也不值钱。老姐和我都是过苦日子的人,说这些,就是让我打消顾虑。老姐哪知自己没把话说到点子上。考究石榴的历史,我知道,洛阳的石榴在全国最为著名,听说过“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白马是指白马寺,那里的石榴最甜,一颗石榴可以换一头牛。可能这是从珍稀的角度说,而老姐家的石榴,我觉得是牛不换。有时候我和老姐就盘腿坐在火炕上,静静地看着红石榴,什么也不说,好像醉坐在红灯笼围裹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暖色。一份亲情,怎么能是用以物易物的价值来交换呢。《洛阳伽蓝记》记载,“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我则是老姐吆喝回家来取。真有受宠若惊之感。
   我提示老姐,给门口的邻居送几个去,因为老姐患病时,邻居常常登门看望并闲聊打发时光,而且这棵石榴树也总是成为聊天的话题。老姐也有点迷信,告诉我,没少送人,南街老姐的邻居哪家不都是子孙兴旺。老姐的石榴树就像会发出佛光,可以照耀每一家。老姐的意思是,生孩子一定有这棵石榴树在祈福,她连邻居的孩子的生日都记得,我说老姐是年纪大了,闲着没事就想这些无聊的事情。老姐不喜欢我这样说,门口的邻居比石榴更喜庆,她听不得打孩子骂孩子的声音。
  
   四
   去年夏天,我去山东栖霞的牟氏庄园观光,在“东忠来”院内发现两棵几百岁的老石榴树,满身沧桑,尽管叶绿,还是掩饰不住那种苍凉。有导游介绍说,这两棵石榴树在2020年还结过很多果实。我突然想到老姐院子里的石榴树,一定还在我女儿心中结果,亲情的甜蜜,启蒙的美好,相处的温软,这不都是一种果实吗?老姐活不过她的石榴树,但留下了果实。
   老姐选择这棵石榴树,不一定有什么理由,但我觉得她的想法逃不出多子多福的寓意。我听说这样的话——沙漠里的胡杨,庭院里的石榴。可能都是傲视岁月的树种吧。生生不息,常绿常青,这样的观念,扎根在普通人的心中,成为了最持久的文化。石榴栽在庭院,文化扎根心中。老姐告诉女儿的“读树”,也启发了我怎样面对这些民俗文化。
   可能,太多的树木,我们栽植时,都是抱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逻辑,赓续代传,这是多么美好的植树理念。但石榴树下,如果只是想到乘凉,境界和意义就狭隘了。它的意义在于“榴”(留)。树木和人一样,最有意义的就是在活着的时光里留下一点什么。
   老姐和老姐夫差不多前后两三年相继去世了,姐的老屋也上了一把锁,锁生锈了,石榴还年年红。女儿说,人家的青春是在山楂树下,她的青春是在姑姑窗前的石榴树下。是的,小的时候,老姐就抱着女儿,坐在炕上,望着石榴树摇啊摇。老姐的孩子们,每至石榴红时,也电话约我回家摘石榴,听到邀请,我都只能推脱,我吃老姐的老石榴会幸福,可我喜欢当着老姐的面掰开,捧几粒塞到老姐的嘴里。老姐离开了,我不敢独自吃那石榴,最怕那股酸楚再从心底涌出。
   美好的时光,总是不能留住,石榴花也叫“榴花”,这个“榴”字怎么就留不住时光呢?不过,老姐窗前一棵石榴树,已经留在了我的心中。
   我女儿还记得姑姑自编而常哼的那首“石榴歌”——
   石榴花开像女的脸,石榴结籽像女的牙,往俊里长,笑个石榴,开个石榴,我们不成石榴,就成一朵花……
   女儿说,这“歌”就是没有姑姑的“窗前”。我说,姑姑的窗前,总有一朵月亮来,来看石榴花,石榴红……
   我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再走进老姐的院子里,看着老姐坐在窗前看那棵不老的石榴树的样子,我会抢一个特写镜头。
  
   2025年3月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全文以石榴树为线索展开描写,表达作者对老姐的无限思念之情。“我”初在县城工作,便将女儿托付给老姐照顾。老姐从集市买来石榴树栽在窗下,老姐对侄女付出纯正的爱,并告诫女儿,树和书一样,都能读。老姐自己有七个孩子,加上侄女有八个,她认为石榴多籽,寓意人丁兴旺,这是她心中的“石榴文化”。女儿趁周末与父母团聚,央求“我”读有关石榴的诗。“我”到处翻阅终于满足了女儿的好奇心。老姐是一字之师,一个“读”字便教会了女儿观察生活和世界的方法。读树,也是读社会,读生活。石榴树老,姐也老,老姐是自己栽树自己看景。姐弟之情非一篇文章可以抒尽,每次石榴成熟要留给“我”,“我”又不能说出有病不能吃。现在姐姐姐夫已去,石榴还在。作者感叹,石榴花也叫“榴花”,怎么就留不住时光。还好,老姐的石榴树留在了“我”心中,还有女儿的“石榴歌”继续在哼唱。文章以最真挚的情感,错落有致的叙述,描写了作者与姐姐的深厚感情,动人心弦。文章以树喻人,托物言志,富含人生哲理,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老姐与石榴融为一体,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令人佩服。美文佳作,感谢老师长期对东篱的默默付出,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08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08 06:44:25
  这篇文章以石榴树为载体,用最真挚的情感,托物言志,以树喻人,富含人生哲理,感人肺腑。佩服老师超强的写作能力,学习了!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09:02:35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美评。可能写石榴的文章很多,但我见到的石榴,最好就是老姐院子的那棵。所以我围绕这棵石榴,记点事,表达对老街的怀念。我女儿上了几年幼儿园,属于野孩子,是被老街养大的,老姐的养,不仅仅是吃穿住,还有问候的熏染,老姐没有上过学,但我认为她有文化,我女儿的成长有她的功劳。远握,问候春祺,期待红花草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事事顺意!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3-08 06:46:46
  这篇散文以石榴树为线索,深情讲述作者与老姐的故事。老姐照顾侄女,栽石榴树,以“读”育人。如今姐与姐夫已去走,但石榴还在。作者姐弟情真挚动人,令人赞叹。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09:07:31
  我觉得,老姐心中有一个美好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她没有读过书,所以对这个字就向往。我比老姐小20多岁,老姐没有赶上读书的好时代,没办法,我算是赶上了,读了几天书。老姐也感到荣耀。所以,我觉得老姐也是有文化的人,这个读字就证明这一点。我的石榴,除了有酸甜的滋味,也有一个内涵,是精神的启迪。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远握,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3-08 07:51:27
  石榴树留下了老师对老姐的怀念,留下了姐弟情深,文章真挚感人。祝老师春祺!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09:09:14
  谢谢塞翁老师留墨。我和这个老姐关系很好,在我困难的时候,她帮我,从不要求什么。她是我和女儿的贵人。所以我怀念她。期待塞翁老师的美文,谨祝操作快乐,佳作不断!
4 楼        文友:岚亮        2025-03-08 09:44:24
  窗前一棵石榴树,长满故事,美了风景,多了情趣,多么美好。很清新的文,拜读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09:51:20
  喜欢岚亮老师说,窗前那棵树长满了故事。我也觉得,故事要比几句漂亮话好,所以,喜欢把摸这些老去的故事。我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是缺失的,忙于工作,似乎孩子是个累赘,老姐于我有恩德,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关系,她完全可以找各种理由,拒绝我的要求,但她默默地接受了。她教育了我的孩子,一个“读”字可能是她未读书的报复性向往,但也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鼓励。谢谢岚亮老师拨冗留墨,远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万事胜意!
5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03-08 09:58:41
  读罢这篇文章,内心满是触动。作者以细腻笔触,窗前石榴树是情感纽带,从老姐种树启蒙孩子会“读”,到女儿对树的牵挂,再到石榴承载的深厚亲情,每一件都温暖又饱含深情,触动人心。“读树”这独特的视角,充满哲理给人以启迪。这篇文章彰显了怀才老师驾驭情感与文字的深厚功力,令人回味无穷 。拜读学习怀才老师的美文,同时,深谢怀才老师对我新发文章的点睛润色,助我又获红豆一枚!祝怀才老师春安,开心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10:11:18
  一读石叶老师的美评,一股清风吹袭而来,又如小溪淙淙,带着音乐。谢谢石叶老师的精彩留墨。在文章中,我未写老姐把读书的事寄托在后代身上,老姐也常常念叨自己没有读书,好在家中有我读了点书,所以,她是寄托希望,但恰恰是这样,才显出她的文化观念,所以我佩服老姐,孩子也得到了最好的启迪。谢谢石叶老师的美评,怀才也喜欢读石叶老师的文章,哪吒的文章,写得出类拔萃,很多人只是重复影片的情节或者搬来哪吒的语言给我们,石叶老师的文章别开生面。继续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5-03-08 10:15:03
  看了社长的石榴树,我也好想写写我老屋前的椿树,当年还是我六七岁时我从我们村我们组里生命最长的树下挖下的苗栽种的,几十年过去,如今参天,哎!事事如意却又不一定如意啊!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10:23:04
  栽下每一棵树,都有最美好的记忆,这些记忆,比人事的记忆更美好更清晰,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我始终在琢磨。请教了。香椿是有味道的树,是可入口留香的树,非常期待散人老师写出来。谢谢散人老师留墨,远握,问候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苹风向晚        2025-03-08 13:58:19
  细细读罢,多么美好的树,多么美好的人,多么美好的亲情。作为读者,真是美好的享受,如沐春风,如立于老师笔下的石榴树前,欣赏、品味。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16:14:35
  那段日子, 有点艰难,但亲情胜过艰难,那棵石榴树,记录了我们相处的日子,有了故事。于是如今怀念,多了一份温暖。谢谢苹风向晚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08 14:18:00
  石榴树是老姐栽下的一本书,叫女儿读,自己也读,读出生活的酸酸甜甜;石榴树是一个站着的人,在老师眼中,就是老姐的化身,“榴”给老师无尽的怀念。文章构思极为巧妙,在“子”和“榴”的谐音上做足了文章,将“石榴文化”解读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深情佳作,拜读学习,顺祝春日吉祥,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16:18:47
  可能我的老姐没有读过书,所以对这个读字,是既向往又心痛,更多的是叮嘱她的晚辈,在读书上有所成。的确如韩老师所言,那棵石榴树,就是老姐的化身,我想起她,就想到这棵树。石榴多子,所以在民间备受喜欢,老姐也不脱俗,生了7个孩子,可能就是以石榴的蕴意为人生的法则,有时候不敢说,她的确遭罪了,石榴树,记录着我们的亲情,也表达着老姐对文化的理解。谢谢韩老师拨冗留墨鼓励,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一切安顺!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3-08 15:39:43
  这篇窗前一棵石榴树,分明是3.8妇女节献给老姐的“一树石榴”。也是怀念老姐的一篇美文。读着让人心里不由自主怀念老姐。老姐就像那棵开满鲜花结满酸酸甜甜果实的窗前的石榴树!好文拜读了!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16:20:18
  问候枫叶老师三八节快乐!谢谢枫叶老师留墨。是啊,今天是三八节,写给那个世界的老姐吧,她一定收到这篇散文,读不懂,那就见字如面吧。远握,问候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3-08 19:18:39
  窗前的石榴树,作者与老姐、与女儿一起读它,读树犹似读书,读出了时光的变迁,读出了亲情的味道,读出了人生的况味。文中的老姐很善良,对侄女极尽关爱呵护,后来患病,石榴树是她能欣赏到的风景,可宽慰孤寂的心。文中流淌着浓郁的亲情,萦绕着剪不断的乡愁。感人肺腑的真情佳作,拜读受益。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春安!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8 19:35:07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这棵石榴树,记下了我和老姐三十几年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没有多少情节,韩平淡,但那些内容足以让我回味,老姐是读树思想,牵挂弟弟的亲情,东圃是未知动容的。老姐一生没有干什么大事,就是生了七个儿女,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垮她,反而让她看透了很多东西。我尊重敬佩老姐。远握,问候春祺,期待你的佳作。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