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在】告别浪花(随笔)
我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告别会传染。继迪迪老师写了《告别》一文,我也突然想起了告别。本来是想着悄悄地离开浪花的,但我内心却一直有一个声音在默默地告诉我:要写一写,要写一写。或许,这就是我与浪花的缘分吧。
相信每一个喜欢来浪花投稿的作者与浪花都是有感情的,我也不是例外。我是因为机缘巧合和意气用事来投稿浪花的。我决定与某网友比赛文学,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平常只顾关注投稿和发表情况的我开始关注浪花社团,关注每一位来浪花投稿的作者,关注江山快讯与浪花有关的情况。
我最先关注到的是两位灵魂有趣的诗人,他们的对对子评论引起我的好感,我开始常常驻足浪花,一度忘记了其他的社团,其他的作者。灵魂相似的人总是容易相遇,我遇到浪花绝不是偶然。而后,我关注到每位浪花编辑老师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我惊叹于望雪社长的慧眼识珠,写下评论:浪花是一个神奇的舞台,群雄起舞。而后,我开始试着给各位老师写评论,在浪花论坛里写评论:感谢各位老师的一路相伴,祝福浪花和各位老师越来越好。
告别浪花,我舍不得。我舍不得各位老师的认真编辑和暖心鼓励。我舍不得与阑珊老师的纯洁友谊,当然只是友谊,各位老师不要误会。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惺惺相惜,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我有一次想着离开浪花,结果被阑珊老师劝了回来。后来,因为我说话随意,见识浅薄,以为大家都在一个社团都是朋友了,不小心把阑珊老师惹着了。我赶紧向阑珊老师道歉,阑珊老师也没跟我计较,我继续在浪花发文,从此我们就成朋友了。
我的文章每篇都少不了阑珊老师的评论。感谢阑珊老师对我作品的支持与厚爱。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原以为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离开浪花,浪花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之地,是一处纯洁无瑕远离世事纷争的港湾,我没想着会有一天含泪告别浪花。
我告别浪花是因为我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
我从小的观念是聪明的孩子应该学理,长大可以当科学家,搞研究,搞发明。笨笨的孩子才去学文,不知道以后该去干什么,因为当官的毕竟是少数,关键得有领导能力。所以整个学生时代,我没怎么关注过文学,只是偶尔不开心的时候看点课外书。离开学校后,我更没怎么看过书。所以,进行文学创作对于我何其难也。
误打误撞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边学习边创作,从带宝宝到现在,抛去三年多的时间没写,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写了二十万多字过一点的文学作品。我自认为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刚好现在看书的人比较少,我努力创作出简洁生动,打动人心,适合大众阅读的正能量作品。可这些在妈妈眼里,统统都是“流水账”。
我无数突破自我的努力,在妈妈眼里,三个字足以概括。我承认自己还有更多的努力空间,我接受每个人认识上的局限,我知道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可我始终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影响。直到现在,宝宝和我还是动不动就生病,今天宝宝又发烧了,开学以后感冒咳嗽一直没有彻底治愈。因为白天的时间是片断式的,我常常写作至半夜,我在生活的夹缝中进行文学创作,可妈妈仅用三个字加以概括。
“怎么能是流水账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是流水账的话,怎么可能出现在文学网上?
“是琐事。”妈妈牵强地加以解说,并且微微笑着,半是嘲笑,省得她的实话伤了我。或许,我自认为的优秀真的没有被表扬的资本。即使是勉强的表扬,也很快被妈妈自嘲式地揭穿。我多少的努力,换来的是像傻子一样,在人世间。人生在世,如果不那么执着认真该有多好?要不然,含着热泪的,为什么常常是我一个?世人常常笑我太傻太天真,却不知我早已把简单和纯粹深深地刻在骨子里。
“琐事怎么了?生活不就是琐事吗?哪有那么多的高光时刻?有的人写琐事还得诺贝尔奖了呢?”
听到诺贝尔奖,妈妈眼前瞬间掠过一丝光亮,似乎对我多了些遥不可及的期许。我知道结果只是锦上添花,人生关键是努力的过程。不管我能力够不够,我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
妈妈对我发表在公众号上的《爱的传递》一文嗤之以鼻,认为它只是一个小丑,不应该和其他的文章一同出现在公众号上,仿佛我是什么关系户。可我怎么可能认识精品组的老师们呀?我承认我在写作上有很大的不足,可我认为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我的每篇作品看起来平平无奇,可我都会认真地构思谋篇布局,字斟句酌地推敲,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达到完美。
所以,我选择告别浪花,如妈妈所愿做一个平庸的人,不让自己平庸的作品登上大雅之堂。但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从不止步,只有努力往前行才会有进步,但我也没有义务让所有人都满意。我有自己的独有的光辉。
我从小妈妈对我的学习不管不问,只管让我吃好穿好。妈妈不管我的能力如何,只管推着我一路向前。很遗憾我得第二名的机会多些,与第一名总是差着那么一点点的缘份。我也知道即使我得了一个第一名,还会有更高一级的、更多的第一名等着我。我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妈妈不管我累不累,能力够不够,需不需要做点别的事情,需不需要被鼓励,只管推着我一路向前。
我结婚的时候,妈妈对我很失望,我没有如他所愿地取得成功,反而成为一种尴尬的存在,能嫁出去已是勉强。妈妈不止一次地在外面对人们高谈阔论地说,她希望我能完成她未完成的愿望,结果事与愿违,只能把我“下嫁”了。我成了众人眼里“高分低能”的代表,我成了被人嘲笑欺压的对象。我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呀,何时成了妈妈的附属品,成了代妈妈完成愿望的“棋子”,成了没有感情、没有思想、不知累不累的“棋子”。而妈妈的愿望究竟是什么?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只不过是无尽的名呀利呀,无尽的扬眉吐气,无尽的站在高处,俯视一切。而这又何尝是我想要的?
高二那年,成绩下降,我周末带了好几本书,想回家好好补习补习。可电视的声音震耳欲聋,站在大门外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知道家不是我一个人的天下,我不知道该怎样沟通,绝望地逼出滴滴热泪。妈妈随着电视的剧情哈哈大笑,全家都在狂欢,只有我一个人在负重前行。
妈妈偶尔瞄了我一眼,看我活得好好的,便继续观看电视。那时,妈妈沉浸在电视的剧情里,不知道什么叫抑郁,什么叫压力。高中的成绩不公布,妈妈总以为我一直名列前茅。我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外面,天黑了又一个人坐在房顶上,孤独地等到夜已深沉,家家陆续关了电视,才悄悄地走下楼梯。
如果不是算命先生的话,爸爸妈妈恐怕一辈子都不知道我因此受了电视的刺激,再也不愿听到电视的声音,哪怕只是很小的嗡嗡声。后来,我在家自学,妈妈再也没有了看电视的心情,连觉也不敢睡踏实,早上早早地醒来盯着我,就怕我忘了在校的作息时间。原本都已经认真执着的我,还得被勉强捆着绳督促着一路向前,我真的好累呀。
执着的人通常都没有好下场,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影响或许可以走出去,或许一辈子都走不出去。
所以,我告别浪花,不是浪花的过错,只是让浪花默默地扛下了所有,这也是每一位浪花人的心胸。或许,我告别浪花只是一种心结,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重新回来。也或许,我写文只是一种临时的心境,下一秒我就强大起来了,一切都翻篇了。总之,相聚是缘,愿与浪花共成长,愿与浪花各位老师不离不弃。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