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我们永远都是同学(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我们永远都是同学(散文)


作者:黄江山 举人,310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1发表时间:2025-03-15 09:15:21

芦溪,是我的第二故乡,毋容置疑和要肯定!
   2025年3月13日,是个好日子,我拨通了几个好同学的电话,得到的都是热情洋溢的欢迎,心里自然是盛满希望。
   早前在榜眼府,“漳州南词”与芦溪民乐队,第一次联袂演出,郑胜利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一次去探访老同学郑毅生,方才得知他们两个是堂兄弟。
   首先,我在老同学黄炎彪的住处,得到很热情的接待,这种“客情”是主人洋溢出来的,黄炎彪生性豪爽,又加讲话幽默,总得出笑声满堂,气氛乐乐。
   首先,黄炎彪带我们去参观了位于大坪新厝福流墘的生态文化园,而且还去参观了我的宗祠:“福流墘”,这里面有我的书法作品:“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两帧书法作品,当年我还捐资一千元,帮助修缮宗祠,尽一点绵薄之力。
   我的文友黄立成教授也捐赠了书法作品。
   宗祠修缮,黄木南先生及族人、宗亲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福流墘”宗祠修缮完毕庆典典礼仪式上,我重新找回老同学黄跃东老师。
   日子过得忒快的,好几年过去了,我今天又重新站在“福流墘”宗祠前,看到修好的篮球场,心里是有几分激动的。
   【“福流墘”上思往事;太多感受溢心头。】是这样的。
   此时,默默地怀想前人的功德,功绩,我更加想到的还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后来,我招来初中(三)班老同学周连城、朱保民、黄国梁、黄贵树,稍做叙谈,在“福流墘”生态园上做了合影。
   而后我和朱保民、周连城、黄国梁、黄连德夫妇、黄炎彪夫妇,一行八人,就奔芦溪东槐老同学郑毅生家了,也邀来乐友郑胜利。
   在郑毅生家里,受到非常盛情的隆重而又热烈的接待,而且他还为我们送出了八箱的芦溪咸菜,这“八”的数字是吉祥的,预示着“八八”大发,很吉祥!很吻合!
   乐友郑胜利还从家里带来乐器二胡,由我做伴奏,黄炎彪的妻子、朱保民老同学做演唱,大家一起欢歌合唱、打节奏,尽情欢歌。
   而后我们绕道下官峰,到老同学陈柯花家里,略作小叙,喝了几杯清明茶,就回到周连德家里尽情卡拉OK了。
   这一天,是尽兴的一天,也是欢天喜地的一天,同学们尽情欢乐、尽情欢歌。
   郑毅生的家,我是第二次去的,第一次是与黄文财夫妇、陈聪夫妇、黄木生兄长一起去的。
   第二次去,方知黄连德同学与郑毅生、黄文财都是平和三中高一(3)班的同班同学。
   当然,他们都知道黄文财是我的二姐夫,陈聪是我的老班长,好大哥,黄木生是我们同学会的执行会长,好大哥。
   同学仅仅是前奏曲,大家高中(指中榜眼、中进士)高发(指发财、进财),但我们很多没有考上大、中专的同学,在家乡,也是一路高中高发的,各行各业,尽显风采、凸显风姿的。
   如今,我们都已经六十开外的人了,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在当孙经理了,都是爷爷奶奶了,或者是外公外婆了,说真的:“两鬓斑白是风雪;一路染满岁月霜。”既昭示了岁月的沧桑变故、凝练坎坷,也把岁月的风霜,染上白发,写上了创大业、拼大劲的两鬓,是啊,看着同学们的一头白发,也感叹岁月的匆匆而过,多少感想,确实是匆匆、纵然而出的!
   “年华韶华虽已逝;多少岁月可重来?”回想着那些已经离世的62个同学,老同学们呀、好同学们呀,那个不是多见一面,就少去了一面呢?
   当在周连德的家里,我是唱响了《再见了大别山》这一首歌的,而且是在深情演绎这首歌的,同学一场,不仅从小学、还是从中学到大学,我们都会有很多好同学的,但这一路走来,风霜凝重,多少困难被我们踩在脚下,多少的风霜刻上我们的眼角皱纹,但不变的是同学情,不变的是一路向往!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也但愿我一路的同学,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长长久久,福禄寿全,人:长长久久!事业发达!才财顺达,千里共婵娟!万事皆有可能、皆盛意如意、皆千里共婵娟!
   “永远的同学情!”还是引用好同学、老同学朱保民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来为这篇文章做断尾吧!这句话份量重、感情深,是说到我的心坎上的,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不管我大学的,还是中学的、还是小学的,黄江山都一如既往地为您们祝福:“同学情重,天长地久!”我们都是同学!我们永远都是同学!
   同学之情,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同学一场不容易,岁月雕刻了这个机遇,让我们成就同学,也雕刻了真理,让我们把真知、创造更多地奉献给世界!做真理的主人!做世界的主宰者!创造者!当我们的后辈说:“我的爷爷的爷爷、我的爸爸的爸爸、是这样的世界最棒最棒的人,那我们就无愧于我们都是同学这个称号了!”所以彼此尊重、彼此共提岁月,我们永远都是好同学!
  
   2025.3.15.
  
   写于漳州

共 19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永远都是同学】,这个称号、这个称呼,来自机遇,来自奋斗,踏平坎坷,方成大道!同学,来之不易,不管是大学的、中学的、小学的!首先我对近一段时间,能腾出援助之手,那些好同学们、老同学们说一声谢谢!衷心的感谢!当然这其中也有是大学的同学,譬如吕小强,还有黄木生、陈聪、高和山、黄美玲、卢国忠、朱保民、黄永清、周树海……等等等等这些中学的同学!是你们给我予力量!是你们给予我战胜困难的决心!因此今天我写出了《我们永远都是同学》这篇文章,以示昭谢!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郭红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红娟        2025-03-15 09:25:06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知足常乐
2 楼        文友:黄江山        2025-03-15 09:25:12
  衷心感谢郭红娟老师的辛勤编稿和精彩独到、语重心长的点评!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3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3-15 09:30:07
  同学情、战友情是最真挚的情感,因为上学的时候,大家没有利益之争,有的就是一份同窗之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感会越来越浓!好文拜读!
4 楼        文友:黄江山        2025-03-15 09:39:30
  衷心感谢书者茶道文友的留墨点香!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