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现代诗歌 >> 【绿野·春】惊蛰(诗歌)

编辑推荐 【绿野·春】惊蛰(诗歌)


作者:龙起风生 秀才,187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发表时间:2025-03-18 20:19:24


  
   惊蛰
  
   隐隐雷音,擂响季节的战鼓
   仲春,在震的方位顺卦象复盘
   长眠荒土的虫正抽动鼻子
   苏醒,与草芽的轻痒并行土里
  
   一场酥雨和柳丝纠缠着柔软
   东方的角音就落在柔软的弦上
   春的交响曲,就从惊蛰开始
   天地交泰,在春耕的鞭梢宣誓
  
   耕牛前行的犁铧破开蚯蚓的产床
   ​新土的气息颤动灵魂一度的沉寂
   ​惊醒来的,不仅仅是虫的蛰伏
   深隐的​人心,在眼睛里倏然放光
   ​
   ​2025.3.5晨,路上
  
  
   沣河
   ​
   ​能让终南山破腹,带着神性
   ​向北飘出一条荡着礼乐的匹练
   ​蒹葭,荇菜,在两岸构建丰美
   ​晨光在河水里写大片诗的短句
   ​我想,这肯定是那条沣河了
   ​
   ​初春的东风还有点硬,与树相击
   ​木铎声还能传向前面的村庄
   ​采诗官把西周寄存在千年水声里
   ​风雅颂如今又长成了两岸长亭
   ​白鹭点水,轻轻释放出民间文化
   ​
   ​西岸丰京的土封上有文王的意志
   ​凤鸣过岐山的神音从这里奠基
   ​镐京的基底化作储满池水的神穴
   ​西周,封神的文化至今没有谜底
  
   沣河,一条让商纣颤栗的河流
   ​漫过秦都咸阳,在渔王找到归宿
   ​
   ​2025.2.27晨,路上

共 5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惊蛰》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以“隐隐雷音”“擂响战鼓”的形象表述,赋予了惊蛰强大的生命力和力量感。“虫正抽动鼻子”“与草芽的轻痒并行土里”等描写细腻入微,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生命在土壤中萌动的细微动态。诗中还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的精神状态相联系,“惊醒来的,不仅仅是虫的蛰伏,深隐的人心,在眼睛里倏然放光”,体现了惊蛰不仅是自然的节气变化,更是人们内心觉醒和希望萌发的时刻。整体语言生动,节奏明快,充满了对春天和新生的期待与赞美。《沣河》这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诗人将沣河描绘成具有神性的存在,它承载着从西周以来的丰富文化内涵。“能让终南山破腹,带着神性”等语句展现出沣河的磅礴气势,“采诗官把西周寄存在千年水声里”等表述则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连接起来,使读者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诗中对沣河两岸景色的描写,如“白鹭点水,轻轻释放出民间文化”,为诗歌增添了灵动与活力。同时,通过对历史遗迹和传说的提及,如“西岸丰京的土封上有文王的意志”,凸显了沣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这两首诗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首聚焦于自然节气的活力,一首着眼于河流承载的历史文化,给人以丰富的阅读体验。感谢赐稿绿野,问好诗人,祝福佳作不断,好运连连。【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