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东篱】心有一扇窗(散文)
窗台上置一盆兰草,四季都是绿色的,我常依窗而读,书中的文字带着兰花香沁入心扉,不知道什么时候靠着窗户睡着了,睁开眼,满目绿意。写文的时候,倦了,累了,推开窗户,趴在窗前,蓝天白云,几只飞鸟,窗外的风景走进我的文中,文友们说我写出来的文字清新灵动,想来有这扇窗的功劳,将一缕风纳入文章,怎么能不生动多彩。
一扇窗,连接了窗里的我和窗外的风景,心境变得开阔,这是窗户带给我的独特感受。一直以来,我对窗户格外钟情,对于我,它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一
高中时,学期初考试过后,老师会让我们自己选座位。轮到我的时候会快速走到靠窗边的位置坐下,好像生怕别人抢了去。老师进来后扫视一眼,看到我坐在边角处,目光停留了片刻,他扶着镜框,眼里似乎有些疑惑,我浅浅笑,轻轻侧过脸看向窗外,回过头目光再次相遇,老师也在那一刻释然。他应是懂得,一扇小小的窗户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慰藉,老师何曾不是学生时的我呢?
高中的学习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的座位上,不管你怎么努力,集中精力,课堂上难免会开小差。我望着窗外发呆,看到了什么又或者什么也没看到,都不重要,却因为窗户的存在,大脑得到了短暂的放松。
一到物理课,窗户就成了我的救星。“静摩擦力的方向是……滑动摩擦力……”老师一边津津有味地讲,一边在黑板上作图,坐在下面的我绞尽脑汁,真是非常用力地在理解,结果却不尽如意,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揣摩不透,愿这笑不是耻笑我。一来二去,马上坐不了,窗外一袭清风,我摇摇脑袋,清醒不少,抬起头,清新的空气注入我的血液,人有了精气神,浮躁的心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在那里滔滔不绝。所以,我现在上课,特别注意学生听课状态,时不时会开开玩笑调节下气氛,我想让学生感受到窗外的那股清风。
短暂的课间十分钟,我和窗户就像一对恋人,相依相偎,我趴在窗台上,阳光从窗外飞进来,照在我身上,落在我的书上,心和书页都跟着阳光跳着欢快的舞。忽而,远处一阵嘈杂,我看向窗外,平时冷清的校园展示栏那里围满了学生,不一会儿,有个调皮的男生跑进教室,说是我的作文作为优秀习作被张贴在展示栏里,窗外银杏树叶随风旋转,我伸出手,它轻盈地落在我手心。
频繁地临窗看向校园,也有了当代好消息的想法,有时候笑自己这是“守株待兔”,也算多了一份情趣。
一扇小小的窗户,让疲倦的高中学习生活加入了调味剂,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坐在窗里的我更加迷恋窗外的风景。
二
成家之后,似乎被家庭禁锢,走不出生活的忙碌和不堪,我成了一位迷路者,渴望一扇窗户,却不知道它开在何方。
大学毕业走进婚姻,每日与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打交道,才知道家庭主妇不是那么简单,生活也容不得你开半点小差。锅中滚烫的油星跳着霹雳舞忽然就落在手上,留下抹不去的疤痕,一个又一个。打开锅盖,被黑烟侵袭,我凝视着焦糊的锅底,看着黑炭似的食物,一次又一次,让我怀疑自己的智商。于是,我承认,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却总为生活所伤。轻微地受伤,也是幸福的音符,只是不要太多的伤痕。
孩子呱呱坠地,生活有了甜蜜。幸福的同时开始从零学起,我想做个好妈妈。不喝奶嘴的小朋友需要一勺一勺地喂,半夜高烧40度的小朋友让人心脏破碎,一手抱娃一手炒菜练就了一副坚韧的身躯。这是很多新手妈妈的经历,只有自己知道那些在黑暗中独自坚持、难眠的日子有多长。没有好的办法,抱着孩子站在窗前,窗,似乎成了一个药片,希望它也能给孩子治病退烧。
夜深的时候,站在窗前,看着窗户上的影子,我甚至不认识她是谁。生活的一扇窗,没有人为你打开,又怎么能看到窗外美丽的世界,曾经炙热的梦想,被生活的蜘蛛网一层又一层裹得严严实实,挂满了厚厚的灰尘。
天亮的时候,阳光透过窗户,一片银杏叶落在地板上,我捡起来,床头有本《平凡的世界》,把它夹在书页里,是时候看看书了,我像是在和窗户对话。
生活总是充满巧合,那一瞬间,想起离别时高中老师对我说的话:“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热爱,不要忘记看书学习,提升自己。”
于是孩子上小学后,我拾起了曾经的书本,重新开启窗前的学习生活,当我再次抬头看向窗外的时候,我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我们读的每本书都是流动的窗户,读书就是把窗户装在了自己的心上,随时可以看到窗外最美的风景。
三
考上了老师岗位,走进窗外的世界,又或者是另一个空间,人生总会有新的际遇,我有随时给自己装一扇窗户的能力。
来到工作的地方,在房间里看向对面的山,白天山峰被白雾笼罩,缥缈朦胧;夜晚则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农村的孩子,若是每日看到窗外是这样的风景,会缺少该有的斑斓色彩。
于是放学后,我喜欢去孩子家里看看,看看他们的卧室有没有一扇窗,如果没有,我会建议孩子的家人为孩子准备一张书桌,书是通向窗外的世界最简单的方法,孩子们不太懂。“每天看看书吧,只要热爱看书就好。”
我开始在读书群里给孩子们读朱自清的散文,在课堂上会给孩子们介绍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书目。我常将学生的作文本叠放在窗台上,看着阳光照在上面,他们来到我身边:“老师,你怎么喜欢站在窗前?”一页又一页文字被风吹起,我看向窗外:“你们看,它们像是在眺望外面的世界。”孩子们的眼睛看向远方,我看着孩子们。
每日的晨读不再是那样固定样式,站着读,走廊上读,坐在操场上读,书的世界本就千姿百态。课间读,午间读,作业完成后读,睡觉前读,假期读,孩子慢慢爱上阅读并热衷分享。
当班级设立漂流书箱时,孩子们把自己喜爱的书带来,玻璃窗不再是透明的存在。“老师,我们的书摆起来就像一扇百叶窗。”这是孩子们的世界,他们心里的窗户更是无处不在。
此刻,风吹进窗棱,我写下这篇“窗”的小文,似乎看见十年前初登讲台的她,十五年前初为人母的她,三十年前高中时的她,很多个她正透过时光的窗棂,与我温柔对望。
打开人生,首先要打开心这扇窗户,投进光亮,黑暗就远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