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丁香·花香】须菩提祖师嘱咐的含义(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须菩提祖师嘱咐的含义(作品赏析) ——《西游记与禅宗》系列


作者:春风杨柳 举人,412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5发表时间:2025-04-02 18:44:23
摘要:孙悟空进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为师后,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此外,还扫地锄园,养花修树,砍柴烧火,挑水运桨(和惠能在东禅寺一样),吃了烂桃山7季饱桃(7个春秋)。通过了师父的考验,菩提祖师打算安排他进入正规课程。没有想到他的道、术、流、静、动五个专业,因不能长生不老,悟空不感兴趣。

孙悟空进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为师后,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此外,还扫地锄园,养花修树,砍柴烧火,挑水运桨(和惠能在东禅寺一样),吃了烂桃山7季饱桃(7个春秋)。通过了师父的考验,菩提祖师打算安排他进入正规课程。没有想到他的道、术、流、静、动五个专业,因不能长生不老,悟空不感兴趣。岂不知悟空志向高远,他要学师父的顶级绝技。眼前这位身材矮小的外国人,却是一个好学的好徒弟。于是须菩提深夜(和弘忍传授惠能佛法一样)暗中教会他长生不老之术、七十二变之功,筋斗云之技。三年后,悟空学业完成,他的师父要他出师,并且对他做了特别交代,你已经通了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要防备“三灾利害”。所谓三灾即雷、风、火。500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明心见性,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过500年,天降火灾烧你,这不是天火,也不是凡火,叫“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至泥桓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过500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西南北风,不是和熏朔风,也不是花柳松节,叫“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其实须菩提祖师的教诲暗含佛教里的三灾八难的寓意。
   三灾是指火灾、水灾、风灾。火灾发生时,7个太阳同时出现,燃烧整个世界,不仅燃烧地表,还会烧到天界的处禅天。火灾的起因是人类的瞋心(愤怒)。水灾是指巨大的洪水淹没整个世界,甚至波及到二禅天。水灾的起因是人类的贪心(贪婪)。风灾是指强烈的狂风摧毁一切,甚至吹到三禅天。风灾的起因是人类的痴心(愚痴)。
   八难指在地狱难、在恶鬼难、在畜生难、在长寿天难、在边地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辨聪难、在佛前佛后难。
   须菩提祖师的嘱咐,是要告诫悟空,尽管在我这里学会旷世绝技,但仍需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可骄傲自满,否则必惹大祸。三个五百年,更是提醒悟空必须长期谨记。人生能有几个五百年,是告诫他一辈子不能忘。
   须菩提祖师的告诫还有更深的含义,三灾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人业力的果报。人的贪、嗔、痴等烦恼会造成恶业,而恶业会导致苦果,三灾就是这些苦果的体现。
   悟空,你要牢记,纵有一身本领,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要避免三灾,就要断除贪、嗔、痴。
   出师后,孙悟空果然被师父言中,因贪图唐僧的小花帽,被戴上紧箍咒,受制于唐僧。因贪图名利要做齐天大圣未果,勃然大怒(嗔),藐视玉皇大帝,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制服,用五行山压了630年。在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多次与师父发生冲突(痴),三次回到花果山,等等。最终在观音菩萨帮助下,到达灵山,断除了贪嗔痴,修成斗战胜佛,取得人生圆满。
   孙悟空进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为师后,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此外,还扫地锄园,养花修树,砍柴烧火,挑水运桨(和惠能在东禅寺一样),吃了烂桃山7季饱桃(7个春秋)。通过了师父的考验,菩提祖师打算安排他进入正规课程。没有想到他的道、术、流、静、动五个专业,因不能长生不老,悟空不感兴趣。还告诫悟空,你虽然学到了我的真传,本领过人,但出师后,定生不良,必然惹祸,不管你怎么惹是生非,但不准你说出我的名字。你只要说出半个字,我就知道,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你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为什么不让悟空说出自己的名字,须菩提祖师既没有讲出因果关系,也没有说出逻辑道理,让读者费解。
   仔细阅读原著,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佛教经典《金刚经》就是须菩提与佛祖的对话,可是他是佛教界重要人物。他居住“灵台方寸山”,便是暗示为佛教的灵台山。
   以须菩提的神通,他知道孙悟空出师后,必然挑战玉皇大帝的皇权,与玉皇大帝发生激烈的冲突。孙悟空高叫“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风水轮流转,明年该我家”。如果暴露悟空师徒关系,就会产生佛教与玉皇大帝的矛盾。须菩提知道,孙悟空还会与释迦牟尼产生碰撞,如果释迦牟尼知道孙悟空是须菩提的徒弟,也必然产生须菩提与释迦牟尼的矛盾。孙悟空败在如来的手下,是必然结果,因为他是如来徒弟的徒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西游记》多个版本里,称孙悟空的师父是须菩提,只有一处,其他多处简称祖师。尽管《西游记》把须菩提糅合为佛、道的一个人物,这不影响我们对孙悟空师父就是暗指须菩提的判断。
   《西游记》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齐鲁书社1991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均只有一处称须菩提,其余各处皆称祖师。
   祖师的称谓带有禅宗的痕迹,例如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这就是须菩提祖师严厉警告孙悟空不能讲出他们的师徒关系的原因所在,更是他不让孙悟空说出师父名字的底层逻辑。

共 20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出了孙悟空的调皮,写了它是须菩提祖师徒弟,并把孙悟空剖析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孙悟空进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为师后,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此外,还扫地锄园,养花修树,砍柴烧火,挑水运桨(和惠能在东禅寺一样),吃了烂桃山7季饱桃(7个春秋)。通过了师父的考验,菩提祖师打算安排他进入正规课程。没有想到他的道、术、流、静、动五个专业,因不能长生不老,悟空不感兴趣。还告诫悟空,你虽然学到了我的真传,本领过人,但出师后,定生不良,必然惹祸,不管你怎么惹是生非,但不准你说出我的名字。你只要说出半个字,我就知道,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你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写意深刻,处处打动人心。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4-02 18:48:11
  写意深刻,语言朴实,故事性强,人物刻画的好。
回复1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5-04-03 09:57:50
  谢谢闰土文友鼓励。“如何祖师西来意”,在禅宗千古一问,公案里是答案很多,赵州和尚的回答最有名气。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4-02 18:51:43
  《西游记与禅宗》写很打动人心,作者文字功底好,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回复2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5-04-03 09:59:40
  谢谢闰土文友鼓励。《西游记与禅宗》的一书初稿已经写好,约22万字。我打算再用3年的时间修改,然后出版。
3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5-04-03 09:55:18
  谢谢闰土文友精彩的编著案,编集辛苦,问好祝福。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4-06 22:35:1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5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04-10 09:27:53
  读春风杨柳的《西游记与禅宗》觉得很有学问,作者研习这本书的收获很大,写出了自己对这本书的深层理解。可能我们读后只觉得他只是一篇杂文随笔,实质依我看倒是一篇学术论文,只是我们大多读者不是看不懂就是没在意,没有饱读国学根本不可能有如此深层的造诣。我看后倒是有自己的一点初见和体会。
   《西游记》中的须菩提是一个虚化了的人物,只在开篇中提到,之后的章节中再也没有提到过。众所周知在《西游记》法力无边的是如来佛,孙悟空再折腾也没能逃出他的手心,讲如来佛讲得本事那么大,回头再来看看菩提老祖,他的法力更是大得无边,这叫“天外有天”。能读懂《西游记》的人不多,你得先去读一读《道德经》再来看《西游记》,《道德经》中是81章,而《西游记》中师徒历经正好也是81难。所以,你看懂了《道德经》再来看《西游记》,你便会觉得它字字消灾、行行解难,得一字得一字之功,悟一句得一句之果。须菩提这个名字实际含义是“不须提”,根本没这个人,“今后如论你走到哪儿都不许提我啊。”再把王阳明的心学联系起来看,你便能对须菩提这个人有了更深地了解,因为这个人就是你的“心”,是顿悟,从心所学,致良知,知行合一。须菩提就是悟空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
回复5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5-04-14 11:47:26
  谢谢文友精彩点评,你是一个有心人,你的文章内容丰富,很接地气,文笔功底深厚,社会实践也丰富,所以你的文章很厚重。向你学习,问好祝福。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