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时光留痕(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时光留痕(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83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6发表时间:2025-04-03 13:05:55
摘要:见证时间这把刻刀如何改变地貌,筑起一座“土之森林”——土林。

【江山·见证】【宁静】时光留痕(散文)
   高铁飞速行驶在云南的红土高原上,携着一路的云白天蓝、遍地黄花。我们的目的地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县,元谋人的诞生地,一座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小城。我和妻子来此,不是要探索人类的起源,而是要见证时间这把刻刀如何改变地貌,筑起一座“土之森林”——土林。
   见识过树木葳蕤的森林,欣赏过云南的石林,对于土林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真容。正因为如此,乘坐出租车前往宾馆的路上,妻子便迫不及待地问司机,土林好看吗?中年司机笑着说,挺壮观的,值得一看。接着补充道,我们小时候不大愿意来这里,很荒凉的,你想它是水土流失的结果嘛。我觉得挺好笑,水土流失的地方竟然成了国家4A级风景区,游人纷至沓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善用鬼斧神工之技,极尽魅惑之能事。
   元谋县境内有三大土林,分别是浪巴铺土林、物茂土林、班果土林,各具特色,形态各异。以浪巴铺土林为规模最大,约有八平方公里,景观也最为丰富,与西藏札达、甘肃景泰、新疆乌尔禾并称“中国四大土林”。
   我们选择了游览浪巴铺土林。中巴车从县城汽车客运站出发,道路宽阔平整,山坡绿意盎然,一些急性子的桃树、梨树早早地在枝头绽开花蕾,虽稀疏倒也明艳。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元谋人复原雕像,长臂,弓腰,目视前方。六十年前,为配合成昆铁路建设,一支考察队在此开展第四纪地质考察,发现了两颗人类门牙化石,鉴定确认为一百七十万年前直立行走的元谋人,早于蓝田人(115万年)、北京人(70万年),改写东亚人类演化时间轴。
   车过平田镇,驶入窄窄的乡道,开始颠簸难行,一些正在维修的路段更是尘土飞扬。车窗外鲜有绿植,褐红色的山坡透着一股苍凉的具象。偶尔可以看见规模不大的土林,沟壑纵横,红土裸露,在三月旱季风过尘起的环境下,凸显粗犷、狞厉的原始感,倒是有几分与“人类起源”的叙事相契合,呼应了当地主打的旅游宣传主题:“看土林,访元谋”。
   司机说,像这样小块的土林,在我们这里有很多,一些人开车沿途看见,便以为见识了土林,不再去浪巴铺土林了。其实,没见过浪巴铺土林的真面貌,根本算不上到过土林。司机师傅这样一说,更是勾起我们一睹土林的欲望,恨不能飞奔过去,把土林的壮美收进心底。
  
   二
   终于,我们站在了浪巴铺土林最高点的观景台上,凭栏远眺。一片褐红金黄的颜色撞进眼帘,沟壑纵横之间,错落起伏的土林,不加掩饰地展露着雄浑与壮阔的身姿,令人疑心是不是穿越到了一个梦幻星球。
   高低不同、粗细不一的土林横亘在红土地上,千姿百态。这边像宝塔独耸,那边似城堡宏伟,坐立的好似历经沧桑的老人,站立的又好似威风凛凛的壮士……阳光透过土林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沙土路上,游人在柱状、塔状、城堡状的土林里游走,好像在讲述一段荒漠求生的故事,荒芜感、诡谲感仿佛重现了电影《无极》中的一些场面(浪巴铺土林是《无极》等电影取景地之一)。远处有一个不大的水湾,不是湛清碧绿,而是土黄色的浑水,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躲在土林的一角——这里每一滴水都参与了对土林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始作俑者。但换一个角度看,每一滴水都是艺术家,鬼斧神工地雕琢出动人心魄的壮美。
   当然,土林的形成不是下几场雨带走泥沙这么简单。它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光,是地质、气候、水文共同作用的结果。远古时期元谋是一片冲积平原,沉积了大量砂土、黏土和钙质胶结物,经历了一百多万年风吹雨淋,形成土状岩层,为后期侵蚀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与雕塑家从事艺术雕刻差不多,先要夯实一大块泥料,然后再精雕细刻。
   数十万年前,当青藏高原开始抬升时,元谋也随之隆起,地表裂隙增多,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大自然这位“艺术家”开始初步的雕塑。近十五万年的时候,雨水开始冲刷,形成密集的冲沟,这个时候泥沙俱下,抗蚀性强的土层坚挺着把根留住,慢慢形成柱状、塔状、城堡状的土林群。干热河谷的强风也没闲着,大师级别地在土林上修饰细节,这里刮出一条条沟槽波纹,那里吹出一个个浅窝孔洞,土林的形态变得丰富多姿,越来越有文艺范了。
   风雨不息,时间不止,打造出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和许多游人一样,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的伟力。
  
   三
   沿着台阶下到土林中间,我们也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成为苍凉一色中的求生者。我们围着土柱、土堡欣赏它多姿的模样,不知不觉中,心态便由求生者转变为鉴赏者,因为这是一座艺术宝库,不愧为“天然雕塑博物馆”。
   我们是按照四三二一号坑的顺序游览的,这样走的好处是顺坡省力,不足之处是先把精华看完了。如果是一二三四号坑走,虽然上坡有点累,但有渐入佳境的观览体验。既来之则安之,就让土林从最精华的部分开始展现时光留痕、岁月留迹。
   一踏上土林间的小径,好似走进扑朔迷离的殿堂,仰头,慢步,像一个虔诚的朝觐者,在这些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人渺小如蚁。土壁高阔,遮天蔽日,深沟浅隙如同筋脉布满其上,无声地叙说着岁月如刀的故事。土柱高耸,直刺天穹,挺胸抬头、硬朗矗立的,就是“将军柱”,颔首低眉、亭亭玉立的,自然是“仙女柱”。土柱顶端歪扭着一块圆圆的土块,极像一朵蘑菇,撑着伞静立路边,似乎在等采蘑菇的小女孩。两块起伏的土桩,看上去像一头在荒漠里远足的骆驼……每一根土柱都幻化出独特的姿态,透过土林交错的光影斑驳着风雨侵蚀的躯体。
   走过一段石板路,转过一道弯,眼前呈现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堡”。粗壮的土柱支撑起一个“土林王宫”,“王宫”整体体现欧式风格,罗马柱、雕塑、尖塔、拱券、穹窿应有尽有。令人惊奇的是,一根土柱的顶端天然形成了一座“亭阁”,四柱之间是通透的,这又颇具中国风。但凡是自然界中的神奇景观,通常都有当地文化的融入,元谋土林也是。传说,远古时彝族崇敬的天神在这里用泥土捏人,成功的都成了人,手滑没捏好的就化为土柱了,而这座宫殿则传说古时有彝族首领筑城御敌。
   土林的颜色并不单调,靠近底部的大多是深褐色,往上渐变为浅黄色,中间会穿插一些赤红的条纹。至于绿色在这里比较少见,大多数柱状、塔状、城堡状的土林,其上是寸草不生,个别的土柱上会有一簇矮小的绿植,虽看上去摇摇欲坠,但格外显眼。
   正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在土林上,如同点燃了一个个火把,赤红与明黄映照着沟壑,闪耀着金红色的光芒,苍凉之中便多了几分热烈与奔放。
   我伸手轻轻触摸土林上清晰的纹理,发现这些泥土竟然有着岩石般坚硬的质感。竖直向下的沟槽,一道接着一道,深浅不一,这是无数场暴雨冲刷的记录,又是一次次狂风吹打的印记。妻子忽然感慨道,经不起风雨考验的泥沙都被带走了,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我接茬说,最终都是走向毁灭,尘归尘,土归土。
   我说这话并不是拽,因为土林是水土流失的产物,它不会因为游人们的喜爱而停止流失,就像此时沟壑中刮起的阵风,又要带走土柱上多少泥沙?不远处一个纤细的土柱顶端撑起一片土块,连接处的泥土已经薄如纸片,不知道它还能撑多久?土林如此,人亦相同,打拼了半生走向成功,然后注定是由衰老走向死亡,与土林一样都是流动的风景,不可能成为永恒。这或许是大自然的物语:土林的壮美,恰是创造与毁灭同在的美,道尽了自然与时间的真谛。
   走过一片桃花正艳的桃树林,拾级而上就走出了土林。回望一眼沟壑中林立的土林,感慨万千。水和风,在时光的调度下,以万年为刻度,留下大自然肆虐与经久的痕迹,在元谋这座小城里,奏起生命起源与地貌演化的交响曲。
  
   2025年3月31日写于云南大理沙溪古镇,题图拍摄于元谋浪巴铺土林
  

共 30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游历云南浪巴铺土林后写的文章,作者看土林,访元谋,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描写土林,也从具体的实况描绘土林,作者的描写细腻、层次分明,夹叙夹议中呈现了土林的壮美。“土柱高耸,直刺天穹,挺胸抬头、硬朗矗立的,就是“将军柱”,颔首低眉、亭亭玉立的,自然是“仙女柱”。土柱顶端歪扭着一块圆圆的土块,极像一朵蘑菇,撑着伞静立路边,似乎在等采蘑菇的小女孩。两块起伏的土桩,看上去像一头在荒漠里远足的骆驼……每一根土柱都幻化出独特的姿态,透过土林交错的光影斑驳着风雨侵蚀的躯体。”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摹了土林的景,也抒发了对于土林的喜爱之情。作者的文字精妙而生动,把具象化的土林写得跃然纸上,使人感到身临其境。好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秦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3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25-04-03 13:12:36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情景交融,夹叙夹议,赞,欣赏老师佳作,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03 17:39:33
  谢谢秦安老师鼓励。路途见闻,侧重于写出土林风景背后的文化意蕴,见证时光留下的痕迹,感叹大自然的伟力。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03 17:37:59
  感谢秦安老师精心编按,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4-03 17:44:40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03 17:45:45
  感谢社团鼓励和支持。
4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4-06 13:09:13
  小猪她爸老师思维广泛。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06 14:40:04
  感谢开心的秋蝉老师到访,留墨点评。祝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