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读青花五彩杯(散文)

精品 【东篱】读青花五彩杯(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4.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9发表时间:2025-04-05 04:53:57
摘要:天下书,有字书,无字书。说法玄妙。我视瓷杯为书,甘愿拿点时间,品茶读杯,独得生活之趣有记。


   我疯了。疯狂地网购青花五彩杯。居然将一列古董架腾空,让五彩的杯站成一列。给了好几个命名——“杯展”,“杯廊”,“贪杯”,“慈杯”……
   又觉杯如书,“杯书”上架。这些杯子可统称“青花五彩”,我不当瓷器看,却当一架书来读。
   刷抖音,“碰”到“瓷”,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喜欢,几天时间,居然网购了二十几只青花五彩杯。我外孙小时,喜欢玩具车,我家成了4S店。没想到我童趣比外孙还盛,居然在一屋差点装下了景德镇。自我开脱——难得返老还童嘛。
   任何兴趣爱好,对人都是有益的。起码给了我“读瓷”“把杯”的机会。
   在我的认知里,“青花”就是一种古老的单色瓷色,原来,“青花”就像神奇的魔术色,一点洇漶,便生出五彩,所以有了“青花五彩”的概念。怪不得,我观墨色书法,常常眼前出现彩色文字,特别是草书,有“落笔花草艳”的审美感觉。青花和黑墨是一样的,具有再生性。
   赶快补充知识。五彩并不限于五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甚至一个瓷色,还可以有深浅、静晕、浓淡、洇聚、渐凝等不能言尽的微妙变化。青花,是中国古老的瓷器着色,曾经只是一种青蓝构图描花,后来人们发明了在特高温下着青蓝,青蓝成为底色,或线条。到明清时期,有了釉上彩瓷工艺,在素器釉面上彩绘,再入600—900度的次高温烧窑中“成器”。不能不感叹中国工艺的精细精妙,但令我感慨更深的是,我们的教育,做了一辈子教师,还是有揠苗助长的心思,总希望一次努力,就把学生锻造成人才,哪有这样简单容易啊!每一次,不一定是高温炉火造型,但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慢功夫。一次成型,一次着彩,可能是我们的良好愿望,并不能成真。
   曾经去过两次景德镇,知道这个城市是世界级的制瓷中心,是“瓷艺”的摇篮,但我没有真正找到一处官窑或民窑来观赏一件瓷器诞生的故事,很是遗憾。在我的脑海,烧窑制瓷,都是在地上建一个窑洞,放置泥陶,封口加猛火,然后冷却降温出瓷。我是从老家的砖瓦厂看到的。其实烧瓷工艺早就进步得令我们吃惊。我是从抖音的“取瓷”现场上看到那一幕,并产生购买的欲望。第二次烧瓷,是将瓷品放置在一个用耐火材料制作的“瓷罐”中,制瓷结束,打开瓷罐。一件件瓷品,惊天问世,五彩缤纷,我在抖音上打上“土色陶罐藏五彩,盲码魔盒生八珀”,真的难掩惊喜之色,对着手机,狂欢起来。
  
   二
   有些东西,会令我产生拥有的欲望。一杯在手,品茶的日子,岂不是于香茗中又添一份古色。瓷色如灯,将一份暖黄或暗红的茶汤,变来变去,品茶之际,便感觉流光溢彩。
   如果没有中华词语,还真无法品出这份意境。我觉得以“活色生香”来形容,太恰切。活色生香,是形容花色颜色鲜丽,香味浓郁,瓷杯亦如花,我称之“瓷花”。我是什么样的茶都不挑剔,可分出口感的细微之别,但更在乎审美和品茗的仪式感。瓷花醉了茶,醉了品茶人的眼,点燃了心情。
   瓷绿如和田碧玉,再无法形容了,不带一毫的瑕疵杂色,一碧如洗,打眼就是纯粹静雅的观感。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我说“一杯江南盛碧绿”。
   瓷蓝无可拟,真个是出自蓝焰胜蓝焰,让我不能不和蓝田玉联系,白居易说“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定会看了蓝瓷而觉得江水之蓝也失色。
   红瓷如日,乾隆皇帝形容这种红是“雨后霁霞红”,不过,红瓷被红雨洗,红雨遂将泥杯变红霞。他是没有写出这个美妙生变的过程。
   很多颜色,在看了青花五彩,都被颠覆,颜色只有在瓷釉上才是被提取提纯的感觉。浓郁的色彩,瞬间就将平淡枯燥的空间点亮,便觉时光在流光溢彩中,胜烟花一瞬,胜画家泼彩不匀,胜一瓶最浓最酽的丹青。色彩美学,若没有文学的借助,还真不能参透。苏轼读王安石诗“吹落黄花满地金”,来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有了一段“菊花案”。我无苏才,玩味古诗,只能再求诗外意境。
   我尤其喜欢暖黄瓷杯,说不出原因。就像爱,没有理由,说出理由的都是爱不纯。20几个瓷杯,半数为黄,据说非“高土岭”泥不能得其暖黄,在明代就有了高温黄釉景德镇瓷,是青花瓷中黄釉的顶级瓷品。可能这是理由,古典的,风雅至今,还需要多少理由啊。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面对芦花,还需要个人的理由吗?审美需要说出道道来,有时也无需赘言,傻傻地看,沉浸在美感里,傻得更可爱。
   留出几只瓷杯,待客人光临寒舍,待家人节日相聚,剩下的,我几日换一盏,茶汤入杯,本是一种毫无精彩的过程,但有了青花五彩,就将茶趣分了一半给斟茶入杯。五彩青花遇到热茶,就像一首诗词,被谱成了曲子,铿锵变成了缠绵,就像我喜欢听“凤凰传奇”组合演唱《将进酒》,仿佛把曾经的悲切伤怀,都化作了盛事乐章,让“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劝诫,成为“得意尽欢”。
  
   三
   青花五彩的最大特点是,一股茶汤入杯,绘在杯外的图案便开始变色,暗色的花卉会开得嫣然,仿佛浇出了一个春暖花开。那寒色的荷叶,仿佛被一缕暖暖的熏风拂绿,从葱茏到亮绿,虽在瓷壁,却好像有了半亩池塘。“仙鹤闲从净碧飞”,偏遇暖流更悠悠。热量使鹤红更艳,白羽更洁,仿佛天外而来。“仙鹤不群”,却有我陪伴。八骏图瓷杯,热量就像一条马鞭,扬鞭奋蹄,枣红的毛色顿时鲜亮,马鬃扬起,铁色的马蹄仿佛踏出了嘚嘚之声。
   不说这些细节吧,几乎每日换一杯,有“红日照山河”、“李白对庐山”、“陶公荷锄篱园”、“富春江一段情”、“唤来彩云归”等设计杯壁图画,只要有足够的中国文化审美知识,将这些纳入文学视觉,一定是每日诗情画意。
   常常想,这些色彩的渐变,完全是借助温度,就像春来催草绿,夏炎生娇花,美感是需要焕发的,只要加温,事物和色彩就跟着改变。我们的教学,如果不是带着温度,只是知识的灌输,可能在学生的脑中泛起波澜,但人格的美却并非是灌输而让学生获得,教学中,注入情感的温度,一定会使学生发生惊变。常常有学生说,喜欢某科老师,就愿学哪科。最根本的是这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更多甚至更特别的温度能量,激发了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倡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这是爱的教育的根本。
   有一只瓷杯,更让我颠覆了传统的饮茶文化。在待客之道里,我们遵循着“满酒浅茶”的行礼方式,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这是“茶俗”,源自宋代雅事的故事,这样的文化细节,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细腻与善意。这只青花黄釉杯,杯壁上的莲叶铺莲花开,在杯壁沿处,绘了一只雁,一架蜻蜓,却都是半个身段,除了给人的想象留白,还有一点,必须注满茶汤,才可焕起来雁和蜻蜓的神采风韵,杯温不及,则彩绘的颜色偏暗。好在是,我来了“自欺”,将温热的茶汤注满瓷杯,来雁顿变白额灰身,联系杯壁表达的季节,我觉得这是一只“晚来雁”,诗人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是啊,哪是雁落伍。我到了退休闲居,算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晨起昏眠,我如一雁晚晚归,哪管四季天气凉炎。蜻蜓也美,让我好好看看它的样子——大头黑眼,翼翅金黄,翅纹如血管,身尾好轻盈。偏偏也在杯一角绘了出水箭挺的小荷,蜻蜓把那段尽人皆知的诗意送与了我——“小荷才露尖尖角”,蜻蜓闻香正争来。
   我还是坚持喜欢“满”,也接受“浅”,传统文化也需要发展,在继承中更新创新。沾满一杯茶汤,杯壁上的画面才丰满。自斟一杯满茶,满足当下的生活,岂不也是一种文化?
   谁道平常日月多俗事,平淡的日子,清茶一盏,换了茶杯,却有了这般美妙饮茶滋味,虽不入正宗茶道之说,但我总觉得,诗论家说,写诗功夫在诗外,不是一句玄妙的诗论。品茶何尝不是功夫在茶外呢。有了这些,茶浓茶淡,茶香味寡,都被弥补了。有时甚至分不清是品茶解渴还是为了读杯壁上的诗意和故事,我可以还原故事情节,水温开启,花开灿烂,让我把漫长的不易看见的过程,秒缩在瞬间,简直可以写一篇心情散文了。
  
   四
   我常常思考烟花,斑斓的光束,划破夜空,极致灿烂,但美感却在瞬间消失,看过之后,总觉怅惘,其实美的东西皆如此,存在的时间极短,这也足够了,所有的烟花都给了过年过节,是和喜庆在一起的。我把用青花五彩杯斟茶品茶,比喻为“茶水烟花”,就欣赏这瞬间的斗色斗彩的美感,足够了啊。幸福和满足也不是一个足够我们沉浸的过程,珍惜那一瞬的意义,比身在福中不知福好多了。
   我茶道很浅,都是略知,不入茶道,却在青花五彩茶杯上偏得雅趣。翻书读字,有时眼睛昏花,不得不放下,常常是作者的文章替代了我的思考,读过不太用心了,而青花五彩杯,却如又一卷卷的青瓷做的书,绘的画,每日与书画同在,茶香也如书香。我不再挑剔了,觉得这些青花杯,是来送给了我唇语,杯沿如唇,无需轻启,我也猜得出吟哦了什么诗句,展开一卷什么样的画。
   前些日子,我漫不经心听到一句“佛语”——“我佛瓷杯”,这是朋友以指在茶桌上写下,我才知道他的意思是敬劝我持杯饮茶。只觉得是好兴致,谐音修辞之妙,透着他的聪明。
   坐于茶桌前,看青花瓷杯,我又悟出了一点滋味来。慈悲,慈爱待人,悲悯世间,这是一份博爱情怀,是修养的法则。瓷杯,每日有茶水加持,不管是淡如茶,还是浓如茶,都应该怀着一颗对日子的敬畏之心。轻拿轻放,便得方寸;一温一凉,原色变色,沉浮之中思变。
   还常常举杯看杯底,杯底有的有印章,还有的将一枚古代的铜钱铸于杯底瓷中,构成一体。握杯在手,我觉得退休之后还有一份退休金,自当珍惜。抖音上卖杯人说,杯底有钱,一辈子有钱。这是民间俗谚?真的是一个甚好的卖点啊。
   我问自己,我算不算青花五彩杯的粉丝?每天看抖音直播,打开就是卖杯壶瓷器的。抖音知我爱好,便天天推送。
   我手瓷杯,瓷杯香茗,我现在十分“贪杯”了。
  
   2025年4月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9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刷抖音,偶尔碰到景德镇的青花瓷杯,非常喜欢,疯狂采购,在古董架上摆成一列。统称“青花五彩”,不当瓷品看,当书阅览。“青花”,一种古来的瓷色,洇漶生出五彩,便有“青花五彩”的概念。“青花”,曾经只是一种青蓝构图描花,在特别高温下着青蓝,青蓝成为了底色或线条。明清时便釉上彩瓷工艺。作者两次去景德镇,未能看到一件瓷器诞生的全过程。只是从抖音里看到,瓷品在瓷罐中生成,惊天问世,五彩缤纷,令人惊喜。瓷杯品茗,活色天香,五彩添奇。绿瓷如和田玉,纯粹静雅;瓷红如日,似“雨后霁霞红”;瓷黄生暖,让人沉浸在美感诗韵里,瓷蓝无可比拟,出自蓝焰胜蓝焰。节日家人聚会,或亲朋到访,有了青花五彩,就有浪漫茶趣分享。青花五彩杯,一股汤灌入,绘在杯外的图案开始变化生出万象奇观。仿佛春暖花开、熏风拂绿、仙鹤不群、信马由缰。一日换一杯,杯壁每日锦绣,随温度变化,像春来催草绿,像夏炎生娇花。有“酒满茶浅”礼仪之说,可一只青花黄釉杯,杯壁上绘有莲叶、飞雁、蜻蜓。茶汤注满,可焕起来雁和蜻蜓的神韵风采。杯温不及,杯壁彩绘变暗,来雁顿变白额灰身。杯茶神奇,瓷韵精彩,百读不厌。青花五彩,获得雅趣。平淡的日子,清茶一盏,怡情换杯,茶香如书香,能读出杯壁上的诗意,能品出杯茶美妙滋味。青花见五彩,杯茶有禅意,瓷杯,慈悲,徒生博爱情怀。这篇“读青花五彩杯”,读出了青花浪漫,读出了五彩诗意。汤入杯瓷,随杯壁图案的变化,随温度的变化,杯茶气象如梦幻般神奇,令人震撼,也让读者陶醉其中。【东篱编辑:吴孟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5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4-05 05:02:55
  这篇散文,读着读着滋味越读越浓,越读越香。青花五彩杯,写出了青花的浪漫、五彩的诗意、杯茶梦幻般地神奇和作者品茗后的感受。大美散文,快乐分享!遥握!祝社长春安!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04:20
  天天走出去看风景,也累,即使是风景,看不透,便觉平常,都差不多了,突然得趣,欣赏青花瓷杯,虽不得要领,但也得几分自我雅趣,不写出来就可惜了,献丑了。 但愿小文有良好的读感,能够给人以心情愉悦的审美体验。一个人品茶,两个人,一群人,感觉是不同的,使用什么样的茶具,对心情都有微妙的影响,所以换换茶具,找到全新的感觉,也是很不错的。谢谢吴老师拨冗编辑小文,辛苦了,编按精美,是鼓励,谢谢。遥握,问候春祺,谨祝创作快乐,期待你的佳作!
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5 06:53:07
  老师的爱好就像老师的文字,浪漫诗意高雅,每日赏杯,不仅得趣,更悟出许多人生哲理,实在是让人佩服。感佩怀才老师才情,问好老师创编快乐,日日得趣得雅!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20:06
  个人小趣吧,就像我们捣鼓一点文字,自得其乐,总比无所事事的好,很佩服欣然老师在这么年轻就选择文学,笔耕不辍,这是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鼓励,就像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4-05 08:02:15
  老师的童眼更新了世界,是一种大开大合的生命世界。自然,清润,浓浓的生活。诗意,浪漫而又高雅。读之,心悦。祝老师健康,祝老师春褀!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24:14
  谢谢金刚指诗人的赏评。佛说,一枝一叶一世界,我觉得不仅仅是可以从中领悟人生的滋味,更有一个含义是——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精于打理自己的小世界,寻找乐趣,也是生活的含义。玩这么一次杯,得了些微的青花知识,也满足。远握,期待天天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05 08:20:43
  实话说,我不懂茶,更不懂瓷杯,是这方面的“文盲”,只是听过周杰伦的“青花瓷”,觉得这一定是沉淀着中国文化的好东西。老师品茶,爱茶及杯,如今又品读青花五彩杯,妙趣横生,自得其乐,令人羡慕。在老师文中,补了点瓷杯的知识,甚幸。我和老师一样,也特别喜欢暖黄瓷杯。老师的通篇解读非常精彩,文末一句话,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大赞。拜读学习老师佳作,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30:32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赏读,以为鼓励,留墨辛苦了。我也是喜欢而已,并不懂得,茶品着香就说好,杯子,以前也不甚讲究,这次是疯了,便得疯趣。开心就好啊。青花瓷,在中国文化中是代表独特,别国没有,这是中华文化的色彩,我们为之骄傲。中国的英文名字,据说也可以译为青花瓷。品茶的乐趣,有时候开阔一点,便多得了,所以眼界和尝试很重要,我是偶得。暖黄,喜人,看着悦目,有时候忘记了理由。结尾处,我想将“慈悲”和“瓷杯”的意境合并,品一杯茶,一杯在手,心念善事,不恶他人,也是善行,也得佛意,佛意就是回归人的本性吧。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4-05 09:10:18
  老师就像发烧友一样,买上瘾了。收藏这么多古董,如果值钱的身价了就发大财喽。我哥家里也有两个好大的可能有两米高的大花瓶,也有小陶瓷杯,比如有记鸡的狗的,他说也是什么陶瓷的可我听不懂,连一个狗都是陶瓷的,放在门口可以辟邪他说,是真古董还是假古董真不了解,读老师的字体,我才了解原来这么多五彩花门杯子和古董。文章写的真棒,遥握春安!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32:58
  至于说成古董级,不敢。估计再越千年,或许就是那时人的古董吧。没有想那么远,只为图个眼缘,得个乐趣。童心大发,就疯一阵子,可能人都需要这样的姿态,不要什么都理智,感性一点。谢谢蓝色老师的美评。特别期待老师认真创作,写出珠海的特色,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岚亮        2025-04-05 09:36:56
  拜读大作,受益匪浅,隔日我也去买几个青花茶杯,看看是否能够喝出别样的清香和诗意。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36:18
  谢谢岚亮老师的精彩留墨。岚亮老师的高雅之士,可能对我这等爱好,还想便宜货,看不入眼,不过,我觉得这些青花瓷五彩杯,在看,不在于使用品茶。有时候看一幅古画,名家的,反而我们的鉴赏力不足,看不出门道,倒是普通的东西,入眼有感。到菜市场比仅古董店轻松,可能是这个道理。期待岚亮老师拨冗投稿,不读岚亮,眼中有俗。远握!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4-05 10:54:53
  青花瓷入了怀才老师的眼,从此便植根心田,眼睛在抚摩,内心在赞叹,这是怎样的物我相融又物我两忘的境界啊!作者观之念之叹之,那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佳句裹挟风雅之韵,从瓷口飞出,从作者的指尖飞出,从时光深处飞出。该文集诗意、禅意、哲思为一体,融万千情韵为一炉,妙极,美极,光晕流转中,瓷若花如霞,若蒹葭伊人,笑意盈盈,矜持中又藏着沸腾的情感。盛赞喷涌的才思,问候怀才老师,春祺!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1:40:56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每的东西入眼,虽是短时间享受,却也是很滋润的感觉,我喜欢这种小趣。我觉得,我们教书的,尤其是教语文的,在这方面,有着优势,一杯茶里有诗歌,有意境,喝着,不仅仅是解渴,和得诗意雅趣。不入寺门,我们也得禅意,禅意就是人性的本意吧,有些东西琢磨开了,就豁然开朗了。要感谢中华文化给我们的审美提供很各种可能,也有深入的雅趣。读罗老师的文章,华彩绰约,甚喜,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简柔        2025-04-05 14:30:31
  中午返厦,品读怀才老师此文,似有清风袭来,舒爽之至。我也有几个青花瓷的茶罐,茶壶,茶杯,有花,有鸟,有山水,赏茶具也是品茶之乐,品茶之趣。一套青花五彩杯,涂抹上情感的色彩,于是就有了呼吸,有了灵性,有了生命的律动;被一双慧眼观赏,被一颗玲珑剔透心呵护,便有了脱俗的美感,这是青花五彩杯的幸运。青花杯,装着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茶汤,还有怀才老师丰盈浪漫的时光,一缕柔然细腻的情思,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文章的美感似春天的柳枝儿轻盈掠过水面。从来佳茗似佳人,从来才文似佳茗。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4:36:13
  谢谢简柔老师返厦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拨冗给小文美评。谢谢。辛苦了。喜欢你精彩的点评,说到心中去了。呼吸这个词用得好,的确,这些青花瓷是带着呼吸的,无水时静若古董,温水注入,便敞开呼吸,急促而灿烂,一盏 茶汤,在青花瓷杯里蝶变,鲜活起来。人生当初有风景,有时候就需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有所感,小情趣而已,写出来交流,得到赏识,感谢。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简柔        2025-04-05 18:45:46
  生活就是由一个个小情趣构成的。无数个小情趣似珍珠,把生活的细节窜起,构筑了生活的美好。
   杯名——贪杯,慈杯,太有创意了。茶水烟花,很新奇的词,妙不可言。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5 18:50:31
  再谢简柔老师的美评。见字如闻婀娜之音。切切袅袅的。是啊,真没想到,这么一段疯狂,让我也懂得了生活的过程需要自己去打理,寻找自己的喜欢。贪杯,不在酒,而是茶,贪这多喝几口,不犯病。瓷杯,也是慈杯,善待一壶茶,善待每一个人,对自己才是负责。厦门的初春一定是别样颜色吧?三角梅还在开?远握。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4-13 14:48:59
  我也很“贪杯”啊!每每走到卖瓷器的铺子就迈不动腿啊!家里大大小小的瓷杯五六套了,瓷碗也是。连个瓷勺都三四个。我家那个问我是不是可当饭吃。我无话反驳。但就是爱。可惜,我一直没为瓷器写下一字半词。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不出。今日拜读怀才老师文,心满意足了,此文仿佛就是为我而写的,老师描写那个荷花蜻蜓杯,不就在我手上嘛,我正用此杯喝茶哩。哈哈。喜欢!收藏了!连个瓷杯都能成就如此美文,不得不佩服!遥握问候,谨祝春祺!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13 15:00:44
  哈哈,从瓷器行里悬茶杯,贵得很啊。我都是抖音玩,廉价的,特朗普根本受不了的那种。湘莉老师饮茶,真是好习惯,举杯淡下一颗心,茶汤胜黄金,我们往往觉得浪费时间,其实,把时间交给饮茶,就是决胜了人生。想问能得到湘莉老师的欣赏给美评,非常感谢,谨祝创作快乐!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