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柳岸】老毕的“专家梦”(微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老毕的“专家梦”(微小说)


作者:亦 凡 布衣,26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发表时间:2025-04-06 10:54:17
摘要:办公室的指针指向下午六点,夕阳透过落地窗,将老毕的脸染成古铜色,一份明天急用的讲话稿,正在清脆的键盘声中试讲。


   办公室的指针指向下午六点,夕阳透过落地窗,将老毕的脸染成古铜色,一份明天急用的讲话稿,正在清脆的键盘声中试讲。
   “要评高级职称了!”同事老王神秘的脸上崩出几个“喜”字,“听说局里只有3个指标!”
   键盘声停顿三十秒,老毕在领导讲话稿的最后几句,想不出新词,“领导干部要胸怀大局,看淡名利,不比位子比贡献……什么高级职称,什么专家呀,得名副其实才行。”老毕也没看老王,只是印有五线谱的眉头皱了皱,后面这几句是对自己讲的,不是写在讲话里的。
   讲话稿从打印机里吐出来,明天领导就可以口若悬河了,但老毕并没有像往常脱稿后那样轻松。善于调整情绪的他,发觉是评职称的事心起微澜。
   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在头顶滋滋作响,老毕数到第七下时,白光终于停止了抽搐。他搁下钢笔,汗水在玻璃台面洇出一片模糊的倒影。填好的表格,将他的影子切割成破碎的几何图形,晃悠着专家、教授的字样。摞起来的几本学术期刊和几本论文集,在他脑海里突起了一座宝塔山,闪闪发光。
   感恩自己的老师余一凡教授,恩师是他学术上的引路人。
   “小毕,留校吧,过两年做我的研究生!”余教授对当时的小毕讲。
   “谢谢老师,我不能再读书了,我还有弟弟、妹妹,他们需要我挣钱供他们读书。”他看到房檐下的燕窝里,张着几个黄口。
   那一天,他冒昧地问了老师一个问题,“老师,现在为什么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余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只有这些卖茶叶蛋的都富起来,才能造出更多的导弹啊!”
   毕业后,他来到局研究所,主攻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金融问题,每次的研究报告出来,都不忘让余教授指导。后来,他在国内学术校心期刊上的发表了多篇论文。《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获得省社科联一等奖。老毕知道,他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离专家标准还差很远,余教授就是他的标杆。
  
   二
   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像一条欲望的大河川流不息。不时,又分出无数细流,流到不同的街道、大楼。
   老毕在楼下碰见了主任、同事老王、Q市分局郑副局长。“哟,郑局长怎么今天也来了”,老王问道。
   “这不是报职称评审材料吗?重在掺和呀,比不上你们这些有学问的人。”郑副局长揶揄地说道。
   老王没去他的办公室,而是尾随到了老毕的办公室。
   老王眨着狡黠的小眼睛,“这次是四选三,淘汰一人肯定是老郑。他就是个业务干部,虽然业务能力和业绩不错,但在专业序列没有优势。你是没有问题,那么多学术成果肯定是首选。你们主任也没有问题,好多成果都在别人名字前署成第一作者。哈哈,你就等着请客吧。”
   老毕无言,他没有研究过。
   老王走后,他拿起那篇《中国现代农业投入问题研究》,铅字在纸张上凸起的纹路硌着他的指腹。主任的名字压在他的名字上方,像座花岗岩纪念碑。
   那天在茶水间,主任拍他肩膀的力度还嵌在锁骨里:“小毕啊,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白瓷杯里的铁观音腾起的热气,把他的眼镜片熏成两片雾蒙蒙的湖泊。主任这是什么意思呢?
   走廊尽头的电梯发出钢索摩擦的呻吟。郑副局长皮鞋跟敲击地面的节奏,像是踩着某个隐秘的节拍器。上周五黄昏,老毕在档案室找旧文件时,听见那脚步声停在三号会议室门前。“评委们都安排好了?”声音像被砂纸打磨过,“茅台要带三十年陈酿的。”
   窗台上的绿萝正在抽出第十一片新叶。老毕数过,每当评审季来临,这盆植物就会疯长出畸形的藤蔓。此刻卷须正攀附着窗框,在空调冷气中轻轻震颤。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师大图书馆,那些被翻得卷边的伍尔夫文集。灯塔的光束如何在虚空中旋转,而拉姆齐教授夫人织的毛袜永远缺一只后跟。
   老王端着保温杯晃进来时,带进一股艾草泡脚药包的气味。“听说老郑上周去了北京?”茶杯盖碰出清脆的响,“他小舅子刚升了部里的副司长。”对面墙上的荣誉证书框突然倾斜了五度,正好反射出老毕蜡黄的脸。
  
   三
   评审会场的皮革座椅散发着新宰杀牛皮的生涩。空调出风口垂下的红绸带,像手术室的无影灯投下的血丝。
   当郑副局长开始播放PPT,老毕发现每张图表下都潜伏着游动的阴影。那些曲线突然扭曲成青花瓷瓶上的缠枝纹,数据标注化作蝇头小楷的“功名”二字。
   主任的咳嗽声在圆桌中央炸开时,老毕正盯着自己论文集的烫金书脊。油墨味突然变得刺鼻,他想起母亲临终前病房里的消毒水气息。投票箱是檀木制的,雕着貔貅吞日的图案。选票落入箱底的闷响,让他想起童年往枯井里丢石子的回声。
   电梯镜面映出老毕松垮的领带,像条被抽去骨头的青蛇。地下车库的感应灯次第亮起,照亮郑副局长新车尾箱里成箱的茅台。酒瓶上的红绸带与会议室里的一模一样,在尾灯映照下燃烧成跳动的火苗。
  
   四
   深夜的办公室,老毕把评审材料塞进碎纸机。锯齿状的切口里涌出无数个“专家”的偏旁部首,像被解剖的昆虫标本。月光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他突然发现,绿萝的卷须不知何时爬到了电脑键盘上,在删除键上打了个死结。
   窗外猫头鹰不知何故,老是在笑。老毕看见南郭先生在乐队中肆意表演。一会儿又来了北郭先生、西郭先生、东郭先生,也是肆意表演,一场盛大演出变成一场哑剧。大王命令武士把这些东西南北郭先生统统打出去。他们抱头鼠窜,逃之夭夭。一时宫廷之外大街上,宫廷演奏大师、宗师的帽子满天飞了起来。
   老毕醒来会心一笑,我会做穿越梦了!
  

共 21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小说《老毕的“专家梦”》讲述了富有真才实学的老毕,在评高级职称的档口,由于局里仅有3个指标,而他面对四选一的局面,本以为淘汰的会是实力不如他的郑副局长,然而郑副局长却因其小舅子刚升了部里的副司长,加之郑副局长新车尾箱里成箱的茅台酒酒瓶上的红绸带与评审会议室里的一模一样,更何况他的另一个竞争对手——他的主任利用手中权力,将好多成果都在别人名字前署成第一作者,这也包括老毕撰写的《中国现代农业投入问题研究》。这就使富有自知之明的老毕的职称梦予以破碎,老毕只得把评审材料塞进了碎纸机。最后小说通过老毕的穿越梦,实现了将南郭先生一网打尽的夙愿。小说极具讽刺意味,将现实生活中的不正之风——评职称全靠拉关系的暗箱操作揭示得淋漓尽致,令人振聋发聩和深思警醒!推荐阅读!【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4-06 10:57:18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4-06 10:57:46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